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评人士的证券分析,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散户把握股市走势,追踪庄家动向。然而,股市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场所,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瞬息万变,况且对股市走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往往是一些偶然事件,而偶然事件却不可预测。比如2001年6月18日上证指数创下2245点新高后,随着国有股减持的正式实施与监管力度的加大,深沪股市跳水式的下挫,并且一跌4个月不回头;而就在大多数个股下跌30%、整个股市一片悲观之际,证监会一纸停止实施国有股减持的通知,立即使深沪股市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冲上涨停板……因此,要对纷繁复杂的股市做出客观的分析,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要对股市的走势做出准确的预测,更是难上加难。换句话说,再精明的股评家,再精确的证券分析,也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国外就有这样的股市谚语:“股票市场没有永远正确的预测家。”“预测家的建议有时如同五岁小儿的意见。”因此,我们不能苛求股评像天气预报一样能精确地预报明天是阴是晴,有风还是有雨,也不能因为股评与实际的差异而责怪股评,否定股评。
在一般情况下,普通股民观察水平没有股评家高,分析能力没有股评家强,操作技巧没有股评家娴熟,因此,作为中小股民,适当听取股评家的股市分析与操作建议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中小股民正确把握股市走势、合理选择个股有所帮助。事实上,确实也有许多股民根据股评家的分析与建议,获得了比较好的收益。我们不能赚了钱就归功于自己,赔了钱就怪股评。事实上,如果所有的股评都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一钱不值,也就不会有许多人去看去听去信了。在对待股评方面,我们不能抱着“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心理,不切实际地全盘否定。不可否认,确实有许多股民吃过股评的亏,上过股评的当,但这其中除了股评的错误误导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股民本身的原因,包括期望值过高,操作不当等。有的股民不能客观对待股评,只想所有的股评都能准确地告诉他明天股市是涨还是跌,告诉他进哪只个股才能赚大钱,如此心理,既是不现实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抱着这种心理去操作股市,就会盲从股评,就会投机取巧,就会以赌一把的心态去追涨杀跌。
对于股评,我们的态度是,应该多听,但不能全信。因为股市不是一个能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进行具体测定与分析的实在的物体,而是一个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复杂场所,任何分析与预测都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对此,我们绝对不能迷信,更不能盲从。美国某调查机构曾经研究了大量分析师的荐股成绩,最后的结论竟然是,他们荐股的准确率并不比大猩猩更高。洋股评家尚且如此,仅有十年历史的中国股评家,其可信程度还能有多少呢?中国证券网曾对三大证券报自2000年9月7日至11月14日所发表的各种形式的股评和荐股文章进行过统计,并按荐股在有效期内的涨跌幅度给出评分,得出的结果令人惊讶:按所列入的股评家人数计,304人中152人得了负分,正好占50%,胜负相抵——股评的有效性几乎为0;304人总共得了60.32分(每人满分应为100分),平均得0.1980分,接近0分。也就是说,即使只允许由他们来包揽胜场,能够赢利的也寥寥无几;按所荐股票的数量计算,在43个交易日中股评家总共推荐股票4937只(次),平均每只(次)得分0.0122分,勉强没有全军覆没。评分结果说明,目前我国股评中所荐股票的有效性较差,总体上可信度不高。
其实,不用调查,只要我们冷静地研究一下股评,你就会发现,许多股评要么是人云亦云的套话,就是信口开河的空话,有的甚至是充当庄家的喉舌以引散户入套而中饱私囊的假话。许多股评人士不认真研究股市,不客观评价个股,纯粹跟风赶浪。股市高涨,十篇文章可能有九篇半是令人激动的;而当股市低迷时,大多数股评都是秋风肃杀,要想找到几个温暖的字眼恐怕都不容易。即使那些名气很大、见报率极高的股评家,写出来的东西有的也是不得要领,基本面一二三四,技术面甲乙丙丁,结论是不涨即跌。涨了他没错,跌了他也对,看了跟没看一样,甚至越看越糊涂。有些专家神秘兮兮地推荐个股,有的推荐后确实涨了,但涨一天换来的却是跌半年。许多股票在启动前,没有一个股评家说好,待放量上攻后许多股评这才告知散户这只股如何“高成长、高科技,大有潜力”,建议散户“大胆介入”、“果断跟进”后,股价却又掉头向下了,扔过来的烫手山竽。尤其是有些股评家成为了庄家的代言人,引导散户追涨杀跌,损人利己;有的股评静态地分析行情,使散户屡屡踏错市场的节拍,从而被深套其中,损失惨重。
因此,对于股评,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迷信。作为一个成熟的理性的投资者,对于股评家的文章,只能当成是提供了某种信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只有采取兼听则明的态度,通过自己结合实践经验判断正确后进行理性的操作,方能成为股市中的赢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