首页 理论教育 动摇社会主义在农村发展的根基

动摇社会主义在农村发展的根基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想保证社会主义在农村的践行,就要坚持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富裕,而这只有依靠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才能实现。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的衰弱会阻碍农村中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要想扭转这一态势,避免这些消极影响,就必须找到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实现形式,并从这些有效实现形式中总结出农村集体经济自我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9]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想保证社会主义在农村的践行,就要坚持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富裕,而这只有依靠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才能实现。

首先,农村集体经济的衰弱会弱化公有制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农村集体经济即集体所有制经济,其发展壮大不仅仅是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更为重要的是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体现了公有制的发展壮大及其主导力、控制力的增强。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层次的多样化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我国要想推动农村生产力的进步,需要广纳社会资源,引入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始终不能忽视的关键点,也就是要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保持其在农村经济中的影响力、控制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非公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在二者的良性互动中使集体经济焕发生机与活力,最终使农村的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良性运行。而农村集体经济的衰弱,尤其是大量“空壳村”的存在使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失去了集体经济的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犹如一盘散沙,既无法有效克服个体经济的势单力薄,使小农经济大行其道,又无法有效保证非公有制经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从而动摇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制度基础。

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的衰弱会阻碍农村中共同富裕的实现。作为衔接“先富”与“后富”桥梁的农村集体经济,既可以通过发挥它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如为村民提供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让更多村民分享发展的实惠,也可以通过扩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发家致富。虽然许多农民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才智实现生活的富裕,但个别人的富裕不是全体农民的富裕,不是共同富裕。而农村集体经济的衰弱无疑会弱化其在平衡农民收入差距中的作用,伴随农村收入贫富不均的拉大,既会增加农村不稳定因素,更会使社会主义本质在农村的实现无从谈起,最终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乃至社会主义在农村发展的根基。

总之,农村集体经济衰弱不仅会影响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更会制约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及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要想扭转这一态势,避免这些消极影响,就必须找到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实现形式,并从这些有效实现形式中总结出农村集体经济自我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注释】

[1]王国敏:《农村集体经济-辩证审视-现实困境与必然出路》.《探索》2011(3),第158页。

[2]韩俊、张云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有合适定位》.《发展研究》2008(11),第10页。

[3]李国徽:《山东省乳山市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2009年,第17页。

[4]王振、莫建备:《市场深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革》.《社会科学》2001(1),第17页。

[5]冯尚春、冯蕾:《比较视域下我国农村集体规模经营绩效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3(12),第142页。

[6]韩元钦:《应充分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真理的追求》1997(3),第27-28页。

[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84年版,第65页。

[8]朱有志、黄海:《老人协会、村庄生活与集体经济发展—兼论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建设》.《企业家天地》2007(12),第24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