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蝗虫是农作物的头等害虫。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我国陇海一带发生蝗灾,“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谨枕道”。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洛阳发生蝗灾,“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尸载道”。1889年,红海上空出现大片蝗群,约有蝗虫2500亿只,蝗群飞过时声势如雷,遮天蔽日,太阳也为之黯然失色。1979年美国密苏里河西部14个州的农田和牧场,都被蝗虫覆盖,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
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生物灾害,与干旱、洪涝一起被人们列为农业生产的三大灾害之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蝗灾,尤以非洲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蝗灾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严重,而澳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蝗灾相对少些,危害较轻。在20世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蝗灾记录中,最短的蝗灾持续了两年,而最长一次足足祸害了14年。
每逢蝗灾爆发时,一群群、一片片的蝗虫犹如满天的乌云一般,黑压压、一片片地将太阳光遮住,它们所到之处,各种绿色植物均遭暴殄,惨不忍睹。譬如,1988年,非洲的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境内,发生了数十年罕见的蝗灾,仅一群蝗虫就可达1000亿只以上。
2000年,澳大利亚遭受大面积蝗灾
200年7月,我国江苏省部分农村出现蝗灾,农民手中的蝗虫让人触目惊心。
近看蝗虫,雌蝗虫长25~35毫米,雄性长20~30毫米。
从蝗灾的形成形式来看,可将其划分为爆发性蝗灾和慢发性蝗灾两类。爆发性蝗灾主要是由一些具有爆发性、群集性和迁飞性的蝗虫引起。这类蝗灾一旦发生,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来势凶猛,致灾严重,典型的有沙漠蝗和东亚飞蝗等引起的灾害。慢发性蝗灾主要是由地区性蝗虫或其他非迁移性蝗虫引起。这类蝗灾大多发生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致灾程度相对较轻,典型种类有中华稻蝗、西伯利亚蝗、意大利蝗等。
纵观世界蝗灾发生的历史,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蝗虫是沙漠蝗和飞蝗两个种类。
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蝗灾
几只发育成熟的蔗蝗正伏栖在农作物上
千百年来,沙漠蝗是引发非洲蝗灾的头号害虫。沙漠蝗主要分布在非洲,历史上它最大成灾面积竟达2900万平方千米,殃及65个国家,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受灾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0%以上。1958年,索马里一大群沙漠蝗扩散达1000平方千米,大约有4亿只。这些蝗虫一天就吃掉8万吨粮食,相当于4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非洲发生的一次蝗灾,使非洲上百万公顷的农作物和草原受到毁灭性打击,导致了严重的农业饥荒。人们将这次蝗灾比喻成在非洲大陆爆炸的“生物炸弹”。
蝗虫的幼虫
飞蝗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从世界飞蝗各亚种的分布范围看,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非洲飞蝗这3个亚种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从爆发频率和致灾程度来看,东亚飞蝗的发生最频繁、成灾范围和程度最严重。从全球蝗灾的构成成分来看,东亚飞蝗爆发与否,对蝗灾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发生的940次蝗灾中,有90%以上是由东亚飞蝗引起的。
一只蝗虫每天可以吃掉和自己相同重量的粮食或草类。而“蝗虫军团”通常由数十亿只蝗虫组成,以一支规模较小的“蝗虫军团”计算,它们一天可以吃掉的东西相当于2500人的食量。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蝗灾严重的年份,蝗虫能袭击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影响到60多个国家和世界10%人口的饮食生活。
铺天盖地的蝗虫大军从天而降,吞噬完一切可供吞噬的东西后,留下满目的贫穷与饥饿。2004年9月,蝗灾伴干旱而起,乌云般的蝗虫扫过尼日尔的村庄,所经之处一片狼藉,寸草不存。农田变成荒地,农业严重歉收,这个拥有近1200万人的国家有250万人陷入严重饥荒。
撒哈拉大沙漠的蝗灾
蝗虫繁殖能力强,产卵快而多。蝗虫的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若虫和成虫。蝗虫从卵出生到成蝗交配繁殖大约30天。一头成熟雌性飞蝗一生平均能产卵200粒以上,最多能达1000粒左右,因此,蝗虫的繁殖能力令人不敢想象。蝗虫的寿命一般为2~3个月,每更新一代数量增长10倍。因此,在温带地区,飞蝗一般一年两代;在热带地区如澳洲、我国的海南岛等一年能繁殖4代;暖温带地区也有3代的情况。成虫的飞行能力很强,平均每小时能飞行4000米左右,能连续飞行几十个小时。蝗虫的危害之大、影响之广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集群和迁飞是蝗虫大面积成灾的原因。集群是因为雌蝗产卵时能够分泌集群外激素,引诱其他雌蝗前来聚集产卵。而从卵中孵出的蝗蝻,为了获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高温,经常挤到一起。蝗虫迁飞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雌性个体的卵巢没有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迁飞才能发育完全。雄虫虽然已发育成熟,但还是跟随雌虫迁飞。等到雌蝗卵巢成熟才降落下来,交配产卵。由于蝗群中的蝗虫数量超多、食量巨大,因此所到之处,绿色植物被大量啃食,连茎都吃得荡然无存,转眼便成不毛之地。
蝗虫呈粉红色和长翅膀的时候,是最贪婪的时候
蝗虫也以死去的同伴为食
被灭的蝗虫尸体成堆
蝗灾常常与旱灾相伴随,即所谓的“旱极而蝗”。生态环境的变化也给蝗虫成灾提供了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春季气温回暖早,夏季炎热,冬季暖冬,持续干旱,会导致蝗卵越冬死亡率低,蝗蝻发生期提早。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由于持续干旱造成河滩裸露,水库水位下降,沿海地区低洼地干涸开裂,给蝗虫的繁殖提供了最有利的温床。华北部分地区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致使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有利于蝗灾的发生,加上近几年土地撂荒较多,使得蝗灾连年爆发。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滥杀野生动物以及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活动,也有利于草原蝗虫成灾。某些小鸟本来是蝗虫的天敌,但由于人类的无情捕杀,麻雀等鸟类已日渐减少,助长了蝗虫的生长。当累积到一定数量之后会突然间猛增,蝗灾也就在所难免了。
为了防治蝗灾发生及蔓延,尽管使用有机磷农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但有机磷农药在灭蝗的同时,将蝗虫的天敌如鸟类、蟾蜍等也大量杀死,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物链,而蝗虫的抗药性也会代代升级,用药量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农牧业开发区,药物的残留很容易流入食品和饮用水源之中,引起饮食饮水污染。
在某些地方也有采用椋鸟、牧鸡来消灭蝗虫的,但一旦蝗虫成灾,这种方法根本无济于事。据国内外治蝗研究成果来看,唯有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技术应用可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然而,最重要之点是,运用“以毒攻毒”的策略消灭蝗虫之灾,此乃生物技术控制蝗灾的核心,对其研究开发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