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及资源等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农业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是基本的实现途径和手段,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进入农业的工商资本等是产业融合发展所依赖的新型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展产业范围、增加农民收入是产业融合的目的。与农业产业化相比,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其业态创新更加活跃,产业边界更加模糊,利益联结程度更加紧密,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功能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山东农业基础良好,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社会化服务已成体系,这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山东农业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也是重要的水产品、果品、畜产品、蔬菜基地,多项指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产品出口额一直高居全国第一位,粮食居全国第三位,棉花、油料居全国第二位,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总产均居全国第一位。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不同发展模式,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带农增收能力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向后延伸或者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向农业延伸,产业链条愈加完整;主导产业优势地位不断巩固,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趋势明显;企业改造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力更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继续攀升,单体规模不断扩大,省级龙头企业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稳健发展,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山东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服务产业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增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重要基础。同时,农业功能的不断拓展,特别是乡村旅游、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开发,催生了农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在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山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农业竞争力不强,粮食、油脂等加工业在生死线上挣扎,无序的生产发展和滞后的产业链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远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农村三次产业之间关系较为松散,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农民很难从二三产业利益链条中受益。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各地开始出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倾向。例如,在城镇郊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在发达地区,发展信息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高端增值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设立农产品直销地等。
山东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路径,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例如,探索财政资金支持融合发展的有效方式,选择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试点单位给予扶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不同类型实施主体积极探索投融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山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展现了良好发展势头,但总的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联结机制、机制体制创新等都有巨大探索空间。
二、主要特点与基本做法
山东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发展较快的特点。按带动主体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运营中心、信息中心、战略中心和技术创新主体,在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起着“中枢”作用。鼓励并扶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跨界集约配置生产要素,掌控并规范管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服务各环节,是山东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关键引擎。截止到2015年底,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9300家,占全国的10%以上,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四成以上的企业建有自属基地,八成以上的企业签署了订单农业合同,带动超过1000万户农户参与横跨三次产业链经营,实现销售收入1.56万亿元,出口创汇165亿美元。
山东省博兴县龙升食品有限公司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是一家专门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扩大有机基地规模,主要采用“反租倒包”方式创建有机农场,从农民手中集中连片租赁土地,然后把土地反包给农户,并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规定产品最低保护价格,保障农民稳定收入。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五统一”模式,为合作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建有配套加工厂,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公司完善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建成有机农产品核心基地400公顷,辐射带动示范基地3000多公顷,实现每公顷增收3.75万元,带动农户10000户,新增非农就业人员1500人(其中女性1200人)。公司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农民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并完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单一农户的聚集效应和对市场的联结效应,带动农户享受产业化红利,是山东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基础。农民合作社作为联结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载体,不仅可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且还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有利于发挥品牌和专业聚集效应,促进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成为架起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桥梁。截至2015年底,全省依法注册登记的合作社达到15.4万家,成员出资3716亿元,工商注册登记社员462万,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1500家。我省农民合作社登记总数、成员出资总额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规模逐步扩大、质量明显提升、覆盖领域不断拓展、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的良好态势。
荣成市荣兴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吸收会员55户,生产经营面积达100多公顷,是一家专门从事西洋参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西洋参在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荣成市荣兴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做大规模、做亮特色、做强品牌,着力构筑“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推动西洋参种植,通过估产收购、合同订单等形式,使西洋参种植形成了大面积成片开发与农户小面积分散种植有机结合的良性格局,西洋参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采用“高科技+土经验”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服务,提高了西洋参的品质和产量。为延长西洋参产业链条,合作社投资建设了加工厂,对西洋参进行精深加工,增加西洋参产品附加值,同时建设电商服务中心,拓宽西洋参销售渠道,拓展参农销售视野,扩大荣成西洋参在市场上的影响。在合作社的牵头下,西洋参实现了产加销的一体化。合作社在促进当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休闲农业助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题,以城乡居民为客源,提供观赏、体验、游乐、健身、教育、养老等休闲活动,实现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的农业经营活动。休闲农业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是紧密连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
济南长清区多年来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山区发展林果产业,平原发展粮、菜种植,按照现代农业总体规划思路,集中打造了长清茶叶、孝里西瓜、马山雪桃、双泉油菜花、长清大樱桃等一大批优质特色农产品。截至2015年底,全区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60个,其中有机农产品7个、绿色农产品9个、无公害农产品140个、地标农产品4个,覆盖了全年不同节气和各个时令,有效满足了绿色饮食健康消费的需求,更凭特色树口碑、以品质赢市场,走出了一条品牌农业特色发展之路。长清区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依托,在现代农业发展大框架内,建设了诸多生产观光型农业园区,全面引领了泉城现代农业休闲新风尚。泰和农场是近年来长清区重点打造的市级山地生态型现代农业园区之一,位于万德镇大刘村,占地20多公顷,主要栽培了猕猴桃、秋柿、五彩地瓜等,其独立接待办公场所“柿园小筑”莳植了桑树、玉杏、鸢尾、金银花、风铃草、郁金香等珍稀果木和奇异花草。园区不仅每年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光游赏,而且与中国人民大学几位画家达成协议,成为在校师生们的写生创作基地。
(四)现代农业综合体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综合体是借鉴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提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载体形式,是一种多功能、复合型、创新型产业的结合体,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依托农业园区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万德镇马套村坚持“产业为基、生态为本、旅游为魂”,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4月,万德镇马套村在市、区、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济南市长清区将军山旅游度假合作社。合作社坚持村社合一,以“村委会+茶叶种植合作社+核桃种植合作社+资金股东+房屋股民”的方式实行股份制经营。村民自愿入股,资金股东每股1万元,房屋股东每股一个住宿房间,最终募得原筹股现金115万元、闲置房屋30户。在摸索共建过程中,马套村以茶叶合作社为龙头,不断探索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叶加工及茶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开辟了动物园,建立了赏花、射箭、骑马、爬山、摸鱼、垂钓、露营等休闲活动,大大丰富了景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日接待能力达到500人次。2015年,马套村仅茶叶一项就实现纯利润70万元,合作社给予茶农4元/千克的茶青返利,其二次分红、让利于民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合作共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
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不强,产加销、贸工农出现脱节。二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不均。主要表现在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带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主体作用不均,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农产品市场、品牌农业等常规促融主体带动力较强,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文化产业两大新兴主体规模小、数量少、促融能力较弱。三是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目前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中,面对资金、技术、生产、营销等实力雄厚的企业,分散的小农户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单一农户在与市场对接时,地位明显不对等,往往扮演价格的接受者,既得利益最容易受损,积极性受到影响。如现在大部分企业制定收购价时签订霸王条款,在农产品价格下跌时压低价格,在价格高企时仍旧按照协议价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与订单农业、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抑制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农业资金来源少、融资困难。五是用地问题突出。非农用地指标紧张、供给不足、审批手续难、申请费用高,土地流转效率低下、方式单一,制约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发展速度。六是农业非传统功能欠开发利用。大多数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估农业非传统功能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前景,只注重传统功能的开发,忽视了农业非传统功能的挖掘。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目前,我省农业产加销连接不够紧密,仍未形成高效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晚、基础差、技术装备落后、加工转化率低,特别是农产品产地预冷、烘干、储藏等初加工发展滞后,产后损失严重。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现代营销方式应用不普遍,运输流通成本高、损失大。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意识欠缺,大路货多、精品少,效益不高。一是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农业产业链核心主体要素,以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为依托,深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提升关联点,推进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实现标准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二是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品牌推动战略。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创新、市场开拓、行业联动、信息服务等多种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业上下游产业、前后环节有效连接,形成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集群,打造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是以加工型农产品全产业链为母链,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使产业链连接更牢固、更吻合、更高效,逐步构建和优化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使之基本达到农业生产标准化、原料基地化、质量安全化、产品系列化、销售品牌化。
(二)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充分发挥各带动主体的作用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展,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工商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融合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培育知名品牌。在工商登记、土地利用、品牌认证、融资租赁、税费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扶持、引导、支持、鼓励各带动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资金扶持,在继续发挥常规促融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文化产业这两大新型主体,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扶持和发展农村乡镇、重点村和龙头企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共享的数据库平台,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了农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以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为导向,建立有效的政策引导体系和规范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并与农村环境整治、自然村落改造、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避免对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过度使用。农业、旅游、文化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调,突破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建立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为农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利益共享的主体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立足农业、依靠农民、惠及农村,让农民成为利益共享的主体。要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建立农民入股参与农业经营、合理分享收益的长效机制,并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例如,可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贴息、设立基金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探索有效办法,实现财政支农资金帮助农民稳定分享产业链利益,例如,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通过股权量化到户,让集体(合作)经济组织成员长期分享资产收益。巩固和完善“合同帮农”机制,为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示范文本、纠纷调处等服务。要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利益作为推进产业融合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赢得农民的真心支持和广泛参与,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改善融资环境,为产业融合插上翅膀
农业资金来源少、融资困难。一方面,由于工商资本的逐利性,进入农业的资本较少,又相对盲目,常在某种农产品价格高企时进入,利润减少时又大批撤离,损害了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具有先天弱质性,投入大、产出低,资金回收周期长,比较效益低的特点,农业贷款具有较高风险,贷款评估、审查和监测等成本高,可供抵押物少,不确定因素大,致使金融信贷部门积极性不高。资金少、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资本在塑造新型农业经营关系发展中的黏合力,减缓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为改善农村融资环境,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投融资体制,拓宽“三农”发展资金渠道。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挖掘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潜力,探索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五)健全用地制度,为产业融合创造便利条件
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如果不能集约配置,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就会止步不前。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健全用地制度:一是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用地给予倾斜。地方政府在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设施建设。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要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社会资本建设投资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用一定比例的土地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经营等活动。二是支持设施农业发展。要合理界定设施农用地范围,规范设施农用地使用,引导设施农用地建设合理选址,加强设施农用地服务与监管。三是支持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正确引导和服务,进一步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宣传力度,让农民熟悉政策,打消顾虑,积极投身土地流转。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培育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培育以乡镇农经管理部门为主体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如土地流转规划、土地供求信息、土地流转程序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养老保险补贴和土地承包权换城镇社保政策,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土地流出者的后顾之忧,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六)挖掘农业价值创造潜力
农业除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基本功能外,还有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等需求日益增加,为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许多地方依靠独特的自然资源、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等,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新亮点。今后,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农业非传统功能的挖掘,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要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计划。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通过支持和引导,培育发展一批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业态、新产业,农村的绿水青山将会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
(狄春香 滕希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