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全球化与跨国并购的发展
自从资本为了寻求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在一波三折中向前发展。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急剧扩大,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之一,跨国并购作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的重要手段,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形式,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并购相互促进。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跨国并购问题,中国难以置身其外。在参加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并购的浪潮时,关键是制定恰当的产业政策。
8.1.1 跨国并购在波折中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纷纷制定并执行新的全球经营战略,把企业并购活动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增强竞争优势和巩固战略地位。跨国并购迅猛发展,其占FDI的比例大幅度上升,远远超过“绿地投资”的数额,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力量(见表8-1)。
表8-1 跨国并购(M&A)投资及份额 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 FDI/TNC数据库(http://stats.unctad.org),2004年。
当然,跨国并购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起伏波动,特别是在世纪之交达到高峰后出现回落。由于跨国并购的回落,也使全球FDI减少,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分布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2003年全球FDI下降到5600亿美元,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未来FDI的回升趋势将会显现出来。尽管全球FDI较2000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跨国并购占世界FDI总量的比例仍然是相当高的,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8.1.2 跨国并购迅速发展的原因
跨国公司为什么对外投资?为什么投资到某一地区而不是在世界所有地区均衡投资?跨国公司为什么以并购的方式,而不是以新建企业的方式投资?为什么跨国并购的投资不是直线增长的?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已爆发了五次并购浪潮,[1]跨国并购的潮起潮落又是为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涉及跨国并购发展的原因和趋势。
8.1.2.1 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
人们通常把跨国公司的发展看做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其实,跨国公司的发展本身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的。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满意的利润,在世界市场上寻找最有利的经营场所,并把触角伸到广阔世界的各个角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国内市场的竞争推延到世界市场。而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企业比以前更多地依赖推销把产品和服务推向海外市场,在全球整合资源,进行对外投资。
跨国公司扩大对外投资反映了资本追求利润的要求和生产力发展、国际分工发展的要求,反过来又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又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8.1.2.2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根源
至于开发海外市场为什么要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来进行,国际投资理论进行了全面探察,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内生性增长理论等的论断,可以看到,就每一个具体的跨国公司而言,对外投资的目的和原因不尽相同,其具体的投资动机可以归纳为:一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对外转移投资,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二是为了实现跨国公司拥有的知识资产和规模经济等垄断优势;三是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全的缺陷,实现内部化优势;四是绕过高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寻找最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成本最低的投资环境;五是分享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高速成长的机会和利益;六是在世界各地寻找核心资产和补充战略性资源,以增强跨国公司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
8.1.2.3 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原因
与在国外新设企业或进行“绿地投资”相比,跨国并购有许多新的特点。“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都会产生资源互补性,从而可以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不过,“绿地投资”的资源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国家层面上,即国家通过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获取了原本不具备的新资源,而并购投资的资源互补性除表现在国家层面上以外,还可以表现在企业层面上,即通过企业间的并购,双方企业也获得了互补性的资源,这更有利于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参见表8-2)。
表8-2 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的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江小涓:《促进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政策研究》(外经贸部内部报告,2001年)。
正因为跨国并购能给企业、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其他投资方式所不能产生的积极效果,最近几年,各国纷纷放松对跨国并购的管制,为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这大大降低了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投资的风险和成本,使跨国并购投资迅速发展。
8.1.2.4 跨国并购出现波折的根源
跨国并购的发展与跨国公司在跨国并购中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紧密相联。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和进行跨国并购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相对满意的利润,直接影响跨国并购发展的根本因素是跨国并购的成本和收益。跨国并购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关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从长期来看,产业革命、经济景气周期、各国的投资政策都会对跨国并购的成本收益产生影响;反过来,也会造成跨国并购的波动。这从世界五次跨国并购浪潮可以得到验证。
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并购浪潮,与当时产业革命、世界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是一致的。当时,以美国为首出现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西方国家普遍进入电气时代。由于新技术设备的出现,企业生产率普遍提高、成本下降,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单个企业的有限规模严重阻碍了企业面对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了获得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企业相互之间的合并愿望增强,以美国为绝对主体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获得了快速发展,由此出现了一系列大型生产企业。第一次并购招致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反垄断法》实施,并购也开始退潮。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与当时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重建,需要大量生产设备、资金和原材料,为美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刺激了美国经济发展,同时在美国国内,伴随着基础设施的改革,新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在通讯和商业广告方面,收音机的出现使得企业能更方便地通过先进的通讯设备将广告散播到更广泛的区域,有助于企业商标品牌的发展和产品的差别化。在新技术的运用和有利的商业环境下,企业的成本降低,产品流程时间缩短,重新掀起了并购浪潮。由于《反垄断法》的实施,那些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已经主宰了它们本身产品市场的大型垄断或寡头企业,要想在本行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占有市场份额已经相当困难,它们把并购的目标瞄准了其产品生产线上的供货商和销售商,纵向并购即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紧密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成为主旋律。1929年,随后证券危机直接引发了金融危机,进而导致了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第二次并购浪潮终于落下了大幕。
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次并购浪潮与第二次并购浪潮相似。“二战”过后,全球经济亟待复苏,给美国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极佳的经济环境,更重要的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获得飞速发展,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当时乃至今天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经过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40年代的战争后,美国的企业并购浪潮卷土重来。到了1973年,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爆发,从而引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一次经济危机,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终于告一段落。
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这次并购浪潮开始走向国际化。在关贸总协定(GATT)努力下国际贸易壁垒降低,各国政府的私有化政策和管制政策改革使得国际间的竞争加强,并导致了市场全球化,企业在巨大的国际竞争下不得不进行结构改革来保持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跨国公司的国际渗透,美国的公司也将目标瞄准国际市场,纷纷进行跨国并购,掀起了第四次并购浪潮。由于过度投机,公司债券质量日趋下降,通过垃圾债券进行的举债收购像被吹胀的大气泡破灭,1987年发生股灾,商业银行也面临严重的风险,第四次并购浪潮迅速消退。
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末,跨国并购成为主旋律。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发,世界出现了新的影响更加广泛的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使得通讯、交通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企业不仅要面对本国竞争者的压力,还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跨国公司将竞争的战火从国内燃烧到全球范围,也将并购行为蔓延到了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为了自身的利益,跨国公司通过不断地兼并和扩张来“消灭”其对手,跨国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又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下,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国家日益增多,各国政府重新考虑国际投资管理体制,一方面采取积极吸收外国投资的政策;另一方面也相应放松对境外投资的限制和对并购的管制,以通过开放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跨国并购才得以迅速扩展。正如UNCTAD专家会议报告描述的:“企业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为了更快地对市场作出反应,以达到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目的,需要进行重组和结构调整,是这一次并购的内在推动力量。全球环境的变化为企业并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正是这两股力量——企业的内在动机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当前这一轮并购浪潮的产生和发展。”[2]进入21世纪初,新经济的泡沫破裂,美国、日本、欧盟世界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到经济衰退之中,跨国公司需要重新整合自身的经营活动,跨国并购也再次出现回潮。
综上所述,可以清晰地看出国际上出现的并购特别是跨国并购与技术革命、产业发展状况、经济周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国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经济技术革命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推动着企业为了利用经济技术革命的契机,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赢得市场竞争,而重新整合资源,这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技术的发展不会止步,还有加速的态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以此为基础的跨国并购也就不会终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