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新与不足
(一)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书是对国内投资行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委托代理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视角下,对已有研究所未能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修正,对一些研究空白展开原创性研究,主要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是:
(1)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将投资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提出决策主体、物质基础和约束是分析上市公司无效率投资的基本出发点,认为造成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原因首先应该从投资决策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决策的决策者利益出发来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考虑公司投资的物质基础,最后考虑公司做出投资决策时所面临的内外约束。这一思想始终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2)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进行科学衡量。首先在理论上证明了已有研究的失误,即不能把投资水平高简单地理解和等同为过度投资,投资取决于公司的一系列基本条件;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回归残差来度量过度投资的方法,这是基于公司诸多共同条件考虑后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Logistic模型对过度投资的成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3)从成长性、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投资规模、自由现金流量、资产收益率和企业年龄等方面研究了公司基本面因素对上市公司多元化投资的影响。根据成长性和企业盈利状况的差异,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区间下这些指标对多元化影响的变化。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相关人士更好地认识企业多元化决策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深对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理解,而且是对投资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4)从公司基本面、上市交易时市场反应和股权结构三大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投资方向变更的影响因素,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融资年份与变更年份较为接近的样本进行研究,以尽可能地剔除经济变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考虑企业是否在IPO(首次公开募股)之初就存在变更动机;采用募集资金时的指标数据而不是采用募集资金变更公告当年的数据进行预测研究,从而达到研究数据的精确和研究结果的准确。
(二)不足
(1)着重从各个侧面对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多元化投资和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进行研究,尽管有利于加深对这些投资行为的理解,但由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尚未得到研究验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2)从研究方法上,虽然大量采用了实证分析,但对面板数据的使用尚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不同的面板数据模型都可以改进,以达到更好地反映一些潜在的因素影响。这些不足均有待于后续的研究中予以修订和完善。
【注释】
[1]过度投资公司股利政策的变更,改变的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投资于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规模的预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股利增加可以降低未来过度投资水平,从而提高公司价值,股利降低会有相反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