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是指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而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获取超额利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供不应求产生的超额利润
这种方式获得的超额利润最短暂,也最不稳定。自由竞争市场中供需会自动调节,当出现超额利润时,其他竞争者迅速加入,供需平衡很快恢复正常,超额利润消失。
周期性行业阶段性获得的超额利润就属于这种类型。景气度高峰来临时,需求急剧上升,萧条期大幅降低的产能使供需产生巨大落差,形成严重的供不应求。这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销售火爆,企业获得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的获得是很脆弱、不可持续的,竞争者产能大幅扩张、景气度拐点的出现使超额利润迅速消失并可能形成亏损。驰宏锌锗等有色金属股票的风光将不会持续太久。
科技企业由于暂时的技术领先或创新也可能获得短期的超额利润。科技行业的特性使这种领先或创新很快被模仿、替代、超越,大量逐利资本的进入也使所有细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微利成为常态,像微软这种能依靠技术垄断长期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凤毛麟角。前几年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太阳能电池炙手可热,多晶硅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原料,价格出现暴涨,从2005年的30多美元/公斤涨至2008年的近500美元/公斤。其间多晶硅生产企业获得了暴利,然而好景不长,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产业资本蜂拥而入,全球多晶硅的产能大幅度提高,仅在中国就有数十个城市打造光伏产业园,多个地方提出了打造千亿级光伏、多晶硅产业园的目标。但转眼至2009年多晶硅的价格就暴跌至60美元/公斤,仅中国的多晶硅产能就已超过全球需求的2倍,行业暴利一去不复返。
成本领先战略
低成本较供不应求获得的超额利润更为稳固。而成本领先战略更依赖于优秀的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规模、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规模经济是这类企业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一旦这种优势被其他竞争者超越,超额利润很容易消失。优秀的最高管理层离去或者管理、成本控制出现问题,对超额利润的影响也很大。同时上述的这些优势也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超越的,所形成的壁垒是脆弱的。
沃尔玛是成本领先战略的典范,1962年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美国创立了第一家沃尔玛门店,2009年沃尔玛全球营业收入高达4000亿美元,并多年蝉联世界500强的冠军宝座。沃尔玛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功地实施了成本领先战略。沃尔玛把节约开支的理念作为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最重要手段,将其物流运输系统作为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载体,利用卫星通信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形成强大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采购方面直接从厂商进货,尽量减少存货;沃尔玛自己拥有车队,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管理,使车队始终处于高效运作状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销售成本和日常开支,减少人力成本,因此沃尔玛的商品价格始终保持在最低价格线上,利用成本优势打击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最终获得超额利润。正是优秀的管理、庞大的规模、先进的信息系统、近于苛刻的成本控制,使沃尔玛持续获得成功,但对于人力成本的过度控制却使沃尔玛臭名昭著。
最稳固、最持久的超额利润来自于特许经营权
垄断、商誉、独占性建立起强大的壁垒,把新的竞争者挡在行业之外,在行业内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使同业难于超越。这种超额利润由于坚固壁垒的保护,所以是稳定并可持续的。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可以轻易地获得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甚至容许平庸的管理层的存在,而对超额利润影响甚微,即是那种“傻瓜都可以经营好的公司”。
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有几个种类,如行政垄断、品牌垄断、自然垄断等。其中拥有强大商誉的品牌垄断是最强大、最具成长性、最持久的垄断,投资者若希望获得超额利润,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于这类型的企业并长期持有。
茅台是通过特许经营权获得超额利润的杰出代表。茅台拥有悠久的历史,国酒的美誉,优秀的品质,在国人心中拥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在其他白酒品牌还在进行激烈价格战的时候,茅台的零售价格节节高升,尽管持续提价仍然供不应求。其产品毛利率达到令人惊讶的90%以上,正是特许经营权所带来的超额利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