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时代的新支点
如果从传统的金本位制的观点看,当今黄金已不具有货币的主要功能,金币不再能用于流通支付,因而黄金储备的金准备功能已丧失。虽然当今人们对金本位制仍有眷顾,但无奈落花流水春已去,时光不能倒流,金本位制的恢复前景即使在当前美元处于严重危机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萎缩的严重情况下仍遥遥无期,如此看来作为金准备的黄金储备的意义尽失。
如果从传统的金块本位制的观点看,当今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已由主体变为从属。在被美元淹没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即使黄金仍是被国际公认的支付手段,那也仅是一种十分微弱的力量,不足以有全局性的影响力。以亚洲经济实力最强的中、日、韩为例: 2004年日本黄金储备仅占外汇储备的1. 3%,我国高一点,为1. 4%,韩国仅为0. 14%,具体如表2-2所示。
如此低的黄金储备比例额度实在是势单力薄,要有大的作为是不现实的,似乎黄金储备已可有可无。
如果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观点看,黄金的非货币化,使黄金已在制度的层面上割断了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联系,不再是国际货币制度构筑的基础,因此取消黄金储备是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
表2-2 中、日、韩黄金储备份额表
注:日本有关资料来源于2005年1月31日《环球时报》第七版;韩国有关资料来源于2005年2月3日《经济日报》第七版;中国有关资源来源于《黄金年鉴2007》 。
或许有了众多否定黄金储备的理由,但对黄金储备不时发出否定之声的同时,当今发生的另外一些事件,也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
(1)在黄金商品属性回归的大潮中,1999年诞生的欧元货币体系,明确在欧元储备资产中黄金是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占有15%的份额。
(2)在央行不断地抛售黄金的浪潮中,欧洲央行和其他15个欧洲国家央行联合组成了联盟,对自己的售金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在1999年和2003年先后达成的两份售金协议中都重申:“黄金是重要的金融资产” 。
(3)在黄金非货币化的潮流中,各国并没有因此而取消黄金储备,全球仍有100多个国家拥有数量不同的黄金储备,到2007年黄金储备总量仍高达2. 99万吨,占世界数千年黄金存量的近19%。也就是说世界多数国家都保有黄金储备。
(4)美国拥有世界最多的黄金储备,总数量为8134吨,全球第一,为2007年底美国外汇总储备的78. 55%,这一比例在世界各国中也是最高的。黄金非货币化是美国主导的,但黄金非货币化30多年的推进后,美国却没有减少任何黄金储备,显然是留了一手,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我们从市场上得到的信息似乎是矛盾的,要认识这种矛盾的经济现象的本质内涵,要从当今的国际经济结构分析入手:
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信用经济,而美元信用产品更占据世界霸主地位。据报道2001年美国发行7. 8万美元,仅有不到8% (6000多亿美元)在国内流通,其余都被其他国家的央行、机构、企业和个人储存起来了;到2002年3月美国国债的境外持有量高达1. 25万亿美元。可以想见美元信用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何等影响!如果美元贬值将会使世界各国的储备资产缩水,尤其是与美国经济关联度大、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受到的冲击会更大,我国就是首当其冲的国家之一。
以上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这已在很大程度上变为了现实,请看21世纪以来已发生的事实: 2004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4130亿美元,国际经常项目收支赤字超过了6600亿美元,而且这种双赤字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是持续的过程而且有加剧的趋势。这是因美国是消费拉动型经济,消费对国内经济的增长影响巨大,所以消费不能萎缩,但美国人储蓄率很低,因而只能借钱消费,故在可预期的时间内美国双赤字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根据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专家计算,到2020年美国的净外债将增加到占美国GDP的60%以上。在双赤字的压力下,从2002年开始美元已持续3年贬值。在这3年中美元的贸易加权汇率下跌了15%,对日元下跌了24%,对欧元下跌了35%。美元的贬值立即使各国的外汇储备大量缩水,损失巨大,而且美元下跌态势仍在持续,各国外汇储备损失仍在发生。英国《经济学家》载文称,美元贬值幅度达到或超过40%,那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债务违约” 。通过美元贬值使美国的债务负担在很大程度上转移给其他美元和美元票据的购买者。这种悲观的预言很快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美国于2007年发生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引爆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美元严重贬值,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表示,日本外汇储备因此已损失18. 5万亿日元,折合1872亿美元,我国有专家估计,因此我国外汇储备一个多月就因汇损而蒸发了约300亿美元。于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大的质疑,这也表明以美元为中心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
面对现实的美元贬值风险的压力,为规避美元汇持续下跌产生的损失,各国中央银行开始减少美元资产的储备。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04年9~12月间对全球65%的央行调查,这些央行大约控制着1. 7万亿美元资产,在2000~2004年美元资产平均占总资产的66%,将减少到20%。美元资产降低,欧元资产将提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9年欧元在世界货币储备中的份额是13. 5%,到2003年上升到19. 5%。近期在瑞士达沃斯年会上美国有“股神”之称的投资家巴菲特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明确表示,要减持美元资产。但是无论是欧元,还是美元都是信用纸币,美国一国的货币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其他币种的储备,减少美元储备的风险损失,但如果出现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些信用纸币的走势都是同一方向的,因此这种多币种储备也并不能完全规避货币危机风险。发生在2008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虽是由美元危机引起的,但欧元、日元区也引起连锁反应,都陷入货币贬值、经济衰退的泥潭,这场危机不仅是对美元,而是对整个信用货币体系提出了挑战。
于是,如何建立一个超越国家主权的国际货币就成了人类思考和追求的目标,具有货币天然属性的黄金是完全符合人类的这个追求目标的,从现实看:只有黄金具有自身内在价值,不会受信用额度发行者的信用波动的影响。当信用纸币贬值时,黄金价格就会上扬,使黄金储备升值就可以减少或弥补信用资产的贬值损失,因而增加和保持黄金储备能够化解和减少资产储备风险。这种避险保值功能往往会在政治形势紧张或经济动荡时发挥出重要作用。近年来美元疲软使世界各国愁云密布之时,金价逆势而上,黄金保值功能凸显就是一个明证。另外,黄金因为具有内在价值,并不是由国家政权强制性赋予,所以黄金的价值不会因政权的更替而变化,因而黄金储备可以给人以最大的安全性。黄金还有一个优势是具有世界价格、世界性交易,因而具有最好的流动性和变现性,是某些特定条件下唯一的最好支付手段。这也正是黄金非货币化始作俑者的美国始终保持大量黄金储备而按兵不动的原因吧!因此在资产储备中保持必要的黄金储备是十分必要的。
再分析各国央行抛售黄金的原因:或为了调整资产储备结构,而减少黄金所占比例;或者出于特定的需要,出售储备黄金;或为了盈利而暂时出售黄金储备,而在合适的价位时再购进黄金。真正宣布取消黄金储备的国家还没有,没有黄金储备的国家也是少数,而且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在逐步增加黄金储备,因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黄金储备量会有所变化,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持续下降,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是国家外汇储藏的选择,黄金储备仍具有恒久的价值而闪烁着时代的光辉。正如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指出的那样:“黄金在我们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 ”
当代黄金储备的时代价值,就是它是实现国家储备资产保值和提高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这一价值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也就是当今黄金储备存在必要性的新的经济支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