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分团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省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全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充分发挥人才、智力、技术等优势,组织小麦、玉米等13个分团及成员深入脱贫任务较重的郓城、东平等18个县,立足农业发展基础、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开展先进技术推广、种养效益提升、新型农民培训等服务及调研工作。经过半年多各分团及成员的努力,基本了解了全省贫困基本情况、扶贫模式与经验、技术需求等。现总结如下:
一、我省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一)基本特点
目前,我省贫困人口总体上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几乎没有吃不上饭、穿不上衣、住不上房的问题。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这些地方大多是平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相对容易。总的看,我省贫困户与其他农户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生活质量上,每户贫困程度各有差异。个体陷入贫困的偶然性较大,贫困人口变动不居,即使脱贫之后也有可能反复。
1.数量多。一是人数较多。全省贫困人口总量242万人左右(其中国标以下110万人左右),多数是散户、小户,其中1人户、2人户合计占到70%左右。这在东部六省(不含河北)中数量最多,约占40%。二是分布分散。我省已基本消除连片贫困问题,贫困人口呈插花式、分散式分布。全省73%的行政村有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山区、库区、湖区、滩区、盐碱涝洼区等区域。三是区域不均衡。东部地区占3.1%,中部地区占16.1%,西部地区占80.8%。
2.难度大。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人口已经逐步脱贫,剩下的这部分贫困人口全是“难啃的硬骨头”,贫困户1人户、2人户占总户数的70%,60岁以上老人占41%。我省现有农村贫困人口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脱贫致富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带动脱贫效应减弱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全面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度更大,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
3.时间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走在前列”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省委、省政府确定我省提前两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意味着全省每年要有100多万人脱贫;意味着不留锅底,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底线目标,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4.易返贫。从我省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看,自然条件、市场影响、政策因素、区域发展环境、个体素质等致贫原因相互交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因病失去劳动能力而致贫的,占因病致贫人数的10%~20%;一些罹患绝症的贫困户需要承担大量医药费用,而报销比例一般低于40%,约占因病致贫的12.5%;缺乏劳动力,因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致贫的占34%;因缺资金、缺技术致贫的占21%,因灾、因生存条件致贫的占2%,其他原因占10.5%~20.5%。同时,个体陷入贫困的偶然性较大,贫困人口变动不居,一些脱贫成果还不稳定,不少脱贫对象还存在因病、因灾返贫等现象。我省脱贫工作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5.扶贫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指出的扶贫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扶贫开发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扶贫合力还没有形成、扶贫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需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还有待提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还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我省都不同程度存在。从扶贫开发的措施看,以往的扶贫开发方式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帮扶方式与贫困户的需求还没有实现有效对接,产业项目安排还没完全从整乡整村区域推进转到个性化精准实施,新的扶贫手段运用不多。从扶贫开发投入看,资金投入与脱贫攻坚需求还不够匹配,既有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有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从工作推进情况看,有的地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或是畏难发愁,或是工作简单化,想主要靠提高社保标准一兜了之,没有真正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责任没有落实到位,专职扶贫队伍力量薄弱,扶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区域差异
根据调查材料,济宁市共有23.89万贫困人口,其中因病致贫占53.85%,因残致贫占19.34%,因灾致贫占0.66%,因学致贫占2.05%,因基础条件差或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致贫占24.1%;临沂市共有贫困村1145个、贫困人口41万户、70万人,其中无劳动能力的42万人,贫困发生率7.2%;德州市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755个,贫困人口9.04万户、23.85万人;聊城市目前仍有399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41.09万贫困人口;滨州市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550个,省定贫困标准以下贫困户85367户、贫困人口164354人,其中国家标准以下107152人;菏泽市的贫困人口基数也比较大,仅郓城县省定贫困村就有109个,贫困户6.52万户、贫困人口15.35万人,鄄城县省扶贫开发重点村103个,贫困户40566户、贫困人口89618人。经过各方的努力,山东省全省连续四年每年脱贫人口超过100万人,2016年有望再减贫100万人以上。
(三)致贫主因
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因病致贫
困难群众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高昂的医药费用与困难群众医药费用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所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因病失去劳动能力而致贫:据统计,在患病后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经济来源的,占因病致贫人数的10%~20%。比如,丈夫早年病逝、妇女又身患慢性疾病,只能解决基本温饱,并由于治病还欠有较大外债,这种情况几乎在每个县、市都有发生。
(2)因报销比例较低而致贫:一些罹患绝症的贫困户需要承担大量医药费用,使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据统计,癌症病人约占因病致贫总数的12.5%。虽然每一户村民都购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能够报销一定的医疗费用,但是农民家庭普遍底子薄、基础差,需要自己承担的费用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沉重的开支,况且根据病种的不同,新农合所报销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大多数情况下农民享受不到最高比例的报销额度。据调研了解,困难群众报销的医疗费用一般都在30%~40%,有些病甚至更少。
(3)因需长期医治而致贫:肝炎、高血压、心脏病、哮喘、妇科病、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不仅花费医疗费用,也直接影响他们的生产和收入,这种情况占因病致贫人数的30%左右。这些病的治疗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治病开销又好似一个无底洞,从经济和精神上对病患及其家人都是莫大的打击。
(4)因精神病或智障而致贫: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因精神病或智障致贫的群众分属“全家没有一个明白人”和“家里有一个以上的正常人”两种情况。这种家庭看病花费甚巨,且需要长期吃药,后期花费不可预计。
2.事故致贫
有些家庭原本属于比较好的家庭,但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一个家庭成员来支撑,一旦这个主要劳动力出了事故,则家庭直接断绝了经济来源,从而导致家庭贫困。这种因事故致贫的现象主要有:车祸、病故、人身意外、生意亏本而精神失常、经济诈骗等等。
3.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
缺乏劳动力的贫困人口是扶贫工作的难点。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和社会保险,对农户而言,如果家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会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很容易返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进行救助。
4.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
贫困村或贫困户多数地处山区或偏远的地方,农户居住分散且远离乡镇,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的经济发展。对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环境中的贫困户采取常规扶贫措施,往往会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环境而效果较差。
5.缺资金、缺项目而贫困
缺资金、缺项目的贫困农户经济状况一般都处在脱贫的临界线上,对此类贫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容易见成效。针对这类贫困户,应从提供增收项目、资金、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6.劳动技能及文化素质差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贫困人员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户,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48.5%,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为2.92年,大大低于全省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7.自然灾害
有的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刚刚超过贫困线,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遇到其他自然灾害等,就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
8.供子女读书
因供子女读书而致贫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
在贫困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一般在30%左右,这部分人的扶贫工作较好开展,而因病、因残致贫及老弱人口则需要认真帮扶,这部分人的比例占到60%。
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六核对一规范”的做法提高了我省贫困人口档案建立和管理的水平,这有利于对贫困人口基数进行摸排和分析,从而细化扶贫工作,有利于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四)扶贫进展
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把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措施,基本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新格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连年每年脱贫人口超过100万。
1.大力实施专项扶贫
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十二五”以来,全省已有3000多个贫困村实施了种、养、加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项目,受益人口近百万,受益农户人均纯收入基本实现翻番;在沂蒙革命老区实施了中央彩票公益金扶贫开发项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2亿元,先后在15个老区县建设农业生产和小型水利设施,项目覆盖36个贫困乡镇、401个贫困村,受益人口21万人;大力实施了“雨露计划”创业就业培训项目,转移贫困劳动力3.7万人。
2.深入推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
省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已经成为我省抓农村基层党建、促脱贫发展、锻炼人才队伍三项工作统筹推进的品牌工程,2015年国家已在全国推广实施。全省各级先后组织3万多人到基层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调研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74元,比2011年增加110.32%,明显高于全省42.44%的平均水平;96.58%的扶贫对象实现收入翻番,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全部实现脱贫;584个贫困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8.78万元,有129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2015年,省委、省政府又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从省直部门选派34名正处级干部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挂职县委副书记,选派609名干部帮包贫困村,省直9个部门选派干部组成东平湖区整体脱贫工作队,各有关市、县也加大了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力度。
蒙阴县仅2013~2015年,上级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149.4万元(中央资金2000万元,省级资金1329万元,市级资金820.4万元),其中2013~2014年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51.4万元,2015年度共投入资金1098万元(中央资金20万元,省级资金805元,市级资金273万元)。郓城县2016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81万元,其中产业发展资金1527万元、扶贫项目资金17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资金100万元、光伏扶贫资金280万元。2015年度,莘县全县整合财政扶贫资金1718万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55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6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万元,在56个贫困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多数县、市目前各类扶贫资金数额在2000万~5000万元之间。
农业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对于农村扶贫工作起到重要作用。首先,项目涉及互助资金、旱涝保收田、整村推进、彩票公益金、考核奖励、旅游扶贫、第一书记等内容,项目工程包括种植、养殖等农户产业补贴及配套的水、路、电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既能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等主导产业,又能配套实施生产路、打井、水库清淤,建拦河坝、漫水桥及建设蔬菜大棚、养殖大棚等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受益人口巨大。其次,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龙头企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也增加了就业,从而有效辐射和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并且通过项目的实施,也为贫困农民提供了学习、锻炼、提高的机会,有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彻底摆脱贫困现状。
3.着力强化行业扶贫
围绕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省定贫困村实施行业扶贫“五通、十有”项目建设。省发改委、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交通厅、水利厅、文化厅、卫计委、体育局、电力等涉及行业扶贫任务的单位尽职尽责,积极作为,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都加大了对贫困村的支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以来,共在3035个省定贫困村投入省级以上资金近50亿元。通过开展千村公路扶贫、千村扶贫健身、农村饮水安全、文化小广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省重点扶持的贫困村的路、水、电、医疗、文化、健身、环境卫生、村两委办公场所等均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创新开展金融扶贫
为解决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在淄川、沂源、临沭开展金融扶贫试点的基础上,又在34个省派第一书记县全面启动了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每个县安排200万元的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100万元的县财政资金作为风险补偿,由合作银行按风险补偿金的15倍以上进行授信,按照基准利率对贫困农户实行免抵押、免担保放贷。同时,省级安排每个县110万元的贷款贴息资金,对贫困户贷款进行全额贴息,对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3%的年贴息政策。同时,发展农村互助资金合作组织964个。
5.广泛动员社会扶贫
2014年10月17日是国家设定的第一个扶贫日。我省按照国家部署,同步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日活动,向全社会发布公募活动倡议书。组织省内各大媒体开展“扶贫攻坚齐鲁行”活动,深入蒙阴、淄川、沂源等革命老区,现场采访报道,《大众日报》连续发表评论员文章,新华社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组织发动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扶贫济困募捐活动,营造了社会扶贫的浓厚氛围。
(五)科技需求
1.产业发展信息需求
贫困村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信息贫困,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对于产业的选择,不能确定产业是否过时、是否产能过剩,抑或是不是已经下滑的产业。
2.种植、养殖品种需求
确定了主导产业就解决了发展方向的问题,而选用什么品种则决定实施效果和效益。现在许多老百姓有一种认识,高效农业就是调整种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但如何调、调什么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比如养植蘑菇,选择品种非常重要,有些品种产能过剩,如果还选择这样的品种,是不能脱贫致富的,只能越来越贫。果树、蔬菜也有同样的问题。
3.养殖技术需求
调研发现贫困村养殖生产在技术方面主要靠传统经验,技术落后造成产量和效益低下。
4.种植技术需求
种植技术中如何消除连作障碍仍是普遍的需求,不仅设施蔬菜,甚至在很多经济作物上,连作障碍问题也受到普遍关注。在现代农业中,规模化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提升技术、精准施肥技术、靶向农药使用技术等等都是农业种植中被普遍需求的技术。
5.农产品品质提升技术需求
农产品品质提升是打造特色、提高产值的基础,如何提高果品、蔬菜,乃至肉禽蛋的口感和品质是地方种植养殖合作社的重要技术需求。
6.农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化需求
针对大宗农产品的种植,收割机械得到了农民的认可,而像花生、土豆、白菜等的收获机具是亟待发展和完善的农业机械,这方面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7.农作物种植产品价格预估信息系统
建立全国联网的农作物种植信息,通过产量预估、市场需求可间接预估农产品价格,从而有利于农户选择种植作物。
8.农业技术知识需求及更新
农业技术不仅仅是一个需求问题,还有认识的问题,比如小麦生产中的播种量、施肥量问题就存在明显的认识问题,传统观念、传统技术的改造非常必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兼业化现象日益突出,农民老龄化、妇女化、儿童化、低学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技术知识的普及显得更加重要。
二、扶贫模式分析
各分团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调研所选县域内现有的扶贫模式(产业、转移就业、搬迁、生态补偿等),提供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包括案例实施背景、实施方案与过程、扶贫效果、经验及不足等。通过各分团的调研结果,总结出以下可供参考的扶贫模式:
(一)“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
该模式在各个县、市均有体现,其主要特点在于坚持“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明确固定干部人员进行结对帮扶,一包到底直至贫困户脱贫。同时,第一书记积极争取扶贫专项资金,建设高标准可盈利的专业种植合作社,积极吸纳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村集体通过补助方式助其参加合作社,通过劳动脱贫。为保证合作社盈利,村集体负责合作社的运营和资源,村集体也可对外承包,增加收入。在合作社分配利益时,考虑扶贫专项资金的收益率,对特困户予以适当补助和扶持。合作社采取“六统一”模式,帮助每位社员发展壮大种植产业,增收致富。
典型案例1:山东省蒙阴县野店镇宗路果品专业合作产业扶贫模式
野店镇是果品大镇,全镇共有10.1万亩果园,65家合作社。立足这一产业优势,野店镇把果品产业作为加快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通过干部入户走访、结对帮扶,确立了“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
经过认真甄别和全面梳理,确定以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在果品产业链条结对82户贫困户,在果品生产、农资、就业、储存、销售等6个方面进行帮扶。截至目前,共有82户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了414份帮扶协议,增强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
蒙阴县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农资销售、果品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底,注册资金500万元,拥有容量15000吨的恒温库、1800平方米的加工储存车间、200平方米的农资培肥中心、500平方米的启农电商服务中心、1800平方米的办公楼和1500平方米的职工生活区,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合作社2012年获得蒙阴果品唯一出口权以及GAP证书,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成功注册“山蒙野毛”这一品牌。为适应精准扶贫的新形势新变化,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新成立了为农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合作社的资源优势,积极帮助贫困户实行“产业链”式扶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在生产帮扶环节,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果树优良品种,邀请果业专家举办培训班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与管理。二是在农资使用环节,为贫困户提供农资和果袋。同时,为保障果品质量,合作社还免费为贫困户进行果品检测。三是在储存环节,合作社利用大型恒温库为贫困户提供果品储存场所,并减免10%的储存费用。四是在劳动就业环节,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除了提供工作餐和工作服外,工资待遇按高于正常工资的5%予以帮扶。五是在销售环节,如果贫困户将果品直接销售给合作社,果品在同等级的情况下,合作社以每斤至少高于收购价0.1元的价格收购;若贫困户储存自行销售,合作社将优先帮助贫困户销售果品。六是在电商销售环节,利用万华食品、启农电商服务站等平台,帮助有意愿的贫困户开设网店,并优先帮助贫困户出售;若贫困户通过家庭成员进行电商、微商销售,合作社优先为他们提供统一包装、物流运输等服务。
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在推动蒙阴果品走出国门、打造蒙阴果品知名品牌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将果品远销新加坡、孟加拉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2015年出口苹果、蜜桃350多万千克,实现出口创汇1200多万美元;2016年第一季度,出口苹果150多万千克,实现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在继续做大做强果品产业扶贫和鲜果出口业务的基础上,合作社积极引进康维果蔬脆片加工项目,主要开展果蔬新品种研发、有机果蔬生产、农产品深加工、方便休闲食品生产加工等业务。一是为贫困户及其家庭成员优先提供就业机会,二是按果品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确保贫困户从该项目中真正获取利益,稳步增收,实现脱贫。
典型案例2:山东省蒙阴县垛庄镇蒙河村产业扶贫模式
蒙河村位于垛庄镇驻地南2千米处,共325户,1100人,总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面积850亩,主要种植葡萄、蜜桃等果树,是省定贫困村、省发改委选派第一书记任职村, 2015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43人,2014~2015年共脱贫66户,目前还有17户、38人未脱贫。通过“百村万户”民情大走访活动,找准了这17户的穷因,制定了责任清、措施清、时效清的帮扶措施,计划2017年9月份完成全部脱贫。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蒙河村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个中心,依靠第一书记项目扶持、合作社运营带动、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助推“三股力量”,探索出造血功能型、培训创业型、股份合作型、就业吸纳型、辐射带动型五种有效途径,推动贫困户全面脱贫。
“第一书记+合作社+农户”模式一是坚持“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17户贫困户每户都有一名干部进行结对帮扶,一包到底,直至贫困户脱贫。二是第一书记积极争取扶贫专项资金,建设高标准葡萄采摘大棚12个,特色产业大棚7个。针对有种植意愿的7户贫困户,村集体通过每亩大棚补助6000元的方式助其脱贫。剩余的种植大棚,村集体对外承包,可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对于7户特困户,在产业扶持的基础上,村集体每户每年再补助500元。三是村党支部领办的阳光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 17户贫困户均为合作社成员。合作社采取“六统一”模式帮助每位社员发展壮大种植产业,带动增收致富。
(二)“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
政府出台了金融扶贫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积极与扶贫。龙头企业可得到土地、税收、贷款、项目、科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促其承担一定的扶贫责任。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保障村民增收脱贫:一是建立生产基地,与贫困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让贫困户无后顾之忧;二是免费发放种苗,为贫困户减少种植、养殖成本,并吸引他们加入;三是安排有工作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到企业务工,每月有稳定收入。企业盈利后可部分回馈社会,承担起对五保户等的货币赠予责任。
典型案例:山东省蒙阴县垛庄镇蒙河村产业扶贫模式
“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模式是在蒙阴县出台了金融扶贫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政策后实施的。山东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垛庄镇孟良崮工业园,主要生产水果罐头、果汁饮料等,是北方最大的果品加工企业。该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壮大葡萄、蜜桃种植业。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保障村民增收脱贫,一是在蒙河村建立了200亩的黄桃生产基地,与贫困户签订黄桃保底价收购协议,让贫困户无后顾之忧。二是免费发放15000株桃苗,为贫困户减少种植成本240元/亩。三是安排2户有工作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到企业务工,每月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3户劳动能力稍弱的贫困户,就近安排到企业来料加工点打零工,每月也有700元收入。
(三)项目依托的“四+四”扶贫模式
以项目为依托,依靠产业园的产业优势和企业发展需求,在土地流转中采用四种帮扶类型,实施四个脱贫引领,以“四+四”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四种帮扶类型:一是土地流转型,土地在项目区内的,将土地流转给企业,赚承包费;二是土地互换型,土地不在项目区内的,与项目区内不想转包土地的农户进行流转,然后承包给企业;三是园区务工型,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园区打工;四是政策兜底型,村集体利用土地承包费进行政策兜底。
四个脱贫引领:一是种植模式引领,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引领农户采用先进的栽培模式;二是科技模式引领,与科研单位、研究院所等协作建立科研基地,引领农户使用新科技、新技术;三是经验模式引领,以“有机+互联网+电商”模式开展经营,引导农户转变粗放式的经验理念;四是优质品种引领,以优质品种为主,引领农户更换新品种。
具体措施:一是土地流转和贫困户相结合。在项目建设征地过程中,运用政策优势将征地工作向贫困户倾斜,项目区内的土地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按承包时间和土地面积给予贫困户土地承包费;项目区外的贫困户与项目区内不想流转土地的农户进行土地调换,然后将土地承包给企业,最大限度挖掘贫困户的土地资源优势,创造经济效益。通过该项扶贫措施,能够为贫困户提供每年600~1200元不等的固定收入。
典型案例:山东省蒙阴县常路镇西北楼社区扶贫模式
常路镇南部的西北楼社区由山东引领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占地3000亩,投资3000万元,三年建设完成。建成后,将是蒙阴县最大的集产业观光、采摘、果品生产、果树新品种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精品示范园。一期工程基本竣工,已流转土地2000亩,新建园区生产道路2200米、办公室1处、景观式看管房两处、拦水谷坊10处、深水井4眼,栽植蜜桃1000亩、绿化苗木2000余株。该项目区用地涉及西北楼、田家林两个行政村,项目扶贫涵盖周边3个村的贫困户,除占地的两个村外,还包括龙泉村。2014年,上述3个村共确定贫困户56户、119人,截至目前已脱贫42户、90人,未脱贫14户、29人。
具体措施:一是土地流转和贫困户相结合,通过该项扶贫措施,能够为13户贫困户提供每年600~1200元不等的固定收入。秦承云、张云兰夫妇是该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户,夫妻二人年龄均超过75岁,年老体弱,土地基本处于荒芜状态,且不在项目区内。随着引发高端林果生态示范园的入驻,该夫妇在政策的支持下,主动与项目区内不想转包土地的农户进行土地调换,然后将土地承包给引领果业有限公司,每年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可获得1260元的收益,再加上农村养老保险和子女赡养费,夫妻2人年均收入可超过5000元。
二是项目用工和贫困户劳动力相结合。在前期的贫困户摸排过程中,村干部发现4户贫困户虽然具有劳动能力,但因特殊情况无法外出打工或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针对这一情况,村干部积极和引领果业有限公司进行对接协商,优先聘用当地住户,为有条件的贫困户创造工作岗位,使贫困户拥有工资性收入,帮助贫困户脱贫。刘安香是西北楼社区的贫困户,由于丈夫早已去世,家中还有一个孩子上高中,无法长期外出打工。在村集体和示范园的共同努力下,刘安香目前正在园区内打工,每年有1.5万元的固定收益。
三是村集体收入兜底和贫困户脱贫相结合。该地还有两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年迈体弱,丧失劳动力,缺少致富能力。对于这些贫困户,村集体将项目区内的沟渠、集体荒地流转承包给引发高端林果生态示范园,利用这些收入,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决议,进行兜底补贴。秦承君今年82岁,因为体弱多病,几乎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把土地流转到项目区内,但每年仅收入900元,还不能达到脱贫标准。经村集体讨论研究,并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决议,用集体收入进行兜底补贴,秦承君每年都可获得补贴300元,再加上农村养老保险和子女赡养费,年收入可达3700元左右,保证其能够成功脱贫。
四是多措并举和贫困户脱贫相结合。为了将精准扶贫做成一项真正惠农富农的工作,村集体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还努力帮助脱贫户致富,最大限度地提高贫困户收入,保证贫困“不反弹”。秦元征是该地贫困户中的一员,身体残疾,生活贫困。村集体帮助他办理了土地流转,还在当地的广达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找到一份看管厂区的工作,每年可有6000元的固定收入,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四)特色种植及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扶贫模式
大力推行休闲采摘节,推广农家乐、自驾游、古寨游。通过村集体的规划及工程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发展旅游与扶贫攻坚相对接,通过签订帮扶协议,让贫困户入社抱团发展。通过现有的旅游、餐饮等产业为周边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
典型案例: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扶贫模式
聊城市东昌府区黄西村从前一直以农耕为主,是省定贫困村。但该村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可谓典型的“抱着金饭碗受穷”。经村集体商议,将村东170亩废窑坑地流转给天乐庄园,建设乡村旅游景点。庄园除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外,还为贫困户提供家禽代养服务。现在庄园内有水塘10多亩、无公害蔬菜20多亩,建成鸡、羊、猪舍1000余平方米,另有老工艺原生态食品加工中心、鲁锦米酒展示馆等,已成为集吃、住、玩、乐等于一体的观光农业综合体,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位于闫寺街道冯庄村的东昌上林苑最近异常火爆,成为聊城乡村旅游的新秀。东昌上林苑总经理周法杰介绍:“我们4月30日开门纳客,‘五一’小长假就迎来了7万游客,收入达100多万元。”
冯庄村原有27户贫困户,他们曾经只能靠着自家一两亩地的粮食收成为生。2013年该村将5000亩土地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流转给福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1500亩观光园和3500亩的GAP中药种植园,并在园区为70多个村民安排了工作岗位。除了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些零活,企业每年还在中秋、春节给家庭较为贫困的农户发放慰问金。
张炉集云朵庄园的爱心葡萄、斗虎屯大徐村观光园的蔬果采摘、道口铺聚源生态园的鸭鹅放养……如今,在东昌府区已形成13个适宜开展乡村游的景点景区,年旅游综合收入可达3000万元以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东昌府区通过旅游扶贫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将中高端消费者吸引到贫困地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目前,该区确定将沙镇黄西、堂邑许堤口等8个贫困村作为旅游扶贫对象,以建设旅游特色村、兴办农家乐、兴建观光园和采摘园、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为抓手,利用2~3年时间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开心农场、星级农家乐、生态观光园、精品采摘园和特色旅游商品,通过让村民普遍参与获得收益,助力扶贫。
(五)科技服务包村扶贫模式
通过农业科技管理部门或职能部门整体包村帮助该村整体脱贫,如小麦分团总结的郓城县唐庙镇陈南村及黄安镇张菜园村扶贫工作实例。其具体做法为:通过分析村里的经济结构、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而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开展低保办理、光伏扶贫、产业扶持等工作,并且针对农业种植实施“一防双减”“一喷三防”、农作物质量认证、农产品冷藏库建设等项目,取得了理想效果。
因此,精准扶贫工作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贫困村的干部群众一起认真分析致贫原因,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当地基础和优势,确定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选择致富之路,采取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坚持智力扶贫和技术扶贫并举,引进先进技术和品种,打造地方品牌,扶持地方产业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增强自身发展动力,带动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1:菏泽市郓城县唐庙镇陈南村扶贫工作
陈南村地处郓城县唐庙镇东南2千米处,现有村民562户,总人口2512人,耕地2579亩,是省定贫困村,精准扶贫识别贫困户72户、127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全村党员49名,其中30岁以下党员9名。该村的村容村貌较为整洁,部分街道和田间道路已硬化,建有幼儿园、小学、卫生室、村两委办公场所。
陈南村主导产业仍以传统粮食生产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部分农户种植西瓜、山药、蔬菜,但缺乏品牌意识,知名度较低,造成价格低,效益不明显,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很少。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粮食单产较过去有所提高。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或在本地务工为主,占到全村人口的1/5。目前该村现有木材加工厂7个,其中从事板材深加工的有2个;饲料厂和纺纱厂各1个。受市场行情影响,木材加工厂和纺纱厂效益均不理想,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转型。村集体现有110余亩的林场1处、窑厂1处,均已承包,也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是种植业。粮食在作为口粮的同时,全村每年可出售小麦60万千克、玉米120万千克。西瓜、山药、蔬菜等高效农业种植户不多,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效益不明显,示范带动能力不强。该村4户农民流转村民土地150余亩,发展林果种植,近年刚发展,还没有明显效益。二是养殖业。该村有养殖猪、羊的传统,但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增收不明显。三是加工业,包括木材加工、饲料加工、棉纺等。四是外出务工。目前该村在外务工人员100余人,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以技术工和劳力工为主;本地务工人员200余人,以劳力工为主。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一是粮食种植成本高。尽管农民负担有所下降,粮食价格有所上涨,但基本被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因素所抵消,农民种地的实际收益没有明显提高。二是缺乏技术和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种植新技术推广面小,新品种覆盖率低。三是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相应的技能培训,层次较低,收入不稳定,劳动报酬无保障。四是农民自身素质的问题。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低,使得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农民因文化水平低,缺乏竞争力,在非农领域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减少了增收的机会。
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低。陈南村仍以传统的粮食种植业为主,高效经济作物较少,并且管理粗放。农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缺少产后加工处理,产业链条短,增收不明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管理规范的农民合作社较少,带动能力不强。农田灌溉沟渠老化破损,水资源浪费严重。部分田间道路、村庄巷道虽已硬化,但有损毁。文体活动设施不健全,科技文化投入不足,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绿化率较低,养殖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清洁能源使用户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全面展开。②村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全村不同农户间贫富差距较大,村民各自为政,缺乏龙头企业、经济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村里缺乏第三产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不能满足公共设施建设的需求。一些村民对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不了解,缺少就业机会,缺乏种植技术,信息闭塞,增收的渠道相对狭窄,家庭生活负担较重,导致收入偏低。③村民的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有差距。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农民掌握的科技知识相对较少,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降低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而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省定贫困村,全村贫困户共72户,127人,每户至少有1人办理了低保。2015年国家补助扶贫资金19万元,2016年3月发展了光伏产业。人大代表建立了2处扶贫就业点,产业为木材加工产业,贫困户可以在此处进行补皮、装卸等工作,以加快实现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县农业局与陈南村进行结对帮扶,一是2015年对全村玉米借助“一防双减”项目进行了统防统治,2016年小麦也进行了统防统治;二是积极引导开展农作物质量认证,目前正在开展西瓜绿色食品认证,相关材料已准备齐全并提交,正在等待进行产品取样。三是扶持建立了500吨的农产品冷藏库一处,目前正在建设中。
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思路:一是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效益。该村地处郓城县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是其基础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收益,是必须坚持的农民增收途径。二是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成立西瓜、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运作,依托合作社积极申请无公害、绿色等农产品认证,搞好地理品牌的商标注册。进一步扩大果蔬种植规模,新建20个冬暖式温室大棚,运用现代化种植技术种植反季节蔬菜,并辐射和带动其他农户发展设施蔬菜,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成立陈南村蔬菜果品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统一产品质量、统一组织销售、统一策划宣传,打造陈南村品牌,扩大销售渠道。培育、扶持传统养殖户,发展猪、羊规模化养殖,设立规模养殖小区,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效益。三是加强智力和技术扶贫。充分发挥扶贫包村部门县农业局的技术优势,开展农技、土肥、植保、农机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完善“农民科技书屋”,改善农民的学习条件,在现有各类农业技术书籍、期刊、光盘的基础上,充实数量,尤其是增加设施栽培管理、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与规程等方面图文并茂、好懂易学的技术资料。通过智力和技术扶贫,提高贫困户及广大村民的自身发展能力。四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化进程,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建立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健全以财务公开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典型案例2:郓城县黄安镇张菜园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黄安镇张菜园村位于黄安镇北2千米处,人口1495人,其中党员26人,贫困户28户。该村耕地面积2034亩,现在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全村现有蔬菜大棚3个。产业经济以板厂、扒皮机厂为主,有板厂1家,扒皮机厂32家。但是由于近期建筑行业不景气,板厂生产的建筑模板销售不畅,现在板厂处于半停产状态。
通过整村帮扶,主要开展了以下扶贫工作:一是通过调查走访,摸清了村情民意,了解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了解了群众的期盼和需求。二是针对地力水平差的问题,县农业局从县高产创建示范方内专门调出30吨有机肥免费提供给该村贫困户,提升了地块的地力水平;结合植保站实施的“一防双减”项目,2015年8月用植保飞机对张菜园村的2000亩玉米进行了免费防治。无人植保飞机作为一种新型植保机械,施药效果好,雾滴小,喷布均匀,防治效果好,效率高,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每亩防治成本15元左右,有效减少了病害程度和虫害基数,保证了该村玉米丰产丰收。三是2015年9月联系郓城县农业局、农广校,组织农业专家就秋收、秋种关键技术进行授课,科技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等120人参加了培训,并现场分发了高产创建培训教材、秋收技术读本360余本,受到群众好评。四是县农业局联合组织部门和文体部门建设了村委办公场所和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对文化广场进行了绿化,建设了农家书屋,筹集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书籍890余本。
(六)电子商务带动脱贫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成为一种有效的脱贫模式。结合当地农产品优势和特色,电商公司在国家的扶持下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电商和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书,一是以高于市场价格10%~20%的价格优先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用于电商销售;二是电商以成本价提供给贫困户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三是电商优先安排贫困户从事包装、运输等工作。
典型案例: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镇淘宝产业园扶贫模式
曹县大集镇淘宝产业园是为了顺应农村电商的发展而建立的。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带动下,原本偏僻贫穷的大集镇一跃成为电商发展的领头军,走出了属于大集的“电商脱贫”模式。大集镇把电商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渠道,积极鼓励贫困群众接触互联网,通过电商培训引导、一对一帮扶、主动服务、资金扶持等,使贫困群众搭上农村电商的快车,实现脱贫致富,依托电子商务脱贫的贫困人口占全镇脱贫人口的80%以上。2016年“六一”期间,全镇表演服装的销售额比去年翻了一番,超过了12亿元。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大集镇注册了390家服饰有限公司、14000家淘宝店铺、100余家天猫店,全镇4.5万人,有近2万人从事线上销售和线下加工表演服饰;全镇32个行政
曹县大集镇淘宝产业园是以生产、加工淘宝表演服装为主,集网络销售、产品展示、物流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园区立足提升大集镇淘宝表演服饰的产业规模和档次,利用“腾笼换鸟”的方式,将废旧厂房闲置用地高标准规划为农村电商服务大楼、表演服饰加工生产区、网络销售区、产品展销区、物流运输区、办公服务区、电商培训区、住宿餐饮区等。该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或间接拉动社会投资20亿元,拉动社会就业10万人,将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新格局。曹县大集镇淘宝产业园项目总投资9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4亿元,1~5月份计划投资1.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5亿元,超额完成投资进度。村中,有17个村被阿里巴巴集团评为“中国淘宝村”。以大集镇为中心并辐射周边乡镇,曹县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淘宝村集群。
(七)金融扶贫富民贷款帮扶模式
金融扶贫富民贷款,是以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信贷基金,重点支持贫困县贫困村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农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金融扶贫富民贷款帮扶模式,有利于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开展养殖、改造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资料的购置和使用,对于他们脱贫具有很重要的帮扶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人才扶贫和金融知识扶贫也逐步引起地方银监局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视,而这也正是金融精准扶贫所遇到的两个薄弱环节。总而言之,只有加快推进金融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金融扶贫效率,而这离不开多方资源的调动和整合,并需要完善的扶贫差异化监管制度,放宽贫困地区机构准入政策,推进各类金融资源在贫困地区均等化配置,以市场化机制确保扶贫的可持续性。
分团的报告中突出体现了金融扶贫富民贷款对于“一村一品”、小型家庭养殖业发展、家庭农场发展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在沂南县,贫困户无须抵押、无须担保就能凭借个人信誉从信用社贷款,把有限的扶贫信贷资金直接用到了贫困户身上,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目前,沂南县已在岸堤、孙祖两个乡镇开展了示范工作。
典型案例1: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金融扶贫模式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围绕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创新推出“牡丹贷”“苹果贷”“黑牛贷”“阿胶贷”等特色产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大黄乡袁李村受益于农行齐河县支行“金益农”的帮助,全村40户村民通过农户小额贷款的支持,开始种大棚、搞养殖,村中10多个贫困户贷款种西红柿、养鸭子脱贫致富,全村年增收300多万元。
该行对55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单独安排信贷计划,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受益对象,重点通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走访、政府扶贫增信机制推广、易地搬迁扶贫项目专项对接等扶贫“九项行动”,支持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到2016年3月末,农行山东省分行在55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贷款余额963.9亿元,比年初增加28.3亿元,增速3.03%,高于全行贷款平均水平0.78个百分点。全行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18.3亿元,其中在55个省定贫困县农户贷款余额51.1亿元。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一季度贷款余额349.8亿元,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到27.3亿元。第一季度,农行山东分行累计发放惠农卡1553.8万张,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4.4万个,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8.2%。农行山东分行通过“金穗惠农通”工程,对具备固话通信条件的贫困地区行政村免费布放电子机具,“金穗惠农通”电子机具覆盖率力争达到90%。同时,利用“云农场”、农村淘宝、施可丰等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金融服务,让更多贫困农户搭上“互联网+”扶贫的快车。
典型案例2:沂南县扶贫小额信贷
(1)明确“一个定位”,牢牢把握扶贫信贷的方向。为解决当前信贷资金“嫌贫爱富”、贫困群众直接贷款难的问题,沂南县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中,始终坚持“扶贫不扶富”的定位,瞄准贫困农户“精准扶贫”,确定了“贷款跟着穷人走”的工作导向。这里的“贷款”,特指贫困户小额信用贷款;“穷人”是指经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其中年龄在18~65周岁,有劳动能力且有致富项目的贫困户就能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同时,为方便贫困户直接从信用社贷款,开通了扶贫小额信贷直通车,为贫困户量身打造了专用的评级授信系统,按照“721”指标(诚信情况70%,家庭收入20%,基本情况10%)确定三个信用等级,把贫困户诚信放在首位,让贫困户无须抵押、无须担保就能凭借个人信誉从信用社贷款,把有限的扶贫信贷资金直接用到贫困户身上,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目前,沂南县已从岸堤、孙祖两个乡镇各选择5个贫困村先行开展了示范工作。
(2)探索“两种方式”,切实增强扶贫信贷的效果。一是直接瞄准贫困户推出“富民农户贷”,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中,把握评级授信这一重点,突出诚信核实和入户调查两个关键,做实组织保证、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三个基础,实现扶贫信贷资金与贫困户的精准对接。实行五步评级授信法,三级贷款审批制。二是瞄准新型经营体推出“富民生产贷”,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按照宣传报名、资格审查、提报扶贫方案、多部门投票筛选、征信查询五个步骤,择优选定参与扶贫开发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需与贫困户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明确帮扶形式、帮扶收益、帮扶脱贫效果、违约责任等条款,所帮扶户必须连续两年人均纯收入达到省定贫困线以上。贷款额度,主要看对贫困户增收的带动能力,按照每带动一户群众脱贫可获贷3万~5万元的标准执行,最高额度为300万元。2015年7月中旬,我们从12家报名企业中择优选定了泉润食品、长润食品、青田食品、迪雀食品四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四家企业共与244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并与县扶贫办签订了扶贫责任书,分别通过基地建设、去料加工、打工就业等多种途径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四家企业也从农信社获得发展资金1040万元。
(3)创新“三项机制”,保证扶贫信贷正常运行。一是创新政策扶持机制,让贫困户“愿贷款”。在贷款规模上,努力做大“蛋糕”,由县信用联社按300万元担保资金的15倍投放,可撬动4500万信贷资金。在贷款政策上,实行特惠服务,对扶贫小额信贷免抵押、免担保,执行国家基准利率。在贴息政策上,省财政每年拿出110万元对贫困户到期还本还息的予以全额贴息,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给予3%的年贴息政策,鼓励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调动企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二是创新风险防控机制,让银行“敢放贷”。在“富民生产贷”上,实行担保公司兜底、政府和县信用联社风险共担的模式,由省财政拿出200万元、县里配套100万元共3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并由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执行2%的担保费率。作为风险准备金,由担保公司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当出现风险时,优先用风险准备金支付代偿;不足部分,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县政府和县信用联社按5∶4∶1的比例支付代偿,县政府以300万元风险补偿金及其收益作为代偿底线,不足部分由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兜底垫付。在“富民农户贷”上,县政府和县信用联社按照9∶1的比例支付代偿,不设上限,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信社贷款业务成本和风险。三是创新部门联动机制,让贷款“用得好”。建立多部门联动扶持机制,乡镇和县扶贫办对贫困户的贷款投向进行汇总,县直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提供共同帮扶、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服务,降低农户经营的市场风险,保障其获得最大收益,按时偿还贷款。目前,县蔬菜发展局已确定利用果菜项目,对贫困户新上大棚每个补助3万~4万元;县农业局已组织科技扶贫培训班3次、200人次。对各部门技术服务情况,县督考办将每月一督查,确保群众及时得到帮扶指导,充分发挥小额信贷资金的最大效益。
(4)强化“四个保障”,确保扶贫信贷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财政、扶贫、审计、金融、银监、人民银行、信用联社等部门和有关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组织协调,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问题。自工作开展以来,已召开联席会、推进会、现场会6次。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了《沂南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评级授信管理办法》《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开发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在制度的轨道上运行,形成长效机制。三是强化阵地保障。在两个示范乡镇成立了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把扶贫小额信贷管理监督职责下放到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立由村干部、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村民代表五个层面组成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小组,履行一定的评级授信、放贷初审、贷款催收等职责。四是强化监督保障。由县、镇、村三级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负责搞好政策执行和贷款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改变贷款用途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信用联社及时收回违规使用的贷款和授信;对违约贫困户,暂停对该村放款,直到本人支付本息后才可对本村放款。对虚报、冒领、套取、挪用贫困户贷款和风险补偿金、财政贴息资金的,严格依法进行处理,确保专款专用。
(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扶贫模式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不发达地区的扶贫抓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等。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案例:山东省日照市“林水会战”扶贫模式
日照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造林绿化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支持企业、大户等社会资本发展经济林、种苗花卉、观光采摘、森林旅游、木材加工等林业产业,鼓励企业优先使用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进入企业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对贫困群众采取提供苗木、提供技术、优先雇用等方式实施帮扶。2015年冬春会战在138个贫困村建设经济林2.9万亩,村民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经济收入,又可以在基地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
(九)光伏发电扶贫模式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根据电站性质划分,光伏扶贫可分为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村级光伏电站扶贫、光伏大棚扶贫、光伏地面电站扶贫四种模式。①户用光伏发电扶贫。利用贫困户屋顶或院落空地建设3~5千瓦的发电系统,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②村级光伏电站扶贫。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300千瓦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③光伏大棚扶贫。利用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现有的支架建设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和贫困户共有。④光伏地面电站扶贫。利用荒山、荒坡建设10兆瓦以上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所有,之后企业捐赠一部分股权,由当地政府将这部分股权收益分配给贫困户。
光伏扶贫最大的困难是启动资金缺口巨大,此外,后期维护和管理难度大,收益难以保障,贫困户的收益也难以维系。要使光伏扶贫达到政策制定者的初衷,需要企业、村委会与政府共同商讨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典型案例: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光伏扶贫能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屋顶资源,易维护,还能与农业等产业结合。泗水县扶贫走的是多元化的方式,南仲都村的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基础条件比较成熟,光伏可以与这些产业很好地融合发展,不仅能让贫困户脱贫,还能致富。据了解,泗水县2016年计划发展3~5个光伏扶贫示范村,济宁市第一个光伏发电扶贫试点项目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由山东新华联智能光伏有限公司承建,为村里的10户贫困户安装了每户3千瓦的户用光伏系统,真正实现了脱贫。
一个3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与相同装机规模的火电站相比,25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地减少二氧化碳42.3吨、二氧化硫2.11吨、氮氧化物1.06吨。光伏扶贫是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契合了民生发展的需求。
(十)“N+扶贫”九大模式
典型案例:山东省莱西市特色扶贫模式
莱西市全市共有经济薄弱镇4个,省定贫困村35个,经济薄弱村58个,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319户、10491人。2014年脱贫1385户、2416人;2015年脱贫2652户、5533人,死亡、迁出等158户、362人,两年脱贫率75.8%,列青岛市第一。2016年该市清退贫困户61户、169人,新增51户、122人,剩余1121户、2143人。莱西市相关部门设定的脱贫目标是2016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个贫困(经济薄弱)村摘帽,2017年1个经济薄弱镇、48个贫困(经济薄弱)村摘帽,2018年3个经济薄弱镇和25个贫困(经济薄弱)村摘帽。
在莱西,除了“旅游开发+扶贫”模式外,该市还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验,创新实施了“N+扶贫”九大模式,包括“企业带动+扶贫”模式、“产业服务+扶贫”模式、“土地整合+扶贫”模式、“资金整合+扶贫”“电商拉动+扶贫”模式、“党建统领+扶贫”模式、“行业统筹+扶贫”模式、“社会助力+扶贫”模式。其中,该市鼓励企业参与镇、村、户三级扶贫开发,开展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智力扶贫,构建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脱贫有效对接的长效机制。姜山镇发挥大企业多的优势,采取“园区+薄弱镇”“大企业+贫困(薄弱)村”“企业+贫困户”“企业+贫困大学生”“慈善协会+贫困户”五种模式,帮扶41名贫困人员和残疾人到企业就业,帮助35个贫困户脱贫。
董芝德最近成了脱贫致富的明星,两年前被划为贫困户的他,一家3口人仅靠3亩土地勉强维持生活。现在,通过政府帮助,他在山后韭菜基地里养黑猪,年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靠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据悉,莱西市山后村种植韭菜有500余年的历史,目前成为青岛市面积最大的韭菜生产基地,靠着山后韭菜的名气当地扶贫寻找到更多机遇,47户贫困户通过园区带动顺利脱贫。莱西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精准扶贫“N+模式”,山后韭菜扶贫是其缩影之一。
(十一)第一书记助脱贫模式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我省值得推荐的扶贫模式难以系统性给出定量,但几乎所有的模式都是人力、财力、物力的帮扶,目前全省贯彻执行的第一书记助脱贫行动就是人力、财力、物力有效结合的扶贫模式。
发挥省派挂职县(区)党委副书记的作用,指导省派第一书记围绕精准扶贫,在培育支部班子、发挥党员作用、规范村级事务运行、推动产业发展、实施精准脱贫、增加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强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典型案例:济南市历城区第一书记对接农产品公司助力扶贫模式
选派“第一书记”帮扶贫困村,为当地老百姓带去先进的理念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对于相对偏远落后的农村,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做大做强本土特色农产品是不少“第一书记”到任后改善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不同地区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不少“第一书记”开始遇到产品滞销的难题。
企业与“第一书记”对接,重点推荐“第一书记”帮扶村庄的农产品,精准扶贫找到了正确方式。身为历城区高而办事处菜峪沟村“第一书记”,郭洪刚因村民精心养殖的山鸡无法找到销路而犯难。山东一品金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原生态农产品,力求将优质农副产品带到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上。董事长孙健在调研时了解到郭洪刚所面临的难题后,主动对接,以数十万元的价格将2000多只山鸡全部收购,随后利用公司的多种销售渠道,在一个月内将山鸡销售一空。“第一书记”代表着政府,在他们的带领下种出的农产品也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可。于是,将更多在“第一书记”带领下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整合的想法在孙健的心中成型,不仅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难题,还能给企业带来实际利润,实现双方共赢。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孙健推行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第一书记”的认可。孙健告诉记者,“这些花生油和杂粮是一位‘第一书记’前几天晚上冒雨送来的,得到他们的认可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山东一品金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倡导全民消费扶贫,并在花园东路星河创业园N座的中秋大集展厅设“第一书记”荐优品专区。此外,还将组织这些农产品参加泉城的各个展示销售会。
三、科技精准扶贫建议
(一)全省精准扶贫方案的全面实施是科技支撑扶贫的基础
实施整村扶贫,解决脱贫缺核心的问题。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重点帮扶村,采取“项目带动、资金捆绑、领导牵头、部门挂钩、现场办公、干部驻村”的办法,结合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模式,扎实开展重点村帮扶转化工作,使一些基层组织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心干事、无心理事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
实施产业扶贫,解决生产缺依靠的问题。建立扶贫发工作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安排足额资金,支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利用生态资源发展设施农业及特色、生态产业,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例如,实施产业发展扶贫项目、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地方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推广资源开发、资产经营、资金运作、提供服务、产业培植、经营公司、结对共建等发展模式,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
实施金融扶贫,解决发展缺资金的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行“扶贫小额信贷行动计划”,鼓励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信贷资金,为低收入农户从事现代农业、家庭工业及发展农村服务业等提供贷款。
实施智力扶贫,解决就业缺技能的问题。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依托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采取“1+11”培训模式(即通过一个月集中培训,完成创业项目设计,再通过创业导师“一对一”“面对面”为期11个月的创业跟踪指导),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参加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创业能力等方面培训,让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特色种植、禽畜养殖、针织缝纫、食品加工等1~2项实用技术,提高就业创业本领。
设置专项资金,杜绝事故致贫的发生。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救助因重大疾病致贫、因自然灾害致贫和子女入学困难的特困户。积极发挥慈善机构主力军的作用,动员老促会、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残联等群团力量,防止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事故致贫的发生。
实施对口扶贫,解决资源缺配置的问题。深化富裕村与贫困村结对共建,推进“换脑、育种、输血、夯基”四大工程,促进两个村因地制宜抓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深化东西协作,持续开展东西对接活动,沿海和东部较发达乡镇对口帮扶鲁西南,并探索建立产业、劳动力转移等互利双赢的结对协作关系,切实帮助鲁西南欠发达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经济。
普及社会消费,解决产品缺销路问题。借助“农业示范观光”“采摘”“现代农业实训体验”“农家乐”“乡村旅游”的经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党组织和异地商会党组织回馈家乡,参与“消费扶贫”,与贫困户签订协议,带动农户产品拓销路、促增收。
增强社会保障,解决扶贫的兜底问题。通过养老保险、五保金、贫困辅助金、社会捐赠等社会保障的发放,解决无劳动能力人员的赡养问题,兜底扶贫的最底线,从而保证到2020年完成中央下达的脱贫目标。
(二)强力推进科技支撑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科技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省多数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生存环境差、产业结构弱、技术技能缺等问题。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重要的“治本”途径。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是科技扶贫的重要技术供体,担负着科技创新与服务“三农”的重要职责。落实科技扶贫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针对生产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因此,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经费支持、项目带动、人才支撑、政策优待等措施引导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品种、技术、信息、人才等层面的帮扶,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应用,真正发挥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加快品种技术推广与信息传播。积极争取科技项目,这是有效推进整村扶贫的好模式。在本单位安排扶贫经费的基础上,积极为帮扶对象和挂钩村申报项目,以项目带动开展技术推广与信息服务,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开展优良品种引种示范,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开展主导产业的关键、共性问题研究,重点推广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研发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为当地农产品就地加工提供支撑;加强病虫害防治、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研发,推广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和应急管理措施。开发建设农业科技信息平台,根据季节、气候、灾害、作物生产规律等情况,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使农民及时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
发展基于资源优势的特色现代农业。科技扶贫要服务于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品牌农业、“三品一标”产品等。有的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好,问题在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资源开发利用不够,造成缺乏农业主导产业。科技特派员在帮扶过程中要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选择农民参与程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引导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新型业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格局。
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许多特困地区农业生产仍延续传统的生产方式,存在品种单一、生产周期长、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科技扶贫要支持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成长,提供品种技术支持,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与企业联合设立科研工作站,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制订生产加工技术规程,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提高参与度和受益度。根据科技特派员股权分配与激励的有关规定,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企业等,开展创业式扶贫。以村委会、村办产业和全体村民为股东领办公司,从微观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规模效益。通过辅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将单纯的技术帮扶拓展到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公司化经营、品牌创建等综合性服务,形成产业链条,减低返贫概率,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乡土人才与职业农民。科技扶贫要强化“贫”因的分析与治理,解决“治本”的问题,重视农村科技文化教育普及。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培训,减少盲目性、大众化培训,使贫困人口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科技人才以及科技示范户,把乡土人才作为传授实用技能的重要载体,并以户带户,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培养农村创业人员,发挥“能人经济”作用,以“能人”带动与示范,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强化进修培养,选送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到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系统进修学习。
(三)创新科技扶贫模式是取得科技支撑扶贫成效的重要保障
驻村帮扶带动模式。选派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员组成驻村工作队,开展定点帮扶和精准施策,以驻村帮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地处偏远山区、库区及基础条件较差和自然生态条件薄弱的贫困地区,此类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基础设施落后,缺水、缺电、缺路,信息极为闭塞。
示范基地带动模式。示范基地在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发挥示范带动方面具有较好的显示度和示范性。示范基地作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基地,起着上联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下联贫困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能够把使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效果较好地展示出来,使贫困群众更容易接受并进行使用和推广。这种模式具有显示度高、针对性强、辐射面大的特点,适用于那些生产方式落后、新技术覆盖面窄、大面积推广和实施新技术难度大的地区。
技术培训推动模式。“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技”。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业技术水平落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农业产业科技水平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提升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贫困人口的技术培训。
科技特派员带动模式。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通过特派员科技创业,创办经济实体,采取“政府+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将科技、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植入产业链若干环节,整体推进产业的发展。
院地合作推动模式。农业科研单位担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使命。瞄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单位的成果、技术、人才优势,主动对接贫困地区的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着眼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精准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关键科技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科技项目带动模式。科技项目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工作的引擎,是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聚集的平台,也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有效依托途径。以科技项目为抓手,结合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产业基础,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项目,有效地转化应用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专家服务团模式。组织成立小麦、玉米、蔬菜、林果、花生、棉花、食用菌、畜牧、水产、农机、水利及综合专家组,主动加强与各市、县科技主管部门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沟通协调,利用专业技术特长深入贫困地区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提供先进技术和信息服务,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