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制造业投资效益的建议

提高制造业投资效益的建议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投资效益问题是投资的核心环节,也是投资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断提高投资效益,是不同投资主体和投资管理机构的共同目标。数据回归结果表明,北京的制造业投资效率高于全国水平,还应加大现代制造业的投资力度。在总量层面进行分析时,结合制造业投资的结构问题,进行相关的投资效益分析。

第五章 制造业投资效益

投资效益问题是投资的核心环节,也是投资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断提高投资效益,是不同投资主体和投资管理机构的共同目标。为此,本章我们首先分析投资效益的含义,界定制造业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析制造业投资效益的情况,并通过定量研究分析来研究制造业投资效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节 制造业投资效益的含义和评价指标

一、投资效益的含义

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所消耗或占用的投资额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所得与所费、产出与投入的比例关系。这里所说的投入,从实物形态看,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投入;从价值形态看,则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资金消耗、投入。而所说的产出,可以是形成的建设成果,如竣工投产的项目、生产能力或者工程效益等;也可以是产出的最终成果,如产品产量、利润、增加值等。投资既然是为了获取效益,就要关心如何用最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以取得更多的有用成果。“投资效益即投资活动的经济效益。投资效益是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与所占用或消耗的投资之间的对比关系。”可见,投资效益也称为投资效果,指投资和所得的比较情况,这是从经济角度进行的分析。实际上,在具体考察投资效益时,采取分层次的方法比较科学。比如,按照分阶段考察,可以有建设阶段的投资效益和使用阶段的投资效益;按照分层次考察,又有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按照分类考察,有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按照比较考察,又可分为横向投资效益和纵向投资效益。[1]

鉴于投资活动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差异和投资目标的差异性,科学地评价投资效益有相当大的难度。从经济角度进行理解固然无可厚非,但是毕竟不能全面涵盖投资效益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衡量产业投资效益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科技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2]为实现我们研究制造业投资的目的,在我们的论述中,所涉及的投资效益是从宏观经济层面来衡量投资活动的成果,不包括从具体的投资项目评估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的投资效益指标。

二、制造业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投资效益,一般有宏观经济效益体系和微观经济效益体系两大类。根据不同的划分角度,也有项目投资效益、投资结构效益、投资规模效益、投资生态经济效益和投资社会效益。[3]关于如何衡量投资效益,尤其是宏观投资效益,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也有一些错误的认识。2006年的《中国投资报告》,系统地综述了我国宏观投资效益研究的相关观点,并着重指出了一些流行的看似正确的错误指标,相关的投资效益指标情况如表5-1所示。

表5-1 投资效益指标分析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所和国家统计局投资统计司:《中国投资报告》(2006)第161~162页的内容编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版。

2006年的《中国投资报告》主要利用边际资本—产出比例(ICOR)进行了投资效益的定量分析,并且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利用这个指标进行宏观投资效益(效率)研究,最近几年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经常出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研究——理论、实证、案例》利用中国的统计资料,对投资效益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证研究,采用的指标体系如表5-2所示。

表5-2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标表

资料来源:侯荣华、汲凤翔:《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研究——理论、实证、案例》,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7页。

Martin Neil Baily,Eric Zitzewitz,Barry Bosworth,Larry E Westphal (1998)通过产业数据分析,认为韩国经济发展速度高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1970~1995年经济增长的77%来源于要素投入,但是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低。很多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高于美国,但是其TFP仅有美国同样产业的一半左右。可见,韩国经济的高速度是过度投资的结果。韩国的资本—劳动力比率仅有美国的34%,但是57%左右在制造业部门,在制造业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已经超过美国的情况下,其TFP仅有美国的50%左右。可见,股权投资的低回报是很自然的。银行贷款的道德风险只部分解释了过度投资问题,但是很多股权投资的效益也很差。制造业的案例研究发现,汽车业、食品制造业、半导体行业和钢铁行业中资本密集程度和美国接近,但是投资结果的生产率并不高。[4]原鹏飞和何枫(200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从产业层面详细研究了我国制造业1996~2003年期间各行业生产效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结果显示,所考察期间的技术进步是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说明制造业增长的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在提高产业经济运行的效率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5]沈能(2006)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制造业TFP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期间中国制造业TFP年均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效率变化反而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分别采用横截面以及时间序列方法对中国地区之间制造业TFP的差异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中和西部地区制造业TFP以及技术进步增长率差距呈发散趋势,地区TFP差距持续扩大很大部分可以由地区技术进步程度的差异解释。[6]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2006)的研究中,采用EVA作为投资效率的指标,利用该指标研究了北京市制造业的投资效率,认为我国以及北京市的制造业投资是有效率的。他们认为,经济增加值(EVA)是税后经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较好地衡量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价值,符合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衡量投资效益的理想指标。数据回归结果表明,北京的制造业投资效率高于全国水平,还应加大现代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但是,该指标仅是从资本机会成本角度研究投资效率,没有考虑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其他因素。投资增长可以带来价值创造,但是经济增长依然粗放。[7]

制造业投资作为中观层面的投资活动,兼有宏观和微观的投资特征,既需要考虑在全社会层面上的资源配置的问题,还需要考虑项目投资层面的具体回报问题。在总量层面进行分析时,结合制造业投资的结构问题,进行相关的投资效益分析。限于我们研究制造业投资的视角和文章篇幅限制,我们舍弃制造业投资的社会效益分析和生态效益分析,目的是强调我们论述的主题。关于环境保护和制造业关系,将从影响制造业投资的角度,在后续章节中论述。因此,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们从成本和收益方面同时入手进行分析,定量研究制造业投资效益。作为投资成本,建设周期和建设的造价能反映投资成本的大小,建设周期时间长、造价高的投资,成本肯定相对较高,反之就低;作为反映投资结果的重要指标,投资利润率以及边际资本产出比,是能较好反映制造业投资生产能力的指标。另外,投资项目规模大小,也是反映投资经济性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除了总量指标以外,还考虑结构性指标,以衡量制造业投资的结构效益。总之,用指标体系来反映制造业投资效益,可能比较全面,也比较贴近投资活动的现实情况,因为很难通过个别万能的通用指标来反映复杂的投资活动成果。

综上所述,我们将通过下列指标衡量制造业投资效益: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量,制造业增加值的增加不仅要靠增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而且还要靠流动资产投资、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原有生产设备的充分利用等,因而它只能从总体上近似地说明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同时,由于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所以当年的投资不一定能够在当年就产生或完全产生效益,投资效益可能会滞后;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建成投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与同期施工项目个数的比率。ICOR的含义基本上是从增加产出的角度来衡量投资结果,而建成投产率基本上是从建设速度角度来衡量投资结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上述指标可以说明制造业投资发展得又快又好。

第二节 制造业投资效益的定量分析

一、制造业的边际资本—产出比例

利用2006年《中国投资报告》的计算公式,ICOR= I/ΔG,将每年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代入I,将制造业的增加值的增量代入ΔG,利用统计资料计算的结果如表5-3所示。

表5-3 制造业的ICOR以及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表3-4,其中第二产业和全国的数据来源于2006年的《中国投资报告》。

利用表5-3的数据将制造业的边际资本—产出率作图5-1和图5-2如下:

图5-1 制造业的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

从图5-1和图5-2以及表5-3可以看出,自1981年以来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根据变化起伏的程度,可以将整个时期分成五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是1982~1985年,制造业的ICOR比较平稳,从2.4逐步降低到1.4,反映出制造业投资效益如趋好转,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大部分制造业产品还基本上处于卖方市场,需求很旺,投资效益好。第二阶段是1986~1990年,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制造业投资效益出现很大的变动,先是1986年猛增到11.9,然后1987年又骤减为2.3,随后平缓一年后,1989年增加到6.7,1990年增加到17.0,反映出制造业投资的效益恶化和动荡变化太大,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市场环境在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后变动太大有关,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从“双轨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但相应的市场硬预算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仍存在很强的盲目扩张冲动,计划经济时期“一放就乱”的体制性因素尚未消除,政府管制放松后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的信贷混乱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第三阶段是1991~1994年,该期间也是很平稳的几年,而且投资效益很好。第四阶段是1995~1998年,该期间出现了两次负值,分别是1995年的-2.5和1998年的-4.9,这是由于制造业出现严重的经营困难造成制造业增加值减少所致,除此以外,该期间也是ICOR变化比较大的时期,但是比1986~1990年间的变化要小很多,1997年最大只有4.8。第五阶段是1999~2005年,是变化幅度小而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时期。

图5-2 制造业、第二产业和全部的ICOR比较

通过制造业投资的ICOR与全部投资的ICOR进行比较后发现,总体上看全部投资的ICOR的变化起伏没有制造业的那么大,但是就该指标衡量的投资效益来看,制造业投资效益是比较好的。在1982~1984年,全部投资的ICOR都略高于同期的制造业投资,而在1991~1994年间,全部投资的ICOR与同期的制造业投资的指标比较,略有逊色。自1999年以来,全部投资的ICOR基本上在4.1~4.4之间,而制造业投资的ICOR明显好于全部投资。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造业投资在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以后,企业活力增强,投资行为更加市场化导向,同时市场环境也在逐渐好转,表现为对国际市场出口的持续增加、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活力,尤其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增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自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政府为了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公共领域的投资,这样在总投资扩大的前提下,其投资效益没有制造业投资那么好。

在制造业投资的ICOR与第二产业的比较中,自1989年以来,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益的变化总体上比制造业平缓,但是在制造业投资效益变化没有异常点的时期内,比如1999年以后,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益指标还是高于同期的制造业的效益指标,说明制造业投资效益的情况好于第二产业。该期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制造业经营活动面临着很强的硬预算约束,投资行为已基本市场化,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已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造,大部分大型制造业企业也已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造,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投资扩张行为在市场需求的硬性约束下,出现了投资效益较好的局面。

总之,从ICOR指标来看,制造业投资效益1981年以来变化幅度比较大,其中固然有社会环境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有制造业本身结构重组以及行业调整的因素。但是在制造业没有异常的重大变化情况下,制造业的ICOR指标和全国的投资比较以及第二产业的投资比较,都是比较好的。尤其是自1999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效益持续向好,而该期间也是制造业投资迅猛增加的时期。在这次制造业投资的持续高涨中,虽然造成了经济出现过热的苗头和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但也是投资效益和投资规模比较理想的时期,而且这是制造业投资在更加市场化和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取得的。

二、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建成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

根据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的概念,项目投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与同期施工项目个数的比率,该指标是从建设单位建设速度的角度反映投资效果的指标;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时期新增固定资产与同期完成投资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动用速度、衡量建设过程中宏观投资效果的综合指标。制造业的统计数据见表5-4。

利用表5-4的数据,对比制造业和全国的水平情况如图5-3和图5-4所示。

由图5-3和图5-4可见,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产率自1985年以来变化一直比较平缓,没有太大的起伏,基本上是缓慢上升的态势,从1985年的43.4%上升到2000年达到最大值55.5%,此后几年则明显下降,到2003年降低到43.6%,然后开始回升,到2005年是54.4%。从建成投产率的概念分析,该数值是建成项目与施工项目的比,因此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其大小:一个是建成项目的数量多少,另一个是施工项目的开工数量。提高建成投产率,固然可以通过加强科学施工以及保障施工进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及时足额的配备来实现;但是在开工项目增加太多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建成投产率的相对下降。1995年之前的建成投产率一直在50%以下,和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产品市场供需两旺,导致投资每年递增有一定关系,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在经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的初期,投资项目的建设以及管理可能还存在投资决策不科学造成的投资损失、投资项目管理不科学造成的建设速度缓慢以及投资过程中由于资金等资源配置不到位产生的时滞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导致了在计算建设项目投产率时分子变大,而分母变小,所以建成投产率一直不高,也就体现在建设项目建成投产率上总是偏低的结果。1996~2000年的建成投产率稳定在50%以上,并且缓慢提高,与制造业的股份制改造带来的投资决策主体的变化,以及该期间制造业整体经营效果不好,导致制造业投资能力减弱等因素有关,其结果就是计算建成投产率的分子在增加,而分母在减少,所以有这种趋势出现。2000年以后,制造业在经历了产业变化的阵痛后,不仅经营环境趋好,而且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出现好转,相应的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建成投产率相对开始下降,与开工建设项目相对多有一定关系。2004年和2005年开始回升,这与经济过热苗头出现以后,国家采取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提高了一些行业的投资项目的最低注册资本金,收紧银根和严格控制土地管理,尤其是对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投资项目严格限批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些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投资项目的减少,可能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建成投产率的提高。而与同时期的全国水平比较,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投产率一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从建设速度这个角度,制造业的投资效益还不是很理想。在建设速度和建设规模的平衡方面,还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因为太多投资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必然会导致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紧,难以严格按照投资进度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严格控制建设的规模,尤其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提高整体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加强制造业投资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才有可能使建成投产率稳步提升。

表5-4 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比较

资料来源:2000年之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2001~2003年的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2004年和2005年的数据是《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和2006年中的城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图5-3 制造业基建投产率比较

图5-4 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全部建成投产率(%)

图5-5 制造业基本建设交付使用率比较

图5-6 制造业基本建设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制造业的基本建设的交付使用率是反映各个时期固定资产动用速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从图5-5和图5-6可以看出,自1985年以来有比较大的起伏。自1986年从59.8%飙升至99.7%以后,1987年锐减到68.6%,而后开始缓慢下降,最低时是1995年57.1%;然后开始逐年大幅上升,1996~1999年,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分别是:81%、91.9%、85.8% 和112.3%,最高时是1999年的112.3%,说明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出现了集中交付的情形,因此大于当年的投资金额。此后又逐年开始大幅下降,2000~2003年的交付使用率分别是:87.5%、70.9%、67.6%和56.3%,2004年和2005年又分别回升到61.6%和65.2%,初步呈现了向上攀升的趋势。制造业投资效益除了不稳定以外,就平均指标看,1985~2005年的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的平均数是77.07%,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与全国同期水平比较分析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1992年之前,除了1986年制造业的交付使用率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余时间一直低于全国水平;1992年以后,除了1995年、2002年和2003年以外,其他年份的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这表明在1992年之前的制造业投资效益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1992年之后,基本上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5~2005年间,全国的平均数值是72.5%,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数77.07%。

三、制造业更新改造投资建成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

制造业更新改造投资的统计资料情况如表5-5所示。

表5-5 制造业更新改造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的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2000年之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2001~2003年的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2005年和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已经没有制造业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

利用表5-5的数据,形成的制造业更新改造投资的固定资产投产率以及对比情况如图5-7和图5-8所示。

图5-7 制造业更新改造投资投产率比较

从图5-7和图5-8可以看出,制造业的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的投产率,以1993年为界,基本上是两个凹凸相反的抛物线形状。1985~1992年,投产率从1985年的58.1%,下降到1989年的50.6%,然后上升到1992年的59.2%;从1993年的50.4%上升到1999年的62.1%,然后逐年下降,到2003年为51.2%。和同时期的全国水平相比较,除了1985年和1992年略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外,1993年基本持平,其他年份的制造业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产率都低于全国水平。1985~2003年制造业更新改造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平均仅有58.71%,可见技改投资的建设速度并没有显现出来它的优势。可见,从更新改造的建设速度指标看,制造业的更新改造投资效果不尽如人意。

图5-8 制造业更新改造建成投产率(%)

利用表5-5的制造业的更新改造的交付使用率对比情况如图5-9和图5-10。

图5-9 制造业更新改造

从图5-9和图5-10可以看出,制造业的更新改造投资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也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上升和下降阶段:1985~1990年,从67.8%推升到1990年的89%;1991~1993年,则开始下降;1994年从75.4%上升到1999年的85%;2000年以后又开始下降,从2000年的78.9%降低到2003年的64.3%。1985~2003年的平均值是80.39%。和同时期的全国水平比较,除了1990年、1994年、1995年、1998年和1999年以外,制造业的更新改造投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也低于全国水平。就1985~2003年的平均值角度看,全国平均水平是81.16%,也高于制造业投资。

图5-10 制造业更新改造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四、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建成投产率比较

利用表5-4和表5-5的有关数据,将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以及更新改造投资的项目建成投产率进行比较,如图5-11所示:

从图5-11可以明显看出,制造业更新改造投资的建成投产率曲线一直高于基本建设投资的投产率曲线,二者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除了在1993年,由于更新改造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大幅下降,二者基本在图形上处于重叠位置,二者的数值比较接近以外,其他时间的技改建成投产率高于基建投资。可见,从投产率的角度,更新改造投资效益好于基本建设的效益,这也符合它们的经济含义的内在要求。因为技改投资的初衷就是在原有的投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依托于现有的厂房等公共设施,减少了投资的内容和金额,而且借助于现有的技术力量以及管理能力,在已经掌握的专业化生产经济知识的基础上,与平地起新项目比较,可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缩短投资建成周期。1999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从而推出了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该政策从1999年7月1日起执行。出台此项政策的意图是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当时,很多老国有企业技术落后、产品单调,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急需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需要花大量的钱,无疑会使老企业雪上加霜。此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可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因此,1999年以后技改投资的效益下滑后依然好于基建投资,和相关的政策支持有一定关系。这项政策既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又可以促进国产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图5-11 制造业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的投产率比较

五、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比较

利用表5-4和表5-5的有关数据,将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以及更新改造投资的项目交付使用率进行比较如图5-12所示。

图5-12 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交付使用率比较

从图5-12可以看出,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变化程度明显大于更新改造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反映出基建投资效益的稳定性远不如技改投资效益的稳定性。基本建设交付使用率的峰谷差很大,最高和最低的差额高达56%。在1985年和1986年,以及1997~2003年,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的交付使用率高于更新改造投资的交付使用率,而在1987~1996年期间,制造业更新改造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大于基本建设投资的交付使用率。

六、制造业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

1.制造业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的建成投产率

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的建成投产率相关资料如表5-6所示。

表5-6 制造业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建成投产率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4),其中2003年的其他制造业数据包括物资回收行业的数据。

通过表5-6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来,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率,基本上都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除了烟草加工业的投产率有较大的起伏外,其他几个行业基本上是呈平缓下降的趋势。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基本上都低于制造业基建投资的建成投产率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投资项目的金额差别,导致了重化特征的投资建设时间周期相对较长。“观察影响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机制的一条途径是研究结构变化。”[8]因此,为了对比分析不同行业之间的投产率情况,我们根据表5-6将制造业内的各行业分成几个组进行比较:衣食类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他制成品;文教类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化类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冶金类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金属制品业;设备类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

利用表5-6,在上述分组标准下,相关组的制造业投产率如图5-13所示。

图5-13 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基建投资投产率

1995~2003年,衣食类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建成投产率在2000年之前基本上都是平稳的,2001年以后出现了下降趋势;和制造业总体情况比较,一直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文教类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建成投产率在2000年之前基本上是稳步增加的,2001年以后出现了下降趋势;和制造业总体情况比较,一直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石化类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建成投产率也是在2000年之前基本上升,之后下降,但是比制造业总体水平低。冶金类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建成投产率在1999年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缓慢下降,总体上也低于同时期的制造业水平。设备类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建成投产率在2000年之前基本上是升降交错,2000年之后持续下降。

就上述五组数据之间比较可以发现,衣食类制造业基建投资的建成投产率最高,文教类次之。设备类制造业投资的建成投产率最低,石化类的也相对较低。从建成投产率的角度看,不同行业的制造业投资效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重要的原因是投资建设金额不同和项目建设周期不同,很多大型的重化制造业项目建设时间肯定是要比食品类和文教类的建设时间长。同时也表明,越是投资金额巨大,越需要在投资项目建设的管理以及配套资源保障上予以高度重视,否则投资效益会受很大影响。对于设备类的制造业投资,持续多年的建成投产率较低,是提升制造业投资效益和强化制造业素质的关键所在。无论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还是从提升整个产业竞争能力的角度,设备类的制造业投资都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强,国家也已经出台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相关文件,但如果不提升投资质量,又会陷入数量扩张的窠臼。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和产业布局看,重大装备的产地大多分布于东北、西部和中部,而且国有企业的比重还相对较高,企业经营的各种负担也相对较重,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升级以及加大自主创新等方面,有增加投入的客观必然性,但是从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管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看,可能又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控制一定数量的新投资项目建设的前提下,把握好装备制造业投资数量的增加与投资管控能力的提升之间的平衡,是决定装备制造业投资效益不断提高的关键。

2.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交付使用率

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交付使用率相关资料如表5-7所示。

表5-7 制造业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4),其中2003年的其他制造业数据包括物资回收行业的数据。

利用表5-7,在上述分组标准下,相关组的制造业基建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如图5-14所示。

图5-14 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基建投资的交付使用率

1995~2003年,衣食类制造业基建投资的交付使用率以1998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是稳步增加,此后基本上一直下降,到2003年又略为回升到65.7%;除了1999年和2002年外,基本上都比制造业平均水平好,而且变化幅度比较平缓。文教类制造业基建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在1999年之前一直为上升时期,2000年开始降低,2003年锐减到57.3%;1999年之前的指标没有制造业整体水平好,2000年开始指标比制造业整体水平好。石化类制造业基建投资的交付使用率整个期间的变化幅度最大,1999年之前稳步增加,1998年和1999年出现了集中交付的情形,达到了12.18%和136.4%,2000年开始又明显下降;除了1998~2001年比制造业平均水平好以外,其他时间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冶金类制造业基建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高低变化波动,没有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和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除了2000年之后连续几年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外,其他时间二者的大小交错升降。设备类制造业基建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在1999年之前稳步增加,到1999年达到最大值102.6%,之后开始下降;和制造业平均水平比较,除了1995年、1998年和2003年以外,基本上一直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就这个行业之间进行比较可发现,除了文教类制造业投资以外,其他行业的交付使用率都在1999年前后达到峰值,而且出现了集中交付使用的情况;2000年之前呈现高低起伏的变化,之后基本上都是一直下降,而且设备类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处于最低的情况,而石化类最高。

七、制造业各行业的更新改造投资建成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

1.制造业各行业更新改造投资的建成投产率

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更新改造投资的建成投产率相关资料如表5-8所示。

表5-8 制造业各行业更新改造建成投产率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4),其中2003年的其他制造业数据包括物资回收行业的数据。

利用表5-8,在上述分组标准下,相关组的制造业技改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如图5-15所示。

图5-15 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技改投资的建成投产率

在1995~2003年,衣食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变化比较平稳,略高于同时期的制造业的技改投资的总体情况。文教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建成投产率也是变化比较平稳,略高于同时期的制造业的技改投资的总体情况。石化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在1995~1999年期间,基本上是上升趋势,之后缓慢下降;1999年之前是高于同时期的制造业的技改投资的总体情况,1999年之后是在制造业总体情况水平上小幅涨跌。冶金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在2001年之前,一直是上升趋势,之后缓慢下降;2001年之前一直低于同时期的制造业的技改投资的总体情况,之后略高于制造业的总体情况。设备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建成投产率在1995~1999年基本上是上升趋势,之后到2001年下降到42.5%,2003年又升至51.3%;在上述期间,不仅是明显低于制造业的技改投资的总体情况,而且是五组里面最低的一组。这表明一方面设备类投资的技改完成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另一方面可能是开工建设的技改投资项目数量多于其他几组,所以体现在图形上就是最低的曲线位置。2001年出现的上升趋势又预示着它的技改投资效益在明显好转。

2.制造业细分行业更新改造投资的交付使用率

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更新改造投资的交付使用率相关资料如表5-9所示。

表5-9 制造业各行业更新改造投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4),其中2003年的其他制造业数据包括物资回收行业的数据。

利用表5-9,在上述分组标准下,相关组的制造业技改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如图5-16所示。

图5-16 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技改投资的交付使用率

在1995~2003年,衣食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在1999年之前处于上升时期,之后是下降阶段;在整个期间一直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文教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在2001年之前升降交错进行,2001年之后连续降低;在2001年之前和制造业的总体水平比较是涨跌互现,2001年之后略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石化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在1998年之前是上升阶段,之后进入下降期;2001年之前和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差别不大,涨跌互现,之后到2003年是略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冶金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在1996~1998年呈现下降趋势,1999年增加到86.6%以后,又进入下降态势;在整个期间和制造业总体情况基本相同,在其平均值附近微涨或微跌。设备类制造业技改投资的交付使用率在1998年之前基本上是增加阶段,之后是下降阶段;除了2003年以外,一直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通过不同行业的对比可以发现,基本上重化特征的产业都相对较低,而设备类制造业投资在大部分时间里位于最低的位置,反映了该类投资效益的水平还有很大地提升余地。在“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预计要比其他部门高;在制造业内部,重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通常又要比轻工业部门快一些”。[9]这虽然是对工业化国家研究后的结论,对中国而言,重化工业的投资效益一直处于较好的状态(考虑到环保和能耗因素,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也可能不同)。因此,2005年国家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将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和自主化水平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装备制造业在突出“自主创新”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下发展目标:“发展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满足工业、能源、交通、国防等方面的需要”。可见,加大装备制造业投资力度,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装备制造业投资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产业发展政策、外资并购与反并购、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等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为此,提高装备制造业投资效益,应鼓励国内各种所有制资本参与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解除国有企业在人员、社会保障、企业办社会、债务等包袱,充分释放国有经济资源能量,使企业轻装上阵参与竞争,逐步形成国有控股或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居多数的体制格局,使装备制造业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微观企业基础,在新的发展机遇中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同时,根据各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政策,制定不同地区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目录,编制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专项计划,加强战略重点行业的投资,包括与国家安全、国家综合实力直接相关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例如高效清洁发电、大型化工设备、数控机床、高速铁路、飞机制造等领域,引导资金流向和产业发展方向;结合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发挥我国制造业产业的基础优势,推进骨干企业与世界大公司的深层次合资合作,在合作中坚持技术创新,延长和拓宽现有的产业链,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并加快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步伐。

第三节 提高制造业投资效益的建议

通过前面两节的内容我们已经发现,无论从ICOR,还是从投资项目建成投产率和交付使用率等指标分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基本建设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最近20多年来的制造业投资效益并不理想,一是起伏比较大,稳定性不好;二是投资效益指标还不是很理想,无论是从产出角度看还是从建设速度看,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制造业投资还需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应转变发展理念,走内涵式的投资道路,以提高投资效益为核心。因此,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投资效益。

一、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历史阶段,制定和完善制造业发展战略

自2003年开始的投资过热集中表现为投资增长速度加速,造成资源以及煤、电、油运全面趋紧,造成生产资料价格飙升,部分行业(钢铁、水泥等)出现了低水平重复投资和过度投资。在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中,由于重化工业特点明显,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导致的产业结构升级,客观上推动了部分行业(比如汽车)的加速发展。因此,有学者建议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跨越大力发展制造业投资的阶段是治理目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的出路所在,认为应该加大科技和服务的投入来继续拉动经济增长。毋庸讳言,制造业投资的持续增长的确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在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面前,我们还不能因噎废食,需要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制造业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战略地位,从而实事求是地估量制造业的发展潜力,以科学预测为依据,组织专家进行规划论证,制定制造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确定适当的投资建设格局,指导制造业的投资建设。

第一,应该合理确定制造业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摆脱大起大落的投资增长方式。由于现阶段制造业投资仍然是推动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则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制造业投资率。

第二,调整优化制造业投资结构,讲求重点发展,促进结构升级。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制造业投资的效益相对较好的行业是食品以及服装类和文教类的投资,这些投资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还会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主要是除了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外,还会在农村消费市场逐步成熟后产生较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作用,应该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并提高效益,尤其是解决好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各种资源消耗,减少市场阻力,通过充分竞争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而对于化工类和冶金类的制造业投资,需要强化技术升级,保持规模优势,控制单体项目的投资量,在建设规模和投资建成速度上找好平衡点,特别是应该提高投资强度,提高对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使用强度,不仅通过节约投入来减少建设成本从而提高投资效益,而且为其他行业的制造业投资创造更好的资源环境条件,保证制造业投资整体效益的提升;对于装备制造业投资,应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入手,在微观主体上增强活力和投资能力,在投资保障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减少投资成本,加强投资管理水平,还需要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档次。

第三,提高更新改造的投资比重,控制外延扩大,强化技术改造。把技术改造作为今后固定资产的投资重点,较大幅度地提高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比重。注重提高设备购置的投资比重,以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现有企业。在配置投资资源时加强向优势产品倾斜,重点支持优势产品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对各系统、各行业争创名牌产品的项目,在投资上给予重点倾斜。

第四,在投资区域的分布上,充分考虑各地域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技术、管理和信息等要素禀赋存在的区域比较优势,结合不同区域的制造业发展基础和产业配套条件,规划制造业投资的区域布局,以取得总体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在一定的规划指导下安排项目,统筹计划投资。

第五,克服投资方式小型分散,发展规模经济。凡是具有规模经济要求的,都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经济规模标准、基数标准立项建设,不符合规模经济要求的,一律不予立项,从而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防止制造业投资效益大起大落

从统计数据分析看,制造业投资效益很不稳定,大起大落十分明显。为了实现制造业投资的预期效益,就必须保证制造业投资效益稳定增加。在市场经济框架基本建立、企业预算约束硬化之后,市场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约束力不断增强。早在2004年7月,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传统的投资体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实践看,目前的投资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企业投资决策权没有完全落实、企业和银行投资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投资宏观调控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真正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尽快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管理体制,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第一,进一步改善制造业投资环境。要进一步健全法制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持与制造业投资相关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加强投资环境的优化配套工作。鼓励不同的投资主体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投资效益;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使企业投资主体得以自主决策,自主经营,享有相应的收益权,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第二,在决策制度方面,要强调科学决策,确保投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一是使决策程序更加科学、完备,在加强现行可行性研究,特别是在投资项目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立项、决策、设计、实施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投资活动进行系统的总结,判断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二是强化决策责任,将决策成败与决策者的奖惩相结合;三是完善服务环节。政府通过及时发布各种市场信息,引导投资主体理性分析投资成本和收益,理性权衡投资风险和发展机会,有利于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程度;各类投资服务中介机构,按照专业化分工,给企业提供投资决策所需要的专业化服务,是降低投资成本,减少投资浪费,提高投资决策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投资的科学性增加提高投资效益的可能性。建议以国家级的信息中心为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全行业公布制造业有关行业和地区技术发展现状、应用信息,以及近期大中型项目立项情况、主要产品中长期市场供求预测情况、价格变化趋势等,不断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备选项目库,加强项目的谋划、筛选工作。谋划筛选备选项目应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性的工作,根据制造业投资发展规划、各行业技术经济发展状况、国内外市场动态,力争选择有市场、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能带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技术项目和深加工项目,引导资金合理流向。优化市场信号的传递渠道,减少信号失真,真正让市场信号引导企业的投资决策。目前,我国的要素市场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资金价格、土地价格、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价格水平,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投资成本,是造成企业投资非理性化的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加强要素市场建设,不断提高要素价格信号的质量,是引导企业投资行为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土地成本而言,首先要从源头上改变目前征地制度不合理的局面。其次要按照目前的有关补偿规定,给足农民规定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决不能使农民成为“三无”农民(无地、无就业和无保障)。实质上只有通过增加农民对于土地的发言权、控制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才能真实反映投资的土地成本。

第三,在监督制度方面,要对制造业投资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规范投资者行为,以提高投资效益。从对象上看,应包括对投资主体、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有关工程咨询、设计、监理等单位的监督;从内容上看,包括项目决策监督、项目建设监督、项目运营监督。

第四,在要素配置制度方面,要注意投资要素稀缺性,考虑机会成本,充分发挥人、财、物等投资要素的合理配置,发挥最优效益。一是努力发挥量小的成本筹集投资要素,资金来源要多元化,结构合理,按项目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合其特点的投融资方式;二是在筹建、建设、运行等投资全过程中的要素合理配置,在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达到低成本、高效益。

第五,在投资模式选择方面,对特定行业或部门有所倾斜。针对制造业投资粗放型特征还很明显的现实状况,要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提高投资中的技术含量,调整投资结构,以在适度的投资规模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从微观角度而言,投资决策应该纳入投资战略和年度投资规划之中进行考虑,在公司制度层面上约束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减少人为的投资决策冲动。另外,严格投资决策的追究制度,也是硬化微观主体投资决策的必需环节,只有在约束到位的情况下,各项规章制度才能落实到实处。

三、提高制造业投资效益,需要处理好投资配套能力和投资项目的关系

制造业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制造业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制造业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制造业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制造业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就企业制造业投资而言,制造业投资(直接制造业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制造业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从制造业投资活动的全过程看,每个制造业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制造业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制造业投资项目是一个复杂的人造系统,制造业投资项目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子系统构成。制造业投资项目具备系统活动的要素,同时反映出它们间的相互联系。制造业投资项目的基本要素有:人(项目策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人员)、财(资金流入与流出)、物(土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信息(数据、图表和规章制度等)。每个制造业投资项目都面临一个外部环境,制造业投资项目必须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活动,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要求。

因此,在选择分析制造业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制造业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制造业投资目标。因此,投资的系统性要求上下游产业之间配套协作,这样能减少投资项目因过分追求技术先进造成的运营成本。首先,在投资区域选择上,应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带来的聚合效应,选择产品配套能力强和产业上下游的有机衔接机会好的区域进行投资,以减少“小而全”、“大而全”的投入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其次,在投资项目本身内部,也要考虑投资和后续运营的配套、维护成本和零部件采购的配套,以实现在整个经济寿命期内,投资综合成本最低,投资效益最好。最后,从投资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性控制,减少每个环节的效益损失和失误,以期获得系统的效益最大化。

四、注重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制造业投资者在制造业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分析制造业投资项目的预期回报和相应的制造业投资风险的关系。制造业投资预期回报是制造业投资于某项目前预期在未来某个时期的回报。由于制造业投资项目受经济生活中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利率水平、通货膨胀水平以及特定行业和企业的经营特点等,制造业投资预期回报是不确定的,即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当制造业投资者做出制造业的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回报,还必须分析比较制造业的投资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制造业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的大小,通过恰当的制造业的投资组合,利用制造业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非系统风险。制造业投资组合的结构包括资产配置和制造业投资组合的最优化,以实现既定制造业投资目标下的最佳回报。

项目制造业投资特有的时间长、金额大、决策复杂、影响制造业投资效果的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制造业投资项目风险较大。项目制造业投资的风险,是指企业在制造业投资过程中因资金不足、意外事件等因素而发生制造业投资项目延期、终止的可能性和制造业投资后因技术缺陷、产品质量低劣、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等因素,而不能实现预期制造业投资收益并按期收回制造业投资的可能性。制造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表现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方面。按制造业投资项目的进度划分,项目制造业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首先,在项目前期开发阶段可能导致制造业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有:①情况不明,仓促决策;②方法不对,估算有误;③考虑不周,缺项漏项;④弄虚作假,不负责任;⑤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导致制造业投资损失的风险有:①建设施工工期拖延;②工程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③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不严。最后,项目投产运营初期阶段导致制造业投资损失的风险有:①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②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培训;③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制造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视项目制造业投资风险预测,仅局限于不确定性分析中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甚至只凭借经验和直觉主观臆断,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不够,为项目的实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强化制造业投资风险意识,做好制造业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制造业投资效益,以及实现制造业投资项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制造业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市场风险。如果不了解市场和变化趋势,项目建设就成了盲目之举。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只有梳理清楚制造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后,才有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才有可能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制造业投资效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不代表制造业投资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和组织实施,同时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

(2)资源及原燃料、动力供应风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企业的制造业投资活动需要统筹资源和制造业投资的关系。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客观要求出发,研究资源的约束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其次,也要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制造业投资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并减少各种浪费,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对原材料,尤其是资源性原材料的储藏量、开采量或生产量、消耗量及供应量予以高度重视。对项目所需原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供应方式能否既满足项目生产需要,同时又能经济合理地加以利用,认真加以落实。

(3)技术工艺风险。制造业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在制造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自主创新空间。通过制造业投资项目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消化吸收,有可能产生自主和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集合一定时间内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快产生经济效益。当然,制造业投资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可行性必须以经济性为前提。只有投入产出关系合理,才能获得较好的制造业投资效益。

(4)资金风险。对制造业投资项目而言,资金筹措是先落实制造业投资项目资本金后,根据制造业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筹集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外商资金等。加强制造业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需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5)制造业投资建设风险。制造业投资项目的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及城市规划要求,并靠近原料、燃料或产品主要销售地,靠近水源、电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协作配套条件要方便经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满足项目厂址选择需要,总体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制造业投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的现行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及环保生态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多厂址比选,以取得较好的制造业投资效益。制造业投资项目还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不可抗力等。实质上,风险贯穿于整个制造业投资项目的始终。通过提升制造业投资决策水平,减少因制造业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在狭小领域的同业过度竞争,则完全有可能从制造业投资源头上控制制造业的投资方向和金额,减少各种制造业投资浪费,不断提高制造业投资效益。同时,也只有加强制造业投资风险防范,避开形形色色的隐性或显性的制造业投资陷阱,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制造业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制造业投资目标。

【注释】

[1]汪海波:《中国经济效益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第419~420页。

[2]刘春梅:《中国产业投资优化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3]杨文进:《投资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360页。

[4]Martin Neil Baily,Eric Zitzewitz,Barry Bosworth,Larry EWestphal:“Extending the East Asia Miracle:Microeconomic Evidence From Korea/Comment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8. pp. 249.

[5]原鹏飞、何枫:《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变迁实证研究》,《软科学》,2005年第6期,第35~37页。

[6]沈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6期,第106~115页。

[7]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全国与北京投资效率比较分析——以制造业为例》,《北京金融》,2006 年第12期,第4~7 页。

[8][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翻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5页。

[9][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