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印两国农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中印两国农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印两国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两国农村居民仍占总人口的将近80%。进入80年代以来,中印两国在发展农村工业方面都有可观的成就,本章试图对两国农村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它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比较。中国的农村工业一般称为“乡镇工业”,在国家统计局发表的统计中包括在“乡镇企业”的范围之内。

第七章 中印两国的农村工业

中印两国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两国农村居民仍占总人口的将近80%。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是农村贫困和城乡差别的一个根本原因,而且也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欧美各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成为城市工业廉价劳动力的来源。中印两国国情不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但是,发展农村工业却是两国政府在这一个问题上要采取的一项共同方针。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发展非常迅速,1986年中国乡镇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了5倍多。从1973~1974年度到1984~1985年度,印度乡村工业和小工业的产值也增加了1.5倍。

目前,在中国5.37亿劳动力中,有3.97亿劳动力在农村,所占比重达73.9%,而全国耕地面积只有0.9572亿公顷(14.358亿亩),按农村劳动力平均仅0.2411公顷(3.62亩)。[1]现在农村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为1000万左右。按此推算,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将达到4.5亿。在这期间,耕地面积不大可能增加,种植业只需要2.5亿劳动力。这就是说,在2000年以前至少有2亿左右的劳动力需要转移。由于城市劳动力同样过剩,[2]很难让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而且,在城市每安排一个人员就业至少需要投资2万元,要把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向城市转移,至少要投资4万亿元,这相当于20年财政总收入,是无法想象的。而且,两亿农村劳动力进城,势必为城市的住房、供应、教育、医疗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带来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出路何在?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七五”计划还规定,乡镇企业总产值到1990年要比1985年增长一倍。[3]农业部乡镇企业司的一位负责人对这点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党中央和国务院尊重农民的创新精神,对他们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在农村依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整、自我制约、自我完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发展乡镇企业,实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自我转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它是农村改革的最大成果,是异军突起,是振兴农村经济必由之路,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工业化开拓了一条新路。”[4]

据印度1981年国情普查,全国劳动力总数为2.225亿,其中1.764亿分布在农村,即占79.28%。[5]印度全国耕地面积(1983~1984年)共1.43亿公顷,按农村劳动力人数平均为0.81公顷。[6]按印度劳动力年增长率2.4%计算,从1985~2000年新增劳动力约为1.3亿,[7]其中至少有1亿属于农村新增劳动力,再加上农村原有的失业和半失业贫苦农民约2000万~3000万,印度农村在2000年以前需要转移或就地安排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在1.2亿以上。1988年8月,印度前计划部长马德哈欣·苏伦基在一篇关于农村工业状况的报告中写道,目前印度计划当局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如何为每年新增加的大批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希望是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和小工业。[8]1989年12月执政的以维· 普·辛格为首的全国阵线政府,声称要把农村发展和保证就业作为印度长期经济战略的重点。1990年3月,全国阵线政府提出第一个财政预算。财政部长马杜·丹达瓦特在他的预算报告中提出:“手织布业、农村工业和小型工业在任何以就业为方向的工业发展战略中,都将会起一种特殊作用。我们将使农村工业、小型工业和大工业协调发展,并对小型工业实施保护,使之免受大工业的渗入;同时也要对农村工业实施保护,使之不受小型工业的侵犯。”[9]上述情况说明,发展农村工业和小型工业是印度历届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

进入80年代以来,中印两国在发展农村工业方面都有可观的成就,本章试图对两国农村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它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农村工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的农村工业一般称为“乡镇工业”,在国家统计局发表的统计中包括在“乡镇企业”的范围之内。“乡镇企业”是指农民在农村集镇或村内创办的包括农产品加工、小型矿山开采、小型制造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乡镇工业。

1988年年底,全国乡镇企业共1888.16万家,其中乡镇工业企业773.52万家,农业企业23.28万家,建筑业95.58万家,交通运输业372.55万家,商业及饮食业623.23万家。在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9545.46万人中,乡镇工业企业占5703.39万人,农业企业占249.99万人,建筑业占1484.81万人,交通运输业占684.16万人,商业及饮食业占1423.10万人。在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6495.66亿元中,乡镇工业企业占4529.38亿元,农业企业占115.27亿元,建筑业占827.70亿元,交通运输业占473.46亿元,商业及饮食业占694.45亿元。[10]由此可见,乡镇工业企业在乡镇企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乡镇企业总数中占41.0%,在就业人员总数中占59.7%,在总产值中占69.7%。

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它们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1986年,在农村社会总产值7554.23亿元中,乡镇企业产值3541.22亿元,占46.88%,其中乡镇工业产值2380.79亿元,占34.8%。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达到4755.91亿元,在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51.4%,其中乡镇工业产值3284.86亿元,占34.8%。1988年,在农村社会总产值12534.69亿元中,乡镇企业产值5865.27亿元,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为53.2%,其中乡镇工业产值4781.6亿元,占38.1%。[11]据初步统计,1989年乡镇企业在治理整顿中因关停并转减少了约300万家,压缩基建投资约100亿元,但乡镇企业总产值仍比上年增长约15.9%。[12]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工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86年这个比重为23.8%,1987年已超过四分之一,1989年达到将近三分之一。[13]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农村社会基本上属于自给经济,只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家庭手工业和工匠。为了适应农村社会本身的需要,各地都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如磨坊、粉坊、油坊和豆坊,还有一些工匠如木匠、泥水匠、铁匠和篾匠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工业有所发展。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高潮中,公社领导不顾客观条件,盲目上马,大办各种农村工业。到1958年年底,全国社办工业职工达1800万人,总收入约60亿元。由于盲目冒进和一平二调,接着到来的是农业大幅度减产和社办工业企业的纷纷下马。经过1960~1962年的调整,社办工业企业从1959年底的70万个减少到1965年的12000个。许多社办企业下放到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社办工业总收入1961年减少到19.8亿元,1965年进一步减少到5.3亿元。于是中国农村工业又恢复到“公社化”以前的状态。

从1965年到60年代末,农村工业没有什么发展。70年代初,“文革”十年动乱中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工业受到极“左”思潮的冲击,不少工业品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1970年,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出要加速农业机械化的步伐,要求在农村地区发展小型农机厂和其他农用品工厂。从此,农村工业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和靠近市场的大中城市郊区,社队工业更有较大的发展。到1976年“文革”最后一年,农村社队企业已发展到110万个,职工1790万人,总收入(销售额)达272亿元。

1976年10月,“文革”以“四人帮”的垮台而告结束。中共中央在经过两年的思想准备和组织调整后,于1978年12月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端正了指导思想,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开始了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全会着重研究了农业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对发展农村工业作出了如下规定:“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在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1979年,国务院又颁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这项规定肯定了社队企业在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制定了社队企业的发展方针,明确了社队企业的经营范围,并在资金来源、购销渠道、价格和信贷以及减免税等方面做了各种具体规定。从此,以工业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开始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这项规定还没有完全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如经营农村企业的主体没有放开,只限于公社和生产大队两级。生产队和农户都不准经营企业。在流通领域和价格政策等方面也没有打破产品经济的旧框框。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商品生产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大批农村重点户和专业户的出现,这些限制和束缚很快被冲破了。一方面生产队、联合户和个体户开始经营农村企业。另一方面,1982年12月通过的新《宪法》规定要对农村实行基层组织的体制改革,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公社和生产大队的企业改由农工商总公司或其他组织形式进行管理。[14]这一深刻的农村改革后,全国共建立91590个乡、民族乡和镇人民政府,镇由2800个发展到9140个(参见《人民日报》1986年11月14日)。体制改革不仅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并且扩大和保障了合作经济和农村个体经济的自主权,促进了乡镇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1984 年3月,国务院根据当时农村出现的新情况,决定将社队企业的名称改为“乡镇企业”,并规定乡镇企业不仅包括公社(乡、镇)和大队(村)举办的企业,也包括部分农户联合举办的企业和个体农户单独经营的企业。政策的放开使联户办和个体户办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建立。1984年,乡镇企业总数达606.52万家,其中联户办和个体户办企业所占比重达69.3%,在1986年乡镇企业总数1515万家中这个比重进一步上升为88.6%。[15]

1990年3月,农业部颁布《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把3户以上的农户联办企业规定为“劳动农民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规定》第三条)这一规定明确了联户办乡镇企业“新型集体经济”的性质,对于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起积极的作用。1989年这种联户办企业全国已有120万个,从业人员976万人,产值561亿元,成为乡镇企业“四轮驱动”(指乡镇办、村办、联户办和个体户办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的轮子。[16]

在政府大力扶持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部门。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从1980~198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从5232亿元增至10307亿元,计增70%,其中乡镇工业产值从509.4亿元增至2413.4亿元,计增3.613倍。在这期间,乡镇工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9.7%上升到23.4%,1987年这个比重已超过四分之一,1989年进一步上升到将近三分之一。[17]

第二节 印度农村工业现状

印度的农村工业主要指分布在村庄或人口在2.5万人以下的小镇上由农村居民经营的小工业企业。这种农村小工业又可分为“现代部分”和“传统部分”。“现代部分”是指分布在农村的采用现代机械装备的小型工业。“传统部分”是指主要采用手工方式的乡村工业。据印度小型工业开发专员署的估计,1980~1981年印度小工业企业(包括“现代部分”和“传统部分”)共约1450万家,其中85%即1230万家分布在农村。[18]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一直重视小型工业和农村传统工业的发展。1956年工业政策声明在强调小型工业和农村工业的作用时指出:“他们能随即创造大规模的就业机会,能为保证更公平地分配国民收入提供一种手段,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动员资本和技术资源,否则它们将无法发挥作用。”[19]50年代以来,印度的小型工业和农村传统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按照印度政府规定,小型工业是指厂房设备投资在一定限额以下,使用现代机器设备的小工厂。这种限额在50年代初是10万卢比,以后不断提高,现行的限额是1985年规定的,为350万卢比(对于为大工厂制造零件的辅助性企业此限额可提高到450万卢比)。印度的小型工业绝大多数为规模很小的工厂。在全部小型工业企业中,95%的厂房设备投资低于20万卢比,年营业额低于150万卢比;其中69%的厂房设备投资甚至低于2万卢比。[20]这种规模很小的工厂大都分布在城市郊区或比较发达的村镇。

印度政府鼓励小型工业发展的政策首先表现在各个五年计划对这一部门开支的不断增长。请见表7-1。

印度政府为发展小型工业设立了各种机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印度工业部下设立了一个中央小工业发展组织,专门在资金、销售和原料供应等方面对小型工业提供支持。此外,又成立了国家小工业公司和小工业委员会,前者对小工业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后者负责就小工业的政策方针向政府提出建议。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印度政府开始在各地兴建小工业区,为小企业家在厂房设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各种方便。到1970年全国城乡各地已建成500个小工业区,这些小工业区为10万名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年产值达到15亿卢比。1967~1968年,印度政府规定46种工业品专门保留给小工业生产。此后,这种为小工业保留的工业产品不断增加。1977年在人民党执政时期,政府在一项声明中宣称:“只要小工业能够办到的,就必须由这个部门去做。”1977~1978年,保留给小工业生产的工业品从前一年的337种猛增到837种。1980年国大党(英)重新执政后仍保持在800种以上,到1986~1987年增至863种。1978~1979年人民党政府还设立了专门协调和扶植小工业的县工业中心,国大党(英)政府继续执行这项政策。到1985~1986年,印度全国共成立了397个县工业中心,其业务范围普及到印度全国415个县中的410个县。1985~1986年度这些县工业中心帮助创办了36.2万个农村小工业企业,对这些新办企业提供的信贷共62.9亿卢比。这些新创办的企业雇工人数达122.3万人。[21]在政府的扶植和推动下,印度小型工业发展很快。1961年全印小型工业企业共35728家,1969年增至17.8万家,到1984~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期末达128万家。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规定的指标为170万家,到1986~1987年已达到145.7万家,雇工人数1014万人,产值7225亿卢比。[22]

表7-1 各个五年计划对发展小型工业的拨款

资料来源:[23]小型工业发展组织1981~1982年度报告。②印度计划委员会:《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第2卷,第104页。

印度农村传统工业主要是指由农村居民在村内或附近的小镇经营的家庭手工业和工匠店铺。印度第七个五年计划文件把农村工业和小工业分为8类,除小型工业和分散机织业(Power looms)被归入“现代部分”外,其余6类即:土布、乡村工业、手织业、蚕丝业、手工艺和椰皮纱织业被归入“传统部分”。[24]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这些农村传统工业受到长期摧残。独立后,印度政府重视农村传统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把农村工业纳入计划发展的范围,印度政府于1952年成立全印手织业委员会和全印手工艺委员会,改组了1947年成立的中央蚕丝委员会,由这些机构负责规划各有关农村工业的发展,并向政府提出建议。1953年成立全印土布和乡村工业委员会,主管土布和25种乡村工业的计划和发展。[25]1954年又成立两个类似的机构:小型工业委员会和椰皮纱织业委员会。由于这些委员会在工作中存在这种或那种缺陷,而且在各个委员会之间缺少协调行动,农村传统工业发展的步子不大。1962~1963年,印度政府开始实施农村工业企业计划,推动农村工业的发展。这个计划最初在49个县试行,每个县选择3~5个区。计划的目标是在农村扶植企业家,帮助他们建立企业和提供各种服务,并由中央政府给予财政补助。后来这项计划扩展到111个县,但不包括25000人口以上的城镇。1971~1972年,印度又实行一个农村工匠计划,其目的是帮助农村工匠改进工具装备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在这个计划下实施了85个训练项目,其中包括木工、金匠、陶瓷工以及农具修理业等。从1971~1972年度到1974~1975年度,约有14400个工匠受到了训练,其中6300个工匠在训练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到1976年3月底,这个计划共帮助创办了17.4万家农村工业企业,投资总额达17.6亿卢比,增加就业人数约54.5万。[26]1978年成立的县工业中心取代了农村工业企业计划。县工业中心在发展农村传统工业中起了重要作用。从1980~1981年度到1986~1987年度的6年间,它帮助农村工匠创办了180多万家小企业。[27]1979年在农村综合发展计划下开展的工商服务业推广活动以及全国农村青年自谋职业训练计划在培养农村企业家方面也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工商业服务业推广活动对所选择的农户提供3000~5000卢比的补贴以及5000~8000卢比的银行贷款,帮助他们创办工商业企业。在“六五”(1980~1985)计划期间,有445万个农户在国家帮助下创办了企业,在1985~1986年度和1986~1987年度这种农户分别达到146.9万和202万户。全国农村年自谋职业训练计划的扶助对象是年收入在4800卢比以下的农户中18~35岁的青年,每户只能参加1人。一般每个发展区每年挑选40人。被选中的农村青年在免费接受各种技术训练(包括农副业、工业、服务业和商业等)后,由政府帮助自谋职业,并对每个受训后的农村青年提供3000~5000卢比的就业补贴。在“六五”计划期间,有101.1万农村青年受到了这种训练,1985~1986年度和1986~1987年度受训的农村青年分别达到17.4万和18万。[28]印度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总的说来对于农村传统工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有的农村工业如土布却是例外。参见表7-2。

表7-2说明,从60年代初到1986~1987年度的大约25年间,蚕丝业就业人数增加了17.96倍,乡村工业就业人数增加了11.13倍,手工艺就业人数增加了2.02倍,手织业就业人数增加了2.80倍。只有土布业是例外,在这个时期就业人数却减少了18.2%。

从1973~1974年度到1984~1985年度,印度农村传统工业总产值从213.30亿卢比增至772. 56亿卢比,计增2.62倍,同期内农村传统工业的出口值从31.45亿卢比增至220.76亿卢比,计增6.02倍。

表7-2 印度农村传统工业就业人数[29]

注:①包括部分就业人员。②1960年数字。③1961年数字。④N.A.缺乏资料。
资料来源:印度各个五年计划文件和1990年3月9日《经济时报》。

第三节 中印两国农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农村工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印两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出口创汇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中国农村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印度,因此农村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比印度更为突出。

将近10年来,中国乡镇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从1979~1988年,中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2.8%,农业为6.2%,而以农村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产值在这9年内增加了10.84倍。1986年乡镇工业产值已相当于1971年的工业总产值。乡镇工业又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六五”计划期间(1980~1985),乡镇企业每年吸收的劳动力达796万人。1988年,在乡镇企业中就业的职工共9545万人(其中乡镇工业职工达570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4亿人的23.86%。事实上,从1978~1988年的10年间,乡镇企业已成为安排社会剩余劳动力最大的部门。1978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和乡镇企业职工在社会劳动者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8.6%和7%,到10年后的1988年,这两个百分比已改变为18.4%和17.6%。在这10年间,全民所有制职工增加了2533万而达到了9984万,乡镇企业职工则增加6719万而达到了9545万,两者几乎已并驾齐驱了。在这10年全社会增加的就业人数14182万中,乡镇企业占了47.4%,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只占17.9%。[30]

乡镇工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1978~198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增至544.94元,计增3.08倍;其中农业生产收入从113.47元增至345.64元,计增2.05倍;非农业生产收入从9.39元猛增至148.38元,计增14.8倍。非农业生产收入在农民人均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从7.0%上升至27.3%。[31]10年来,乡镇企业利润用于农村建设投资的数额高达700亿元,这无疑增加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前面已经提到,从1978~198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08倍,而同期内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从615元增至1747元,计增1.84倍。1978年,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倍,1988年这个差距已缩小到2.20倍。近年来在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导下,乡镇企业在出口创汇方面有了明显的增长。从1985~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出口创汇353亿美元,其中1989年达10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7.2%。[32]据统计,1988年一些主要商品出口总额中乡镇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服装49.6%,工艺品39.04%,化工23.06%,丝绸21.4%,轻工19.24%,纺织16.4%,畜产16.3%,机械16.2%。[33]

关于印度农村工业的某些方面,至今尚缺乏详细的统计。而且,印度官方统计把农村工业和小型工业(Village and small industries)归为一类,其中包括属于“现代部分”的小型工业和分散机织业,前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城镇工业,后者主要集中在十几个纺织业发达的城市和郊区(它们往往受到大纺织厂的控制),不易区分它们中间有多少位于农村地区。因此很难勾画出农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确切地位和作用。据印度学者德赫查蒂·莫克吉提供的资料,1986~1987年度整个农村工业和小型工业的投资为1000亿卢比,产值2600亿卢比,相当于该年度国内总产值的29%。据估计,农村工业和小型工业就业人员每年增长7%,从1979~1980年度的2335万人增加到1986~1987年度的3530万人,7年共增加1180万人,[34]平均每年增加168.4万,相当于印度每年新增劳动力的七分之一,成为除农业外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部门。

包括部分小型工业的农村工业在制造业产值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在1985~1986年度全国制造业总值15182.6亿卢比中,大型工厂企业产值8216.6亿卢比,占54.12%,小型工业产值6100亿卢比,占40.24%,土布、乡村工业和其他农村工业产值856亿卢比,占5.64%。[35]这说明,农村工业中的“传统部分”所占的比重不大,位于农村的使用现代机器装备和技术的小型工业才是印度农村工业发展的方向。在出口贸易方面,印度小型工业和农村传统工业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印度实行严格的进口管制,并对进口货物课以重税,国内市场长期受到严密的保护,产品不仅容易销售而且卖价高,十分有利,因此垄断财团和大企业对出口贸易缺乏兴趣。小型工业和农村传统工业却成了出口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如小型工业1984~1985年度出口值235亿卢比,占当年印度出口总值的19.82%。它们提供了出口成衣的90%,皮革制品的74%和机械制品的31%。农村传统工业1984~1985年度出口值也达到220.76亿卢比。占当年印度出口总值的18.62%。

第四节 中印两国农村工业面临的问题

中印两国农村工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共同的或相似的。由于两国农村工业发展程度不一样,而且彼此社会制度各异,因此两国农村工业也面临着一些不同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问题

资金短缺是两国农村工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过快,常常遇到资金困难,因而过分依赖信贷。例如,1984年乡、村两级乡镇企业的总投资达235.4亿元。比1983年增加1.7倍,而当年能用于投资的资本仅61亿元,只比前一年增加20%。因此,1984年乡、村两级乡镇企业的投资大约有75%要依靠信贷,特别是银行贷款。1983年全国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总额为97.7亿元,1985年增至277.8亿元,1988年高达407亿元。由于乡镇企业大量占用银行资金,势必影响了农业投资。《经济日报》在一篇评论中指出:“这些年来,挤占、挪用农业资金发展乡镇企业,几乎成了普遍现象。”[36]1989年以来政府针对乡镇企业的超高速发展和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治理整顿,其中包括收缩信贷,决定1989年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与1988年持平,不再增加。因而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了。印度自1969年实行大银行国有化以来,各国营商业银行对小型工业的贷款已从1969年6月的25.1亿卢比增至1986年6月的780.8亿卢比,17年增加了30倍。印度国营工业发展银行、地区农业银行以及其他各种国营金融机构也对小型工业和农村传统工业提供各种贷款。但是,这些国营银行的贷款主要是贷给那些规模较大、组织较好常常是位于城镇地区的小型工业企业。1985年年底,在国营银行对农村工业和小工业发放的贷款总额中,约有52%是放给规模较大的小型工业企业(它们大概只占农村工业和小型工业企业总数的6%),而占多数的乡村工业和工匠家庭工业只得到贷款总额的4%。这些农村小工业只好求助于年利在25%以上的高利贷。据估计,乡村工业和工匠所借入的贷款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高利贷者和商人。[37]

(二)农村工业投入问题

投入问题也是中印两国农村工业发展的一个障碍。中国乡镇工业在取得原材料和电力供应方面常常碰到困难。目前中国农村用电保证率不到40%,每年缺电约300多亿度,致使有些地区乡镇工业每周用电只有2~4天。[38]在原材料方面,乡镇企业也往往不得不出高价购买“议价品”。如温州地区的瓯海登山鞋厂,1986年用电60万度,平价电只有2万度,议价电58万度,差价达11.5万元。同样,该厂在原料差价上多付56万元,柴油差价上多付3万元。[39]在印度,由于城市大工厂在农村大量收购原材料,致使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村工业缺乏原材料。例如,印度农村大约有70%以上的生牛羊皮为城市制革厂和皮鞋皮件厂所收购。还有一些农村工业要依靠城市工厂提供原料。如手织业所需要的小包棉纱常常得不到及时供应。至于能源问题,由于印度将近三分之二的农村尚未通电,农村工业在电力供应方面还存在着困难。

(三)提高和革新技术问题

如何提高和革新技术是中印两国农村工业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中国乡镇工业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阶段,它们只有提高本身的竞争能力,在科技进步方面求出路。自从1985年下半年实施推广农村科技的“星火计划”以来,对于乡镇工业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1988年该计划已普及到2000个县(市),安排“星火项目”9000多项(其中已完成2500项),创造产值74亿元。[40]山东省淄博市博山镇于1987年提出“背靠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上水平,寻出路”的乡镇企业发展战略,1988年已成为产值超亿元镇、出口基地镇和科技示范镇。在该区产品增值部分中,科技应用与开发所占的比重已超过70%。[41]在印度,一位专家也指出,“低水平的技术基础是发展农村工业的主要障碍”。他列举了印度近年来农村工业科技方面的进步后写道:“令人担忧的是,虽然这些进步在加速农村工业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它们的推广却很慢。”[42]印度农村工业科研成果大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推广体系十分薄弱,大部分发展区尚未设立专管工业推广的官员。

此外,中国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还带来了一个环境污染的问题。据中国科学院鉴定的一项研究课题报告,目前乡镇企业中有10%属于中度污染和破坏,另有10%属于严重污染和破坏。1984年,乡镇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达24.6亿吨,工业废气8.469亿标准立方米,工业废渣7854.8万吨。[43]在印度,农村工业在产品销售方面常常受到中间商的盘剥。农村工业企业和工匠组织的合作社大约有50%~60%流于形式,不起作用。印度政府为扶助农村工业在产品销售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如在区一级建立全国农村工业产品市场网络的计划,至今还收效甚微。

总的说来,中印两国农村工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属于前进中的困难,随着两国政府对农村发展工作的不断加强,中印两国农村工业将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表7-3 1989年中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及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1990年6月5日。

表7-4 1989年中国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十项指标

资料来源:农业部乡镇企业司统计处,转引自《经济日报》,1990年5月10日。

【注释】

[1]国家统计局:《1989年中国统计年鉴》,第6页。按关于中国耕地面积估计偏小,尚待进一步核查。

[2]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1990年在城市谋求职业的将超过1000万人。其中包括1989年被解雇的378万人以及300多万进城谋生的人(见北京《中国日报》(英文版),《商业周报》1990年4月22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第40页。

[4]张毅:《新形势下对乡镇企业的几点认识》,载《经济日报》1989年6月6日。

[5]印度政府:《1987年印度参考年鉴》,第274页。

[6]印度政府:《1987年印度参考年鉴》,第343页。

[7]安格苏曼:《贾瓦哈就业计划:旧酒装新瓶》,载《商业旗报》1989年10月21日。

[8]《金融快报》,1988年9月6日。

[9]《商业旗报》,1990年3月20日。

[10]国家统计局:《1989年中国统计年鉴》,第245~247页。

[11]国家统计局:《1989年中国统计年鉴》,第164页。

[12]《经济参考》,1990年1月11日。

[13]《人民日报》,1988年8月22日、1988年9月25日;《经济日报》,1990年4月17日。

[14]这一改革于1985年2月全部完成。改革前,全国农村共有54000个人民公社,2800个镇。

[15]陈吉元主编:《乡镇企业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53~54页。

[16]《经济日报》,1990年3月13日。

[17]《经济日报》,1990年4月17日。

[18]《金融快报》,1988年3月17日。

[19]莫罕·S.派妥迪亚:《农村经济学》,斋浦尔,1983年,第273页。

[20]《金融快报》,1988年1月5日;《商业旗报》,1989年7月15日。

[21]印度储备银行:《1986~1987年度货币金融报告》,第1卷,第71页。

[22]印度计划部:《计划》(半月刊)1987年1月上半月和1988年3月上半月。

[23]②《金融快报》,1988年1月5日。

[24]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第2卷,第98页。

[25]土布和乡村工业委员会经管的乡村工业后来增加到26种,1988年5月又增加了33种,共计59种。

[26]A.K.雷朱拉:《农村工业》,载《经济时报》1985年5月3日。

[27]《商业旗报》,1985年9月17日和印度储备银行《1986~1987年度货币金融报告》,第1卷,第71页。

[28]印度政府:《1987年印度参考年鉴》,第395页。

[29]印度计划委员会:《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第2卷,第99页。

[30]《经济日报》,1989年10月24日。

[31]国家统计局:《1989年中国统计年鉴》,第743页。

[32]《经济日报》,1990年4月17日。

[33]《经济日报》,1989年9月5日。

[34]德赫查蒂·莫克吉:《农村工业:实用主义的闪光》,载《商业旗报》1989年8月10日。

[35]《金融快报》,1987年12月5日。

[36]《经济日报》,1988年10月19日。

[37]《商业旗报》,1988年3月5日。

[38]《光明日报》,北京,1988年10月9日。

[39]《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太原,1988年2月。

[40]《经济日报》,1988年8月9日。

[41]《经济参考》,1989年6月28日。

[42]《商业旗报》,1988年9月22日。

[43]《人民日报》,1988年10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