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的重托和希望,文化工作者为之振奋,奔走相告,摩拳擦掌。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文化资源“活起来”有何价值?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的重托和希望,文化工作者为之振奋,奔走相告,摩拳擦掌。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文化资源藏在哪里?主要集聚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公共文化机构,像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另一个是文化生产部门,像电影制片厂、出版机构、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电视台。

文化资源怎样才能“活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手段,那就是数字化。《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文化建设九大工程,其中一项就是文化数字化建设,包括在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各环节实现全面数字化,基础是文化资源数字化,包括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电台音频资料、新闻纪录片、老唱片、文化遗产等进行数字化修复和转化。

文化资源“活起来”有何价值?大家对《清明上河图》并不陌生,这幅传世之作已被数字化,并做成了两种文化产品:一种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出,是“动”起来的,一幅动感长卷,令参观者叹为观止;另一种是故宫制作的,叫作触摸式的,是会“说话”的,即经过高清晰扫描,由名家撰写对白、名演员配音,触摸这幅画的任何一个场景都会发出声音,再现当时的繁华景象。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文化数字化是提高中华文明展示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利于丰富文化的表现力、增强文化的感染力,更有利于提升文化的传播力。无论是可移动文物(如书法、绘画、陶瓷),还是不可移动文物(如古建筑),经过数字化加工整理,辅之以专家的权威解读,通过多终端的广泛传播,它们就会走出博物馆,走进互联网、电视机、电子书包、手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到那时,中华文明成果随处可见,谁想不看都难。

特别重要的是,文化数字化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意义非凡。因为对于“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而言,更习惯于从网络获取知识,各种移动终端更是年轻人的时尚标签。只有把中华文明成果转化为各种数字化产品,才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纳,悠久璀璨的中华优秀文化才会被代代相传。

目前,文化产品存在过度娱乐化倾向,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了,反而文化含量没有能够相应提升。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力倡导文化产业回归文化本源,让文化产业牢牢植根于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回归本源,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当务之急是要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节点,解决一方面文化企业缺乏文化素材嗷嗷待哺,另一方面文化资源未被使用锈迹斑斑的问题。文化资源大多数集中在公共文化机构,属于文化事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大规模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唤醒沉睡于仓库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转化为文化素材,使其成为文化企业的生产要素。

文化资源数字化是文化数字化的第一步。以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为原料,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萃取中华文化之要素,并分门别类标签化,就可以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这是文化资源数字化催生的一座文化“金矿”,发掘这座文化“金矿”,对文化生产及再生产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在文化创作上,文化资源的集成和集聚极大地丰富了创作素材,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缩短创作周期、避免凭空“杜撰”;

——在文化生产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要素,既盘活了存量资源、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技术和艺术的脱节,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植入文化的“根”;

——在文化传播上,中华文明成果以数字化形态呈现,顺应了文化传播多渠道、多载体趋势,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展示水平;

——在文化消费上,数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无缝对接”任何文化消费终端,使文化消费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即时可得。

(本文原载201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