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银纪念币生产工艺

金银纪念币生产工艺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镜面工艺一样,我国绝大部分贵金属纪念币采用了此种工艺,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纪念金币。彩色贵金属纪念币的制作是采用一种特殊的移印工艺技术,在金属币上印制彩色图像。采用激光全息制作的金银纪念币的图案时隐时现,令人着迷,魅力无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金银纪念币的防伪性能。航天博览会银币和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纪念银币即采用此种工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纪念币中的“开国大典”纪念币采用了此工艺。

第7节 金银纪念币生产工艺

1.平底镜面

贵金属纪念币的底平面要高度平整、光亮如镜,使其图案和底面的反差更为强烈,层次更为分明。这主要是通过对压印模具进行镀硬铬后再研磨、抛光等方法获得。我国绝大部分贵金属纪念币采用了此种工艺,如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

img71

平底镜面工艺

2.喷砂凝霜

应用目数不同的砂粒(或金属丸)将选定的底面或图案喷射成磨砂面,形成凝霜效果,增加图纹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与镜面工艺一样,我国绝大部分贵金属纪念币采用了此种工艺,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纪念金币。

img72

喷砂凝霜工艺

3.反喷砂

反喷砂是在原浮雕或文字喷砂部分采用光亮工艺,而将币的底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艺术效果,且提升了该币的防伪特征。我国最早是在1992年版熊猫金币的“天坛”面上采用了此工艺。

img73

反喷砂工艺

4.隐形雕刻

隐形雕刻是运用计算机编程将两个不同的图案处理后分别表现在同一部位的两个侧面,造成从某一个角度能看到A图案,而换一个角度可以看到B图案的一种双重图像雕刻工艺,它可以使同一凸纹图案中产生两种不同图像的视觉效果。隐形雕刻技术具有一定的加工难度,并且需要具备较精密的加工设备,运用在制造贵金属纪念币上可以提高其防伪水平。1999年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金银纪念币(第1组)和2001年中秋节银币即采用了此种工艺。

img74

隐形雕刻工艺

5.双金属镶嵌

双金属镶嵌就是将两种不同色泽的金属采用组合的方法铸造出一种全新效果的金属硬币。它由两部分组成,即外环和内芯,其一问世,就受到了各国造币厂的充分重视和欢迎。所谓局部镶嵌(或局部镀覆),就是在单一金属硬币的某一局部图案上采用镶嵌或镀覆技术把另一种金属组合上去,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金银纪念币上,从而提高了金银纪念币艺术色彩和鉴赏效果。在单一金属铸造硬币基础上研发出了双金属镶嵌硬币,继而应用到金银纪念币上,现又发展到局部镶嵌(或局部镀覆)的金银纪念币,极大地丰富了钱币库里的种类,满足了广大钱币爱好者的鉴赏和收藏需要。2000年发行的1/2盎司千年纪念金币即采用此种工艺。

img75

双金属镶嵌工艺

6.彩色图像

彩色贵金属纪念币的制作是采用一种特殊的移印工艺技术,在金属币上印制彩色图像。由于其打破了传统金属铸币的单一色泽,使得贵金属纪念币显得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币面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主题图案更加突出生动。1997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套彩色币“生肖虎年1/10盎司彩色金银币”。

img76

彩色图像工艺

7.激光全息

激光全息又称幻彩,是用高能激光束在模具表面蚀刻出高精度的线条,使金银纪念币表面呈现出多层次光效的一种工艺。把激光全息技术应用到贵金属纪念币上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国际上也是近几年的事。采用激光全息制作的金银纪念币的图案时隐时现,令人着迷,魅力无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金银纪念币的防伪性能。2002年观音幻彩纪念金币即采用此种工艺。

img77

激光全息工艺

8.电镀

根据设计和纪念币美观要求,在币面选定的部分或全部图案上电镀上其他金属。航天博览会银币和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纪念银币即采用此种工艺。

img78

电镀工艺

9.坯饼深腐蚀

采用特殊的化学试剂对坯饼进行抛光处理,使得纪念币镜面特别光亮,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银币即采用了此种工艺。

img79

坯饼深腐蚀工艺

10.高浮雕

高浮雕是相对于传统的浅浮雕而言,采用更高的浮雕来表现纪念币图案的层次感。2001年发行的敦煌石窟2盎司银币采用了此种工艺。

img80

高浮雕工艺

11.凹刻

凹刻是中国造币界创造的特有雕刻方法,即借助金属折光的原理,在币面的浮雕上采取凹向雕刻法,用以表现金银币上熊猫皮毛的黑白双色,解决了传统镜面喷砂工艺难以表现折光效果的难题。1983年我国发行的熊猫金银币背面均采取了此种工艺。

img81

凹刻工艺

12.微缩雕刻

微缩雕刻就是在原模型图案特定隐蔽部位雕刻肉眼不易查看到的细微文字或隐形图案,作为防伪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纪念币中的“开国大典”纪念币采用了此工艺。

img82

微缩雕刻工艺

13.无边

取消纪念币表面的传统清边,用以表现特殊的效果。2001版熊猫普制金币、龙门石窟1公斤银币都采用了此种工艺。

img83

无边工艺

14.仿旧

采用硫化工艺处理银币表面,使之呈现暗黑色的古币效果。2001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纪念银币采用了此种工艺。

img84

仿旧工艺

15.圆形打孔

我国古代的铸钱中间都有一个方形孔,象征着“天圆地方”,民间称这种铸钱为“孔方兄”,但自机制币出现后,就不再采用这种中间打孔的钱币形制了。为仿制古代的方孔钱,我国造币厂采用压印后再冲孔的工艺技术,制造出“大唐镇库”、“宝源通宝”等圆形方孔贵金属纪念币(章),以满足钱币爱好者的收藏需要。

img85

圆形打孔工艺

16.边部滚字

边部滚字就是在金属硬币边部的圆柱体立面上滚上各种文字和图纹,这种文字和图纹可以是阳文(凸出),也可以是阴文(凹入)。金属硬币边部滚上字符,一方面增强了硬币的鉴赏效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硬币的技术含量。由于硬币边部滚字的工艺技术较为复杂,这就给制造假币者增加了技术难度。近几年我国铸造的部分贵金属纪念币品种也应用了这种技术。采用此工艺的有:199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1/2盎司金币即在边部铸有“ZHONGGUO”字样。

17.连续斜丝齿

通常金属硬币边缘的连续丝齿均是与硬币轴径相互垂直的,而连续斜丝齿却与硬币的轴径有一个交错的角度。由于有了这个角度,就给金属硬币的压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亦向传统的造币压印工艺提出了挑战。换句话说,也就是增大了硬币的制造难度,提高了硬币的技术含量和防伪程度。目前世界上采用这种工艺技术制造硬币的国家极少,我国已于2001年将这一技术应用到部分贵金属纪念币上。2001版熊猫普制金币、北京申奥成功一周年纪念银章采用了此种工艺。

img86

异形币

18.异形

传统的机制币形制主要为圆形,大多数金属硬币的边部有连续丝齿,少数为平边无丝齿。后来人们为丰富金属硬币的形制,同时也为了提高硬币的制造难度,增加硬币的防伪技术含量,又研制开发出了非圆形的硬币,从三边形到十几边形都有,而应用于流通硬币的形制主要有七边形、十边形等。用于制造金、银、铜纪念币的异形币有三边形、长方形、环形、扇形、椭圆形、盆形及镶拼式等等。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为体现创新并表现特殊题材,采用了长方形、扇形、梅花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