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农产品之玉米
小麦和玉米在用途上具有替代性,它们都可以作为粮食和饲料,所以当小麦价格出现较大上涨之后,玉米价格也会随后出现上涨。不过随着《能源法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2007年之后玉米的用途已经扩张到了能源领域,作为乙醇汽油的原料,它的需求领域正在向能源方面延伸并在过去的5年时间中经历了多次大幅上涨的行情,见图5.21。
图5.21 相关历史事件对CBOT玉米价格的影响
从图5.21中我们不难发现,机构炒作玉米的热情在过去的5年中得到了尽情的宣泄。这其中2007年底和2010年中期的行情都与美国的能源法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波行情虽然不是法案的直接结果,却是法案通过之后原油价格与玉米价格联动的必然结果。所以今后如果出现了利好原油价格的事件,同样对玉米是利好。当然,在具体交易的时候也要留意前文中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因素,因为如果这些消息不给力的话,那么也会影响行情的高度。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机构借助题材进行炒作的过程中是非常凶悍的,行情经常会以单边突进的方式出现,大家一定要适应这种变化。
除了能源需求对玉米价格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之外,近些年中国的需求也成了引发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2010年前中国是国际市场中玉米净出口的国家,但由于2009年东北的大面积干旱导致玉米大量减产,国内玉米价格大幅攀升并高于国际玉米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大了从美国进口玉米的力度。对玉米而言,中国的进口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尽管当年的量比较有限,但却意味着国际玉米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有数据表明,当年进口玉米157万吨,为上年的19倍。记得当时,每当原油价格上涨或者小麦价格上涨之后,人们也会考虑到中国需求增加而加大做多的力度。
中国近些年对国际市场农产品的需求不只体现在玉米上。有数据表明,2003年、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分别突破了4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其中,2003年和2004年农产品进口额的增速更是分别达到了52.05%和48.07%。另外,200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开始出现48.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改变了我国长达20年的农产品贸易顺差的格局,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外汇贡献功能趋于终结。至2010年,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为历史最大,达到230亿美元。总体来讲,近10年来我国进口额的变化趋势与贸易总额的趋势大致相同,粮食进口的格局进一步得到了确立和发展。中国是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对各类商品的需求也呈现上升的态势,只要有中国需求,商品价格就易涨难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农产品还是资源类产品,中国需求的上升都是一大重要利好,这对市场形成新的供求预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除了中国之外,其他主要玉米生产国的情况也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玉米生产前五位的国家对玉米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任何因为气候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产量下降都会引起玉米价格的较大波动。从交易的角度来看,一旦有风吹草动出现,就应当闻风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交易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