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随着资本不断积累,不仅资本总额不断增大,而且,资本有机构成也会发生变化,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会对无产阶级的命运和生活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呢?我们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二者的比例关系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企业的技术水平越高,每个劳动力所操纵的生产资料数量就会越多。反之,生产技术水平越低,每个劳动力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就会越少。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生产资料是不变资本的存在形式,劳动力是可变资本的存在形式;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必然引起资本价值构成发生变化;资本价值构成变化,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例如,在某纺织厂,每个工人均能操作两台机器,这是资本的技术构成;工人的劳动力日价值为100元,每台机器的价值为1万元,资本的价值构成为的价值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即一个工人操作两台机器决定的,但是,又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的状况。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来表示。
资本的有机构成,会随着资本积累不断增长而不断提高。所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即技术进步引起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提高,或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为什么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呢?因为为了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资本家必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采用新的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必然会出现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日益缩小的现象,即出现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量有所减少,但绝对量有所增加;二是追加资本与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都提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不仅相对减少,而且绝对地减少。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企业科技含量上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或资本有机构成呢?在一般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的。个别资本即单个资本,单个资本增大,资本实力就更雄厚,就更有条件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资本增大有两个重要途径,即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来扩张单个资本的规模。
所谓资本积聚,即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总额,它是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直接结果。显然,通过资本积累这一形式来增大单个资本总额是有缺陷的,其缺陷是资本积聚的速度比较缓慢。因为,它要受到原有资本规模、剩余价值量以及社会能提供多少追加的物质资料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资本积聚的速度跟不上生产规模扩张的速度时,企业往往采取资本集中的形式来增大单个资本。
所谓资本集中,即把原来分散在社会上的众多中小资本组织起来,合并为少数大资本,使个别资本的规模得到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行资本集中,如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形式、合并如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等。在资本集中的过程中,信用制度和经济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资本集中的外生变量。例如,一方面,实力雄厚的大资本可以利用自己的信用取得贷款,战胜中小资本,使大资本进一步得到壮大;另一方面,信用也促进了中小资本的联合,信用制度利用其广泛的业务网络和较低的费用,推动了股份公司的创建,加速了资本的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增大,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资本试图增大自身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区别是:①在是否增大社会资本总量上不同。由于资本积聚是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途径来实现的,它必然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而资本集中是通过使已经存在的中小资本合并或重组的形式来实现的,所以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量。②在是否受到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上不同。由于资本积聚的实现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的实现是通过原有资本合并或重组的途径,所以就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③在单个资本增大速度上不同。由于资本积聚是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途径来实现,追加资本的增长会受到生产规模或剩余价值生产规模及增长速度的限制,因此它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只是改变现有资本的组合状况,因而不受生产规模或剩余价值生产规模及增长速度的限制,它可以在短期内将无数分散的中小资本组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单个资本,所以资本集中可以有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资本积聚增大资本的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大资本规模,因此,竞争中的企业往往走资本集中的道路,如组建股份公司、资产重组等。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随着资本积聚的进行,必然增大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强竞争能力,加速资本集中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资本集中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资本,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规模,从而增加积累的规模,加快资本积聚。因此,“通过集中而在一夜之间集合起来的资本量,同其他资本量一样,不断再生产和增大,只是速度更快,从而成为社会积累的新的强有力的杠杆。因此,当人们谈到社会积累的增进时,今天已经默默地把集中的作用包括在内”[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为了能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增强自己资本的竞争实力,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是重要的手段。因此,马克思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理论对于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规模经济和失业问题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相对过剩人口
伴随着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不断进行,单个资本规模不断增加,不仅使资本主义生产规模获得量上的扩展,而且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即技术含量得到提高。然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却给工人阶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即失业,出现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现象。例如,2012年12月,法国的失业率为10.6%,美国的失业率为7.8%,加拿大的失业率为7.1%。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即劳动力的供给量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量,劳动力供大于求,过剩的劳动力成了社会“多余”的人口。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它仅仅只是劳动力相对于资本对它的需要即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而言过剩。劳动力相对过剩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它所采取的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是分不开的。具体地说,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同资本积累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资本积累及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产生两种对立的趋势,即劳动力的供给不断扩大和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萎缩。
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必然造成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量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由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取决于资本总额的大小,而是取决于资本总额中的可变资本量的多少及所占比例的大小,当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下降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相对减少有时甚至会绝对减少。首先,如果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那么,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但绝对量因追加资本中的可变资本增加而有所增加。其次,如果原有资本有机构成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均不同程度地提高,那么,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造成原有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减少,出现部分工人被解雇的现象;虽然追加资本能够追加新的劳动力,但是,当原有资本中被解雇的劳动力数量大于追加资本新吸收的劳动力数量时,就会出现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减少的现象。
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绝对增加。首先,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不仅使许多原来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而且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也大大降低了,从而扩大了劳动者的来源,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其次,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即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下,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不断发生,促使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纷纷加入雇佣劳动者的队伍,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例如,由于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等原因,造成许多农民破产。再次,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即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下,不仅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不断发生,而且也使一些中小资本家陷入破产和倒闭的困境,加入到雇佣劳动大军的行列。此外,由于人口基数增长,新的就业人口(如毕业学生)不断增加。
可见,随着资本积累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和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象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引起工人阶级大量失业,即出现相对过剩人口。
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一方面,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变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即时而高速增长,时而陷入经济危机。这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周期运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就起了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当生产高涨时,生产规模扩大,资本家可以从劳动力蓄水池中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当经济危机到来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可以把工人赶出工厂,使他们成为下一次经济高涨所需要的劳动力后备军。另一方面,资本家可以利用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提高对在业工人的剥削率。因为,相对过剩人口即劳动力供大于求,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或经济规律,迫使在业工人接受低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从而加大对工人的剥削,以达到榨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可见,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失业现象就不可能消除。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表现形式,即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和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所谓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指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过剩人口。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过程中,生产时而扩张时而缩小。当生产扩张时,工人被吸收到生产过程中;当经济萎缩时,工人就会被排斥出生产过程。这样,工人阶级就不得不经常处于就业和失业彼此交替的流动状态中。所谓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农业中的过剩人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也会或快或慢地提高,资本对农业工人的需要日益减少,部分农业工人被排挤出农业生产过程。这样,在农业中便会形成大量的过剩人口。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中的发展,虽然在表面上农民还保留着少量生产工具和少量土地,似乎农业中不存在失业,但是,由于农业人口增长或者农产品市场竞争条件恶化,他们根本不能依靠自己的少量生产资料及其产品来维持其原有的生活水平,随时有可能破产并准备出卖劳动力,加入城市失业大军的队伍。“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依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地减少……因此,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级的队伍”。[2]所谓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那些由于身体、年龄方面的原因或缺乏专门劳动技能的城乡劳动者。这些人的特点是:没有固定职业,主要从事家庭劳动和打零工,但是,他们的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且工资很低。他们的生产状况和生活水平均处于工人阶级的平均水平以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相对人口过剩,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具有普遍性,因此,马克思的相对人口过剩理论对于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业问题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概括地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3]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包括资本积累规律、相对人口过剩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规律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两个规律在上面已经进行了讲解,下面对无产阶级贫困规律做一些介绍。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深刻揭示了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极是财富在资产阶级的手中积累,另一极是贫困在无产阶级的身上积累。
无产阶级的贫困,具体表现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两种形式。所谓相对贫困,指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所占比重和资产阶级所占比重相比呈日益下降趋势。所谓绝对贫困,指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有时候出现绝对恶化的现象。或者说,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时出现这个时期比上个时期绝对下降的情况。绝对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失业和半失业人口经常存在并且在增加。当前,资本主义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高失业率的困扰。②实际工资下降。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物价、房租、医药费用不断上涨,如果货币工资没有相应提高,那么,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爆发时,大批工人失业,在业工人的工资被大大压低,实际工资进一步下降。③大量的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资本主义国家官方所规定的“贫困线”,是维持最低消费水平的生活费用标准。
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应当把握如下要点:①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根本制度;②既要考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还要考察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③既要考察现役劳动者的状况,还要考察产业后备军的状况;④要将经济景气与不景气时无产阶级就业与生活状况统一起来考察。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同任何其他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过程一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是,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之后,它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特别是决定各种矛盾的基本矛盾就日益尖锐起来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来越成为阻碍和束缚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不得不让位给新的生产方式。
所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方式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大规模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小生产发展成为社会化的、大规模的大生产,它同时也就把小私有制变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前者使生产社会化,后者使生产资料成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
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这就是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和产品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是指生产资料从单个劳动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机器大工业刚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机械化和自动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从一个企业来说,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表现为许多工人分工协作,共同劳动,由此才能完成一件产品的制作;从不同部门的相互联系来说,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表现为最终产品是由一系列部门的企业连续加工的结果,任何部门都离不开别的部门。产品的社会化是指产品不是或主要不是满足直接生产者自己需要,而是通过交换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离开其他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立即影响其他环节的变化。
生产的社会化,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占有,以便对社会生产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分配劳动产品。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化性质,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本积累和竞争的加剧,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资料的这种资本主义占有使社会生产按比例进行更加困难。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成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时,基本矛盾也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其他矛盾,诸如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等。因此,要想解放和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的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当然,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作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不会自发地实现,它需要通过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才能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4页。
[2]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9-740页。
[3]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