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
啊水下有红菱哪!
啊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
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
这是一首江南小调式的民歌。一曲《太湖美》,使太湖烟波浩渺的绮丽景象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脑海里。
吴中太湖美景
景区概况
太湖美,最美在吴中。
这句话说的不只是自然景观,还有吴中的人文风貌。如果说,太湖是吴文化的发源地,那么,吴中无疑就是吴文化的鼎盛地。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是一个浓缩了古吴文化与新吴文化,融合了太湖之山、太湖之水、太湖之人、太湖之物、太湖之村、太湖之镇、太湖之风情的文化荟萃之地,被誉为“太湖最美的地方”、“长三角的后花园”和“国际最佳休闲目的地”。
吴中太湖旅游区位于苏州西南隅的太湖之滨,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境内有“中国碧螺春之乡”东山景区、“天下第一智慧山”穹窿山景区和“苏州最美的山村”旺山景区。这里,湖不深而辽阔,山不高而清秀,群峰隐现于云际,景点散布于山水,远、中、近三景,错落有致;晴、阴、雨三时,光景变幻;山、水、园、林,相映成趣;春、夏、秋、冬,风光迥异。秀美的湖光山色与散落在太湖山水间的人文古迹,璀璨多姿,俨然一幅绝佳的江南山水画卷。
规划背景
令人遗憾的是,《太湖美》早在2002年就被无锡市定为市歌,这样说来,单从太湖旅游形象层面看,“苏州太湖”比“无锡太湖”已落下半个身位,更遑论苏州辖区的“吴中太湖”。
为融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吴中区根据江苏省“旅游强省”和苏州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予以培育,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吴中太湖”旅游品牌、品质和整体竞争力,推动整个吴中区产业增长和转型升级。经过严格遴选,最终选定我院为旅游区编制总体规划和5A提升方案。
2011年的阳春三月,我受邀前往苏州吴中进行初期考察,在惊叹于吴中太湖风光和文化的同时,也对吴中太湖旅游发展现状感到忧虑。
◇形象遮蔽严重
太湖周边各城市旅游同质化严重,吴中太湖旅游品牌相对暗弱。一曲《太湖美》唱响无锡太湖品牌,使其长期处于太湖旅游的垄断地位;环太湖旅游经济圈、滨湖新城、中华恐龙园使常州跻身太湖旅游发展强势阵营;以太湖山水、园林古迹为核心资源的湖州,也正在积极通过太湖谋求更大的旅游发展空间,力争涉溪入湖,实现从“苕溪时代”向“太湖时代”的跨越。坐拥太湖3/5湖面和湖畔最多山峰、绝美湖岛、秀美山村、经典园林的苏州吴中太湖,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路在何处?
◇龙头景区缺失
吴中太湖,山、水、岛、园、村等各类景区多达20余处,景点星罗棋布,可谓群星璀璨,然而有星星无月亮,分散而不成规模,不成体系,更没有形成“旅游+”业态和全产业链体,恰如朔日不见皓月,没有龙头项目,难成群星拱月、星月同辉之势,极不利于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化主题不明
太湖度假区核心区、穹窿山、东山、旺山四大片区各自有独立的主题,但更像是自说自话,没有一个统领各景区的“魂”,亦即文化不统一,没有串联。不提炼出统一的文化主题,景区联创5A的路子就走不通。
◇管理体制不顺
规划区内各景区跨香山、东山、木渎、临湖四个街道乡镇,在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这是旅游区后续健康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规划思路
框定创建范围对于吴中太湖旅游区尤为重要,关乎文化主题的集中性、交通及游线的通畅性、景区与居民区的融合性,以及管理体制的统一性。吴中太湖旅游资源优良,遗憾的是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大品牌。苏州旅游虽走在国内前列,但长期以来独赖“苏州园林”品牌支撑,在日益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面前已显瓶颈,需要突破。5A创建不只为挂牌,更重要的是旅游品质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及效益的提高。苏州吴中太湖创建5A,既是自身品质、品牌升级的需要,也是苏州“西育太湖”的战略突破,大太湖需要大5A,创5A是吴中太湖必由之路,也是突破之路,更是发展之路。
在与甲方沟通交流中,我对旅游发展大势的分析和对苏州旅游发展的见解及理念,获得甲方高度认可,也更加坚定了吴中区委、区政府创建5A的决心和信心。委托方最初选定的创建范围为太湖度假区、西山、东山、光福、穹窿山、旺山6大片区,在实地勘察调研后,我确立了4个原则:一是确保满足3平方公里的最低面积要求;二是遴选最具太湖文化特色的景区景点;三是选择相对优质的资源,并进一步提升;四是筛选可充分利用现有交通条件的景区景点。经过双方多次磋商,按照“多区联创,舍块取点,文化串联,游线联通”的规划思路,最终确定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为主体,联合东山、穹窿山和旺山景区,创建太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同年3月,我院项目组迎着江南的绵绵细雨进驻项目地,除常规编制5A创建方案和旅游区总体规划外,还要为旅游区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从前期思路到项目建设,包括活动策划、现场施工等,直至成功挂牌,始终与旅游区并肩而行。
吴中太湖水上旅游规划图
形象定位
原味的太湖·浓缩的江南
“吴中,太湖最美的地方”,这一旅游形象虽然突出了苏州吴中区在太湖流域的重要地位,但其所指主要是吴中区,而非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经过大量调研分析,我们确立了吴中太湖“大园林、小江南”的旅游主题,为集思广益,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国内重要客源地的目标人群中发放了调查问卷,并以高额奖励在全国征集旅游区主题形象,最终通过院内外专家不记名投票,定位旅游区主题形象为“原味的太湖·浓缩的江南”。
◇原味的太湖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水域面积2 400多平方公里。从范围上来说,规划区占有整个太湖水域的3/5,拥有太湖峰峦的4/5,太湖山水相依,吞星吐月,尽在吴中。可以说,吴中太湖旅游区具有最原貌的自然生态、最原真的历史文化和最原始的民俗风情,因此,将“原味的太湖”用在吴中太湖旅游区可谓恰如其分。
“原味的太湖”一者为苏州太湖正名;二者契合时下休闲旅游者的乡愁情结;三者给旅游者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只有到吴中太湖旅游景区,才能感知最本真、最本色、最迷人、最具太湖风情的太湖。
◇浓缩的江南
朝阳帆影(摄影:宋涛)
我们欲把吴中太湖旅游区打造成为继“苏州园林”之后苏州新的旅游亮点,显然不能再打“园林”招牌。为防止形象遮蔽,吴中太湖旅游区必须另辟蹊径,出奇制胜。“浓缩的江南”将“江南”这一在人们感性思维中有形象而没具象的概念实体化,意指苏州吴中太湖拥有最集中的江南山水、最雅致的江南村落和最浓郁的江南风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故我们以“江南风情聚苏州,苏州风情聚太湖”为指向,将吴中太湖旅游区打造成为“浓缩的江南”。自此,游客对于“江南”已心有所指,“江南”对于游客已心有归属。
形象标识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形象标识(LOGO)外观形似地球,内嵌以“太”字之变形,辅以代表太湖湖面的大片蓝色、代表太湖沿岸优良生态的绿色,以及代表太湖优美湖岸和湖岛的白色,形成蓝、绿、白简洁大方、清新优雅的画面,这正是吴中太湖生态与文化旅游资源品质完美结合的象征。
此LOGO为旅游区原有形象标识,我们认为,它较恰当地反映了吴中太湖的旅游主题形象,故而建议继续采用,不作修改,以保持景区形象的连续性。
旅游区形象标识
宣传口号
大园林,小江南
吴中(雾中)太湖别样美
梦幻太湖,秀美吴中
创意亮点
在对规划区进行详细考察调研后,我们发现旅游区虽具有优良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但其特色项目偏少,存在主题不清、特色不明、项目雷同、配套欠缺等问题,鉴于此,我们主要从“三个确立”、“四个突破”入手进行策划。
◇三个确立
确立龙头项目。立足吴中太湖旅游资源,以华东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旅游市场为主导,参照旅游拓展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因地制宜地植入“游、奇、闲、智、俗”休闲旅游因子,重点打造以太湖夜游水街和冰雪体验乐园项目为依托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确立集群优势。太湖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与村落、风光与风物、历史与文化荟萃于吴中旅游区,其核心优势非一地,非一景,更非一物,而是以太湖为核心形成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的集群,其关键正在于这些元素的组合优势,或曰综合优势。
确立景区体系。在旅游区“原味的太湖·浓缩的江南”的主题形象定位下,我们对区域内景区和项目进行了梳理,并预测了其提升空间,最终确立各片区发展定位和形象定位。
游船码头设计方案
◇四个突破
突破“水”的界限。旅游区如此大的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如此长的线路(210公里),如此多的游赏点(9个核心景点),如何实现各游赏点合理的线路串联呢?对此,我们发掘近水和陆、空三维空间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大胆突破“水”的界限,创新性地设计了“水陆串联”游线,并在交通设施上采用观光巴士、公交车、水陆两栖巴士、游船、自行车等组成的立体化交通方式;同时,对旅游区内的停车场、停靠站、换乘站、游船码头、自行车租赁处等各类交通节点以人本化思维因地制宜地设置和设计。
突破区域界限。多头管理,体制不顺,是中国旅游景区的通病,吴中太湖旅游区也不例外。对此,要求吴中政府理顺管理体制,统一管理,统一招商,统一形象,统一运营,并立足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原生性,实施“两个结合”,即城旅结合和村旅结合,推进“城、村、旅”三位一体的复合式协调发展。
突破板块界限。考虑到创建区面积过大、非游赏区域过多,且景区与居民区混杂的现状,采取“舍块取点,适当隔离”的策略,对各大片区的景点重新取舍,或适当遮蔽,从而使旅游区不受板块划分影响。
突破季节性屏障。考虑到季节瓶颈、昼夜条件等问题,规划设计适应冬季旅游乃至反季节性旅游的项目。
项目典范
项目是实施旅游经济战略的平台,是游客游赏活动的载体。我们查阅相关资料200余万字,研究了国内外数十个湖泊类型景区旅游发展的成败与得失,最终选取韩国波门湖和欧洲博登湖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旅游发展经验,在旅游区各重要节点规划“游、奇、闲、智、俗”5大类特色旅游项目;在项目提升上,实施软硬件设施的升级,基于标准而高于标准,使旅游服务体系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游·目骋怀——三级游客中心
针对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多景区联创5A的目标,我院在国内首次提出规划并实施“游客中心分级设置”理论,分级设置游客中心,使旅游区服务无缝隙覆盖。
一级游客中心鸟瞰图
游客中心设计追求“旅游+”效应。通过实地勘察、模拟游赏、多方案比对等方式,从内外交通连接、内部游线组织和旅游区总体格局等角度出发,最终选定孙武路和环太湖大道交叉口处地块作为旅游区一级游客中心的建设地。建成后的吴中太湖旅游区一级游客中心由游客服务区、配套商业区、数字化管理区三大区域组成,拥有4D影院、评弹茶座、主题展厅、风情小镇、商务大楼、度假酒店、产权式酒店等多样化的商业配套,是集办公、商业、娱乐、会议、观光、体验、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组团。目前已成为辐射整个旅游区的服务和管理中枢,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设施最豪华、服务体系最完善的综合型游客中心和旅游集散地,实现了旅游产业和各产业完美融合发展的“旅游+”效应。
软硬件设施升级侧重“互联网+”效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旅游区软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并前瞻性地进行信息化服务设施的设计,如:智能导游服务系统、车船GPS定位系统、游客量智能化统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等。新创建的吴中太湖旅游区在2012年便先于国家旅游政策布局,率先试水智慧旅游。
◇奇·光异彩——度假核心区
太湖夜游水街。依托太湖湖岸线,以浮岛形式在太湖近岸湖面建设水上休闲街市,并以栈道连接湖岸。有水上酒吧、水上KTV、水上茶馆、水上美食街和水上购物店等休闲娱乐项目。主要于夜间开放,营造太湖不夜港的休闲气氛。
冰雪体验乐园。完善休闲度假功能,建设融大型室内滑雪场、温泉浴场、游泳场于一体的主题休闲度假酒店,滑雪场通过造雪和温控做到终年可用,弥补季节性休闲度假空白。酒店内配备桑拿浴场、按摩室、SPA室、茶坊、商务会议设施等,使之成为环太湖地区第一家滑雪休闲主题酒店。
夜游水街效果图
◇闲·情逸致——东山闲居别苑
东山山水相依,生态环境优美,我们将茶文化和古镇文化融入原生态景观,建设原真原味的“四闲”旅游产品体系。
茶语闲乐。依托碧螺景区,打造碧螺茶文化苑,建设中国最原生态的茶文化休闲体验区。设置禅茶、斗茶、茶艺表演等项目;打造碧螺茶园、碧螺茶家、制茶工坊等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摘茶、选茶、炒茶制茶过程;通过步道茶文化铺装、茶文化景观小品设置、建筑外立面茶文化主题装饰等,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乡野闲宿。依托东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长圻嘴附近靠山面湖建设三大主题营地——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和露宿营地,打造太湖周边乃至中国最具特色的自驾车营地和旅游宿营基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并与现有的农家乐、度假酒店在市场细分上形成互补。
古村闲游。结合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和修复工程,围绕状元文化、名人文化等主题,恢复或营建系列古建、街巷、主题服务设施(如影视馆、茶吧、酒吧等)和主题景观(如施项河800米景观带),通过古镇、古村、古街、古铺、古第、古宅、古桥、古水等元素的复合打造,将东山西街建设成为“文化东山”的重要一极。依托人杰辈出的陆巷古村,打造修学游和祈福游项目;面向夜宿古村的游客群,建设“夜风吴巷”夜游主题产品,让游客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安宁,体验原味的江南庭院生活。
湖岛闲隐。三山岛如一片绿叶浮于太湖浩荡碧波间,岛上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建设湖岛度假项目的良好条件。仿《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家乡“燕子坞”意境,建设并命名湖岛度假山庄,营造与世隔绝的世外秘境氛围。游客于此闲隐度假,可体验原味湖岛风光,清心涤虑,修身养性。
◇智·周万物——穹窿山智慧园区
穹窿山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作为“第一智慧山”,景区内没有设置古今结合的体验性项目和研学类项目。鉴于此,特别策划三类项目。
经世智慧乐园。以“益智乐园,智益人生”为主题,以寓智于乐为宗旨,于南门新游客服务中心周边区域建设游乐园,规划过山车、冲浪池、溜冰场等益智类互动性项目及穹窿山森林小火车特色项目;于环行穹窿山周边,设置真人CS(Cosplay of Counter Strike,反恐精英角色扮演)娱乐项目,以突出“合作是一种技巧,和谐是一种智慧”的益世主题;以家庭、情侣、朋友、同事等组合方式,设置益智游戏和测试项目,并辅以购物等配套设施。
穹窿养心园。针对高端人群,在穹窿山建设集医疗专业管理与酒店式服务于一体,融健康体检、健康管理、中医理疗于一身的中国最先进、最专业化、最具规模的服务机构,并定位为“长三角企业家的私人理疗中心”;同时成立专业健康护理组,为高端人群提供定制、贴身、多对一的健康理疗服务。
智慧大讲堂。设立不同主题的经世智慧大讲堂,对《孙子兵法》要义进行拓展延伸,将其理论精华有机地融入现实社会,定期解读《孙子兵法》在商业、仕途、生活、学习等领域的运用,从本质上诠释穹窿山《孙子兵法》诞生地,演绎《孙子兵法》实战操略运用高地,使穹窿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之山”。
◇俗·不伤雅——旺山民俗主题园
针对旅游区民俗文化载体欠缺的现状,在旺山景区特别策划了“中华旺园”民俗主题园区项目,主要是结合旺山景区的资源现状,打造长三角最为独特的春节主题的旅游园区。
旺山民俗主题园
此项目立足点是为游客提供“年味套餐”定制,找回失去的童年和“过年”乡土记忆。据此,塑造“进了旺山园,天天过大年”的品牌形象,进而将旺山打造成为形象鲜明、主题突出的江南第一民俗节事类文化景区。
规划效果
自2011年3月介入吴中太湖项目,历时近2年。其间,吴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悉心筹划,高效运作,有效实施,扎实推进。通过双方的鼎力合作,规划与实施取得极大成功。
2011年9月,正式成立吴中旅游发展集团,理顺了管理体制,为后期工作推进奠定了基础;2012年5月,吴中太湖旅游区总规通过评审;2013年1月,吴中太湖旅游区顺利摘得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桂冠,成为全国第一家多景区成功联创的面积最大的5A级旅游景区。
2014年,景区游客量达850万人次,是品牌创建前游客量的2倍;旅游综合收入则由2011年的不到2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0多亿元。
2015年10月,全面建成的苏州太湖旅游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旅游环境的改善引来投资热,同月,中国中小企业服务创新与发展大会暨苏州吴中·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在美丽的太湖畔召开,吴中区各镇(区)、街道迎来了经贸洽谈的高峰,签约项目共54个,合计总投资334.8亿元人民币,总投资超1亿元的项目35个,超5亿元的项目12个。
目前,对于吴中太湖旅游区来说,“原味的太湖·浓缩的江南”已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社会各界和旅游者的共识。成功创建以来,旅游区的游客满意度每年均保持在98%以上,市场对旅游区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持续高幅扬升,吴中太湖旅游产业因此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在太湖旅游区品牌引领下,正式进入大太湖旅游新时代。
吴中太湖挂牌“国家5A级景区”
规划者说
一向以古典园林而著称的苏州市其实有着更珍贵的旅游资源宝藏需要挖掘,相对于苏州园林“小山、小水、小园林”的玲珑布局,吴中太湖“大山、大水、大园林”的格局更有气度,更加震撼人心,也更能迎合现代人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诉求,这种大格局可以容纳休闲旅游新拓展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所涉及的各种旅游新业态。
“江南”的概念,一直以来只存在于人们感性思维中,存在于古人的诗画情致中,甚至成为现代人一种地理概念。要我说,“江南”是一种烟雨迷蒙、绮丽秀美的意境,如果说此前形神相离,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现在有了吴中太湖,这种意蕴就有了依托,吴中太湖旅游区提升的关键就是将有形象而没具象的“江南”物化、实体化和明朗化。
“原味的太湖·浓缩的江南”,这一主题形象定位设计极为精准。当“太湖”和“江南”遇上吴中,当吴中遇上江山多娇,岂止是机缘巧合,更是“相看两不厌”,因为对于世人而言,“太湖”已心有所依,“江南”已心有所属。
我院开创的“多区联创,舍块取点,文化串联,游线贯通”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策略,成为多景区联创5A的圭臬。《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所开创的5A提升模式,为吴中所认可,为业内人士所称道,并得到国家旅游局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旅游规划界的“吴中范本”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苏州吴中太湖规划成为业界范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