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黄金的演变史

货币黄金的演变史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国货币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这个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黄金本位制,也是一个变相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解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自此,黄金正式非货币化,黄金的货币属性在法律上被取消了。

(一)货币黄金的演变史

历史上,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信用货币制度四个阶段。

黄金正式作为流通货币,是在16—18世纪。当时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金银复本位制。复本位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金币和银币按其各自实际价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如英国,金币“基尼”与银币“先令”,就同时按市场比价流通;另一种是金币和银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两币位制”,也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这种制度。复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经常使商品价格和交易处于混乱的状态。从19世纪起各国相继放弃了金银复本位制。

19世纪后期,金本位制被普遍采用,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货币体系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

(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和自由流通。

(2)流通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3)在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其汇率是根据两国货币的黄金含量计算出来的,称为金平价。

广义的金本位制还包括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英国于1816年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其后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到1900年也实行了金币本位制。

在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多都实行了金币本位制。从历史上看,金币本位制对于各国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统一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金币本位制下黄金的自由铸造、自由流通的基础遭到了破坏,并最终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终结。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输出,并且停止用纸币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本位制逐渐被金块本位制和金兑汇本位制所取代。金块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国货币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但是,这两种制度依然不是稳定的货币制度。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国际金本位制终于全面瓦解。

金本位制度瓦解后,国际货币制度混乱,但主要国家货币(纸币)依然与黄金挂钩。

二战爆发后,世界资本主义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战后,欧洲各国经济实力大大削弱,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黄金储备迅速增加,约占当时资本主义各国黄金储备的3/4。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也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是:

(1)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4)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这个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黄金本位制,也是一个变相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黄金大量外流,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1971年8月15日美国公开放弃金本位,同年12月美国又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发两次危机,1973年2月13日美国政府再次将美元贬值。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解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牙买加协定》宣布:取消黄金官价,黄金非货币化。自此,黄金正式非货币化,黄金的货币属性在法律上被取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