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股奇排行榜第十二位 咸鱼翻身四环生物(000518)的传奇故事
四环生物是一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股票。
1993年5月上旬,湖南省某县的物资局干部李定兴携公款100万元杀奔深圳,10月7日和8日以7.85元和7.60元的价格买进了15万股苏三山股票,接着就被套住了。苏三山就是四环生物的前身。
11月2日,李先生在北海市街头刻了一枚正大置业公司的印章,然后回到湖南株洲,于5日向《深圳特区报》和海南《特区证券报》发稿说正大置业已收购250.33万股苏三山股票,占总股本的5%。11月6日,海南《特区证券报》就把李先生的稿子登出来了。11月8日星期一开市,苏三山股票节节上蹿,从开盘价8.3元最高达到11.5元,上涨40%,当天成交2000万股。苏三山的异动引起中国证监会和深交所的警觉,分别在8日和9日发表声明辟谣,苏三山股价又出现急跌。李先生是赚了,但全国股民在苏三山身上损失2000万元,套牢高达1.2亿元。
1993年11月8日下午2时38分,贵州证券公司收到收购苏三山的假消息后,在交易大厅的黑板上把这条消息公布了,到9日上午9时2分,买入成交量近200万股,成交价位多在1元以上,出事后,贵州证券公司好汉做事好汉当。1月12日上午,贵州证券发布了公告,决定以1月9日上午9时2分的成交价买进苏三山股票。同人不同命,长沙的股民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一年后,1994年12月长沙两位大户状告湖南信托投资公司和其开设的湖南财信证券上市证券交易部提供苏三山股票的虚假消息,使两人损失27540.96元。长沙市南区人民法院认为,股民做出购买或抛出股票之抉择,其风险与盈利应当自己负责。
后来的苏三山,命运依然多舛,竟然成为了深市第一只被暂停上市的股票。2000年4月10日“PT振新”恢复上市交易;2000年度公司每股收益摊薄为0.40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5.88%;2001年1月11日,ST摘帽恢复正常交易。以优质换劣质,振新厂需要真正的奉献,需要对苏三山的真心接纳,需要有大投入大循环的长远安排。
对于濒临危机的上市公司重组,第一步挽救危机最需要的是,现金流的资产,稳定的业绩,成熟的管理,而不是投入期的资产,未来预期的高成长业绩,新行业的进入者等。振新纺织厂置换的资产正是符合上述要求的配置。
但是,成熟的资产和产品能救一时之急,不能保证一劳永逸,随着时间推移,行业风险相对增大,更新改造投入需要增多。这样就需要上市公司重组稳定后,开始寻求新的产业升级或转型,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因此,上市公司的应急重组通常有“两步法”之说。
苏三山第一步重组是振新毛纺织厂通过置换注入毛纺织资产和业务,而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1999年到2002年,主营收入平均每年递增51%,数年内一直处在高收获期,累计所带来的毛利润29020万元。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收购后的业务整合问题,主业转型的过渡期问题,追加投入的资金问题,历史沉淀的累计亏损问题等等。第一步重组前后花了3年时间,公司最终彻底摘帽恢复正常交易,并更名为“振新股份”。
苏三山第二步重组是通过收购北京四环生物厂和江阴制药厂的资产和业务,从单一的毛纺织主业转型到毛纺织业与生物医药两元并举复合主业型。四环生物厂属于21世纪最有前景的生物制药朝阳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从1999年到2002年,主营收入平均每年增长45.37%,2002年,公司的医药业务收入达到11800.85万元。第二步重组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公司也因此更名为“四环生物”。
目前四环生物两步重组已形成的两元结构,其波士顿矩阵分析如下:
在波士顿矩阵中,狗类区域属于被淘汰的业务,其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都很低,老“苏三山”的小化纤业务,连年处于亏损状态,显然应在这一区域。明星区域是新兴的高增长业务,代表着企业的未来方向,应该是逐年追加投资的产业。近几年生物制药业务增长率均在20%以上,而“四环生物”的主要产品白介素-2,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5%,显然处在明星区域,需要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的业务。而金牛区正是收割区域,它所产生的利润用以支持明星区域,“四环生物”的毛纺织业正处在这一区域,其每年产生的稳定收益有力地支援了生物制药业的投入和发展。
通过两步重组,四环生物基本调整到位,两元复合型主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奠定了至少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结构。
2001年10月,四环生物作为首家PT恢复上市公司实施增发,以16.09元每股的发行价格,成功增发4500万股,募集资金7亿多元,该发行价格比发行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值16.13元折扣率仅为0.25%,而且至今没有跌破发行价。
历史上暂停上市的四环生物得以如此出色的增发结果,表明重组创造的价值在发行价格上得到体现。(1)通过增发前3年的重组运作,四环生物股票已经定位为“绩优股、高成长股”。1998年亏损,1999年每股收益0.29元,2000年每股收益0.4元,2001年每股收益0.43元,被《新财富》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第8名。(2)第二步重组结合本次增发,募集资金用于收购生物医药企业,具有整体的人才、技术、产品、品牌、营销等优势。在稳定毛纺利润来源保证的基础上,转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开新的利润空间。(3)实质性重组受到市场的欢迎,相比市场抨击的虚假重组、表面重组,四环生物树立实质性成功重组的典范,而且其富有传奇色彩的重组历史,其股性由此被市场大大激活。
作为一家大规模置换的公司,重组后的增发其实相当于一次新股发行。通过这次公开发行,公司规范运作步入正轨,并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公司的投资价值得以充分挖掘,并得到市场的认同;公司的净资产发生翻番的变化,规模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公司进入生物医药新产业,业务结构完成战略性的调整。因此,通过成功地增发,四环生物一扫历史上的反向知名度,而是像一家次新股公司一样,得到市场的重新定位。
总之,通过四环生物重组案例可以发现,资产重组没有捷径,靠的是真材实料的投入和真心实意的整合,四环生物案例中体现出大规模资产置换和两步重组法之特点,成功增发乃是对实质重组的回馈和印证。因此,在证券市场10周年回顾与总结中,四环生物案例以其斑驳的历史、特色的重组、出色的增发,被评为最经典的案例。这就是中国第一只暂停上市股票的传奇重组。股市有风险,地球人都知道。但股市有骗局,则未必人人都知晓。退市的上市公司常见,“解放军”不常见。
如图204是四环生物的交易走势全景图。
图204 四环生物(0005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