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股市概念中捕捉“黑马”

从股市概念中捕捉“黑马”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个股的强势行情都需要题材与概念的催化,认识概念对捕捉“黑马”的投资机会非常重要。突发消息有多种情况,有上市公司的个股利好,也有类似禽流感疫情等消息的刺激。中体产业的强势更是带动了两市奥运概念股的全线走强。奥运概念股的纷纷走强,成为奥运经济全面启动的标志。据相关机构预测,为举办奥运会,北京市仅用于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将超过1800亿元。

从股市概念中捕捉“黑马”

决定上市公司股价的内因是企业的内在价值,有价值的股票自然会对各种市场资金形成吸引力。另外,决定股价是否上涨还需要外因。概念和题材是个股出现强势行情的最重要外因。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个股的强势行情都需要题材与概念的催化,认识概念对捕捉“黑马”的投资机会非常重要。

一、辨别概念的真伪

市场炒作需要概念,但并非每一种概念都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概念也有真假优劣之分,有些概念是主力资金挖空心思炮制出来的,而有些概念没有实质性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

例如网络概念,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受美国NASDAQ网络股大幅上扬的刺激,国内的主力资金在一些网络股中大举建仓。2000年,我国股市出现回暖迹象,那些在“5·19”行情中被网络股套牢的主力资金便开始紧急启动网络经济和新经济这一法宝,将自己炒作的个股纷纷披上网络这一美丽动人的外衣,一些个股标榜自己进军网络,介入新经济,同时大幅拉升股价,有些也借纳米概念、光谷概念哄抬股价。但是时至今日,这些所谓的概念最终兑现的能有几家?真正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效益,为股东创造回报的又有几家呢?

这些所谓的概念就是主力资金事先设计的一场诱导中小投资者跟风上当的骗局和事先掘好的一口陷阱,是一朵绚丽多彩的罂粟花。而事实上,不明就里的中小投资者经常落入主力资金的彀中,成为它们套利的牺牲品。因此,对概念的实质作用分析显得异常重要。

市场中一些实质重组板块的个股之所以走出大行情,就是因为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动作使一些个股发生脱胎换骨的质变,能扭亏为盈提高效益。这种质变促成该股股价在二级市场的长期走强,股价上涨有真正有潜力的概念支持,投资者介入才会有好的收益。

二、区分概念的大小和种类

概念的号召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号召力的实质是概念本身的想象力和理论上的周期跨度。既要符合市场意愿,又要能配合主力行动,在大盘处于阶段性底部时推出概念特征鲜明的市场“领头羊”。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凝聚成大概念,有大文章可做。

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时间周期。例如,禽流感疫情引发的医药股概念就是一种短期概念,其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因而投资者就必须短线操作。再如奥运概念,就是一种中长期的炒作概念,其在时间周期上比较容易把握,因而受到主力资金的青睐。

对于概念的认识要从概念的来源来把握,不同来源形成的概念,市场作用是不同的。股市中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问题引发概念。

有的概念来源于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人人都知道,但关键在于市场想出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由此而产生新的概念。例如,以前的“认股权证”、“增发新股”等概念。

以资产重组概念为例,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很快,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上市A股已有1700余家,但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滑坡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资产经营、资本运作急需迅速展开。于是,亏损股、微利股纷纷通过资本运营寻求出路,从而形成各种概念。

2.重大事件引发概念。

有的概念往往与重大经济政治事件有关,对于这种概念的投资要紧紧把握住事件的发展进程,注意操作上的进出时机。

3.政策引发概念。

政策与制度对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于这类概念的投资要注意紧跟政策的方向,调整自己的投资结构。

4.突发消息引发的概念。

突发消息有多种情况,有上市公司的个股利好,也有类似禽流感疫情等消息的刺激。对于这类概念,一般只能中短线操作,因为相关股票的涨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的变化。有时因为消息的作用会使得股价瞬间冲高,但往往是昙花一现。

三、概念的投资阶段

对于概念的投资可分为两个阶段:

1.预热阶段。

在行情引发的初期,市场中所有与概念相联系的股票都可能出现联动,由于概念的朦胧性,市场投机气氛浓厚。当随着时间的推延,没有实质性内涵的概念会导致个股股价回落,散户投资者往往在短促的行情中被套。

2.投资阶段。

市场在淘汰了一批跟风的概念股之后,那些经过精心策划的概念股则会脱颖而出。在价值回归的驱动下,人们更加关注引发质变的概念。投资者应根据概念产生的时间和内容判断概念的真实性和行情大小。

新颖的概念是催化剂,能改变某些股票,甚至大盘的运行轨迹。挖掘新概念、把握出击时机,已经成为市场主力资金介入个股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投资者也应该学会辨明概念的实质效应来进行选股操作。

四、在奥运概念中捕捉“黑马”

1.奥运概念股风靡全球。

每个申奥成功的国家,从申奥到奥运会举办前后,其国家的股市升幅巨大,无论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股市都存在这种情况,其中与奥运相关的股票在走势上都远胜大盘,有很多股票出现上涨数倍的走势。因此,在未来三年市场行情中,奥运概念将是最重要的投资热门板块。

中国股市中的第一次往往会得到主力资金的热炒,奥运概念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奥运概念股的炒作不可能等到2008年,在此之前就会开始提前热身。例如,在2005年年底,歌华有线、首创股份、燕京啤酒和金融街等奥运板块个股就开始进入了慢牛攀升的态势,这是奥运概念开始提前热身的一种表现。中体产业的强势更是带动了两市奥运概念股的全线走强。随着“福娃”在各大城市遭遇抢购狂潮,作为“福娃”的特许生产商和特许销售商更是赚得盆钵满盈。奥运概念股的纷纷走强,成为奥运经济全面启动的标志。

股票市场的魅力就在于未来业绩增长预期。奥运经济是一个动力强大的发动机,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预期。具有奥运概念的公司因为分到了奥运“蛋糕”,业绩有了增长点,所以,将得到市场充分的炒作。

由于奥运经济势必将极大地拉动北京地区的土建和环保类相关上市公司,北京城建、路桥建设和北新建材等奥运建设概念股已经成为众多场外资金的目标。而首创股份作为北京地区最大的污水处理企业,也一改历史上呆滞的股性,从2005年年末开始连续大幅走强。

举办奥运会首先将展开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体育产业和环保产业也将是直接受益者。据相关机构预测,为举办奥运会,北京市仅用于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将超过1800亿元。同时还能带动交通、旅游、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这种利好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奥运概念股真正的中长期表现,应是市场对具体不同个股从举办奥运中受益的先后和多少而挖掘的个股行情,对此投资者要有一定认识。

有数据显示,北京居民消费升级与2008年奥运会将相伴而来,且根据世界其他地区的经验,奥运会开幕前后又将同时带动外来消费的快速增长。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行业将形成十分可观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商机,这直接给北京的商业零售企业以巨大的增长空间,王府井、西单商场等北京本地商业股将受益最大。另外,像旅游类的首旅股份、中青旅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北京巴士等上市公司将成为未来几年最大的受益者,中长线的投资机会都十分巨大。

2.奥运概念股投资策略。

在操作策略上,投资者要将奥运概念分阶段投资,把握每个阶段的投资重点。奥运是个较长的概念,可以把剩余的时间划分成几个阶段:建设期、推广宣传期和经营举办期。不同的阶段对题材的把握也有所侧重。

建设期中,大量的奥运基础建设开工进行,在这一阶段,一些基建、环保、通信行业的上市公司将因此受惠,得到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建设期,有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有北京城建、首创股份、路桥建设等。

推广宣传期和经营举办期的阶段中,从事体育产业、旅游、航空、北京的第三产业、媒体行业的上市公司将得到较大的发展,有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有北京巴士、首旅股份、中体产业等。

因此,在市场热点的把握上,需要注意因阶段而异,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热点,应选择不同的投资个股。

需要注意的是,奥运概念并非北京概念,有的投资者往往将北京板块的股票视为奥运概念。其实举办奥运是全中国人民的光荣,因此,并不能简单地把奥运概念就认为是北京概念。许多基建项目很可能在全国招标,甚至是国际招标。那些在全国甚至世界上有影响的公司极有可能中标,而并非北京的上市公司就一定有关联。

五、从油价上涨中捕捉“黑马”

油价的上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将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除了一部分天然气、煤炭、石化类公司,如石油开采类上市公司,还有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及部分能源行业,特别是新能源类上市公司可以从中受益以外,其余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将面临程度不同的冲击。概括而言,一方面对下游企业将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上游企业也将会获得溢价受益。因此,投资者可以从上游企业和新能源股中把握机会。

煤炭业能从油价上涨中获取一些受益,但总体来看,受益的程度非常有限。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多,而且煤炭和石油都属于重要的基础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随着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市场对煤炭的依赖度会上升。可是,我国目前的煤炭行业本来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中,再加上现在全国致力于关停小煤矿,无论油价如何上涨,煤炭的产量很难再大幅增加了。

油价上涨对于石油类上市公司而言,主要看企业是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哪一个阶段。石油行业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从事的业务包括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存储与运输,下游则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相对来说,处于上游的企业将会从中受益,而处于下游的企业由于无法转嫁成本的上涨则有可能会受害。比如,石油生产企业可以受益,而单纯从事炼油的企业则会造成亏损。

不过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还要注意区分理论和实际是有差异的。从理论上说,处于上游的产油业公司应该在油价上涨中受益,但是具体到上市公司则有些具体的实际情况。目前沪深股市中的中原油气、辽河油田、石油大明三家原油开采类公司大多数油田开采时间过长、储量降低、销售收入存在着下降的预期,并且其原油开采成本加大,从而导致了毛利率逐年下降的趋势。何况这三家企业的原油出厂价格由母公司而不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因此,市场原油的提价与这些上游企业的业绩提升没有直接关系。

还有些大型的企业,不是处于产业链的哪一段,而是横跨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这样的企业也有一定的抵抗力。大型企业不仅不惧怕油价上涨,反而可以从中受益。比如,中国石化的产业链就比较长,从进口原油到炼油,再到售油的这些环节全部包括,这样一来,企业内部上下游之间的成本可以迅速转嫁和大幅降低。如果是单纯经营炼油业务的企业,在面临油价上涨的时候就很被动了,因为它将直接应对原油高成本的压力。如果情况特别糟糕的时候,炼油企业甚至可能要面对没油可炼的尴尬境地。

如果认真分析起来,炼油业还不是受影响最严重的企业,虽然锦州石化、石炼化等炼油类公司的业绩与油价有密切关系,但成品油价格的多次上调对公司业绩还是有所帮助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将有助于炼油公司业绩的好转。事实上,受油价上涨影响较严重的是石油化纤类公司以及更下游的纺织行业。油价上涨还会对航空股和汽车股影响较大。

油价上涨势必会刺激替代能源产业的发展,从全球的能源发展趋势来看,石油将逐渐会被新能源所替代,这些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能源资源十分广泛。目前中国进入工业实用阶段的石油替代能源有水煤浆、甲醇、二甲醚、乙醇、玉米酒精、天然气等。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