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提高要素生产率都具有影响。
4.1.1 外商直接投资与要素投入增加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外商直接投资首先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这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是资本严重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会增加资本的供给,推动投资增加,缓解资本短缺和投资不足对于经济增长的制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是我国投资的重要来源,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
在外商投资增加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最终也会增加社会的就业,从而增加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劳动力就业的增加,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扩大生产的总量,有利于经济增长。
4.1.2 外商直接投资与要素生产率提高
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当今科技进步速度加快的时代,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而提高要素生产率一般又是由四个方面的原因推动的:资本积累(投资)的增加;劳动者素质提高;更为有效的资源分配(如资本和劳动力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和企业);技术进步。
4.1.2.1 外商直接投资与投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
(1)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没有资本积累就没有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资本供给和资本积累,在外资参与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是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2)投资的增长与储蓄有直接的关系,在一般条件下,储蓄最终会转化为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改变着人们的储蓄观念。在外商直接投资后,往往会对企业原有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一些劳动者被排除企业之外,劳动者处于重新调整工作岗位的不稳定生活条件下,对于未来的风险预期会上升,为了防范风险,储蓄欲望上升,为资本积累和投资增长创造了新的源泉。而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改进。
4.1.2.2 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者素质提高
劳动者素质提高是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另一个来源。劳动者技能的改进、生产知识的积累是素质提高的表现。而要提高技能、丰富知识,除了在实践中学习外,很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来实现。在教育上的投资可以产生人力资本,这与企业在机器、设备等方面进行的投资会产生物质资本的原理是相似的。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后,往往会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制度进行改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一般说来,跨国公司都有相对健全的员工培训计划和方案,也更加重视对员工教育的投入。一方面,为了使员工适应跨国公司的管理理念,掌握跨国公司引进的新的管理方法、新的企业治理制度,或新的技术、工艺流程,外资企业往往对职工进行适当的培训。这使得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保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跨国公司投资后,还常常实行本土化战略,选择我国的管理人员参加企业管理活动,选择我国技术人员加盟跨国公司,并对我国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么在当地进行培训,要么到海外进行培训),这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企业劳动者之间进行扩散。
跨国公司对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制度、方法,还会启发内资企业,促使内资企业增加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投资。跨国公司以控股并购方式投资往往催生着国内的反并购,国内企业要想不被跨国公司并购,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从而赢得市场竞争,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提高员工素质。因此,会模仿跨国公司的行为,增加对员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费用支出。
跨国公司并购增加了劳动者就业的风险,被并购企业的劳动者的工作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提高劳动者自身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职工往往更加注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增加教育投入。那些能够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员工,职场的竞争也是相当残酷的,跨国公司的员工流动性较高,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劳动者也需要不断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提高自身素质,这同样会促使劳动者增加教育费用支出。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工作体面,发展机会多,令人羡慕,为了能够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就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这对劳动者的行为也同样会产生影响,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了进入跨国公司工作而拼命学习,不断增加学习费用支出,提高自身素质。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量增加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居民也成了世界上最舍得进行教育投入的一族。
4.1.3 外商投资与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
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会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我国的经济结构产生影响,引起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劳动力在不同部门的转移,表现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和企业向高生产率的部门和企业流动。
(1)资产重组。首先是有形资产之间重组。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一些国有企业成功地减持了投资比重,或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而且由于外商注入优良资产,使原有企业的资产质量提高。其次是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重组。利用国外品牌、销售渠道等,可以救活闲置国有资产。资产质量的改进,意味着一些劳动力会在效率更高的企业中就业。
(2)企业重组。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驻中国市场,可以加速国内市场由垄断型向竞争型结构转变。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下,部分企业处于萎缩状态,失去生存和发展能力;部分企业处于扩张状态,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而企业差距拉大,又为企业之间的重组创造了条件,最终会促使各个行业的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并购内资企业,可以直接实现企业重组,加快企业技术和管理升级。这同样意味着劳动力转移到高效率的企业中,更多的劳动力会在效率更高的企业中就业。
(3)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入会创造、发展一些产业部门,弥补国内市场上的一些产业空白,改造传统产业,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加快。这意味着劳动力必然会进入效率更高的产业部门。
4.1.4 外商投资与企业的技术进步
企业技术变化和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主要途径。企业技术包括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的管理技术。生产技术进步通常表现为知识的取得和发明的出现,而当这些发明创造得到生产性应用,被用于生产新的产品时,创新就出现了。创新是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企业管理技术的变革,往往表现为在生产上运用新的管理方法,设计出新的企业治理结构,采用新的企业治理制度等,劳动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资源能够更合理地运用,企业效率得到提高。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1)市场竞争。针对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不同行业,通过政策导向,吸引外资较多地流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并购国有企业,可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档次。即使是外资投向劳动密集型行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一般也比我国同类的内资企业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可以改造我国低层次的传统产业,可以提升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
(2)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投资。在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的鼓励下,吸引了外商一定数额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投资。如果能够有选择地鼓励外资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外资带来新的技术,加剧市场的竞争,也可以起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水平的作用。
(3)研究与开发。在外商投资企业本土化过程中,往往推进研究开发的本土化和管理、人才、营销的本土化,并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带动中国的技术进步。这种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有以下途径: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发生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内资企业加入跨国公司的前向、后向产业链条,通过信息交流,可以学习到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状况,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研发本土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为我国提供直接的学习机会;在人才本土化过程中,我国的技术开发人才和管理人才被吸收到跨国公司,参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和管理,使跨国公司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在其设立的外资企业内部扩散,并通过人才的流动向企业外部扩散;在营销本土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采购中心,开发我国市场,内资企业参与到跨国公司的经营链条中,跨国公司的管理知识外溢,可以提升内资企业的生产、营销、管理水平。
(4)培训。在管理本地化战略驱动下,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当地或到海外进行培训),这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内部扩散,并可能通过人才流动最终向全社会扩散,带动社会的管理技术水平提高。
(5)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也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外商直接投资,首先,会加速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对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样的所有制结构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次,会加速企业制度变迁。外商直接投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与外资嫁接以后,直接切断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脐带,企业摆脱了许多行政干预,劳动、人事、分配、进出口经营权和投资自主权等落实到位,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大批企业逐步走上按照国际惯例改革,按照国际惯例运营的轨道。再次,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拉动了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一般而言,与内资企业相比,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员工的收入不仅普遍较高,而且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据测算,在“蓝领”阶层,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员工比内资企业大约高出3倍;在“白领”阶层,外资企业员工比内资企业高出5倍;而在“金领”阶层,外资企业员工约高10倍甚至更多。[1]这种收入分配机制,一方面,提高了中国外企职工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锅饭”体制,把资金、技术、管理、知识纳入收入分配范畴,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后,外商投资带来的市场冲击,会产生强大的改革推动力,打破国内市场分割,加速目前某些领域尚存的行政主导型资源配置方式向市场主导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加速旧的经济体制的灭亡和新体制的确立,政府机构和企业不得不适应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要求,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
外商投资产生的制度变迁效应,对于提高内资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管理制度变革,从而加快管理技术的进步和效率提高,将起到推动作用。
当然,我们不应过分高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一是跨国公司担心培植起竞争对手,往往不愿意转移高新技术;二是跨国公司并购国有企业采用新技术后如果中国国内的配套成本较高,跨国公司根据投入—产出分析,可能选择放弃采用新技术;三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跨国公司无须采用高新技术,便能轻易占领市场,大大降低了采用高新技术的压力和欲望,对中国经济技术进步的贡献受到影响;四是受经济体制制约,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动力,不愿努力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即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受中方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限制,经济技术进步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否定外商直接投资拉动我国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