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早规划,别等有了钱再说

提早规划,别等有了钱再说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理什么财。”

提早规划,别等有了钱再说

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理什么财。”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几乎80%以上的年轻人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更是如此。难道,你真的无财可理吗?

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按常理说小王每月收入2600元,比小刘多1100元。他应该比小刘“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事实真是这样吗?他们两人均是每月月初单位开支,结果同样是半年,半年后,小刘存下了3300元,小王只存下了不到60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小王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小刘,除去这些基本消费,在旅行、健身、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基本消费加上娱乐消费,小王的2600元月收入所剩无几。而小刘虽月收入不高,但一切从简,基本消费只有800元,又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喜欢看书,每月花费1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小刘每月的开销大概在900元,半年能节余36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小刘半年下来存了3300元,之后他又把其中的3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到期不取,自动续存。

◎号脉问诊: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声称自己没有钱理财的小王,真的无钱可理吗?那为什么收入比他少的小刘却有积蓄。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其实小王并不是没有钱可以理,而是根本没有理财的意识。现在的年轻人,部分人收入比小王要高,但是没有很好的理财意识,经常不到月底就没钱了。甚至还要借钱过日子。看到这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所以,千万不要再说:“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

◎对症下药:

对于没有理财经验的人来说,一般都是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

时间段一般是毕业后的1~5年中,这段时期的特点是:收入相对较低,而且朋友、同学多,经常聚会,还有谈恋爱的情况,花销较大。所以这段时期的理财不以投资获利为重点,而以积累(资金或经验)为主,这段时期的理财步骤为: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这里是广义的资产增值,有多种投资方式,视你的个人情况而定)→应急基金→购置住房。战略方针是“积累为主,获利为辅”。根据这个方针我们具体的建议是分三步:存,省,投。

存,即要求你每个月雷打不动的从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存入银行账户,这是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第一步,一般建议每月提取10%~20%的收入作存款。当然这个比例,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这要视实际收入和生活消费成本而定,但是在说到存这一点的时候,要跟大家强调一点,存款要注意顺序,顺序一定是先存再消费,千万不要在每个月底等消费完了以后剩余的钱再拿来存,这样很容易让你的存款大计泡汤,因为如果每月先存了钱,之后的钱用于消费,你就会自觉地节省不必要的开销,而且并不会因为这部分存款而感觉到手头拮据,而如果先消费、再存款,则很容易把原本计划存的钱也消费掉了,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先存款后消费的好习惯。

省,顾名思义就是要节省、节约,在每月固定存款和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把节余下来的钱用于存款或者用于投资(或保险)。看到这里,很多年轻人可能会觉得这一条难以执行,并把“省”跟“抠门”、“小气”等行为划等号,实际上这种认识也是有偏差的。举个例子,老王每月在抽烟上要花费400元,这是一笔完全不必要的消费,既对身体有害,又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烟是可以戒除的,这里就可以把这笔费用节省下来,一年能节省4800元,足可以给自己买一份健康险了!

投,在去除每月固定存款和固定消费之后的那部分资金可以用于投资。比如:再存款、买保险、买股票、买基金,教育进修等。这里我们说的投资不仅仅是普通的资金投入,而是三种投入方式的总称:一般性投资、教育投入、保险投入。

一般性投资建议:因为短期内不存在结婚或者其他大的资金花费,所以可以多提高投资理财的能力,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可将每月可用资本(除去固定存款和基本生活消费)的60%投资于风险大、长期报酬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外汇、期货等金融品种;30%选择定期储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较安全的投资工具;10%以活期储蓄的形式保证其流动性,以备不时之需。

上面是普通情况下我们对初期理财者提出的建议,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经济状况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把这部分资金用于教育投入和保险投入,或者作相应的组合。

◎理财小课堂: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一辈子勤奋努力,辛辛苦苦地存钱,却又不知所为何来,既不知有效运用资金,亦不敢过于消费享受;或有些人试图“以小搏大”,不看自己能力,把理财目标定得很高,在金钱游戏中打滚,失利后就颓然收手,放弃从头开始的信心,落得后半辈子悔恨抑郁再难振作。

要圆一个美满的人生梦,除了要有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外,还要懂得如何应对各个人生阶段的生活所需,而将财务做适当计划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既然理财是一辈子的事,何不及早认清人生各阶段的责任及需求,制定符合自己的理财规划呢?

img3求学成长期

这一时期以求学、完成学业为阶段目标,此时应多充实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若有零用钱的“收入”应妥善运用,此时也应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切勿“追赶时尚”,为虚荣所役。

img4初入社会青年期

初入社会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经济独立的基础,可开始实务理财操作,因为此时年轻,较有事业冲劲,是储备资金的好时机。从开源节流、资金有效运用上双管齐下,切勿冒进急躁。

img5成家立业期

结婚是人生转型点,此时的理财目标因每个人条件及需求不同而异,若是双薪无小孩的“新婚族”,较有投资能力,可试着从事高获利性及低风险的组合投资,或购屋或买车,或自行创业等。而一般有了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顾子女养育支出,理财也宜采取稳健及寻求高获利性的投资策略。

img6子女成长中年期

此阶段的理财重点在于子女的教育储备金,因家庭成员增加,生活开销亦渐增,若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则医疗费、保险费的负担亦须衡量,此时因工作经验丰富,收入相对增加,理财投资宜采取组合方式,贷款亦可在还款方式上弹性调节。空巢中老年期

这个阶段因子女多半已各自离巢成家,教育费、生活费已然减少,此时的理财目标是包括医疗、保险项目的退休基金。因面临退休阶段,资金亦已累积到一定数目,投资可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线逐渐靠拢,有固定收益的投资者尚可考虑为退休后的第二事业做准备。

img7退休老年期

此时应是财务最为宽裕的时期,但休闲、保健费的负担增大,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时,若有“收入第二春”,则理财更应采取“守势”,以“保本”为目的,不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规避的“善后”特性,因此财产转移的计划应及早拟定,评估究竟采取赠与还是遗产继承方式符合需要。

上述六个人生阶段的理财目标并非人人可实践,但人生理财计划也决不能流于“纸上作业”,毕竟有目标才有动力。若是毫无计划,只是凭一时之间的决定主宰理财生涯,则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极端结果。财富是靠“积少成多”、“钱滚钱”地逐渐累积,平稳妥当的理财规划应及早拟定,才有助于逐步实现“聚财”的目标,为人生奠定安全、有保障、高品质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