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哪里能查到

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哪里能查到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DP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最终产品价值等于整个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加之总和,因此,GDP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这种核算GDP的方法称为生产法。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GDP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最终产品价值等于整个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加之总和,因此,GDP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这种核算GDP的方法称为生产法。GDP也可以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而总产出是等于总收入的,因此,GDP还可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这种方法叫做收入法。这三种方法是核算GDP的基本方法,其中以支出法和收入法最为常用。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了解谁是最终产品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一)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

居民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其中耐用消费品包括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非耐用消费品包括服装、食品等,劳务则包括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购买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日常消费。因为住宅具有固定资产的属性,使用时间长,价值可以逐年进行转移,因此,住宅支出部分算作固定资产投资。

(二)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

企业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的支出。投资[1]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其中建筑的新住宅虽然大部分是由消费者而不是商人购买的,但仍被认为属于投资,而不是消费。

存货是指商场货架上的或仓库里没有销售掉的最终商品。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比如一个自行车销售商本月有50辆的存货,本月一辆也没有卖出去,下个月的时候,他又进了15辆自行车,则他的存货总量为65辆,而他的存货投资则为存货增加量15辆。同时,在没有进货的情况下,如果他到下个月卖出了10辆,则他的存货数量变为55辆,此时他的存货投资为存货的减少量负10辆。正是引入了存货的概念,把卖不出去的产品视为企业购买了自己的产品,才保证了总的产出始终等于总的支出。存货概念是如何将总产出与总支出进行平衡的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个企业投资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都应计入GDP总量,在GDP计量的过程中,比如上面这个自行车销售商的例子,本月存货是50辆,则政府统计人员用支出法进行统计的时候首先计量自行车消费数量为0辆,而这50辆自行车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应该包含在GDP中。我们引入存货的概念,将这50辆自行车用存货的方式计入GDP总量,如果本月卖出1辆自行车,则统计人员统计出的消费数量为1辆自行车,同时,存货量只有49辆,这样就保证了最终产品量的平衡,既不会被统计遗漏,又不会被重复统计。同时注意,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

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净投资与重置投资之和,新增资本称为净投资,更换已有资本称为重置资本,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比如一个企业某年用100万元进行陈旧机器设备的更换或修理,这100万元就是重置投资;另外又投入300万元用于购买新的生产资料,这300万元就是新增投资。

(三)政府购买支出(用字母G表示)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实施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本身包括了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行政职能将国家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并不能反映新的最终产品的产出。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它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四)净出口(用X-M表示)

净出口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举例来说,本国消费者购买了一辆进口自行车,在进行统计时会被计入居民消费部分,而这辆自行车并不是国内生产的,因而,计入GDP的这辆自行车要被减掉,才能实现生产与消费支出总量上的平衡;而当中国生产的一辆自行车出口了,这辆自行车既没有在国内消费,也不能算作存货投资部分,则从生产总量上来说是流失了,因此,在计算GDP的时候要把这辆自行车增加进去。净出口正是出口减去进口,将上面提到的两种情况都考虑了,真实反映了国内产出总量平衡,这样才能获得GDP的真实数量。

(五)计算式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可得到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GDP=C+I+G+(X-M)  (1-1)

表1-1即为用支出法计算的2000年中国GDP的总量,由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构成。

表1-1 用支出法计算的2000年中国GDP总量 单位:亿元

注:数据来源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GDP,即把劳动者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成本法。

(一)劳动者所得

劳动者所得包括两块,一块是公司员工的收入,另一块是非公司企业主的收入。

公司员工收入包括公司员工的工资收入和各种补助、福利费等,企业为员工支付的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费,也应该计入其中。

非公司企业主是指不被人雇用也不雇用别人的个体企业主,如小商贩、个体户等。他们为自己劳动并使用自己的资金和设备,他们的收入很难像公司员工那么明确地与资本划分开,因此,在计量国民收入时,用他们的总收入进行统计。

(二)资本收入

经济学家将企业利润、租金和利息称为资本收入。

企业利润指企业收益;租金是指人们出租房屋或其他生产设备等所获得的收入;利息是指货币所有者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将利息作为资本收入是因为它反映了企业产出的部分收入,即企业是用一部分收入来支付这部分利息的。

(三)间接营业税

间接营业税是由企业直接支付给政府的销售税。资本收入中没有包括企业缴纳给政府的销售税,但这些税款是GDP的组成部分。

(四)折旧

折旧也应计入GDP,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折旧是指每一年工厂和机器损耗的总值,是资产价值随时间的贬值。GDP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投资用来弥补工厂和机器的损耗,企业为了保持生产能力,需要投资购置新的设备来取代磨损的设备。

(五)计算公式

将以上四项汇总即可得到按收入法计算的GDP公式:

GDP=劳动者所得+资本收入+间接营业税+折旧  (1-2)

表1-2即为用收入法计算的2000年中国GDP的总量。

表1-2 收入法计算的2000年中国GDP总量 单位:亿元

注:数据来源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应是相等的。但由于GDP各指标的数据来源不一致,同时数据的获得也并非易事,因此,在进行最终统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对数据的修正问题。GDP的修正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每个国家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表1-3统计了我国2001—2009年按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GDP及人均GDP。对比可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表1-3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数值的比较

续表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

三、用生产法核算GDP

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下列部门需纳入统计: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所增加的价值加总,再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应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在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准。

四、全面认识GDP指标

GDP指标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是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通常被用于计算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分析和评价经济发展的态势,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表1-4所示,通过了解世界各国或地区GDP的排名,我们可以大致判断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用GDP数值除以人口总量得出的人均GDP指标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经济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

但也有许多人对GDP提出了批评,他们指出GDP的增长与国民生活幸福感并不完全同步。尽管说GDP指标很重要,但它并非完美无缺。这是为什么呢?

表1-4 2010年世界各国或地区GDP排名表

续表

续表

注:数据来源于IMF数据库,2011年04月11日发布。

(一)GDP计量不全面

GDP指标只对有市场价格的产出进行统计,而对于不用来交换的经济活动不统计,因此,那些不经过市场交换的但却十分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就无法被计入GDP指标之中。一个国家中有许多非市场化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照顾老人、陪护病人、养育和教育小孩等,这些活动由家庭成员来做,没有在市场中进行交换,都是不计价的,没有发生支付行为,按照国际标准,是不能计入GDP指标的。但是,这些工作如果通过劳务市场雇人来做,就要付报酬,就可以计入GDP指标。发达国家的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同样的家务劳动,对GDP指标的贡献量是不一样的。另外,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物物交换活动,也是在货币交换之外的,也没有计入GDP指标。除此之外,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因为逃避了官方统计,自然也就进入不了GDP指标。

(二)GDP指标不能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无效和负面经济活动

GDP计量的是社会生产新增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这里面忽略了新增产品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或者新增产品成本有多大。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老城区拆迁问题,这些城区的住宅、基础建设都是在过去的某年中被计入GDP的,但它们还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被拆除,并被新建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取代,其中新建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产生了GDP的增量,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那些被拆除的建筑和设施的存量社会劳动。

另外,GDP的计量没有考虑经济的增长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李培林教授认为,生态成本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消耗与能源消耗却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而单位面积的污水负荷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6倍多。现行的GDP指标核算统计体系,把所有的市场交易活动都看成是对社会经济具有正面价值的活动,并不区分其对环境的影响,难以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失。

(三)GDP不能反映人类创造的无形价值

首先,GDP指标对居民经济福利的反映不够全面。用人均GDP指标表示的经济福利是用产出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因此,不同国家的人均GDP指标因为其市场价格的不同而缺乏可比性,不能完全反映不同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差异。如果有两个国家的人均GDP指标数额相同,但物价水平相差较大,那么,物价水平低的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显然要比物价水平高的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高。表示居民福利的人均GDP指标反映的是经济福利的一般水平,并不能反映收入的分配情况。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指标很高,但是收入分配很不平均,少数的富人拥有这个国家大部分的财富和收入,贫富悬殊极大,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均GDP指标就没有反映大多数人的福利状况。

其次,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创造物质财富外,精神财富也不可忽视。人们创造了诗歌、戏剧、绘画、小说,创造了物质生活以外的大量有意义的东西,但GDP没有办法对这些进行计量。

尽管GDP在计量经济活动时表现出多方面的功用,但也不是一个全能的指标,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唯GDP是从,而应综合评价,用在适当的地方。

GDP的故事

有经济学研究生甲和乙,二人在路上走,发现一坨屎。甲对乙说:你把它吃了,我给你5 000万元人民币。乙一听,这么容易就赚5 000万,臭就臭点吧,大不了拿了钱去洗胃,于是就把屎吃了。二人继续走,心里都有点不平衡,甲白白损失了5 000万,什么也没捞着。乙虽说赚了5 000万,但是吃了坨屎心里也堵得慌。这时又发现一坨屎,乙为了找到平衡,就对甲说:你把它吃了,我也给你5 000万。甲一想损失的5 000万能赚回来,吃坨屎算什么,乙不是也吃了吗?于是也把屎吃了。按理说这下两人该平衡了,但是他们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两个人的资本一点也没有增加,反而一人吃了一坨屎。于是就去找教授,教授听了他们的诉说,安慰他们:“同学们,你们应该高兴啊,你们仅仅吃了两坨屎就为咱们国家贡献了1亿元的GDP!”

这个笑话中描述的行为——创造了1亿元的GDP,这是真实的,但前提是这种行为能列入政府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项目中。如果说两人各吃一坨屎,开价为每坨屎1亿元,那就创造了2亿GDP。内容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屎还是那堆屎,吃还是那种吃法,每个人得到的心理满足还是那样,只不过价格发生了变化。此故事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与启示:

(1)GDP的产生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商品交换过程,二是交易行为能列入政府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项目中;

(2)GDP的大小只与商品的交换有关,与财富创造无关,财富创造仅仅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

(3)GDP与社会财富和人民福利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是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换句话说,GDP的增长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一定有必然帮助。

五、与GDP有关的其他国民经济指标

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计量国民经济的指标,在西方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还包括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指标。

(一)各指标的含义

1.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

国内生产净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N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2.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3.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

个人收入是指一国内所有个人在一年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个人实际就是该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个人的收入的总和与该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居民的收入总和,也就是国民收入应当是一致的。但是,实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因素导致了个人收入与国民收入数量上的不同。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个人收入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企业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各种社会保险费、转移支付等。在现实经济中,个人还会得到政府发放的以事业救济金、退休金等形式体现的转移支付。

因此,个人收入的构成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减去一部分应当作为生产要素报酬支付给个人而没有支付的部分,再加上个人实际获得的不属于生产要素报酬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统称非税支付)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五个总量的定义,可以将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企业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纳税

可以看出,这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是: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就可以得出国内生产净值;从国内生产净值中减去间接税与企业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得出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减去企业未分配利润,减去企业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加上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就是个人收入;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税收(如所得税、财产税等)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1] 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概念不同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投资概念,这里的投资主要指物资资本存量增加的投资,而不包括股票、债券等证券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