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金业绩表现差异明显
谈到基金在2011年的表现,只能令人失望,“股”“债”双杀成为2011年的主基调,各类型基金的业绩榜单无疑是非常难看的。受股市下跌影响,除货币市场表现一枝独秀外,无论是主动股票型、被动指数型还是仓位灵活的混合型基金,2011年的业绩全部亏损。2011年各类型基金合计亏损累计超过5000亿元,成为2008年之后表现最为惨淡的一年。
这一年间,不同基金也出现了重新洗牌的现象,2010年业绩落后的基金,2011年普遍靠前,就连过去几年长期占据排名前几位的明星基金经理也有失水准。
1.股票型基金收益惨淡
受紧缩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楼市低迷走势、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11年股市持续走低,与股市密切相关的股票型基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这一年,股票型基金的业绩惨淡。
表6-5 2011年收益排名前十位的股票型基金
2011年股票型基金的排行榜不再是谁赚得多谁排名靠前,取而代之的是,谁亏得少,谁就排名靠前。博时主题行业股票基金(LOF)以-9.63%的年收益“领跑”股票型基金,鹏华价值优势股票基金(LOF)以-9.93%的年收益排名第二,东方策略成长股票基金以-10.95%的年收益排名第三。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型基金全年给投资者亏损了15%以上,但仍然排在前10名,这让投资者有些哭笑不得。
表6-6 2011年收益最差的十只股票型基金
2011年股票型基金不仅全线亏损,而且全年有多达45只股票型基金亏损额在30%以上。在股票型基金年收益排行榜的末尾,银华内需精选股票基金(LOF)以-41.78%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一,成为年终最大的笑话。融通内需驱动股票基金以-40.20%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二,华商产业升级股票基金以-39.58%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三。排倒数第十的中邮核心优选股票基金全年也亏损了35.75%。
2.指数型基金无一正收益
2009年和2010年是指数型基金发展较为迅猛的两年,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丰富、连接基金的发展都是推动指数型基金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2011年,中国证监会将指数型基金审核通道单列,提高了基金公司开发指数产品的积极性,指数型基金产品发行数量创历年新高,然而在2011年的指数型基金业绩排名中没有一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
表6-7 2011年收益排名前十位的指数型基金
这一年,指数型基金产品在市场覆盖广度和产品开发深度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被动投资品种选择。其中,创业板ETF及其联接基金的成立填补了创业板指数型基金产品的空缺,上证综指ETF的成立开创了基于大数量样本指数开发ETF的新模式。
2011年国内指数型基金的跟踪标的仍以规模指数为主,但出现向主题指数、策略指数和风格指数延伸的趋势。其中,跟踪主题指数的基金资产规模占比上升明显,跟踪策略和风格指数的基金资产规模占比较小。2011年共发行指数型基金58款,虽然基金成立数量增长,但基金平均资产规模却有所下降。
表6-8 2011年收益最差的十只指数型基金
指数型基金是一种以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指数型基金的投资采取拟合目标指数收益率的投资策略,分散投资于目标指数的成分股,力求股票组合的收益率拟合该目标指数所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在运作上,它比其他开放式基金具有更有效规避非系统风险、交易费用低廉、延迟纳税、监控投入少和操作简便的特点。从长期来看,指数投资业绩甚至优于其他基金。
然而2011年指数型基金业绩着实令人大跌眼镜,有多达21只指数型基金年收益低于-20%。2011年收益低于-10%的指数型基金甚至多达79只。华夏中小板ETF基金、工银瑞信深证红利ETF基金、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基金在黑榜上占据前列,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3.混合型基金成绩平平
混合型基金是在投资组合中既有成长型股票、收益型股票,又有债券等固定收益投资的共同基金。混合型基金会同时使用激进和保守的投资策略,其回报和风险要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风险适中的理财产品。
一些运作良好的混合型基金回报甚至会超过股票型基金的水平。混合型基金设计的目的是让投资者通过选择一款基金品种就能实现投资的多元化,而无需去分别购买风格不同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历史经验表明,面对振荡行情,相对其他类型基金而言,混合型基金更能把握股债跷跷板效应取得较为出色的业绩。虽然2011年呈现出股债双杀的局面,然而混合型基金仍然是那颗明珠。根据第一理财网数据统计,在2011年收益排名中,混合型基金占据绝对优势。
表6-9 2011年收益排名前十位的混合型基金
在2011年混合型基金业绩排名中,位居第一的是交银施罗德的交银保本混合基金,2011年收益为-0.74%;排名第二的是南方避险增值混合基金,2011年收益为-1.91%;第三的是申万菱信盛利强化配置混合基金,2011年收益为-3.35%。
表6-10 2011年收益最差的十只混合型基金
在2011年混合型基金年收益排行榜的末尾,广发大盘成长混合基金以-38.99%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一,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基金以-37.38%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二,华富竞争力优选混合基金以-36.39%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三。
4.债券型基金收益差距较大
2011年尽管债券型基金的发行数量是各类基金中最多的,但在经历前期城投债等风波后,一直比较低迷,直到10月才迎来较为像样的反弹。这一年里,相比股市的难以捉摸,债基产品的多元化、丰富化、低风险和较高收益的搭配,令债基聚集了不少市场人气,2011年的债券型基金的成绩普遍好于股票型基金,不过不同债基的收益却是相差较大的。
表6-11 2011年收益排名前十位的债券型基金
(续表)
2011年部分债券型基金收益超过5%,在2011年债券型基金业绩排名中,广发增强债券基金以6.20%的业绩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招商安泰债券(A类)基金的年收益为5.76%,位居第三位的是招商安泰债券(B类)基金,2011年的收益为5.39%。第四位到第十位的分别是鹏华丰收债券基金4.36%,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债券(A类)基金3.57%,嘉实超短债债券基金3.56%,中银增利债券基金3.52%,博时宏观回报债券基金(A/B类)3.22%,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债券(C类)基金2.87%,博时宏观回报债券(C类)基金2.82%。
表6-12 2011年收益最差的十只债券型基金
在2011年债券型基金年收益排行榜的末尾,金元比联丰利债券基金以-11.57%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一,博时稳定价值债券(B类)基金以-10.88%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二,华商稳健双利债券(B类)基金以-10.65%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三。
图6-8 债券基金平均年收益率
5.QDII型基金行情苦涩
2011年以来,海外市场利空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受累于市场环境,QDII2011年业绩整体低迷,带给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苦涩多于甜蜜。截至2011年年底,QDII型基金已经“出海”五年,累计成立的产品数量也已经超过了50只。
表6-13 2011年收益排名前十位的QDII型基金
2011年QDII型基金全部是亏损的,没有一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不仅如此,而且仅1只QDII型基金亏损幅度在10%之内,其他所有的QDII型基金亏损都超过了10%。在2011年QDII型基金业绩排名中,国泰纳斯达克100基金以-2.52%的业绩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银华全球优选基金,年收益为-16.43%,位居第三位的是工银全球股票基金。
表6-14 2011年收益最差的十只QDII型基金
在2011年QDII型基金业绩排名榜的最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股票基金以26.88%的亏损业绩排在倒数第一位,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基金以26.87%的年亏损排倒数第二,交银环球精选股票基金以24.09%的年亏损排倒数第三。
6.货币市场基金一家独好
2011年基金业绩完败,股票市场下跌,各类基金均跌幅惨重,但货币市场基金一枝独秀。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纳入可统计的79只货币市场基金2011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全线上涨,其间平均涨幅达到3.36%。到了第四季度,货币市场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更是攀升至4.09%。单从这一点来看,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已经接近一年期银行定存3.5%的利率水平,而考虑到其流动性更强,货币市场基金的性价比明显更高。基于国内经济和市场环境,货币市场基金在未来一个阶段内仍将维持高收益。
表6-15 2011年收益排名前十位的货币市场基金
广发货币(B类)基金以4.41%的年收益领跑货币市场基金,南方现金增利货币(B类)基金以4.28%的年收益排名第二,海富通货币(B类)基金以4.19%的年收益排名第三。南方现金增利货币(A类)基金以4.03%的年收益排名第十,与第一名的差距为0.38个百分点。
表6-16 2011年收益最差的十只货币市场基金
在2011年货币市场基金年收益排行榜的末尾,益民货币基金以1.91%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一,景顺长城货币(A类)基金以2.26%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二,华泰柏瑞货币(A类)基金以2.34%的年收益排倒数第三。
从货币市场基金2011年收益排名前十位和后十位一览表可见,可统计的货币市场基金2011年收益都为正,且收益最高与最低的产品之间,年收益差不足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