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本质上是资源配置行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将会使整个社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金融行业存在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从生态链的角度看,金融可以说是万业之母,所以能吸引大量社会精英参与其中。
我国的金融行业分布非常不均匀,银行业太强大、占比过高,整个银行业的总资产有135万亿,保险才8万多亿,券商就更加小了。当然这10年来主要银行都上市之后进步巨大,但是同时银行业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利率甚至贷款额度都要受到政府的直接管制,外资银行几乎无法进入,我们的四大国有银行之强大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们的工商银行更是被称作“宇宙行”,在全国有2万多个网点,几乎覆盖到任何一个有人的角落,这么强大的规模优势确实是难以竞争的。
由于金融行业业务极其复杂,银行的业务之多非专业人士基本看不懂,保险行业甚至要牵涉到一些精算方面的内容,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中,这两个行业的报表应该是最复杂的,真要讨论这几个行业一本书也说不完,所以下文我们仅就银行、保险、券商,从估值和发展的角度谈一谈一些比较宏观的粗略的看法。
银行
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四大国有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马上就要破产了。你会不会觉得他是发疯了?但是现在在A股市场,银行股基本都是以3到4倍市盈率,基本全部跌破净资产的价格在交易,我们只能得出结论这些银行要破产了,不然为什么要以这个价格折价交易?依照常识你可以相信这个结论吗?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将一家经营良好的企业以低于净资产整体出售,无法想象会没有人愿意接盘,而这样的事居然在股市上匪夷所思的、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和重要性,我们更倾向于觉得现在的上市银行几乎每一家都是“大而不倒”。所以我们的看法是市场的看法反应过度了,市场错了。
从历史来看,放贷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而且一些优秀的银行存活能力和时间都非常惊人。美国很多银行历史都超过100年,香港汇丰银行历史长达147年。如果不是中国近现代政权动荡不定,中国银行的历史也已长达107年。在这100年间,很多行业都已经交替兴衰没落甚至消失,1896年第一次编制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中的成份股,目前还存在的仅有一只。香港恒生指数几十年期间,只有极少数公司能长期停留在成份股中,主要是:金融、房地产、公用事业,而制造业只有一家。所以银行是存续能力最强的行业之一。
银行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血液,它承担了货币创造、信用和交易媒介、提供服务等众多重要社会功能,银行业是如此重要,乃至被称为“大到不能倒”。每一次银行危机,最终都必然由政府出面出资,解决危机,用全社会的资金来为银行买单。次贷危机是如此,香港历次银行业危机也都是如此。这是大多数行业完全不具备的特点。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在危机前买入银行股对投资者来说一样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为股东权益被大比例稀释了,我们同样也应该看到,在危机几年之后,这些银行的盈利又开始创出新高,经过次贷危机之后几年,比较稳健保守的富国银行股价已经创出历史新高,银行只要不死,不从事过高风险的业务,就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
在一个正常而且还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当中,优质银行的平均资本回报率应当是高于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甚至持续高于上市公司平均资本回报率的。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银行是凌驾于众多行业之上,甚至可以决定很多公司的存亡。现在市场关于银行股的最大鬼故事是利率市场化,其实利率市场化并不必然导致利率的降低,钱也是一种商品,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借贷的供求关系。只要我国的经济还处在一个靠投资拉动的阶段,只要贷款还是稀缺资源,那么我们没有理由对银行的盈利能力表示悲观。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我们的银行业又处于高度监管状态,在现在的中国开设一家银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着几乎无法逾越的准入门槛,即使国家开放银行业,想要在全国完成布局,在国内产生竞争力,网络设施、人工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更不要说对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需要如此庞大的资金量,再加上在开始几年几乎一定是亏钱,成型之后还要和这么多强大的已有玩家竞争,这未必是一件胜算很高的事情。而在美国这种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情况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行政监管太弱,银行家们为了追求收益而累积了过高的风险(这也是产生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即使是这样,在美国市场,其市值前20名的大银行平均资本回报率在经济繁荣周期中(20世纪90年代~2007年)也远远高于上市公司平均资本回报率。再来对比一下巴菲特重仓持有的富国银行,现在市值超过了15000亿元人民币,而它的盈利只有工商银行的一半。我们大胆揣测如果巴菲特可以买工商银行的话,他是会动手的,这太符合他的选股标准了。
为了防止银行过于强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可能危及实体经济的风险(这一点很有可能过虑了),各国都试图引入竞争。例如利率市场化、跨区域限制、混业经营的限制等等。中国目前也是如此。在此情况下,一方面银行获得了超出社会平均回报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承担了社会几乎大部分的风险。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放松管制和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银行转变为风险偏好者。例如巴塞尔协议之后,银行受制于表内业务的资本高损耗,而不断地介入表外业务,致使表外资产规模日益庞大,甚至到了比表内资产大10倍的地步。最终,表外业务的膨胀和失去监管,导致次级贷款的多米诺骨牌倒塌。又比如利率市场化后,必将驱使银行业进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贷款和其他业务领域。累积的风险总有爆发的一天,我们有生之年是有可能看到大型商业银行破产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是10年还是20年之后,但是至少在那之前,投资银行业是安全的选择。因此,这是银行业的悲哀,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银行业是一个好行业,不过总是在周而复始的群体性做傻事。而银行对利润的追逐,往往和经济周期重叠:高景气阶段容易冲动放松风险控制,经济谷底却过分审慎,导致银行的业绩出现超出周期性的剧烈波动。投资银行业一定要高度关注其周期性,最终重要的还是银行本身对于风险的控制,我国的银行业刚开始分化不久,谈论银行的发展和破产都为时过早。
现在按照市场对银行的预期,中国的银行基本上要全部倒闭了,基于常识我们判断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还是非常低的。银行的风险暴露远不会像市场普遍猜测那么严重。原因很简单,第一是银行业的引入竞争才刚开始,大的国有及股份制银行资金仍然囤积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企,因为中国的国情,这些企业基本可以说是有国家信用托底的,非常安全,与国外的银行相比,我们的银行杠杆更低,坏账拨备更高,几乎没有金融衍生品业务,这就大大降低了风险。第二是我们的银行面临着可能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监管,举个例子,就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来说,在地方贷款膨胀后一两年时间就会由银监会提出重点通报,随后严格控制压缩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比例。房地产等其他行业贷款风险问题同样发现和警示较早。第三是尽管经济下滑,但尚未失控,1~2个点的年度GDP增速下滑不会带来致命的不良贷款膨胀。我们的银行为坏账进行了较高的拨备,农业银行的拨备额超过了3000亿元人民币,可能相当于美国整个银行业的拨备额。而且银行也还有一个特点,只要经济继续发展,借款发放贷款这个生意能够继续做下去,因为规模的扩张,以前的坏账就不再是问题,这个有点像美国的国债问题。所以银行的最大风险是系统性风险,即经济的下行。当然,银行的风险暴露通常会滞后于经济周期,因此目前还没有到最终对此次经济周期下银行不良资产风险暴露程度下定论的时候。
利率市场化和放松监管(包括准入条件调整、城商行的上市等),加上不良风险的滞后暴露,未来可能使银行的平均资本回报率水平会呈现下降趋势。这也是为什么股市不愿意给予银行高估值的原因之一。而且因为中国股市的历史还太短,对于投资者的教育实在不够,我们的投资者赌博心理较重,热爱炒作各种概念股。在这种投机成风的股市环境下,市值规模巨大的银行股自然就受到市场冷落。很多时候最大的原因就是银行股没有上涨,很多时候上涨就是继续上涨的理由,等到那一天,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上面所说的这些利空,一夜之前好像全部消失不见了,只是因为股价上涨了。
就风险而言,每天都在报纸上能看到的风险,往往不会是致命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往往尚未被市场认知,即黑天鹅事件。已经发生的,特别是最近发生的风险,往往也不是最致命的,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也并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到危机的发生;最致命的风险通常是此前极少发生,甚至从未发生过的。中国银行业有自身的风险,但不会像市场一直普遍共识的那样巨大。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当利率逐步市场化后,中国银行的风险才会在随后的经济波动中真正暴露。
这些年来,市场所普遍认知的很多关于银行业、银行股的看法都是选择性失明。例如:一方面认为银行手续费等费用收取是不合理的,一方面又认为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较低,不如国外银行“先进”(用过外资银行的客户应该知道中国银行的费用收取并不高);一方面认为银行不应该占有中国上市公司净利润的近50%(忽视了中国上市公司总利润占全部中国企业的比例问题),一方面又对银行股占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不到30%视而不见(2007年正好反过来,这是个反映市场情绪的鲜明对比);一方面认为银行的资产风险很大,另一方面又认同大部分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长足发展(从历史来看,小企业长成特大公司绝对是小概率事件);一方面看空整体中国经济和大型传统企业,一方面又认为转型的企业将会普遍获得高增长。
投资银行股的最大风险在于,如果中国经济长期向下,那么中国上市公司整体资本回报率将逐年下滑,企业亏损面加大,银行将承受绝大部分经济下滑的压力。那时候,整个中国经济将有可能复制日本当年的走势甚至更糟,投资银行股将遭遇长期惨淡的回报,真这样的话,我们就得体验经济危机下的生活了。不过,我们是乐观者,认为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甚至相反,A股市场以银行股为主体,必然有一波大牛市,我们只是还不确定这波牛市什么时候到来。
我们无法确认4倍利润收益率的银行股会持续多长时间,但可以确认的是:即使未来出现严重的经济或金融危机,银行也未必会破产,因为政府很有可能会出手救援,而且这已经是极端悲观的情况,那时,在中国的任何投资就几乎都是一种系统性风险了,当我们的预期已经悲观到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废纸的时候,那么在中国的任何投资都可能是不合时宜的,我们愿意下注在这件事情不会发生上,就如同我们愿意下任何赌注赌2012年不是世界末日一样。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以中国拥有的巨大经济总量来说,未来产生几家“伟大银行”是大概率事件,我们觉得民生、兴业、招商还有浦发都是“中国最好的银行”最有力竞争者。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选择放弃已经跌破净资产的商业银行略显不智。
我们可以重点说一下民生银行,它的优势集中在以下几点:民生银行是唯一一家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银行,而且股权相当分散,有利于管理层治理。民生银行没有国企背景,完全靠竞争脱颖而出,竞争力和激励体制比国企要优秀得多。当然股份行中的兴业、招商、浦发也是一流的企业,甚至一些城市行也是在飞速扩张中,而且资产质量良好,比如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
民生银行当年由朱镕基总理特批成立。一批当时比较成功的民营企业家集资创立了这家银行,其中有刘永好、郭广昌等人,史玉柱也于近期参与进来。这是民营企业家们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创立的银行,创立之初,即开始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因为其独特的民营股东背景,民生银行最近10年复合增长基本上在30%左右,是历史上最快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之一,这种成长速度为其日后成为大牛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为止,业绩从未下降过,以纯成长角度说,民生银行是一支成长性惊人的牛股。民生银行执行力非常强,同时民生的激励文化也比较合理,收入与业绩挂钩,高业绩高回报,是一种激励竞争的文化。如果想在银行业有所作为,加入民生银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民生银行目前主要业务增长点是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在2008年的时候,整个市场反应过度了。因为美国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投资者们惊吓过度,雷曼兄弟倒掉了,整个市场都以为这种危机会蔓延到中国,中国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中国的金融系统和美国的根本不同:中国的金融系统在银监会和证监会双重监控之下,而且中国的金融行业当年通过一次性剥除了坏账之后高速起步(当时的银行业实际上已经技术破产,而且完全是政府的提款机,没有市场化运作),超高速发展了10年。正是因为有过惨痛经历,我国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监控非常严苛。而且与美国动辄上百万亿的金融衍生品相比,我国金融业的衍生品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杀伤力有限。在我国,除非出现经济大规模衰退,否则银行业大规模亏损的概率非常低,再悲观一点,考虑到银行股的极度低估值,即使损失一两年的利润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再往下就是中国破产了,如果基本面是以中国经济完蛋为前提的,那么在中国投资任何产品几乎都不是好的选择,我们对此没有如此绝望。
放眼整个A股市场,银行业是一个利润收益率平均4倍左右,净资产收益率20%左右,股息6%以上,行业在每年增长15%~20%的板块,而其中的优秀银行,超过20%的发展速度也是可以预期。这种低估值高成长的标的在A股真的不多了,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在看到确定性高的机会的时候,要勇于下注。
接着说民生银行的竞争优势。公司的执行力强,民生银行真正强大的是在资产端的能力,很有可能是最能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银行之一。过去几年主要发力在小微企业贷,这是建立在大数定律上,即在经济比较好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面积坏账的情况。民生银行曾专门测算,只要规模足够大,比如到了1万亿的规模,根据大数定律,即便出现坏账,因为贷款端收益比较高,也足以覆盖掉因为企业规模小产生的坏账(一般来说,越小的企业坏账率越高)。当然,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贷款质量肯定会下降得非常快,基于民生银行强大的资产端收益能力,目前来看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在行业不差的情况下,民生银行依旧会高速扩张。
现阶段观察,这种模式没有太大的,因为目前资金市场是买方市场,银行贷款利率非常高,核销掉了其他业务风险。现在其他银行也在做这一块可以佐证这个观点,尤其是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风险问题并不严重。从扶持产业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扶持了中国的中小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解放生产力,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比部分国有企业更能代表中国的未来,现在政府也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如果有一天中国的中小企业真正发展壮大,甚至从中诞生了一大批微软、索尼、苹果、谷歌这种世界500强企业,中华民族也就实现了伟大复兴。
民生银行的业务偏好、竞争优势,形成了其在银行板块的一个特色,而银行板块的其他个股和企业,比如说兴业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也具备各自的特点。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同业业务低坏账率,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的客户服务质量有口皆碑,浦发银行的对公业务,平安银行的大股东背景还有全平台整合,参照国外的历史证明可以提供更高的利润率和更低的成本。中信集团也是一个全金融平台,但是中信的经营效率要比平安差很多,我们更看好平安集团。
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并不高。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所以现在效率这么低,主要是因为金融业市场化程度很低。所以金融业一旦开始市场化进程,发展空间会特别巨大。老百姓手里有了一些钱,对于理财的需求是强烈而不可抑制的,我们认为金融服务行业尤其是资产管理行业会是未来10年的最佳行业之一。
招商银行也是股市著名的蓝筹股,近几年速度才放缓,这和当年收购永隆失败有着很大的关系。任何行业的企业生命周期和经济发展的周期都相匹配。就银行业来说,四大行非常成熟,已经进入壮年期;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已经度过快速成长期,进入青壮期;而民生银行正值飞速增长阶段,可能是成长性最好的银行,迎来二次腾飞。从股票投资的角度,在估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成长性最好的民生和兴业会获得更高的回报,追求稳健的话,我们可以选择招商银行或者农业银行。
以价格来看,银行业还是目前整个市场最便宜的板块,用一句经典的话概括——我们在用格雷厄姆的价格来买费雪的成长股。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投资机会,尤其考虑到A股市场一直以来是全世界最贵的资本市场,这种机会很有可能多少年才有一次,这是“市场先生”给予的大礼。
保险
保险业属金融服务业,非周期性行业,在我国是新兴行业,朝阳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离天花板还很远。从发达国家保险业历史发展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2000美元以后,保险业将开始发展,当人均GDP达5000美元以上,或1万美元以上的时候,将有高速发展的过程,保险的广度与深度都将极大扩展。在我国,无论从保险业占金融业比例还是从人均保险深度来衡量,保险业都还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前途无限光明。
与发达国家人均5张保单相比,我国即使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群购买保险意识的也非常不足(除了强制性车险),而我们认为保险作为对冲风险的一种手段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保险的大发展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的,国家有理由大力扶持。保险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不小的道德风险问题,整个保险业有非常多非市场化东西阻碍。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达成共识:保险本身是对冲风险,是应对小概率极端事件发生的最好方式。随着中国市场化深入、消费的升级,老百姓富裕程度的提高,以及习惯理念的普及,保险行业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另一个看好的逻辑是中国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中国畸形的计划生育制度,导致社会“421”的人口结构,大量的老人,且大多都不具有投资理财能力,加上国家保障制度对于国民的覆盖远远算不上完整,商业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补充。如果将来保险业发展比较成熟,政府也应该会大面积推动全民保险,因为医保可以应对通货膨胀,即便现在,医保资金也很短缺;如果有长期投资概念,为养老买保险,这将成为刚性需求。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生命越来越宝贵,为预防黑天鹅事件,买单保险,是理性的行为;之前因为经济条件太差,才导致没有这个需求。当人民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保险还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说东方人不愿意买保险也是无稽之谈,日本和香港的保单覆盖率都是世界领先的。
金融是未来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服务行业之一,正是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金融行业的大发展。保险公司中我们最看好中国平安,短短20年公司从几千万做起到现在的数万亿的总资产。非常市场化,具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中国平安是全平台公司,旗下拥有平安银行、平安保险、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全资)、陆金所等大量子公司。而且参考国外金融业的发展经验,混业经营如果经营得当,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提高利润率,这也是现在非常流行说要做成平台的原因,中国平安是中国金融行业中最有可能会成功的一家公司。
经营良好的保险公司是非常好的生意,美国最成功的投资家族戴维斯就以擅长长期投资保险股而闻名,在我们这样一个保险还不完善,市场还有巨大空间的国家,我们长期看好这个行业。
券商
我们为什么看好金融行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逐渐发展到重工业,再到今天的大消费和金融服务业,这是一个明显的产业变迁和升级的过程。从中国宏观经济层面来看,让中国金融行业市场化,推进资源配置,可以使生产力得到巨大的解放。中国要崛起,中国金融行业必然要发展起来。金融行业面临历史的发展机遇,我们如果没有把握住这个发展机会的话将来多半是要后悔的。
2012年中国通过股市融资额仅926亿,与整个中国经济几十万亿的融资额相比九牛一毛,这么微小比例的融资额却吸引了如此之多的眼球,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要知道中国银行业一年的贷款已经超过70万亿,作为影子银行的信托行业都超过10万亿的规模,于此相比我们的券商太弱了。券商股票上市这个板块,干了很小的事,却吸引了这么多的眼球,这是一种不相称,它的这种不相称性,说明它应该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在这波行情中关注券商,是有一些投机性质的,一言以蔽之,因为券商行业在牛市中巨大的反身性作用,简言之就是牛市大牛股中一定会有券商。属于周期性行业,如果因为创新业务简言之具有成长性那么自然更好。在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里,券商应该是扮演一个非常积极、强悍的角色,在资源的配置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的金融业,如果完全像国外一样放开竞争,允许银行业开展这个业务,我们不认为我们的券商有什么竞争力,甚至在互联网券商这块,面对拥有惊人数量用户的互联网新贵阿里、腾讯,我们也不认为券商能够与之竞争。
在牛市当中券商的上涨过程:券商股上涨有三重利好因素:首先,因为连续三年业绩下降,股价已经非常便宜,在牛市,它可能有4倍、5倍乃至十几倍的提升;第二,券商现在有了很多新的业务,在未来几年,它极可能会飞速的发展,以A股20多万亿的巨大市场,券商领头羊中信证券才1000多亿的市值,这非常不合理。不排除将来会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券商会做大做强,甚至成为世界级的投行,当然这是极其乐观的看法。第三,券商的上涨具有自我强化作用,越是涨得快,业绩增加得越快。
再具体到该行业的具体公司,中信证券毫无疑问是中国券商业的老大,它背景雄厚,享受巨大的政策优惠,而且券商规模越大,在资金成本上越是有优势,可以显著地增加利润率。之前中信还控股华夏基金,仅仅华夏基金每年的管理费就可以带来几亿的收入。中信证券在政策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在一些大型IPO承销中很有力度,它在券商业务中基本上都是市场第一,包括经纪业务、资产管理、直投、公募基金、融资融券。中信证券在两次牛市中获得了非常大的成长,资本金充实,实力强劲。海通证券是很好的跟随者和跟进者。而且海通证券向来比较稳定,其背景也很强大,长期来看比较稳妥。虽然现在的创新业务非常赚钱,但是还没有成为券商的主要盈利部分。这样,在下一波牛市中,自营业务依旧可以带来大量的利润,一些老牌券商有着大量的沉淀用户,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市场上还有很多券商影子股,比如广发三宝,其中吉林敖东更是便宜夸张到其他业务白送的估值了,也算是熊市的一大奇景,但是我们相信这种状况不会一直维持下去。牛市当中一般而言肯定是纯券商股先涨,然后券商影子股会爆发,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另外在政策层面上,国家也鼓励券商大发展,银行业一支独大并不利于我们经济的长期发展。而且从长期来看,国家在政策上扶持的产业,如果没有过多的行政化干预,通常会发展的非常好。
2005年时候券商超出大盘涨幅的幅度30倍。在2005年最低点的时候,宏源证券和中信证券都是3~4块钱,但在牛市顶峰,宏源证券是45块钱,中信证券是100块,这也是周期股的特点。再和其自身成长性叠加,它们的涨幅不可小觑。如果有牛市到来,券商肯定是牛市放大器,它大幅度跑赢大盘的概率几乎是100%。我们建议,积极的投资者在比较确定牛市的前提下超配券商股。
在过往行情中,券商股可能要晚配,因为在中后期涨幅巨大,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券商的基本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靠佣金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互联网券商的兴起,我们甚至预期极度悲观的状况下整个市场只需要两三家基于互联网的券商,像以前那样的好日子过去了,小的券商会大面积的被整合甚至倒闭,大券商需要新的投行融资融券等新业务才能生存下去,券商行业的洗牌将不可避免。以中国如此巨大体量的证券市场,我国的券商行业居然是如此的落后,这是很奇怪的,当然高盛不是一天就能够建成的。总而言之,我们对于一些大券商的未来并不完全悲观。当然,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券商集体竞争力并不强,管理上勉强说得过去,自营却是一塌糊涂,基本上跑不赢市场。我们期望一些好的券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脱颖而出吧,因为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强大的投行去和国外的大行竞争未免过于悲哀。
以上三个板块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现在估值普遍都比较低(券商的估值要看周期性,参考价值小一些),中国的金融行业是市场化程度相当低的一个行业,如果中国要走向繁荣富强,没有强大的金融行业完全不可想象,而且即使只是按照民国时期短短的金融史或者山西商人的光荣历史来看,我们绝对相信以中国人的智慧完全可以玩好金融。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金融行业必定会有牛股涌现。在将要来到的牛市当中,我们可以预言,金融行业会是这轮牛市的主要力量。
现在市场上非常热的一个话题是“互联网金融”,因为金融行业本质上还是经营风险的一个行业,我们还是不认为依靠大数据等技术就可以完成风险控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互联网技术对于支付交易等环节带来的巨大便利,这种好处人们是不会拒绝的,金融行业互联网化而不是互联网金融化是一个更有可能的趋势。因为技术的急剧变化,互联网金融即使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金融行业,他们也很有可能仍旧能分得很大一杯羹,金融行业的市场实在太过于巨大,这块待分的蛋糕还是十分诱人的。将来的几年,依然会有不少创新的模式出现,获得巨大的发展,就如同当年支付宝的快捷支付一样,然后和旧的金融行业相融合,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基本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