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外商投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1.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差距扩大
中国吸收FDI的这种持续的、不均衡的区域分布,改变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能力,不仅是决定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还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FDI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及深化作用可以用冈纳·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原理来解释。累积因果循环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发展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时,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回波效应,即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受收益差异的影响,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而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始于东部沿海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外资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首先涌入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同时在“回波效应”的作用下,中西部的人才、资金向东部地区汇集,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深厚的市场经济底蕴。虽然现在东西部地区的开放政策已经拉平,甚至开始向中西部倾斜,但累积因果循环已经形成,东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人才素质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中西部地区无法比的。所以,FDI仍倾向于投向东部地区,这又导致下一轮的累积因果循环,从而更进一步扩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区域经济失衡是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外资经济的推动下发生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也应该回到对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上来,而且这种“回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无节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可能通过利用外资提高“扩散效应(2)”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赶超
FDI在区域经济赶超过程中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方面FDI可以为经济体提供外来的增长要素,弥补经济增长中的要素缺口,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FDI作为资本、技术、管理等“一揽子”资产的转移,通过外溢效应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间接作用,从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周期性经济增长相比,不发达经济体的赶超是个更漫长的过程,只有持续的增长,才能实现赶超的目标。FDI对中西部经济赶超的积极作用正在于它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有引致加速增长效应。从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角度,FDI可以通过对经济产生持久的技术冲击力来强化区域经济增长。除技术外溢效应,FDI还能够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赶超产生长期积极作用,产生贸易结构变化、人力资本积累、企业制度治理等外部性,使得总资本的边际产出具有下降刚性,长期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收益非递减性得到保障。
能力对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也是经济赶超的要素之一。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流入的大量FDI使这些地区能够分享跨国公司的能力,并在以外资经济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与增强了自身的能力。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开放能力还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但FDI一揽子要素转移效应与外部性作用,使其有可能成为缓解中西部能力弱化状态的外部能力源。一旦中西部地区跨过了能力的最低门槛,追赶过程可更快地展开。(3)在对外开放中实现经济赶超,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解决与东部经济差距过大、发展滞后的根本途径。正如中西部地区FDI增长效应缺失加剧我国区域经济失衡一样,中西部加速引进FDI必然会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