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成债市之秋
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下,2011年各种债轮番登场,兴风作浪。其中,既有令许多西方经济体深陷泥淖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也有令国内投资者闻风抛售的地方债务,还有令地方政府焦头烂额的高利贷以及有卷土重来迹象的“三角债”,等等。
尽管如此,不过从市场和政策角度,债券市场仍然存在更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或是中国债券市场大发展的一年。债券市场的上涨有可能是一轮持续较长时间的“慢牛”行情。
1.地方债:危机化解考验政府智慧
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达到10万亿元,这一数字在2011年继续上升。地方政府大量债务集中在通过各融资平台获得的银行贷款上,存在管理不规范、运作不透明等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债务危机,多数地方政府没有风险预警措施。地方债务问题的解决,似乎困难重重。而随着北京、上海等四地陆续试行自主发债,相关监管部门公开表示符合条件的地方平台债可以展期,地方债务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案逐渐清晰。
2.欧债:外贸企业心中的“痛”
2011年以来几乎从未从媒体显要位置撤出过的“欧债危机”看似与中国普通百姓的关系不大,却是大量出口企业心中的“痛”。受欧债危机影响,出口企业对欧洲的出口大幅下降,有的订单取消让产品大量积压,库存增加,资金困难;有的效益降低,生存困难。
不少企业希望“欧债危机”能早日结束,更希望对欧洲的出口有所增长。不过,这种希望能否在2012年实现,却要看欧洲的脸色。
3.铁道债:从“无人问津”到“众人追捧”
2011年债券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铁道债的由“冷”到“热”的大逆转:2011年年中,铁道部发行的200亿元一年期短融,遭遇罕见的认购不足,几乎无人问津;而仅仅三个月之后,10月末招标的200亿元铁道债却遭到机构“疯抢”,其中7年期品种中标利率4.93%,投标倍数竟飙至16.87倍。这不仅是2009年2月19日以来已发铁道债的最大认购倍数,同时也是债券市场近3年来所有品种新债的最高值。近几年来,铁道部总负债及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总负债已达近2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近60%。
4.高利贷:民间借贷监管需要新思路
2011年是民间借贷危机集中爆发的一年:除影响最广的浙江省外,民间高利贷危机还波及江苏、福建、河南以及内蒙古等多个省区。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借贷利率也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温州市大约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民间借贷活动。
民间借贷危机的集中爆发,让相关监管部门充分意识到,还是应该要降低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的门槛,赋予民间借贷一定法律地位,将其纳入到正常金融监管中,给民间资本一个合理出路。
5.“三角债”:经营环境恶化下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间形成大量“三角债”,2011年“三角债”似乎又有卷土重来迹象。经济增长趋势放缓,货币政策紧缩,资金流动性不足,企业运作出现问题,账款难以及时收回或者成为坏账。“三角债”问题的卷土重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市场经营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有了新的情况和变化,问题或许并不像20年前那样严重,但对于中国的金融系统来说,仍然是值得重视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