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基金评级

关于基金评级

时间:2023-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产配置可根据年龄、风险偏好与投资判断等不同的层次去规划。如果知道经济处于谷底阶段,基金投资者便可以提高债券型、货币型等低风险基金的投资比重;反之,在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则应该加大股票型、配置型基金的投资比重。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基金投资者总是勇于追涨杀跌,却怯于逢低介入。无论是从规避风险来说,还是从创造收益来看,基金投资都是广大投资者最佳的选择。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调整持有股票型基金的仓位。

【学习要点】 基金投资需要长期的理性思考和短期的投资策略。本章主要从基金投资的入市策略、基金的选择策略及基金投资的资产配置策略三方面为基金投资者提供一些在实际操作中可遵循的方法及建议。

【重点难点】 基金选择策略,包括选择基金品种、根据星级选择基金及选择基金的信息分析方法,如如何选择和应用最有用的信息;如何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怎样分析基金的业绩;怎样使用基金排行榜。本章学习难点:基金投资的资产配置策略,包括资产配置理论的概述、基金投资中几种典型的资产配置方式、如何用风险矩阵作个人资产配置、如何用净值压力测试作资产配置以及资产配置的追踪调整。

每一个投资者在投资前都必须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投资规划就是从理财目标设定开始。可以把每个理财目标比喻为一个信托目的,根据信托目的配置信托财产,可以分为购房置产信托、子女教育金信托及退休安养信托等。因为每个信托的年限不同,所以给予受托人的投资原则也不一样,资产配置也会有所差异。

目前手上的资金不一定等于可以用于投资的钱。如可能考虑先还贷款,再把至少3个月的生活费留下来当作紧急预备金,还要把未来一年的大笔支出如保费、学费、缴税、旅游等预留下来,剩下的钱才拿来作投资运用,建构投资组合。

资产配置可根据年龄、风险偏好与投资判断等不同的层次去规划。首先遵循“分散风险”这一投资学上的重要原则,其次选择相关性低的投资工具来搭配可以达到避险的效果。资产配置可以按照目标顺序作全盘规划,也可以在一笔资金确定可用年限及投资者风险偏好下,以风险矩阵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工具。

以理财目标作出的资产配置,是长期内最适合个人资金运用期间与各种投资工具特性的组合,可以当作核心组合,当市价变动使得组合比例有所变动时,适合用固定投资比例法去调整。如果是在短期理财目标弹性大的情况下所作的投资,有能力承担较大的风险,可以当作周边组合,当市价变动使得组合比例有所变动时,适合用投资组合保险法去调整。

投资策略是一套一致性的操作法则,基本前提是金融市场是一个有效率的市场,行情无法事前正确预测。依据各个市场的特性、资金的期限、可运用信息的多寡与可投入时间的长短,拟定出一致性的投资策略。

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条件的投资策略,因此不易克服在投资心理学上常提到的贪与惧的两大障碍。涨了期待还会再涨舍不得卖,跌了也期待会反弹,怕一卖就亏损。或是盲目跟随大众行动,不能与自身的条件相配合,以致无法享受长期投资应有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股票基金的投资者无法赚到10%长期平均报酬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有一个投资策略可以适合每一个不同背景、形态或用途的个人、法人或基金,因此不同的投资策略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势与劣势。投资策略与投资判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投资判断就难以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唯一不需要判断卖点的是长期持有策略,但在买点上仍需作价值合理性的判断。不需判断买点的是定期定额投资策略,但在卖点上仍需就未来流动性需求与市场价值合理性作判断。

1. 必须学会转移你的关注点。很多投资者之所以会一遇到股市震荡便赎回,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过分关注市场造成的结果。作为一种长期投资方式,当你选择了好基金之后,需要的仅仅是长期持有。因为从长远来看,基金净值呈现的是一种增长的趋势。

2. 必须避免接受所有的信息评论。巴菲特曾经这样说过:“你的股票,并不因为别人赞同你而增长,也不会因为别人不赞同你而下跌,它只与你分析的正确与否有关。” 无论是谁作出的决定,都不过是对市场的一种预期,只有经过市场检验之后才能大白于天下。

3. 应该及时对组合中的变动作出正确的评定。在你的投资组合中,不同基金的增长速度、风险等各种因素都是不同的,所以它们最终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了能够让你的投资组合时时都是“最佳组合”,必须不定期地对组合中的基金进行正确的评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基金所对应的比较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在评定时也应该按不同的类别分别进行,否则最终的结论无法为你提供任何帮助。

要考查一家基金公司的优劣,基金投资者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基金公司是否专业。

2. 股东背景是否雄厚。

3. 投资理念是否先进。

4. 公司制度是否健全。

5. 基金公司是否具有诚信。

6. 基金公司的过往业绩是否优秀。

7. 投资团队是否优秀。

8. 基金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

9. 对基金公司的评价是否利好。

进行基金投资,选择时机很重要。选得准,既可以增加获利,又可以降低短期套牢的心理煎熬,抑或规避股市长时间下跌造成的巨大损失。不过,证券市场是变幻莫测的,对缺乏专业知识和技巧的广大基金投资者来讲,要想预测准确毕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选择基金不应盲目进入,必须要根据市场的趋势来判断,选择最佳的进入时机。那么,基金投资者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够选准买进的时机呢。一般来说,可以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 学会判断经济景气如何。宏观经济的景气指数常常可以较好地判断市场的短期走势。如果用它来判断进场的时机,将可以从低买高卖中获利。如果知道经济处于谷底阶段,基金投资者便可以提高债券型、货币型等低风险基金的投资比重;反之,在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则应该加大股票型、配置型基金的投资比重。

2. 预判市场的冷热程度。要预测市场的走势,基金投资者还可以通过预判市场的冷热程度来实现。一般来说,通过基金募集的情形就可以窥探一二。募集情况火爆时,市场中基金的风险相对较大;而在募集冷清的时候,基金的市场风险则相对较小。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基金投资者总是勇于追涨杀跌,却怯于逢低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要在基金投资中赚钱,选择时机固然重要,但根据市场的形势,选择正确的买进策略同样不能忽视。例如,当股指虚高时,虽然牛市的格局很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但是短期调整不可避免。只要你能采取步步为营、分批买进的策略,同样能够规避风险,降低损失。一般来说,分批买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逐次金额递增买进的办法;另一种是采用等金额买进的办法。

基金亏损了,切不可急匆匆地赎回了事。在决定是不是赎回基金止损前,投资者应该先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卖掉了基金,你还有更好的投资方式吗?其二,你确定市场真的发生变化了吗?

无论是从规避风险来说,还是从创造收益来看,基金投资都是广大投资者最佳的选择。当基金净值下跌时,必须确定市场究竟是真的发生变化了,还是一次短期内的调整呢?当然,要想正确判断市场的走势并非易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调整持有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先尽可能减少股票型基金的缩水,等到市场走势明朗后,再决定是赎回还是继续买进。市场出现调整或是下跌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顾后市的进展,一见到下跌就匆匆地赎回止损。

不过,假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投资者必须立即赎回止损。

1. 到达你设定的止损位。

2. 投资的目标发生改变。

3. 风险超过了自身承受范围。

4. 持有基金的本质发生变化。

5. 基金的规模发生变化。

投资者在做完风险评估后,接下来就是把评估结果与要买的基金品种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比较,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通常有5种类型:保守型、安稳型、稳健型、成长型和积极型。这5类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依次递增。根据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提出如下选择基金品种的建议:

1. 保守型的投资者。建议这类投资者选择购买货币型基金或者是保本型基金。因为这样的投资者极不愿意面对投资亏本,不会主动参与有风险的投资,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他们仍希望将钱存放于相对保本的地方。

2. 安稳型和稳健型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可以购买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保本型基金的组合。因为这类投资者较之保守型投资者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

3. 成长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中投资风格稳健的基金,如混合型基金或者那些申明稳健成长风格的基金,也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基金的资产配置,实现收益的稳定增长。

4. 积极型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中那些追求高额回报的基金或者指数基金。

对于首次发行或者运作历史较短的新基金,没有较长的业绩历史可以参照,投资者可能会存在一些困惑,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基金经理是否有基金管理的经验。虽然基金没有历史或者历史较短,但基金经理的从业历史并不一定短。如果基金经理有丰富的基金从业经验,投资者就可以“有迹可寻”,即通过该基金经理以往管理基金的业绩了解其基金管理水平的高低。投资者可以从招募说明书、基金公司网站上获取基金经理的有关信息,并对其从业资历进行分析。

2. 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的业绩如何。在国内基金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基金经理群体还比较年轻的背景下,即使新基金的基金经理过去并没有管理过基金,但该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都有优秀的业绩表现,投资者也可以考虑。因为多数情况下,优秀的基金公司为了保持其在业界的长期声誉,大多不会让基金业绩长期地差强人意。当然,投资者在投资时应注意新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的投资方式是否有良好的契合度。

3. 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及其是否与投资组合吻合。只有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者才能大概知道基金的投资方向,从而对基金的收益和风险有恰当的期望。如果新基金已经公布了投资组合,投资者可进一步考察。一是考察基金实际的投资方向与招募说明书中陈述的是否一致;二是通过对基金持有个股的考察,可以对基金未来的风险、收益有一定的了解。

4. 基金费用的多少。新基金的费用水平通常比老基金高。因为新基金通常规模较小,不能像老基金那样借助规模效应来降低费率。许多基金公司会随着基金资产规模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费用。投资者可以将基金公司旗下老基金的费用水平和同类基金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该基金公司以往是否随着基金资产规模的增加逐渐降低费用。

5. 基金公司是否注重投资者利益。基金公司承担着代客理财的信托责任,应充分关注投资者的利益。较低的费用水平是体现基金公司关注投资者收益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对基金资产规模的控制,因为如果基金规模过大,基金经理实现其投资策略可能有困难。

所谓基金评级,就是独立的第三方权威评级机构通过收集有关信息,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基金绩效表现作出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进行基金评级通常要遵循如下步骤:

1. 基金分类。分类是评级的基础,评级应在同类型基金之间进行,不同类别的基金之间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哪个好、哪个不好,是无法说清楚的。

2. 指标体系的建立。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是科学、公正和客观评价基金的重要步骤。

3. 指标的计算。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种指标,是实施评价的关键技术。

4. 排序。规定排序规则,将计算结果按照规定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得出基金星级。

基金评级中的星级代表了某基金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是一个反映基金投资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对于投资者选择基金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将谈谈如何使用星级选基金。

使用基金星级选择基金的方法如下:

1. 了解自己的风险属性。通过投资调查问卷评价自己的风险属性。

2. 将评价结果与基金投资风格相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种类。

例如,保守型的投资者应该选择货币型基金或者保本型基金;积极型投资者应该选择股票型基金或者是指数型基金。

3. 在适合自己的基金类别中选择星级多的基金。例如,积极型投资者应该在股票型基金中选择星级多的基金,一般选4星和5星的。

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评级只是挑选基金的起点,星级评价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某只基金获得好的星级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在使用星级的时候,投资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理解星级。星级只是代表了基金的历史表现。在这种趋势可以延续的条件下,投资者可以选取持续获得高星级的基金。或者星级连续上升的基金。同时,还可从低星级中挖掘潜在的高星级基金。

2. 如果基金经理有变动,星级评价不会随之改变。评级结果可能只反映了前任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的业绩。换了基金经理就要密切关注基金的新动向,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进行调整。

3. 星级评价结果定期更新。投资者不要因为某基金的星级下降就抛售该基金。星级评价结果的变化并不一定表示基金业绩表现的回落,也可能只是其他同类基金表现转好所致。投资者在作出选择之前,应该分析基金星级变化的原因,把握星级变化的轨迹,然后才能决定该不该换基金。

4. 警惕星级大幅下降。星级大幅下降意味着投资者平时没有对基金的星级变化轨迹有很好的了解。基金业绩的大幅下滑至少应该引发投资者作以下思考:该基金业绩大幅滑坡是因为其投资风格已经过时了,或者是该基金发生了一些基本变化从而影响其前景。以基本面变化为例,该基金是否更换了基金经理?营运费用是否明显上升?是否改变了投资策略?如果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时候就要考虑将其卖掉了。

5. 卖出基金的成本费用如何。在国内,目前投资者主要应考虑的是需要支付的交易费用;在境外,税收则更是要重点关注的。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基金评级不失为一种评价基金业绩的好方法。它将基金类别、投资风险和基金收益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全面评价基金的经营业绩。但它也并非十全十美,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

1. 基金评级的局限性

(1) 基金评级只是对基金过去业绩的描述,但过去并不等于将来,基金评级高只能表明基金过去业绩不错,但它并不是对基金未来业绩良好的肯定。

(2) 评级不能将与基金相关的所有重要信息完全包括进去。如基金经理的替换、基金的费用和基金的投资组合等。

(3) 基金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基金评级有效的关键因素。所谓基金业绩持续性是指在样本期内基金业绩是否稳定、是否具备前后的连贯性。即前期业绩较好的基金在未来期间的业绩也会相对较好,而在前期业绩差的基金在未来的期间也会较差。只有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基金的业绩才可以预测,一切关于基金过去表现的信息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基金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决定了基金评级是否具有意义。进行评级的目的主要是为未来的投资提供信息和评价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而这两者都是以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为前提的。如果基金业绩不具备持续性,那么基金评级的结果就值得怀疑。

另外,对于新推出的基金是无法给出评级依据的,这就需要投资者自己对基金经理人和基金公司作出评价。

(4) 星级评级体系的主要评级指标是风险调整收益,而较少考虑到基金的运作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这使测度指标体系不具有完备性,而且容易造成市场出现短期的较大波动时,基金的星级会发生巨大变动,并使评级结果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

(5) 基金评级没有考虑到基金净值波动对投资者造成的影响。

总之,基金评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晨星、理柏、中国基金测评、大博金评级都希望告诉我们基金业绩的真相,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基金千差万别,一个动态的市场终究需要动态的观察与分析。所以,任何评级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能当作参考。

2. 克服基金评级局限性的办法

(1) 关注基金管理公司。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的基金经理都是在一个投资总监的指导下进行投资的,那么只要投资总监不换,该公司的不同基金就会有一定的可持续性。有效地利用这种持续性对于投资该公司旗下的基金非常有帮助。

(2) 考察基金经理。对投资者来说,基金经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仔细观察他们的上任情况、投资经历对投资大有裨益。一般来说,上任越久,该基金经理对该基金的了解和掌控就越好,基金的过往业绩就越有参考价值,同时该基金的业绩持续性也就越好。而如果基金经理刚上任,那么他对基金的未来投资就有一定的适应期,同时也就给未来的增长带来变数。同样,如果有基金经理即将离任的消息,对于广大基金投资者来说这也会带来一定风险。

(3) 考察研究团队。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的研究团队也十分重要,因为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往往要求一个研究团队对经济增长、宏观调控、通货膨胀、国际利率环境等要素作出分析预测,这是基金经理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一般来说,一个强大的研究团队往往意味着更专业的投资和更好的回报。

要想选出回报率高而风险相对较低的基金,做好基金相关信息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多种多样的信息,基金投资者只要掌握了其中最主要、最有用的信息,就能找到理想的基金。

那么,究竟哪些相关信息对基金投资者是最有用的呢?一般来说,基金投资者需要重点掌握的披露信息包括招募说明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基金公司的动向以及基金的表现。此外,基金投资者还应该对基金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考察和评测,以便能够选到优秀的基金公司和优质基金。

1. 招募说明书。在招募说明书中,基金投资者可以了解到管理人情况、托管人情况、基金销售渠道、申购和赎回的方式、价格、费用种类、比率、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风格、会计核算原则、收益分配方式等信息。可以说,招募说明书涵盖了对基金有重大影响的大部分信息,是基金投资者判断是否购买的一个重要标准。通常在基金发行认购时,会公布招募说明书,开放式基金每隔6个月会进行招募说明书的更新。

2. 定期报告。每只基金都会定期公布一些报告,包括日净值报告、季度投资组合报告、半年报和年报。日报一般是每只基金净值的公告,揭示基准日当天最新的净市值。该数据每天进行计算,次日公告。通常,基金还会对基金中股票、债券的比例,投资股票的行业分类、前十名股票明细等进行公告,一般称为季度投资组合公告。该报告在每季度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公告。

3. 其他公告。在每个会计年度,基金还会对半年和一年的运作及业绩情况进行披露。主要包括管理人报告、财务报告等重要事项。在年度报告中,除披露中报应披露的内容外,还必须披露托管人报告、审计报告等内容。一般来说,中报在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结束后60日内公告,而年报则在会计年度结束后90日内公告。

4. 临时报告。除了以上各种公告之外,基金投资者还必须随时了解基金公司的一些临时报告。因为在经营运作过程中,一些重大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到基金的业绩表现。通常,在事件发生后,基金公司便会立即进行公告。

如何应用上述信息呢?

首先是粗读。要对全部信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精选。对一些基金公司重点披露的重要内容要进行重点阅读,分析并掌握其中的缘由。最后是整理。经过分析,基金投资者要找出最具价值的东西,整理归档,为基金的甄选做好准备。

能否选择最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应用到投资中去,是衡量一个投资者是否合格的标尺,是决定其最终投资成败的关键环节。

招募说明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所披露的是基金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充分地掌握其中的内容,对选择优质基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长达数万字的招募说明书到底该怎么阅读呢?一般来说,可以重点关注其中六大关键点。

1. 基金是什么类型的。大家知道,基金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之分,开放式基金中又包含股票型、配置型等不同的种类,正是因为种类的不同,决定了基金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和投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也造成了基金所承担的风险和追求的收益的差别。所以,预先掌握基金的类型,将有利于基金投资者选择适合自身需要(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的基金进行投资。

2. 风险究竟有多大。在买基金之前,先了解它的风险大小是至关重要的。在招募说明书中,基金公司从市场、信用、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对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基金投资者可以正确地评估基金投资中所蕴含风险的大小。

3. 基金经理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招募说明书的时候,应对基金经理的专业背景、从业经验、任职期间的业绩表现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以了解其投资风格及投资收益情况。

4. 投资组合及策略如何。在市场中,有的基金喜欢投资于小型快速成长的公司,而有的则喜欢投资于大型绩优公司。正是因为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这些投资策略的不同,导致了基金投资范围和风险、业绩的差别。而这些都在招募说明书中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投资组合中各种资产的比例限定),基金投资者有必要对其有充分的了解,以免在今后的操作中因为业绩短期变动而造成操作失误。

5. 过往业绩的表现情况。虽说未来的收益情况不会复制以往,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往业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体现了基金业绩的连续性。通过对过往不同时期基金净值、累计净值等进行比较,可以预期基金长期的走势及回报率的大小。

6. 支付多少费用。了解与费用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地降低各种费用和损失,能够降低费用水平,提高回报率。

弄清了上述六个问题,基本上就掌握了招募说明书中的内容。

基金的经营业绩按年度计算,基金年报揭示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具权威性,其参考价值也最大。想要读懂基金年报,首先必须了解其中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和信息。在基金年报中,通常包含投资策略、投资风格、投资组合、持有人结构、财务指标和数据、会计报告、内控机制、分红策略和重大事项等。此外,还会涉及基金简介、管理人报告、托管人报告、份额变动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基金年报中的内容虽然广泛,却并非都必须掌握。投资者只要选取那些有用的内容重点掌握,便达到了阅读基金年报的目的。

1. 基金的投资策略如何。投资策略是基金能否取得良好收益的重要保证,也被认为是选择基金的重要指标。而市场瞬息万变,原来的投资策略常常被调整。如果投资者仍旧按照招募说明书中的投资策略来评定的话,势必会造成最终评估结果的不准确。因此,应该及时掌握基金投资策略的变化情况,以便跟上基金的操作步伐,选出适合自身需要的基金。

2. 关注基金投资组合情况。通过阅读基金年报,基金投资者可以详细了解不同基金的各种组合的分配情况,同时,基金投资者还可以了解哪些品种赚了钱,哪些亏钱了。

一般来说,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股票的仓位、行业的配置、前十大重仓股等方面,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式,并对组合中各品种进行分析和对比,这有利于基金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基金未来的走势、收益和风险的评估。

3. 基金的投资风格怎样。买基金其实是让专业机构、基金经理为我们赚钱的方式,如果基金投资者连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都不了解,又何谈能保证收益?所以,基金投资者必须熟知基金年报中持仓品种的变化、资产配置的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作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从而检测出其管理水平和能力。

4. 基金持有人结构如何。持有人结构的稳定,不仅可以有效地优化资产的配置,还能够保证基金运作的稳定,为基金投资者带来稳定的高额回报。在基金年报中,基金投资者可以观察基金持有人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前十名持有人的变化情况(前十名持有人的变化将对基金整体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基金交易的频繁程度、基金规模的分析,基金投资者可更准确地估计基金经营和运作中的风险程度。

5. 基金财务会计报告。业内有一句经典名言:“基金业绩好不好,全在财务报表中找。”由此可知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程度。基金财务会计报告分为资产负债表、经营业绩表及收益分配表、基金净值变动表三大部分,通过这三部分的阅读,基金投资者可以详细了解持有人权益情况,更有效地掌握基金的运作水平,从而对基金的经营业绩作出准确的评估。

6. 有无重大事项揭示。一只业绩优异的基金必定有一个经营稳定、口碑良好、无重大恶性事件发生的基金公司。那么,投资者如何才能知道这些情况呢?在基金年报的最后,专门对基金管理人、托管人有无重大诉讼事项、会计事务所是否变更、投资策略是否变化、有无重大违纪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表述。

在众多的相关信息中,最关心的应该是对基金业绩的评估。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评估基金的业绩呢?通常,基金投资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关注基金成立的时间。假如A基金的总回报率为310%,成立了两年,B基金的总回报率为450%,成立的时间为五年。那么,究竟哪一只基金的业绩好呢?可能很多人都会选择B,其实正确的答案是A。道理很简单,在考察基金业绩的同时,必须关注基金成立的时间,也就是要考察基金每一年的收益率。因为A的年回报率为155%,而B的年回报率仅仅是90%,所以A基金的业绩更好。

此外,基金公布年报的计算期间是从1月1日至年末12月31日。而在年度内成立的基金,其计算期间则是从发行日到年末12月31日。

2. 注意是否为实际增长率。对于那些运作时间未满一年的基金,为了消除运作时间上的无可比性,常常会采取加权的方法计算增长率。如此一来,便造成了某些基金所公布的增长率并不是真实的增长率。这一点,基金投资者一定要引起注意。

3. 选取正确的比较基准。不同的基金往往有着不同的业绩比较基准。假如拿一只股票型基金与配置型基金的基准进行比较,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只有那些打败了自己参照物的基金,才是业绩高、赚钱能力强的基金。

4. 学会正确地使用几个指标。在进行基金分析中,常常会应用到标准差、夏普比率、阿尔法系数和贝塔系数这几个指标。

(1) 标准差。反映基金总回报率的波动幅度。数值越大,表明波动越厉害。一般来说,标准差的波动越平稳,其净值的表现就越稳定。

(2) 夏普比率。对基金来说,长期投资是目标。那么,如何考察基金适不适合长期持有呢?投资者可以用夏普比率来考察,它所代表的是调整风险之后的收益情况。夏普比率的数值越大,表明基金的收益越好,如果基金的夏普比率已经小于零,那你就要敲响警钟了。

(3) 阿尔法系数(α)。这个指标表示的是基金绝对回报和预期回报之间的差距。所以,当α>0时,基金的实际回报将高于预期回报,而且数值越大越好。

(4) 贝塔系数(β)。它是一个相对指标,与基金业绩成正比例关系。当β>1时,基金的波动性大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波动性。比如,当β为1.3时,基准市场上涨10%,而基金上涨为13%,反之亦然。

一定要牢记:衡量一只基金的业绩表现没有那么简单,仅仅看净值增长是绝对不够的。

基金排行榜的推出,某种程度上的确为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不过,由于各个机构的制定标准不同,也造成了排名情况的差别。其实,用好这些排行榜并不是难事,只要投资者学会辩证地看待和使用,便可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

综合来说,投资者只要做好“四看四不看”就可以了。

一看整体不看个体。一般来说,单只基金业绩的涨跌往往有很多偶然因素。因此,很难借此作出恰当的评定。但如果基金公司管理的所有基金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性和一致性,则可说明这家基金公司投资能力较强,管理机制和决策流程相对健全和完善,旗下基金的业绩不会因为偶然因素造成业绩的大幅波动。

二看长期不看短期。基金是长期投资的理财产品,而不是短期炒作的工具。所以说,只有基金在3~5年内始终保持低风险、高收益,才能被认定为优质基金。否则,就算一只基金近一年取得了非常高的收益,如果以前的业绩波动过大,也不能划为优质基金的行列。

三看风险收益不看排名。对基金投资者来讲,最理想的状态便是购买到低风险、高收益的基金。可是,有些基金虽然在排行榜中的业绩排名很前,但其风险指标也相对较高。如果投资者购买了这样的基金,势必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四看同类比较不看跨类。股票型基金的收益一般都高于配置型基金的业绩,这一点,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清楚。可是,在进行基金业绩比较的时候,却常常把它们混在一起进行比较。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既不科学,比较的结果也不准确。要知道,不同基金的投资品种和范围都是不同的,同时它们的收益和风险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正确的做法是,基金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首先选择基金的种类,然后再进行同类基金业绩的比较。

资产配置策略是指到底要投资多少钱在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或货币市场基金上,或者选择股债配置比率为多少的配置型基金较合适,它是投资组合策略的范畴。简要概况如下:

(1) 依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度及风险与报酬率的合理关系,可得出合理的报酬率。

(2) 可用内部报酬率法算出要达成所有理财目标应有的投资报酬率。

(3) 在前两项报酬率之间取得平衡,找出一个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可达成调整后理财目标的内部报酬率。

根据各项类型基金过去的历史报酬率,或预期未来各类型基金的预期报酬率,可仿真出达到第(3)步骤算出的报酬率下,合理类型的基金投资组合配置。

投资是达成理财目标的手段,因此必须先设定短、中、长期的理财目标,才能针对目标进行投资规划。投资规划的原则是,距现在愈近的理财目标,安全性资产的比重应愈高,距现在愈远的理财目标,风险性资产的比重应愈高。理由如下:

1. 年限愈短,复利的效果愈小,安全性资产与风险性资产累积的财富差异有限,不易弥补风险性资产的不确定性风险。如一年后就要达成的国外旅游目标10万元,可以存9.7万元定存,确定到时有10万元,而若假设股票报酬率10%,投资9万元在股票上,与定存的投资额不过差距7000元,但是并不能确定要旅游时卖出股票的价值是超过或低于10万元。

2. 年限愈短,风险性资产处于短期景气循环与市场波动中,不确定性愈大。年限愈长,跨过景气循环的作用,风险性资产的报酬率波动区间愈小。

3. 风险性资产的投资远景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可能区间。因此有必要针对理财目标设定高低标准,投资成果好时可达高标准目标,投资成果较预期的差时也能合乎低标准的目标,如此才能降低投资的心理压力,做个快乐的投资者。

4. 短期目标若是金额确定,应选择可保障投资成果的投资工具。如已预定两个月后到国外旅游,可将已确定金额的旅行支出以两个月定存的方式先保留起来。需求较有弹性的短期目标,如投资赚钱时买进口车,赔钱时买国产车,可投资高风险高报酬的工具来换取更上一层楼的希望。中期目标需求金额较无弹性者,不能因投资失利而把子女教育准备金都赔掉,此种目标的投资风险不能太大。但像购房的目标需求若有较大的弹性,可依投资成果调整购房区段,就可以提高高风险资产比重。

5. 长期目标需求因为复利计算的扩大效果,假设定存与股票基金平均报酬率有六个百分点的差异,30年以后累积的差异可达5.74倍。再加上投资持有的期间愈长,愈有可能跨过几个景气循环获取经济长期正成长的利得,投资时机的好坏对于最后投资成果的影响愈小,因此如退休金等15年以上的长期目标,应提高股票等风险性资产的投资比率。

依上述原则将目前净值及未来储蓄做资产配置,若短、中、长期目标分配资源比为10%∶30%∶60%。可投资股票比分别为20%∶40%∶60%,则最后可得出可兼顾各项短、中、长期理财目标特性的股票比率10%×20%+30%×40%+60%×60%=50%,其他50%为存款比率。

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以用比较简单易懂的方法,从安全性、流动性与获利性的相对重要性,一步步建构合理的投资组合。步骤如下:

1. 先确定目前需要配置的资产有多少。已经在使用的自用资产如住宅、汽车等,不需要放在需配置的资产中。

2. 确定目前的现金流量形态。每个月的现金流入有多少,流出有多少?每个月可供持续投入生息资产的储蓄额有多少?

3. 配置紧急预备金。紧急预备金最主要的考虑为安全性与流动性。目的在应对失业或丧失劳动能力引起的收入中断,或意外灾变所导致的大额支出。因此紧急预备金的配置以存款为主,通常是以3~6个月的支出额为标准。

4. 配置一年内的短期目标现金流量需求。一年内计划完成的短期目标,如出国旅游、留学、买车、结婚、子女出生、创业等,可根据自己的状况把所需要的金额拟定出来。此部分的配置原则仍然以安全性与流动性为主,与需要用钱时机相配合的短期债券基金应是主要标的。

5. 配置2~5年的中期目标现金流量需求。中期目标要开始考虑获利性,但安全性与流动性的优先级仍较获利性为高。具有流动性、本金损失机会小,但报酬率有机会比定存利率高的国内债券型基金及有保本设计的保本型基金(保本期通常设计为2~5年),都是可以选择配置的投资工具。

6. 5年以上、不到20年的中长期现金流量需求。目标用钱时间拉长,开始要考虑到通货膨胀效果,获利性的重要程度也提高了。此时比较适合的投资工具,可配合用钱时间,持有包括中长期债券与股票的配置型基金。

7. 20年以上的长期理财目标需求。此时获利性的考虑为首要因素,因此投资组合配置以长期平均报酬率最高的国内中小型股票或指数型股票型基金为主。

8. 比较应定期投资额与储蓄额。若算出的应定期投资额高于储蓄额,表示要开源节流,提高储蓄才能达成所有理财目标。

假设小罗的理财目标如表16-1所示。

表16-1 以届时理财目标进行资产配置

单位:元

依表16-1,小罗的股票投资比率应为60.74%,定存为39.26%,设股票平均报酬率10%,定存利率3%。分析步骤如下:

1. 国外旅游目标距今只有1年,金额又固定,100%放定存。

2. 购车目标5万元,距今只有2年,80%放定存,20%股票,平均报酬率为4.4%,以此为折现率目前应投资4.58万元。

3. 购房目标为5年后买50万元的房子,购房准备金50%放定存、50%股票,平均报酬率为6.5%,以此为折现率目前应投资36.49万元。

4. 子女教育金计划15年以后的需要20万元。超过15年以上的目标以长期投资的观点投资于风险性资产,达到10%平均报酬率的机会甚大,因此可以100%配置在股票上,平均报酬率为10%,以此为折现率目前应投资4.79万元。

5. 退休金的需要为目标额200万元,时间长达30年,可以100%配置在股票上,平均报酬率为10%,以此为折现率目前应投资11.46万元。

6. 将所有的理财目标还原为目前应投资现值,合计为58.3万元。其中应投资股票35.4万元,股票基金投资比率应为60.74%,应投资定存22.9万元,定存比率为39.26%。

7. 假使目前的可投资资产只有30万元,而不是58.3万元,不够的28.3万元就要靠每月的储蓄作定期定额投资来补足。以股票60.74%、定存39.26%的比例计算平均报酬率为7.25%,以28.3万元为负债化的理财目标,除以n=30(年),r=7.25%的年金现值系数,再除以12可得出每月要投资1949元。其中1184元投资在股票型基金上,765元可投资在存款或货币型基金上。

表16-2 以确保最低水准为理财目标进行资产配置

假设小罗比较保守。除了期望目标以外,还设定一个无论如何一定要达成的最低目标水准。仿真程序如下:

1. 若定存利率固定在3%,但股票投资一年最大损失可能达30%,投资两年最差状况为年报酬率-20%,投资股票5年最差状况为年报酬率-10%,投资股票15年最差状况等于定存利率3%,投资股票30年最差状况的报酬率还是有8%。

2. 可以不同投资期间最差状况的股票投资报酬率×股票投资比率+固定的定存利率×定存投资比率=最差状况下的投资组合报酬率。

3. 在电子表格上可仿真计算何种投资组合才能在最差状况的报酬率下仍然达到理财目标的最低要求水准。

4. 再以此投资组合分别乘以10%的股票长期平均报酬率及3%的定存利率,得到正常情况下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

5. 设定目标年限及期望报酬率,可以复利现值的方式算出应投资额现值。

6. 将每一目标的应投资额现值乘以股票与定存比率,可算出每一目标股票与定存配置额。

7. 将所有目标的股票与定存配置额加总,可得出应配置于股票及定存的总额,除以应投资总额可得小罗63.33%的投资应存定存,36.67%的比重应投资于股票上。

8. 比较上例完全不考虑最低目标需求水准时的投资配置,股票投资比率由60.74%降至36.67%,定存投资比率由39.26%调至63.33%。小罗需调整成较保守组合来确定最低目标需求水准的达成。

9. 资产配置改变后,总平均报酬率也由7.25%降为5.6%,所需的总投资额也从58.3万元增加至78.3万元,多出的20万元是小罗为确保最低需求水准可达成的代价。

10. 若小罗目前可投资资产还是只有30万元,此时与应投资资产的差距48.3万元,同时因为平均报酬率降低,若未来储蓄能力可以满足以定期定额的方式补足投资差额,月投资额需2789元,比不考虑最低目标保障的1949元多出840元。

个人资产配置,主要决定于资金可运用的时间及个人风险偏好两大因素。资金可运用的时间愈长,客观上愈有能力承担短期风险来追求长期投资报酬;风险偏好高者,主观上愿意承担短期风险来追逐差价利得。因此可以依照资金可运用期间分为短期(不到2年)、中期(2~10年)、长期(10年以上),将风险偏好分为高、中、低,作出一个3×3的矩阵来作为个人资产配置的基本架构。说明如表16-3,为风险矩阵的基本架构。

表16-3 风险矩阵

1. 资金运用期短者以保本为投资的前提。风险偏好低者,无能力也无意愿承担风险,此时把钱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即可。风险偏好中者,可投资流动性高而目前净收益仍稍高于存款的短期债券基金。风险偏好高者,可投资偏债结构型基金,投资组合中债券比例占50%以上。

2. 资金运用期中者以获取投资收益为前提。风险偏好低者,可以购买投资周期2~5年的保本型基金。以投资零息债券保本、用零息债券的市价与面额差价来投资衍生性金融产品,在保本的前提下希望有额外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中者,可投资中长期债券基金,主要的风险为利率风险。风险偏好高者,可承担信用风险投资高收益债券,每年的高收益配息可抵消一部分本金变动风险。

3.资金运用期长者以追求长期资本利得为前提。依历史经验,股票还是长期投资报酬率较高的投资工具。风险偏好低者,可投资股票占50%以上的结构型基金。风险偏好中者以大型价值股,偏好高者以中小型成长股为主。

风险矩阵的观念,在于同时考虑客观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主观的风险承受意愿。投资期限愈长,风险承受能力愈高;而主观的风险承受度因人而异,但必须考虑这种主观意愿与个人收入能力的关系。如果风险矩阵的预定报酬率如表16-4,假设风险矩阵的预定报酬率。

表16-4 风险矩阵的预定报酬率

若是30年期的退休金计划,要准备200万元,风险承受度高者所配置的资产中小型股票很有机会达到平均12%的报酬率,以定期定额投资每个月要572元。风险承受度低者所配置的偏股结构型基金可较稳定地达到8%的报酬率,累积同样200万元的退休目标,以定期定额投资每个月要1342元。

假若30岁的年轻人月收入只有2500元,要月投资572元,储蓄率22.9%还有可能,要月投资1342元储蓄率53.68%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就主观的意愿、个人的收入能力及理财目标的期望值,还需要再作调整。储蓄率与投资报酬率是互为消长的,要达到同样的理财目标,想要以风险低的方式稳定达到,就必须要有较高的收入能力与储蓄率才行得通。

每个人在投资之前,都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我期待的报酬率有多高;二是在最坏的情况下,我所能忍受的本金损失有多少。净值压力测试,是测试未来一年假设股市最坏的情况下,对家庭净值的影响程度。当中国股市市值回落,投入股市者若能以净值压力测试决定股票投资比重,可确保净值在最坏情况下仍不减损。

假设家庭只有股票与存款两种资产,没有负债,家庭可接受的风险是一年后的净值不低于目前净值。也就是说,在最坏的情况下,股票投资所导致的本金损失,仍能为当年度储蓄与存款利息所抵消。

年初净值×股票投资比率×最大损失率=当年储蓄额+年初净值×存款比率×存款利率

可导出关系式:

股票投资比例=(储蓄净值比率+利率)/(股票最大损失率+利率)

当年储蓄额假设以现金累计,存款利率以2%计,以中国股市的特性,在空头市场阶段一年内跌幅超过三成是相当可能的事。因此可以跌幅30%为基本测试幅度,仿真计算可投入股市的比重。如家庭年储蓄5000元,目前总共有50000元的资产可投资,则:

储蓄净值比率=5000元/50000元=10%

股票投资比率=(10%+2%)/(30%+2%)=37.5%

股票投资额:50000元×37.5%=18750元

存款=50000元-18750元=31250元

当最坏的情况发生,股票跌掉30%,净值会损失5625元。

净值会损失=18750元×30%=5625元

但年底时会有储蓄5000元及存款利息625元进账(31250元×2%),来弥补股票本金损失,净值还是可维持在50000元。

一般来说,年龄愈大,储蓄净值比率愈低,压力测试后可接受的股票投资比重愈低。如年轻人只有50000元的财产,即使投资股票一年赔掉15000元,只要当年度储蓄超过15000元,净值还是会增加,因此可将所有资产投资股市。但将500000元财产全投入股市的中年人,赔三成150000元要好几年的储蓄才补得回来。但若自己设定10%止损,上例公式中最大可能损失以10%代替,股票投资比例为100%,还是可全部投资于股票。

股票投资比例=(储蓄净值比率+利率)/(止损比率+利率)

=(10%+5%)/(10%+5%)=100%

理财规划最难的地方,不在一开始时的资产配置,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投资绩效不如预期时,应该如何调整才能确保原定的理财目标仍有机会达成。假使投资绩效不如预期,为确保长期投资计划在短期亏损后仍然有机会达成,可以比照零基预算模式,算出在剩余的年限内,应增加多少储蓄本金投入才能弥补先前的账面损失。

比如:小刘整笔投资10万元、25年的退休金投资计划,设定报酬率为9.63%,希望25年后可累积100万元的补充养老金。

假如第一年就亏了20%,只剩下8万元,若养老金目标与往后24年的平均报酬率均不变,则第二年开始应想办法增加2.963万元的投资本金,让退休基金资产市值达到10.936万元,来弥补第一年的投资损失。

10万元本金×(1+设定报酬率9.63%)-年底实际市值8万元=2.963万元

8万元+2.963万元=10.963万元

10.963万元×24年9.63%的复利终值系数9.0816=100万元

若小刘目前无资产而是采用基金定投累积,25年累积100万元补充养老金,可用EXCEL函数计算出来,PMT(9.63%,25,0,1000000)=-10748,10748/12=896,每个月约需投资896元,其中627元应作股票基金定投,另外269元做零存整付存款。每月897元的定期定额计划,原定25年可累积100万元补充养老金,若第一年底时发现投入成本10764元,但累积市值只有8000元,即使往后24年仍按原计划作定期定额投资,第二年开始仍要想办法增加投资本金,来弥补第一年的投资损失。或者算出接下来24年定期定额累积值FV(9.63,24,0,-10,764)=903662元,加上第一年底8000元资产届时累积,FV(9.63,24,0,-8000)=72677元,合计976339元,与100万元的原计划相差23661元,PMT(9.63%,24,0,23661)=-282元,每年定期定额投资要增加282元,每月不到24元就可以弥补第一年的投资损失。

以上调整的前提是投资目标期要够长,投资者才有能力以调整消费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弥补刚开始时的投资损失。若投资目标期太短,则要弥补初期损失所需增加的整笔或定期定额本金投入额,恐非一般人储蓄能力可负担。此时只能以调整理财目标额或延长目标达成年限来弥补投资失利的结果。若是以设法提高储蓄额来弥补投资失利的部分,使净值维持成长,前提是必须要有创造额外收入的能力。若提高储蓄金额的可行性低时,就要调低未来的目标达成金额,或延后退休把可达成目标的期限拉长。

【能力训练】

基金投资中经常面对的几种情境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情境一:买新基金,不买老基金。

情境二:只看净值,不看基本面。

情境三:基金净值这么高了,没有什么上涨空间了,不能买!

情境四:听说基金很赚钱,股票指数涨了好多,赶快去买基金,将定期存款全拿出来买基金吧! ……哎呀,基金跌了,原来买基金也会亏本的,还是赎回吧。

情境五: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情境六:买许多只基金以分散风险。

情境七:过分注重基金发行规模。

情境八:只认现金分红,排斥红利再投资。

情境九:分红越多的基金越好。

情境十:崇拜明星基金及基金经理。

【参考答案】

情境一分析:这是典型的盲目投资行为。因为开放式基金每个交易日都开放申购,没有稀缺性,在基金新发之后仍可以买到。新基金没有过往业绩,投资策略可能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而且大多由新基金经理管理,投资者无从判断其管理能力的优劣。此外,新基金建仓时间较长,在建仓期间如果市场上涨,基金净值涨幅将低于同类基金。因此,新基金不应构成投资者选择基金的理由,而老基金应是投资者选择的重点。因为,投资者可以研究老基金的过往业绩,分析其业绩表现的优劣、是否具有持续性,作为投资依据。

情境二分析:一只基金的未来业绩增长潜力,主要来自于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特别是基金配置品种的持续增长潜力。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基金管理人建立科学的投资组合体系和跟踪评价体系。投资者仅以净值的高低作为判断基金优劣的标准,而不研究和分析基金的定期报告,不了解基金持仓品种的变化,也难以挑选到好的基金。

情境三分析:将基金份额净值低,作为投资的依据是基金投资的另一误区。

在相同情况下,基金份额净值高是基金业绩表现优异以及基金经理管理能力较强的表现。基金的上涨空间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总体表现和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与基金份额净值绝对值的高低没有关系,也不存在净值的上限问题。

情境四分析: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全仓投入,仓促赎回,是典型的误区。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价格波动较大,既可能带来高额收益,也可能带来较高风险。如果道听途说,盲目投资,尤其是为了追求高收益,将原来不能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投资于基金,必然会带来较大风险。

情境五分析:“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一成熟的理财观念已越来越被投资者所接受。传统的存款一族正逐渐把目光转向股票、外汇、黄金等投资品种,基金凭借其专家理财优势也逐渐被市场所青睐。如果置基金产品本身的投资特点而不顾,或者集中投资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或者集中进行货币型基金的配置,这些做法都会使投资收益受到影响。因此,在证券市场好转时,可适度增加股票型基金产品的投资比例,否则就应该减少其比例,转而增加其他类型基金的投资比例。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不应只投资某一基金公司产品、某一类基金产品甚至某只基金。

情境六分析:这道理理论上说得通,但是过于分散的投资会造成持有基金数目太多,会使投资者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整体收益不怎么样,管理基金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倒大大提高了。如果两只基金在风格、业绩等方面都相似,不妨选择费用较低的那一只。巴菲特认为,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决策次数少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资决策多的要高。其实,理财投资应该是在相对分散的基础上适度集中,针对每项投资目标,应选择3~4只业绩稳定的基金构成核心组合,其资产可以占到你整个组合的70%~80%。核心组合外的非核心投资可增加组合的收益,但同时也会给你的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

情境七分析:从基金产品上来讲,按照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基金品种的特点与投资工具、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来看,单只基金应有它合理的规模。多大的规模适合自己公司的投资、适合股票市场的容量、为投资者带来领先的收益,这需要根据基金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来决定。如果基金公司盲目追求发行规模,最终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情境八分析: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分配时都采取“二选一”的收益分配模式。但出于惯性的投资思维和落袋为安的想法,众多投资者都远离红利再投资。其实,红利再投资是一种互赢的分配模式,一是可以使投资者获得既定的投资收益;二是可以减少基金管理人因大量派现而导致的现金流减少,而对基金持仓的品种进行被动式调整,使投资者的收益受到冲击和影响。

情境九分析:什么样的基金最好?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分红越多、越高的基金最好了。”然而,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如果一个基民持有1000份净值为1元的基金并选择了现金分红。三个月后,它的净值达到了1.3元,基民持有的基金总资产变成了1300元。基金公司发出公告,以每份基金0.3元进行分红。此时,基民的现金账户中将多出300元(0.3元×1000份),相应地,他所持有的基金净值也变成了1元(1.3元-0.3元),基金总资产从1300元又回到了1000元。他最终的总资产是多少呢?仍旧是1300元。

可见,基金分红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实质只是账面的数字变化而已,而并不是盈亏的变化。有人甚至形象地形容分红只不过是你的钱从“左口袋”转到了“右口袋”罢了。其实,基金分红问题也就是你选择持币还是持基的问题。在处于牛市上升的行情中,持基的回报理论上要远远大于持币;而当市场处于震荡或是下跌时,持基的风险也就远远地大于持币了。高分红只不过是基金公司吸引资金的一种营销手段罢了。一个基金持有者,到底选不选高分红的基金,还是应该根据市场的情况而定。

情境十分析:明星基金及基金经理,在基金产品的运作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基金投资是一个中长期的投资过程,检验和考核一只基金的管理运作能力还应当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考虑,而不能仅局限于一年或更短期的排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