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要点概览
1.移动平均线多头形态
2.移动平均线空头形态
3.移动平均线顶部与底部的缠绕形态
4.用MACD识别趋势
节前概述
移动平均线MA与指数异同平滑平均线MACD是两种最为基础的技术指标,它们都是识别趋势运行的技术工具,可以使我们直观、清晰地了解趋势的运行情况。本节中,我们就来看看这两种指标。
3.4.1 什么是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是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析趋势运行情况。由于价格的趋势运行过程其实也就是市场平均持仓成本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移动平均线通过直接计算不同时间周期内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变化情况,间接地反映出趋势的运行情况。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A(Moving Average)以道氏理论中的移动平均成本概念为核心,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通过计算出不同时间周期内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变化来反映价格走势的趋势运行情况。
下面,我们来看看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
我们以5个交易日作为计算周期,以Cn来代表第n日的收盘价(可以用Cn近似的代表这一个交易日的平均持仓成本),以MA5(n)代表在第n日计算所得的5日移动平均值(这一数值的含义其实就是包括当日在内的最近5日的平均持仓成本大小):
MA5(n)=( Cn + Cn-1 + Cn-2 + Cn-3 + Cn-4 ) ÷5
将每一日这些数值连成曲线,便得到我们经常见到的5日移动平均线MA5。依据相同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计算出15日、30日、60日等不同时间周期的MA数值。
小提示
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以在股票行情软件中自行设定均线的周期,一般常用的时间周期为5日、10日、30日、60日,其中的5日均线MA5可以较好地反映短期价格走势,而MA30则可以较好地反映中期价格走势,MA60可以较好地反映中长线价格走势(趋势运行情况)。一般来说,MA120由于时间周期过长、信号过于迟滞,并不使用。
3.4.2 均线多头形态与上升趋势
当价格走势处于上升趋势时,由于上升趋势是一个市场持仓成本不断升高的过程,而且是周期相对较短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高于周期相对较长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这体现在均线的形态上就是整个均线系统的多头排列形态。
多头排列形态
在不同时间周期构成的均线系统中,周期相对较短的均线运行于周期相对较长的均线上方,如MA5运行于MA10上方,MA10运行于MA15上方……且整个均线系统呈向上发散的形态。
图3-4为伊利股份(600887)2009年3月18日至2010年4月22日期间走势图。在图中的均线系统中由细到粗分别为MA5、MA10、MA30、MA60,从价格走势图中可以看到,此股在此期间处于明确的上升通道中。而当此股步入升势后,如图标注,均线系统呈现出明显的多头排列形态,且代表着价格中长线走势的MA60始终处于稳健的上扬形态中。
图3-4 伊利股份上升趋势中均线多头形态示意图
图3-5为长城电脑(000066)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走势图。如图所示,当此股步入上升趋势后,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均线系统呈现出鲜明的多头发散形态。虽然在上升趋势的行进过程中,由于整理走势的出现使得多头形态在短时间内不是很明显,但代表着个股中长线期走势的MA60却仍然在稳健地上扬。这并不属于多头形态被明显破坏的情况,也不是升势结束的信号。
小提示
当个股在低位区经过整理震荡之后,若均线排列形态开始转而变为多头形态,则往往预示着一轮升势的展开。此时,我们应在第一时间内买股布局并积极地持股待涨,不在途中贸然出局,这样才可赚取升势所创造的高额利润。
图3-5 长城电脑上升趋势中均线多头形态示意图
3.4.3 均线缠绕形态与顶部区
当价格走势经过持续上涨而步入顶部区后,此时,我们可以透过移动平均线排列形态的变化来识别趋势的见顶,这时的均线排列形态就是“顶部区的均线缠绕形态”。
顶部区的均线缠绕形态
经过持续上涨之后,若均线系统的排列形态转而变化成横向缠绕形态,即周期不同的均线呈横向的交叉缠绕,如果此时反映价格中长线走势的MA60均线也开始走平且有下移迹象,则预示着升势见顶,而这时的均线排列形态则可以称之为“高位区的均线缠绕形态”。
图3-6为ST国药(600421)2009年2月2日至2010年4月16日期间走势图,如图所示,此股在持续上涨之后,于高位区出现震荡滞涨走势,且均线排列形态也由于原来的多头形态转而变为横向缠绕形态,MA60开始走平且有下移迹象,这正是价格走势进行顶部区的标志。
图3-6 ST国药顶部区均线缠绕形态示意图
图3-7为迪康药业(600466)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走势图。如图标注所示,此股在持续上涨后的高位区,其均线排列形态呈现为顶部区的缠绕形态,这与之前上升趋势中的多头排列形态完全不同。透过均线排列形态的这种转变,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出升势的见顶。
图3-7 迪康药业顶部区均线缠绕形态示意图
小提示
当个股进入顶部区后,由于多方力量不再占优而空方抛压则不断加重,因而,价格走势往往是以宽幅震荡形态呈现出来的。此时,我们不宜再进行持股待涨的操作,可以适当地进行短线的波段操作。但一定要控制好仓位,不宜全仓进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
3.4.4 均线空头形态与下跌趋势
当价格走势处于下跌趋势时,由于下跌趋势是一个市场持仓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而且是周期相对较短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低于周期相对较长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这体现在均线的形态上就是整个均线系统的空头排列形态。
空头排列形态
在不同时间周期构成的均线系统中,周期相对较短的均线运行于周期相对较长的均线下方,如MA5运行于MA10下方,MA10运行于MA15下方……且整个均线系统呈向下发散的形态。
图3-8为巨轮股份(002031)2008年1月2日至2008年11月12日期间走势图。从价格走势图中可以看到,此股在此期间处于明确的下降通道中。而当此股步入跌势后,如图标注,均线系统呈现出明显的空头排列形态,且代表着价格中长线走势的MA60始终处于持续的下降形态中。
图3-8 巨轮股份下跌趋势中均线空头形态示意图
图3-9为盐田港(000088)2008年1月4日至2008年11月17日期间走势图。如图所示,当此股步入下跌趋势后,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均线系统呈现出鲜明的空头发散形态,虽然在下跌趋势的行进过程中,由于整理走势的出现使得空头形态在短时间内不是很明显,但代表着个股中长线期走势的MA60却仍然在不断下行。这并不属于空头形态被明显破坏的情况,也不是跌势结束的信号。
图3-9 盐田港下跌趋势中均线空头形态示意图
小提示
当个股在高位区经过震荡滞涨之后,若均线排列形态开始转而变为空头形态,则往往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此时,我们应在第一时间内卖股离场并耐心地持币观望,不可在途中贸然“抄底”买股,以免出现被套牢的不利局面。
3.4.5 均线缠绕形态与底部区
当价格走势经过持续下跌而步入底部区后,此时,我们可以透过移动平均线排列形态的变化来识别趋势的见底,这时的均线形态就是“底部区的均线缠绕形态”。
底部区的均线缠绕形态
经过持续下跌之后,若均线系统的排列形态转而变化横向缠绕形态,即周期不同的均线呈横向的交叉缠绕,如果此时反映价格中长线走势的MA60均线也开始走平且有上倾迹象,则预示着跌势见底,而这时的均线排列形态则可以称之为“底部区的均线缠绕形态”。
图3-10为万科A(000002)2008年3月24日至2009年2月11日期间走势图。如图所示,此股在持续下跌之后,于低位区出现止跌企稳走势,且均线排列形态也由于原来的空头形态转而变为横向缠绕形态,MA60开始走平且有上移迹象,这正是价格走势进行底部区的标志。
图3-10 万科A底部区均线缠绕形态示意图
图3-11为深天健(000090)2008年4月29日至2009年2月10日期间走势图。如图标注所示,此股在持续下跌后的低位区,其均线排列形态呈现为底部区的缠绕形态,这与之前下跌趋势中的空头排列形态完全不同。透过均线排列形态的这种转变,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出跌势的见底。
图3-11 深天健底部区均线缠绕形态示意图
小提示
当个股在深幅下跌之后,若出现较长时间的止跌企稳走势,我们就应关注底部区的出现。底部区是机会的象征,在此阶段买入,虽然可能无法实现短期获利,但这时买股的风险系数较低,且未来的潜在收益巨大。
3.4.6 用MACD识别趋势
查拉尔德-阿佩尔(Gerald Appel)发明的MACD是一种基于移动平均线而产生的指标,它既很好地继承了移动平均线反映趋势运行的特点,也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短线操作。下面,我们主要来看看如何利用MACD识别趋势运行状态。
MACD
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通过计算得出两条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的之间的差值—正负差DIFF,以此作为研判价格波动的根据。
在MACD指标窗口中,MACD指标主要由DIFF线、DEA线、柱状线组成。
DIFF值也称为离差值,它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EMA1)和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EMA2)的差值,其数值大小代表了这两条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大小。例如,“MACD(26,12,9)”就表示EMA1为12日,EMA2为26日。
DEA线是DIFF线的移动平均值曲线,其作用是对DIFF进行平滑处理,一般以9日为周期进行平滑处理。
柱状线(BAR)是DIFF与DEA差值的两倍,以柱状线(带正负)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得DIFF线与DEA线的分离、聚合情况更加清晰、醒目。
小提示
移动平均线具有“分离—聚合—再分离”特性,即:在升势或跌势中,短期均线往往沿趋势运行方向,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脱离中长期均线(这是由多方快速推动、或是空方突然打压导致的),但由于中长期均线代表了中长期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也代表了市场更为认可的价位。因此,当市场回归理性后,短期均线仍会再度向中长期均线靠拢。MACD正是利用这一特性来反映多空力量的变化情况,从而揭示价格波动规律。
1.上升趋势中,MACD指标线稳健地运行于零轴上方
当价格走势步入上升趋势后,此时周期较短的均线运行于周期相对较长均线的上方,这使得MACD的指标值大于零。因此,在上升趋势中,MACD指标窗口中的DIFF线与DEA线会稳健地运行于零轴上方,这就是MACD指标对于上升趋势的直观反映。
图3-12为海南海药(000566)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走势图。如图所示,在此股的整个上升趋势行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DIFF线与DEA线一直稳健地运行于零轴上方,这就是MACD指标对于上升趋势的直观反映。
图3-12 海南海药上升趋势中MACD指标线运行形态示意图
2.下跌趋势中,MACD指标线持续地运行于零轴下方
当价格走势步入下跌趋势后,此时周期较短的均线运行于周期相对较长均线的下方,这使得MACD的指标值小于零。因此,在下跌趋势中,MACD指标窗口中的DIFF线与DEA线会持续地运行于零轴下方,这就是MACD指标对于下跌趋势的直观反映。
图3-13为粤宏远A(000573)2008年3月13日至2008年11月21日期间走势图。如图所示,在此股的整个下跌趋势行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DIFF线与DEA线一直持续地运行于零轴下方,这就是MACD指标对于下跌趋势的直观反映。
图3-13 粤宏远A下跌趋势中MACD指标线运行形态示意图
小提示
MACD指标除了可以识别升势与跌势外,还可以让我们及时地发现趋势的转向。当个股在低位区出现DIFF指标线由零轴下方上穿至零轴上方,并且随后站稳于零轴上方的形态时,多预示着底部出现、趋势即将反转。同样,当个股在高位区出现DIFF指标线由零轴上方运行至零轴下方,并且在较长时间内停留在零轴下方时,多预示着顶部出现、趋势即将反转。此外,MACD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指导我们进行短线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