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有企业改革对实现“十三五”时期总目标的影响

国有企业改革对实现“十三五”时期总目标的影响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小康社会又取得了显著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目标。2011年至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3%、7.8%、7.7%和7.4%,高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年均增长7%的预期目标,科技投入和产出大幅度提高。“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奋斗目标的收官之期和冲刺之期。“十三五”时期,我国在经济方面的目标有了新要求。这里没有用“人均”,说明中央提出这个目标是慎重的、留有余地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经历了“解决温饱”“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历史阶段,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胜利。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万亿元(合1.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558元(合949美元)。依据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制定的小康水平指标, 2000年小康实现程度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合5.9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9,748元(合4,394美元),均比2000年翻两番。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当年测算,小康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比2000年提高20.5%,平均每年提高2.05%。与2000年相比,经济建设实现程度提高25.8%,社会和谐程度提高25.0%,人民生活质量提高28.1%,民主法制程度提高8.7%,文化教育事业实现程度提高9.7%,资源环境保护程度提高12.8%。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小康社会又取得了显著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目标。2011年至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3%、7.8%、7.7%和7.4%,高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年均增长7%的预期目标,科技投入和产出大幅度提高。二是民主法制逐步完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系列简政放权的举措持续发力;公民自身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2013年农村村民平均参选率达到了95%以上。三是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四是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1—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4%、9.6%、7%和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4%、10.7%、9.3%和9.2%,均高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年均增长7%的预期目标;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首次突破4%,到2013年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3%)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6%)已经十分接近“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93%和87%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五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11—201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分别下降2.0%、3.6%、3.7%、4.8%;2014年森林覆盖率为21.63%,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21.66%的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奋斗目标的收官之期和冲刺之期。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将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时期,我国在经济方面的目标有了新要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整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在实践中不太好把握,往往更偏重于快,特别是发展中地区。“持续健康发展”使“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好”就是“健康”,像人的身体一样正常、没有病;“快”就是要“持续”,不能大起大落。

“增强发展协调性”,调整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这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的状况提出来的,增加了发展“平衡性、可持续性”,“增强”修改为“明显增强”,要求更高、更具针对性。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调整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一个翻番修改为两个翻番,增加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目标中最大的亮点,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国内生产总值翻番虽然没有用“人均”,但翻番的基数由2000年提到2010年,因为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已经实现,2000年GDP为99,214.55亿元,2010年达到401,513亿元。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将达到80万亿元以上,等于是在2000年基础上翻三番。如果用“人均”,量还要大。2010年人口13.3972亿,每年新增人口800万左右,2020年估计要达到14.3亿左右。如果用人均GDP翻一番,2020年GDP总量将达到90万亿元左右。这里没有用“人均”,说明中央提出这个目标是慎重的、留有余地的。

增加了“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的目标。这是在中国“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

但“十三五”时期,从经济角度出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存在“短板”问题。

第一,从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软肋”。

科技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将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甚至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如果缺乏创新驱动,即便暂时实现了小康,也有可能出现经济衰退。虽然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但是在总体上,科技发展水平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距现代化建设要求都相对滞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软肋。2014年3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显示,我国2013年国家创新指数综合得分为65.2分,世界排名第19位;2014年7月18日,WIPO[2]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在世界排名第29位。这些排名都与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国际地位很不相称。实际上,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第一,科技体制改革步履维艰,创新活力不足。自1985年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就拉开帷幕,先后在科技拨款制度、科技经费管理、科技与产业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培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启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管理决策运转机制不畅、资源配置不尽科学、资源共享不足、科技经济结合不紧、技术市场不完善、利益格局固化,直接导致科技创新活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成果转化不力,对经济的支撑能力不强。

第二,对基础科研重视不够,原创成果少。基础科研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引领新常态的“发动机”。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R&D经费为11,846.6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仅占4.8%左右。实际上,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在R&D经费中的占比,十几年来都很稳定,基本维持在5%左右。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10%~20%,如美国是18.97%,韩国是18.18%,日本是12.27%。另据统计,我国科研人员的国际入选科技论文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没有居于世界前列。究其原因,就是模仿、跟踪的成果比较多,原始性创新的成果比较少;“短、平、快”成果比较多,长期积累的成果比较少。财政经费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企业更不重视基础研究。2011年,我国企业研发总投入6,579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投入仅占0.11%。

第三,在很多重要领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国防等方面的安全。例如,我国每年进口芯片2,000多亿美元,已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可只有不到3%的手机用的是“中国芯”。截至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80%的高端芯片、80%的发电设备优质大型铸锻件、90%的高档数控机床及机器人、近100%的高铁轴承,都依赖国外进口。在IT技术方面,由于我国没有形成自主可控的计算机技术体系、软件技术体系、电子技术体系,使网络安全存在重大隐患。在生物和化学方面,尽管我国拥有一支科研大军,但关键仪器设备几乎全部由发达国家提供,我国生物和化学科技越活跃,国外仪器设备市场越繁荣。另外,从2013年技术贸易统计结果来看,制造业的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约341.9亿元,占总金额高达79%。

第四,科技人员队伍偏少,创新积极性不高。据统计,2013年我国有研究人员219.89万人,相当于每万人口中有16.17位研究人员,同期美国每万人口中有40.42位研究人员,是我国的2.5倍,如果考虑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研究能力,这个差距会更大。2013年,我国每万人就业人员中从事研发活动的人数是65人,远低于韩国(160人/万名)、法国(149人/万名)、德国(142人/万名)、日本(133人/万名)、俄罗斯(116人/万名)等国家。在科技人员数量相对不足、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一些地方还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不够、待遇不高,人员的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都不完善,使得我国大量人才流失海外。即使留在国内,也有一部分人员受科技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不公的影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造成科技创新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尴尬局面。

第五,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有待提高。由于科研评价体系不尽合理、产学研合作层次不高、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水平参差不齐、可转化应用的成果数量不多,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同时,由于科技与经济融合不够,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2010年以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在50% 以内,到2011年和2012年,才分别达到51.7%和52.2%,低于一般发达国家70%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