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质量,业主应召集专家、监理、承包人等相关人员定期开会总结,以加强施工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高精细化、标准化施工水平。下面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例,对面层施工经验教训汇总如下:
1. 沥青路面施工中关键性技术控制
(1)沥青面层施工应规范压实工艺,以避免造成个别路段空隙率偏大,产生沥青路面水损害,沥青面层的现场压实度采用现场压实度与现场孔隙率双指标控制;
(2)油石比与集料级配参照目标配合比的要求进行现场控制;
(3)配备足够的责任心强的施工技术人员,组织施工过程,明确施工质量目标和保证施工质量;
(4)施工设备满足施工技术要求,能均衡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均匀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保障沥青混合料的充分压实;
(5)原材料和混合料满足技术要求,如SBS改性沥青性能指标: 根据湖南的特点及普遍做法,要求软化点大于70℃,5℃延度不小于25cm,25℃弹性恢复不小于85%; 保证壳牌沥青SBS改性的高速剪切搅拌时间,改性沥青中SBS添加量要求达到4%以上,若存储时间过长,要适当添加稳定剂; 4.75mm筛孔的通过率应控制在35%左右;
(6)确保施工过程的均衡性,保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防止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和骨料离析,充分压实,保证压实度,防止水损害与车辙等病害;
(7)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标段钢轮压路机喷水量过大,喷水量应呈雾状以不黏轮即可,压路机碾压速度过快,应控制在5km/h; 部分标段运料车覆盖不够规范,运料车卸料时不用摘除覆盖帆布,车在卸完料时不能将车上的料再抖落在路面上; 沥青表面层杜绝使用回收粉; 路面防撞护栏上的排水孔设置偏高,应进行调整; 施工中存在交叉施工,路面污染较严重,应及时进行清扫清洗。
2. 后期施工要求
(1)各路面合同段组织5~10人的清洁队伍及时对污染的路面进行清扫、清洗;
(2)路面合同段将不需通行的主线开口处上报公司,由公司分管副经理牵头,尽快协调进行封闭;
(3)为保证行车和施工安全,在主线上设置必要的限速标牌及行车指示标志,运料车限速50km/h,小车限速70km/h;
(4)减少钢轮压路机的喷水量,确保喷水成水雾而非水柱状,严禁使用废机油、柴油涂擦胶轮压路机轮胎(可使用食用油、植物油等);
(5)加强对沥青、改性沥青及玄武岩质量的控制,保证使用正品和性能指标,严禁以次充好;
(6)必须在路基和路面病害(尤其台背回填及桥头搭板处沉降)处理完后再进行上面层摊铺,上面层严禁晚上施工;
(7)路缘石及防撞墙侧面一定位置应及时涂刷乳化沥青,各合同段需配备一台小型压路机或夯实机器,保证大型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如路边缘、加宽部位等)充分压实;
(8)各合同段应进行无缝隙施工管理,及时对连接线路肩、主线路肩进行填土整理和植草皮;
(9)超高段内侧路缘石处每隔1m应留排水槽或排水孔,防止其附近层间积水;
(10)加强协调、及时汇报与沟通,抓紧路面工程变更方案的申报和批复。
上述工作由监理处督促完成,并将整改完成情况及时上报公司,由公司分管领导进行复检。
3. 以项目管理为例总结存在的经验和教训
(1)良好的施工环境是项目顺利进展的保障,让沿线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加入工程协调、建设,可实现路地双赢。
(2)招投标要提前完成,特别是房建要至少提前一年进场,否则难以确保质量和进度要求。
(3)个别工序可由项目单位自行安排,以节约工期,降低造价,减少破坏。
(4)工程变更应尽量简化手续,利于项目建设。
(5)用先进的制度和理念来进行项目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
(6)严格办事流程,明确规定签订合同等方面的细节和要求,以提高工作效率。
(7)科学严谨的PDCAI循环工作计划方法,使每项工作达到“五有五表五检验”工作标准,以强化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
(8)要先进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和管理员工,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