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直接投资的代表性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代表性理论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转让成熟技术,就地生产和销售来延伸新技术的垄断优势,弥补出口减少带来的损失,预先防止东道国企业的潜在竞争。内部化理论也被称为市场内部化理论,它是目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也称其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代表性理论

1.垄断优势论

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的引人注目的论文和著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理论与古典的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模型共同解释了公司专有优势。对海默来说,外国直接投资者是产品市场的垄断者,或更为常见的是寡头垄断者。它们对外国企业进行投资以便抑制竞争和维护自己的市场优势。它们愿意保持对这些企业的控制而拒绝与他方分享股权,以便避免这些公司与本公司其他分公司间的竞争,同时也有利于保守公司的秘密。

海默的理论无助于解释经常出现的“防御性投资”。一些大公司在海外建立的企业似乎往往只有微利。它们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投资是为了阻止其主要竞争者占领国外市场。柯达公司在某国建立子公司可能主要是害怕富士公司进行同样的投资。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汽车制造公司似乎只是为了排挤对方。这种防御性投资看上去可能很像是有益的古典式竞争,但海默则有根据地将其视为寡头垄断行为,即少数公司为寻求市场垄断力量而进行的非价格竞争。

如果外国直接投资的确反映了投资中的市场垄断力量,正如海默所认为的,那么东道国政府便应当愿意对其加以控制。试图保护自己市场垄断力量的寡头垄断者或独家垄断者,其行为一定有损于东道国的国家利益。例如,一家美国公司会指示其位于新加坡的分公司不要向泰国或印度进行销售,因为该公司在这两个国家的分公司正在那里的市场高价出售自己的商品。新加坡政府会迫使这样的外国母公司或者允许更大程度的竞争,或者离开新加坡,这将有利于另一家更积极地从新加坡出口产品的投资者。防御性投资模式也会引起人们的担忧,因为它意味着投资公司会游说东道国政府以得到特殊的市场保护,例如关税壁垒保护。这种保护有利于投资公司,但不利于东道国的整体利益。

2.收益占有理论

从另一个角度看,导致外国直接投资的公司专有优势并不意味着对产品市场竞争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公司必须进行成本高昂的投资,以建立出色的管理体系,获得有关购买者的充足的信息以及开发新的技术和更好的产品。公司此时所面对的挑战是获得足够的投资回报,并继续投资以便不断增强自己的公司专有优势。公司可以得到的投资回报受到产品市场中来自其他公司的竞争的限制,这些公司也都在努力建立和利用自己的公司专有优势。

公司依靠自己的专有优势从事对外投资,就如同它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而不是向其他厂商购买产品一样。是否进行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学原理不过是确定公司边界(自制还是外购,购买还是租用等)决策的国际延伸。为了占有本公司优势的潜在收益,公司往往发现,最好将全部控制权留在自己手中。如果不保持严格的控制,或如果与其他公司分享其国外公司的股份,其公司专有生产优势就会丢失。例如,当只有本公司知道如何对工人进行必要的组织和监督时,如果公司与他方分享控制权,便会使效率和产品质量受到损失(日本汽车制造商曾经对其在美国的分公司有这种担忧,但丰田汽车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合资生产企业都是十分成功的)。如果公司使东道国各合作方可以随意得到本公司的一些机密,这种知识便可能被恶意的合作方或他方用于与本公司进行竞争。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Vernon)从动态角度,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革,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区位因素有机结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解释美国企业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时机和区位选择。

产品周期是产品市场运动的普遍现象。当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改良某种产品时,新产品的周期就开始了。产品周期分为产品创新、成熟与标准化三个阶段。弗农根据美国的情况,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应用到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理论分析中,认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是企业在产品周期运动中,由于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变动而作出的决策。

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产品尚未达到标准化,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与偏好及时地进行改进,在国内生产可以确保及时地获得所需技术、装备、零件和市场信息。而且此时企业的产品差别程度较高,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很低,生产成本对企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大。所以这一阶段的生产一般集中在国内。这时的企业主要利用产品差别和垄断技术来获得高额利润,故其主要目的是垄断国内市场,同时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国内外需求急剧增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强,产品价格的需求弹性升高。价格竞争开始成为主要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因素,产品的成本优势比差异优势更为重要。厂商的直接投资仍选在人均收入水平高、技术先进、与本国需求类似的其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转让成熟技术,就地生产和销售来延伸新技术的垄断优势,弥补出口减少带来的损失,预先防止东道国企业的潜在竞争。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及样式都已完全标准化,创新厂商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与成本,同时,本国的市场已趋于饱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量也急剧增加。于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选址的最佳生产区位。

产品周期理论反映了当时美国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独占鳌头的事实,它把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归结为出口贸易的替代,是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采取的防御型策略,解释和说明了战后美国企业急剧向海外扩张的动机和原因。产品周期理论的重要特色在于将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选择和区位选择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为投资企业进行区位市场选择和国际分工的阶梯分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另外,该理论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有机结合起来论述,是较之先前理论的一个新颖之处。

4.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也被称为市场内部化理论,它是目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也称其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 J.Buckley)、卡森(Mark 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lan M.Rugman)共同提出来的。他们根据美国学者科斯的交易机制和企业内部交易机制的关系,来阐述战后对外直接投资及跨国公司发展的动因。

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而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中间产品的交易,会面临许多障碍,从而提高交易成本。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将各种交易不经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的企业内部市场内进行,从而弥补了外部市场机制的缺陷。当这种内部化跨越了国界,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就产生了。因此,内部化动机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内部化理论还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技术许可证安排这三种方式之间选择的根据。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内部市场,利用并维持其技术优势,获得最大化利润;出口方式则由于关税壁垒等市场不完全原因的存在而不宜采取;许可证方式会使企业面临技术扩散的风险,当公司所掌握的技术进入技术周期的最后阶段,许可证方式才可行。

内部化理论还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增长速度与阶段、盈利率变动。知识产品的内部化保证了企业可以在研究与开发方面连续投资,公司的生产与销售规模也应有同等速度的扩大。相应地,对外投资也会出现高速增长;反之,在公司现有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潜力枯竭时,对外投资增长速度将下降、盈利率下降、海外投资速度也降低,该公司很可能会被其他公司并购。

内部化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内部化理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论证了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化成本之和,企业就有动机并实现跨国投资经营。所以,内部化理论既可运用于发达国家,又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既可用于国内,又可用于国外。但是,该理论忽略了对跨国公司这一典型的国际化垄断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没有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方向和区域分布作出解释,并且只强调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而忽视了市场积极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

5.区位优势理论

经济学家索瑟德1953年在其著作《美国在欧洲的企业》中指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方向取决于区位禀赋的吸引力的大小。这一观点后来被艾萨德予以发展,并被称为区位优势理论。

一个国家适合于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优势,可能是由东道国经济所特有的某些有利因素形成,也可能是由本国经济中的某些不利因素带来的。区位优势可以来自于:投入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地理位置;投入要素的价格、质量和生产率;政府的政策和干预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社会文化差距;法律和商业法规等。因此,那些劳动力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的国家,运输方便、市场潜力大的国家,政治风险小、基础设施好的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由此而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热点区位。

区位优势理论本身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话题,它与行业选择并列,构成跨国公司首先考虑的方向。区位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公司愿意到国外生产以使用其无形资产优势而不在国内生产和出口。因此,区位因素的引入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投资活动的解释。区位优势理论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另一个贡献在于它能同其他理论组合并解释更复杂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但严格地讲,区位优势理论是不完备的,因此在许多著作中并未赋予其与其他理论同等的地位。区位优势理论只涉及投资目标国际环境因素的某些方面,而对其他诸如企业本身的因素、投资动机等则较少论及。

6.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

邓宁教授于1977年提出了一个更加广泛适用的理论模式,它包容了多派学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这就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他认为,一国的国际经济活动包括商品贸易、资源转让、国际直接投资的总和。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O.I.L.Paradigm),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邓宁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所从事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这三种优势是不分主次的。邓宁认为,这三种优势都不能单独用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企业只有在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可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邓宁对三种优势以及它们在决定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作了说明。

邓宁的理论虽然没有多少新颖之处,但它也并非是对其他理论所分析变量的简单总结。它是对其他理论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综合吸收和系统联系,是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高度来讨论这些变量对海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另外,邓宁将这三种优势视为动态的,会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这可以说是比较系统地解释了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及其动态变化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

7.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小岛清教授,根据日本当时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也可以称作边际产业)依次开始进行,而这些产业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的这些比较优势就不能被利用。因此,投资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日本的传统工业部门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海外找到有利的投资场所,就是因为它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坚持用国际分工的原则来分析和论述对外直接投资,有其独到的理论见解,但是其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例如,该理论否定垄断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

8.产业内双向投资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20多年间,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发达国家之间直接投资发展很快,而且根据西方学者的统计,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同一产业内部。1975年,格雷姆比较了187家英国跨国公司及其在欧洲的子公司和88家欧洲公司及其在美国的子公司的产业分布,认为很多在美国进行投资活动的欧洲公司和很多在欧洲进行直接投资的美国公司,其活动的产业是相同的。格雷姆进一步指出,在传统的部门中,产业内双向投资的比例较低,而在技术密集型部门这个比例在迅速提高。1984年,格雷姆根据187家美国在海外的跨国公司和226家非美国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的资料,计算产业内双向投资指数,从而论证了他的观点。

怎样解释这种产业内双向投资的现象呢?尤其是集中于技术密集型部门。海默认为,仅从资本优势、企业优势、国外利润高等因素上解释是不够的,必须用“寡占反应行为”来解释。寡占反映行为是指各国寡占垄断组织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扩大地盘来加强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业内交叉投资是寡占竞争行为的重要手段。金德尔伯格也认为,在寡头控制的工业中,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交叉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少数竞争对手占领潜在的市场而削弱自己的竞争地位。

邓宁认为,直接投资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同一产业内部,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之间科学技术水平相近,都拥有研究与开发的实力。在一个产业中没有一个企业拥有独占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而是同时由几个公司拥有相近或相同的所有权优势。因此,没有一家跨国公司对产业具有独占性的控制能力。比较普遍的情况是,由几家跨国公司同时享有某种类型的优势。

邓宁指出,产业内双向投资除上述之外,还可取得垂直联合的优势,即通过前向联系或后向联系,多阶段生产,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并可利用东道国成本较低的优势。假定有A、B、C三国,三种中间产品分别在这三个国家中最具有规模经济的国家生产,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的转移成本是很低的,例如C国具有最终产品的广大市场,则决定最终装配在C国进行。同时C国对A国和B国进行直接投资,生产中间产品。假定A国最终装配的中间产品到B国生产较为有利,而A国生产的中间产品为B国的最终产品提供了零部件,这样就会引起A、B两国之间的产业内直接投资。

除了上述的原因,产业内国际贸易也是引起产业内双向投资的原因。由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民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结构也基本相似,并且由于对异质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所以就会产生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国际贸易倾向。但是,一旦产业内贸易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进行,产业的双向投资就会替代产业内贸易而出现。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市场障碍比较小的场合,而产业内国际投资则发生在有关税壁垒、政府控制较严等市场不完全竞争的状态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