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成因分析
如前所述,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双顺差形成主要有以下六个原因。
12.5.1.1 长期内需不足以及储蓄率过高
我国长期处于低消费、高储蓄的经济条件下。1998年前后,中国的储蓄率在37.5%左右,到2009年,上升为46%,其中,2006年甚至超过50%。
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12.5.1.2 经济上的长期出口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199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及国际贸易环境形势萎缩的影响,政府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同时,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及纺织品配额的取消等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措施和环境的形成,使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额度不断增大。
12.5.1.3 长期实行外资优惠政策
通过实施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外资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12.5.1.4 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分工角色造成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凭借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商来华投资设厂,一些行业或产品逐步占据世界前列。1996—2010年,我国贸易结构里加工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50%左右,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平均比重为73%,产品进口替代和加工贸易增值率不断提高。外商通过来华投资开展加工贸易,既创造资本项目顺差,又创造贸易项目顺差。
12.5.1.5 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以美联储为首的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大量过剩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高涨及我国资本项目顺差的持续增长。
12.5.1.6 不适宜的外汇制度
现行的外汇制度的安排也促成了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在现行结售汇制、资本账户管制和汇率制度的影响下,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大幅增加。我国在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后,选择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浮动的管理汇率机制,但就目前汇率机制运行的现实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仍然不能完全反映可兑换的货币计价的出口产品,因而存在更大国际收支逆差的可能性。同时,国际上存在不断强化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导致了部分国际游资绕过资本管制进入国内,从而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
12.5.2 对策建议
针对双顺差的现状,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建议。
12.5.2.1 加快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实现进出口的基本平衡
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余,不断优化贸易结构。
在出口方面,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品出口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从产业政策上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
在进口方面,我们应降低进口关税、优化进口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总之,只有实施“进出平衡”的外贸政策,才能有效抑制出口过快增长给中国带来的风险,也才能真正发挥进口的作用,促进实现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12.5.2.2 调整引资策略,积极扩大对外投资规模
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上,调整引资政策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内外资企业的两税合一来实现内外资在税收上的国民待遇。今后,还应调整各地引进外资的政策,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在控制外资流入数量的同时,提高外资流入的质量。我们应当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等急需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从注重引进外资数量向注重引进外资质量转变,使引入的外资充分发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维持和不断扩大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
12.5.2.3 通过扩大内需化解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首先,改变现在的收入再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再分配份额,缩小收入差距,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社会的消费能力。
其次,尽快实现公共财政的转型。加大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水电交通、通信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上的投资,使社会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大,消除个体的后顾之忧,使每个人的储蓄率下降,才能缩减私人部门的净储蓄动机,持续有效地启动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总之,中国只有加大社会抵抗风险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12.5.2.4 充分发挥汇率的杠杆作用,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
2005年7月,中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进入了升值通道。然而,近些年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达到抑制出口、减轻国际收支失衡的目的。
因此,中国的汇率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进一步发挥包括汇率在内的各种价格信号对国际收支的杠杆调节作用,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参照不同货币结算量比重设置人民币汇率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权重组成并适时动态调整,逐步增强汇率弹性,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完善其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放宽汇率的升值空间,允许汇率较快地向控制出口、有利进口的方向浮动,以真正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12.5.2.5 加强国际政策协调
调节贸易平衡是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我国应加强谈判力度,提高国际政策协调能力,争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双方的国际收支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