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产品之油籽类

农产品之油籽类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国有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长期以来在我国大豆进口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连续的大幅增长表明,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大豆的最大买家且需求的增长是支撑大豆价格处于高位的重要因素,见图5.23。当前我国大豆产业已处于不安全状态。

第十节 农产品之油籽类

除了玉米之外,中国近些年在大豆和棉花方面的进口量也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也使得国际棉价和大豆价格出现了少见的大涨行情。中国原本是传统的产棉和产豆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最近几年不得不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这些农产品。

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国有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长期以来在我国大豆进口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中国97%以上的大豆进口均来自上述3个国家。10年间,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的份额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00年的20.5%升到2009年的39.1%;而自美国和阿根廷进口大豆的份额却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51.7%和26.8%分别下降到2009年的49.7%和8.8%,见图5.22。

从总量上来看,2006年至2008年的3年间,我国进口大豆价值占全球大豆出口总价值的比重由46.8%上升到62.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进入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规模继续增长,累计进口大豆4 255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3.6%;而到了2010年,大豆进口则是达到了创纪录的5 480万吨。连续的大幅增长表明,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大豆的最大买家且需求的增长是支撑大豆价格处于高位的重要因素,见图5.23。当前我国大豆产业已处于不安全状态。目前,国内大豆市场进口依存度高达70%,国际大豆产业五大巨头A(ADM)、B(邦基)、C(嘉吉)、D(路易达孚)、丰益垄断着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其旗下的企业压榨能力已占国内总能力的70%以上,并将触角向大豆全产业链延伸。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上述三个国家减产、出口壁垒的话,国际以及国内的大豆价格就会出现快速上升。从大的趋势来看,未来大豆价格因为中国的因素出现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大,除非我国能够摆脱粮食不安全,否则这种被动接受高价的格局不会被打破。

img185

图5.22 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img186

图5.23 中国需求增加与大豆走势对照图

生物能源题材也成为最近几年市场炒作的热点。进入2007年之后,关于生物柴油方面的题材开始促使豆油价格出现上涨。作为豆油主要生产国的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先后出台了关于生物燃料的政策和立法,一时间,关于生物能源的题材炒作伴随着原油价格的走高愈演愈烈。由于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最高达到接近150美元/桶,关于生物燃料导致豆油未来供应依然偏紧的论调推动豆油价格持续走高,间接带动大豆价格走强。尽管相对玉米而言,大豆的生物题材并不怎么有吸引力,但如果市场对此的关注度有所上升的话,投机资金自然而然会关注这一品种。

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对国际大豆的强劲需求,近些年来其每年的进口量占到了大豆总贸易量的50%以上。从季节性的角度来看,每年的四季度往往是中国进口大豆的一个比较活跃的季节,而市场往往会根据中国的大豆年度产量情况提前发动行情,所以在交易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三季度行情的演变情况,提前布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