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学的含义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
金融学在古代不是独立的学科。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过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这时,学者开始注意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金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加以探讨,如人民币的性质问题,货币流通规律问题,社会主义银行的作用问题,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平衡问题等。在这期间金融学没有受到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学说;另一方面则扭转了完全排斥西方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价;同时,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进入21世纪以后,以“金融学”命名的教科书开始取代“货币银行学”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内容上也开始有了一些改变。
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在金融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控制的理论等。
一般而言,国内学界理解“金融学(Finance)”,主要以“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和“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在视资本、证券为异类的历史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银行业间接融资是金融实践的中心内容。与此相适应,针对银行体系的货币金融研究成为金融学绝对主导。二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加强,国内许多高校相应开设以国际收支和贸易为核心的“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专业。
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基于以上两大学科界定的(国内)“金融学”,今天看来却恰恰不是Finance的核心内容。西方学界对Finance的理解,集中反映在两门课程: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二是以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为核心内容的Investments,即投资学。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很多学者将Corporate Finance译作“公司财务”或“公司理财”,很容易使人误解其研究对象为会计事项。总体观之,国内所理解的“金融学”大抵属于西方学界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内容。而西方学界所指的Finance,就其核心研究对象而言更侧重微观金融领域。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
二、金融学的特点
金融学作为整个金融学科的基础,与别的金融课程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基础学科、覆盖面广、概论性质。
(一)基础学科
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的基础和门户,是进一步学习金融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
(二)覆盖面广
这主要体现在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大体分为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等方面,涉及货币运动的方方面面。作为基础学科的金融学要为后继的金融专业课如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国际金融学等提供分析前提。这是由金融学在金融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所决定的。
(三)概论性质
金融学的概论性质是中外金融学界所公认的。香港大学经济系饶余庆教授在其著名的《现代金融学》一书的前言中写道:“由于本书属于概论性质,不可能对所有有关问题都作深入和详尽的分析。”美国经济学家钱得勒、哥尔特菲尔特在合著的《金融学》前言中告诉读者:“这不是一本关于货币与银行的全面论述。即使篇幅几倍于此,也不能说可以完整无遗地论述在货币和银行领域中积累下来的在理论、法律、制度、经验以及历史方面浩瀚的资料。而且,我们也不认为迫使初学者费力去弄通这门渊博而复杂题目的百科全书式的论述是适当的。”
三、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相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包含着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相应地,对任何事物都可以采取历史和逻辑的方法加以研究。
所谓历史方法,就是遵循历史的顺序,把握历史现象的基本线索,把握它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研究方法。按照历史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时,要按照历史方法的特点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有序性原则;二是完整、具体、详尽的原则。就金融学而言,历史方法有多处表现。比如货币的演进要按照货币出现的历史顺序介绍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等;介绍国际货币体系也要按照历史的顺序介绍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等。历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要处处跟随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
逻辑方法,就是撇开历史的具体形式,撇开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和偶然因素,从理论形态上来揭示它的必然性和发展规律,并以逻辑的形式把事物的历史进程再现出来的研究方法。
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不同,它不需要时刻追随历史发展的进程,它往往忽视历史进程中的偶发因素,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离开历史发展的具体时间顺序,从事物发展的较高形态上考察事物运动的本质和规律。逻辑方法在金融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一个最为大家熟知的事例是马克思在研究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中对它的应用。货币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马克思在分析中坚持了历史的顺序,从简单价值形式分析起,最后到货币形式。但他没有处处跟随历史,而是运用抽象理论,分析商品交换中的矛盾发展状况,最后很自然地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了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其本质。
逻辑是抽象的历史,历史是生动的逻辑。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是统一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两者往往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二)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相结合
金融学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对其的研究已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研究体系,货币的本质、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货币的供求理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等理论,经济学家运用逻辑推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规范分析了相关理论的历史发展背景及其运行机制、经济效应等,为把握货币金融内在运行机理,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历史规律的总结和逻辑推理需要实证检验。在规范分析的同时,实证分析利率、金融中介货币创造、金融市场融资功能、货币供求与经济发展关系等,更深入地理解货币金融理论。
(三)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金融学从宏观的视角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货币总量和货币供给量的形成、运行和调节,从而确定均衡的货币量。但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等决定着货币的供求关系。只有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货币供求理论,实现均衡货币量。
(四)理论联系实际
金融学介绍了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知识、运行机制和经济效果等。这些都是在历史检验总结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而且,理论的产生与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直接相关,是特定时期经济现象的反映。因此,理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结合现实改进理论,为经济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四、金融学的框架内容
金融学是金融专业的基础课,是非金融财经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它是我们了解金融的开始,从内容上看,金融学的内容几乎涉及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对金融学的内容应当站在“金融”的高度来看待。
按照国内理论界的一般解释,所谓金融,是“资金融通”的简称,指的是资金在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的配置问题。
与“资金融通”相联系的有几个范畴是需要说明的。
首先是融通的对象。顾名思义,“资金融通”的对象是货币资金。
其次是融通的方式。如何实现资金在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的融通,并提高融通效率,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安排,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金融通是通过信用方式来实现的。
最后是融通的机制。资金融通机制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定部分所构成的资金融通体系,这既包括体系本身,又包括体系的运行机理及运作方式,是资金融通赖以顺利进行的一切方法、手段、措施和环节的总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资金的融通主要是借助于金融中介机制和金融市场机制来完成的。
与资金融通相联系的这些范畴便构成了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图1-2所示。
图1-2 金融学的框架内容
五、金融学学科体系
金融学的学科体系是由从不同角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各分支学科综合构成的有机体系(见图1-3)。黄达教授认为:“按通常理解的金融口径,金融学学科体系应大体分为宏观金融分析(Macro-financial Analysis)和微观金融分析(Micro-financial Analysis);微观金融分析有两大分支: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中介分析;在金融市场分析与金融中介分析之下是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学科。”
图1-3 金融学科体系图
微观金融分析和宏观金融分析分别从个体和整体角度研究金融运行规律。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服务于决策的“金融理论由一系列概念和定量模型组成”。该领域的分支学科包括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近几十年该领域的研究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多次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推动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金融机构分析主要研究金融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包括对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及其存在形态的演进趋势的分析,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经济效率、混业与分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风险转移和控制等。其主要的分支学科包括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微观银行学等。该领域的研究虽然历史悠久,并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与迅速发展的金融决策学相比,金融机构学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远不能适应世界金融业飞速发展的需要。21世纪金融机构学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宏观金融分析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均衡、金融与经济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其主要的分支学科有中央银行学、货币政策分析学、金融监管学、国际金融学等。
(一)微观金融学的发展
微观金融学主要考虑金融现象的微观基础,其实质是一种价格理论,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情况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引入“无套利”分析方法的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之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理论以及期权定价理论陆续问世。随着金融经济学基本定理和不完全市场一般均衡理论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微观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初步成形,其间的多项研究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金融工程学开始形成并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微观金融学所具备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使得该学科仍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微观金融学试图解决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最优决策的问题。克来默(Crammer)和贝努里(Bernoulli)首先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20世纪早期,费雪(Fisher)、希克斯(Hicks)、凯恩斯等进一步审视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问题。特别是马夏克(Marschak)在1938年就试图用均值—方差空间中的无差异曲线来刻画投资偏好。拉姆齐则开创性地提出了动态的个人(国家)终身消费与投资模型。主流经济学研究者的视野再次聚焦到时间和不确定性这两个问题上。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公理体系的建立成为微观金融学的核心基础。
后续的研究者包括夏普(Sharpe)、林特纳(Limner)和莫辛(Mossin)。他们在对于信息结构做出更大胆的假设后,推导出一个由期望效用公理体系出发的单期一般均衡模型,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由此奠定了现代投资学的基础。
对资产价格运动过程的性质的探索是现代微观金融学研究的又一条重要线索。在20世纪70年代,默顿(Merton)和布里登(Britton)使用贝尔曼(Berman)开创的动态规划和伊藤随机分析技术,重新考察了包含不确定因素的拉姆齐问题,即在由布朗运动等随机过程驱动的不确定环境下,个人如何连续地做出消费和投资决策,使得终身效用最大化。他们推导出连续时间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均衡模型——实际资产定价模型和消费资产定价模型。
1973年,布莱克(Black)和斯科尔斯(Scholes)成功地给出了欧式期权的解析定价公式,这激发了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大量运用这种方法的热情,导致了对于无套利原则的重新认识。随后,考克斯(Cox)开创了基于无套利的风险中性定价法。哈里森(Harrison)、帕里斯卡(Paliska)、哈里森与克雷普斯(Kreps)的论文,证明了一个无套利的均衡体系可以通过等价鞅测度化构建。
微观金融学还致力于研究市场结构问题,拉德纳(Radner)提出,不需要无限种类和数量的金融资产,也可以完成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跨期配置。以德布鲁(Debreu)的一般均衡为蓝本,达菲(Duffie)和黄(Huang),证明了多次开放的市场和有限数目的证券可以创造出无限的世界状态,这就成功地为德布鲁均衡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答案,从理论上证明了资本市场存在的合理性和它对于有效跨期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二)宏观金融学的发展
宏观金融学研究的是在一个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如何获得高就业、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其实质是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版本。宏观金融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1.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二分法”把经济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实体领域和货币领域。实体领域的因素决定相对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所得,构成价值理论。货币领域的因素决定一般物价水平,构成货币理论。经济学家多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研究价值理论,用货币数量方法研究货币理论。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从整个经济体系的总量分析入手,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就业量、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供给、总需求、社会总消费和社会总投资等宏观变量。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投资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3.弗里德曼对货币经济学的发展
弗里德曼(Friedman)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他的现代货币数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弗里德曼认为:数量说首先是货币需求的学说,它不是产出学说,也不是货币收入学说或价格学说。这一货币需求学说所要研究的是:人们愿意持有的现金数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弗里德曼摒弃了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从人们保持货币的动机出发来研究货币需求的方法,而只是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一种持有财富的方式或“一种资本货物”,如同债券、股票、房屋、耐久消费品等一样。所以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理论又是资本理论中的一个特殊论题。
4.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吸纳并融合各学派理论之长、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原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起一种有微观理论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他们从微观层面入手,以不完全竞争、不对称信息为分析基础,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型论证工资、价格具有黏性,在此基础上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最重要的假设,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5.合理预期学派的观点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合理预期学派,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是与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并驾齐驱的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之一。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可以利用所能掌握的信息理性地进行经济决策。在此基础上,政府试图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干预经济的努力会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而无法达到目标。合理预期学派的一个著名论断就是: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