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利用外商投资与创造自主品牌结合起来

把利用外商投资与创造自主品牌结合起来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外商投资对于塑造自主品牌的作用,塑造自主品牌最终还是取决于本国企业自身的努力。培育自主品牌是以资金实力为后盾的。在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对华投资力度,向中国转移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简单排斥外资与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是矛盾的,也是不明智的。我们既需要按照WTO的基本原则对幼稚产业进行适当保护,又要大胆利用外资,走学习、借鉴、模仿、创新之路。

9.6 把利用外商投资与创造自主品牌结合起来

当然,外商投资推动自主品牌塑造的作用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社会的综合环境。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外商投资对于塑造自主品牌的作用,塑造自主品牌最终还是取决于本国企业自身的努力。应该承认,我国大量的企业还缺少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在创造自主品牌中还广泛存在着企业“不为”或“不能为”两种情况,这决定了国家在培育民族自主品牌中必须承担起重要职责,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核心技术不属于生产要素,具有非市场化的特点,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购买。掌握这些领域的技术必须依赖我国自主研发,创造自主品牌离不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离不开国家的资金支持和重点投入。

在制造业等生产领域和商业等服务领域,即竞争性领域,创造自主品牌是企业赢利模式的选择问题,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为此,政府必须着力研究解决企业“不愿为”和“不能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提升创造自主品牌的比较利益,二是提高企业创造自主品牌的能力。

提升创造自主品牌的比较利益,首先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使侵犯知识产权者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价,这可以相对降低自主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其次,拆除行政性垄断对于竞争性企业的特殊保护,保持竞争性市场结构,尽早结束一些企业依靠政府行政保护过日子的历史,把企业置于竞争环境中,主要依靠技术和效率生存,这可以迫使企业努力改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并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品牌;再次,提高资源占用成本,控制高消耗型企业的发展,增加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成本,相对提高技术创新和集约型增长模式的比较利益,这可以促使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培育起自主品牌。此外,创造自主品牌属于长期行为,只有在企业行为长期化的条件下,才可能从事技术研发和培育自主品牌等长期行为,因此,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为企业行为长期化创造必要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是企业从事长期投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创造自主品牌的前提条件。

提高企业创造自主品牌的能力,核心是协助企业化解创造自主品牌的“瓶颈”。

培育自主品牌是以资金实力为后盾的。与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缺乏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的资金实力。为此,国家应在设置技术创新和研发孵化基金的同时,壮大基金的规模,对企业自主技术研发给予更多支持,降低技术研发失败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创造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成本;拓宽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可以打破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瓶颈”;对技术先进型企业继续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和倾斜的信贷政策,并加大政策倾斜度,也有助于消除企业技术研发资金缺口。

创造自主品牌既然是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中提出的紧迫课题,就不能脱离开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对华投资力度,向中国转移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简单排斥外资与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是矛盾的,也是不明智的。

我们既需要按照WTO的基本原则对幼稚产业进行适当保护,又要大胆利用外资,走学习、借鉴、模仿、创新之路。[17]在同跨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加入跨国公司的前向、后向产业链条,通过信息交流,我国内资企业可以学习到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状况,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内资企业的生产、营销、管理水平,为创造自主品牌服务。

【注释】

[1]张问敏等编:《中国经济大论战》(第二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231页。

[2]2005年8月,在“花都汽车论坛”上,龙永图和何光远围绕培育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问题展开的“何龙之争”,对自主品牌的内涵、创造自主品牌的实质、如何创造自主品牌等进行了探讨,学术界的广泛参与对于澄清相关的模糊认识起到了作用。

[3]张世贤:《利用外资发展民族工业的对策》,《中国工业经济》1996年第9期。

[4]杨永利:《利用外资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5]裴长洪:《应从理论上阐明当代民族工业的标准和涵义》,《中国工业经济》1996年第9期。

[6]龙永图:《重要的是如何打造自主品牌》,《新京报》2005年9月20日。

[7]徐冠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大讲堂”,2005年10月17日。

[8]何光远:《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花都汽车论坛》2005年8月21日。

[9]马宇:《外资经济是否是民族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信息》1996年第14期。

[10]杨得明:《对外资不能期望过大》,《中国经济导报》1997年2月5日;罗元铮:《以市场换技术,赔了夫人又折兵》,《经济日报》1997年3月4日。

[11]张力炜:《围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理论纷争》,《中国经济导报》1997年1月31日。

[12]周春光:《外商加紧抢占我国市场》,《真理的追求》1996年第2期。

[13]《全球100个最佳品牌排行榜》,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第9期。

[14]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6页。

[15]张凤宇:《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开放与自主关系的思考》,《中国信息报》2004年5月13日。

[16]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编:《中国产业地图(2004~2005)》,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17]桑百川:《跨国公司本土化与中国的选择》,《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