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碑石及族谱所见乾隆朝的进山流移
民间遗存下来的有关碑石也反映着上述过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立紫阳《陈亮远夫妇墓碑》(54):
原系湖广武昌府武昌县今(金)牛镇马八里河田港民籍陈士胜家,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徙居陕西兴安州紫阳县洞河口落业。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腊月立砖坪《叶仁安夫妇墓碑》(55):
生于楚北通山邑,欢欣移居至秦境,生于康帝五十五(1716年)……殁在乾王庚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春,安葬此处平利境,木马河尾小地名。
嘉庆四年(1799年)立白河《马光显夫妇墓碑》(56):
公讳光显,字符谟,康熙辛丑年(六十年,1721年)十二月初三日午时生于湖北武昌府蒲蕲(圻)县黄龙街皂角树,幼而贫乏,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楚入秦,随山刊木,筑室于白河南乡南岔沟白果坪而创业焉。
嘉庆五年(1800年)立《白河重修东岳庙碑》(57):
太皇在位之十五年(1750年),予先君廉正公讳泽本,字中也大人,偕予兄长亿口、次亿亮□□□□□自楚之秦,建业于白河县圣母山。四顾峰峦,茂林奥草,时逢六月,不知其暑。
又嘉庆七年(1802年)立平利《洪朴避难记碑》(58):
朴,平邑人也,祖居湖南衡阳。乾隆九年(1744年)来邑,家东乡连仙河口。
道光二年(1822年)的平利《洪永容墓志》(59):
原籍湖南衡阳,祖元忠,于乾隆九年(1744年)乔迁平邑连仙河口。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立西乡县《王维才与妻合葬墓碑》(60):
昔我祖籍,乃黔阳平越府余庆县、小地名水漩江人也。自乾皇年间,始迁来秦地,至今五辈人也。吾父落于西邑上高川龙洞河,克勤耕培。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洵阳《祝方厚墓志》(61):
先世安徽安庆宿松县人也……府君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甲岁九月初三日子时,甫五岁,随大父集成翁由宿迁郧西,遂家焉。(62)
道光三十年(1850年)立西乡县《陈克相妻黄氏墓碑》(63):
吾父讳克相老大人,祖籍广东嘉应州程乡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自粤迁秦,卒则葬于石泉县之熨斗坝。
同治五年(1866年)立汉阴《涧池王氏后裔请鉴祀典禀词及汉阴抚民分府批示碑》(64):
如生族者,祖籍衡南。乾隆初年,曾祖昆季十余人,自楚来陕,卜居治城路涧池铺,耕读治家,勤俭励己。
同治十一年(1872年)立西乡《王维智夫妇合葬墓碑》(65):
父原籍贵州平越府鱼庆县河江里,小地名水漩江人氏,母系四川绥定府大竹县汪家坝,小地名兴隆湾人氏……我父母于乾皇年间迁秦,辛勤置业于西乡县上高川罗拐沟,已经数世。
光绪十三年(1887年)立西乡《何太喜夫妇墓碑》(66):
昔吾祖籍系湖南辰州府沅宁县大黎树人氏,乾皇年间自楚至秦,迁驻佛坪东石门之地,至嘉庆,又移本邑上川狮子坪、小地名锅厂立业。想祖父生儿父兄弟六人,父派行三,幼惜(原文如此——引者注)诗书,功未成就。至于道光十九年,蒙仰亲族绅耆举,锡八品修职郎之荣,喜庆门楣。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兄弟六人,此时丁盛人繁,分居另迁,儿父阄占周家坝(奉祀男何万盛、王氏,万华、袁氏,万礼、喻氏,万德。孙仕发、汤氏,仕安、王氏,仕才、覃氏。重孙兴禄、兴福、兴祯、兴祥等仝叩)。(67)
光绪十七年(1891年)刊商州龙驹寨《田永丰墓志》(68):
高祖妣陶太婆,自湖北黄州府黄梅县古角镇凤源乡,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束脊来陕,站商州东乡蒲峪里资峪保麻子坪安居。□□□□房、大房、三房迁居洛邑,儿父宗派兴铨讳永丰,生于嘉庆庚申五年(1800年)……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立紫阳《钟资万墓碑》(69):
资万钟老太翁,湖北崇阳籍。幼随父来紫,创业营居,慷慨有大志,素为桑梓所尊。嘉庆初,教匪窜境……
碑刻之外,有关家谱中亦有大量人口迁移资料可以说明问题。陇西堂《李氏宗谱》载: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该族第十一世至第十三世中,先后有如瓒、如光、如万、如珩、如有、如燔、如德、如刚、如方、如琅、如冯、如清,必照、必光、必英、必寿,世章、世友等数以十计的家庭自湖北武昌府咸宁县迁往陕南山区的白河、洵阳等县,其子孙繁衍甚多。
宝善堂《熊氏宗谱》、考亭堂《朱氏宗谱》、青莲堂《李氏宗谱》、友爱堂《赵氏宗谱》等,都载有较多的人口迁移资料,迁移时间以清朝乾隆年间最为集中,而陕南的商州、商南、镇安、白河、洵阳、平利等州县则是迁居的主要空间。
据商州《李氏族谱》记载,乾隆年间李氏自安徽潜山县迁居商州炉道乡三里漫。又据《余氏族谱》记载,清初余氏自湖北黄梅县迁居商州峦庄、桃坪。《田氏家谱》记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田氏自湖北黄州府黄梅县古角镇迁居蒲峪里麻子坪。(70)
陕南山区之外,鄂西北山区、川东北山区在康熙、雍正年间流移已落居较多的基础上,乾隆年间仍持续有大量流移迁入。
乾隆末年,章学诚修《湖北通志》,其《食货考》对各地风土习俗均有概括,论及鄂西北时章氏指出:“郧阳多山,往昔居民颇少,近迁入者众,郧阳开垦水田,多外来人,衣食自裕。”(71)房县亦是“少土著,多新迁者”(72)。在郧西县,乾隆《郧西县志·凡例》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始也人户星散,今则外来者众,稍稍复旧。”同志卷5《赋役》亦称:
西邑叠嶂崇山,绝少平旷,兼以地土确薄,经年芟柞,不能树艺。闻明之中叶,安辑招徕,赋税渐广。国初遭兵燹,人民外散,土地荒芜,存者十之一二。至是承平日久,户口岁益,田亩日增,几复旧观。
乾隆中期知县张道南所撰《劝修上津城隍庙记》、《营制议》等文,无不论及乾隆前期大量流移进入郧西境内这一突出现象。据新编《郧西县志》调查:县境曾、阎、师、卢、仇、张、孟、高、徐、刘、柴、钟、姚、周、朱、袁、纪、雷、韩、郭、冯、彭等姓,到修志时,迁入郧西后大都已传至十一二代,由此推断他们很可能多是乾隆以后迁入的。(73)
新设宜昌府地方接纳的流移数量相当可观,史有“自设府以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流庸浮食者众,五方杂处,风俗大变,井邑十倍其初”之说。(74)
川东北山区在众所周知的“湖广填四川”人口运动中接纳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流移人口,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云:“川北、川东风土与汉南相近,自明以来,荆襄流民即聚此数郡之间。明末遭张献忠杀戮之惨,遗民所存无几。承平既久,民多外省搬入,而湖广之人尤多,以其壤地相连,易于搬移也。”与陕南邻近的地方,陕西人迁居者亦复不少。如广元县,“献贼蹂躏后土著者少,其四方侨寓者率皆秦、楚、吴、粤之人”(75)。陕西人似乎比楚人还多,当然,不可绝对、静止地加以断定。对四川接纳流移的情况,论者已多,在此从略。
民国《云阳县志》对本地流移落居时间的统计,可以从一个方面佐证乾隆时期是清代流移进入秦巴山区的高潮阶段。在该县知始迁时间的161个族姓中,宋代政和年间来者1族,明代来者31族(洪武20族,万历3族,崇祯5族),清代来者128族(顺治7族,康熙38族,雍正11族,乾隆54族,嘉庆14族,道光4族)。(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