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中国股市,许多股民虽然不很了解重组,但却一致看好重组,因为他们只认一个理儿,那就是只要有重组的消息,股价就会上涨,并且是大涨特涨,而不论这是一只过去无人理会的垃圾股还是亏得一塌糊涂的ST甚至PT股。在他们的心目中,企业是一“组”就灵,股票是一“组”就涨。因此,从1997年以来,资产重组题材股的炒作一浪高过一浪,其狂热程度盖过了业绩优良的龙头股与蓝筹股。
确实,深沪股市不乏通过资产重组,从“垃圾堆”里飞出“金凤凰”的范例。昔日的微利企业川长征与民营高科技企业托普集团联姻后催生出“托普软件”,该股的业绩在一年的时间内增长了近50倍,股价也翻了5番多。另外1998年有8家ST公司因重组而扭亏摘帽,1999年更增加到17家之多。这无疑激起了许多投资者对“可能重组股”的积极性。但是,股市中虽然有像南通机床、科利华、青鸟天桥等靠重组翻身的成功企业,但也不乏像粤海发展、棱光实业等失败的重组。如果我们把重组当做灵丹妙药,以为所有的公司都是一组就“灵”,所有的股票都会一组就“涨”,那显然幼稚的,据此理念操作则也是非常危险的。
许多股民热衷于重组题材的炒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源于重组股在二级市场上的较好表现,有重组题材的股票,上涨百分之一百的不稀奇,上涨百分之几百的也不少见。国嘉实业,过去曾经是激光精密机械生产和销售的实业公司,1998年经过资产重组后,变成了数据库软件开发与销售,立即时来运转,这个业绩仅有几分钱,价位仅为6元左右的三线股,在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便一直拉到了40多元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涨幅高达700%;“四川长征”原来也是一只三线股,原主营业务为机械制造,资产重组改造后,其股价立即从几元钱大幅涨升到20多元,直逼30元的天价,涨幅超过了400%;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计算,科利华的涨幅也达700%以上,青鸟天桥、津国商在500%以上,聚友网络、综艺股份的涨幅在400%以上。至于亿安科技,更是创造了重组股价格暴涨的神话:以前不过七八元股价的冷门股,重组后股价如坐火箭升天,最高冲到了126元,成为中国第一高价股……
且不说这重组是真是假,重组的作用是大是小,仅就其二级市场的表现看,无疑掺进了较多的庄家炒作因素。如果单从股价的差距看,似乎参与炒作的股民都会大赚特赚,而事实上,在重组题材炒作中赚到了钱的股民并不多,一方面许多重组是虚假的,其股价的上涨也大都是昙花一现,股民刚刚介入,重组即告失败,有的则压根就没有重组,所谓的重组题材只不过庄家为了出货放的烟幕弹;另一方面就是真实的重组,但也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就真的会因此而脱胎换骨,乌鸡变凤凰。许多上市公司通过重组并没有改善业绩指标与赢利能力,有的甚至还越“组”越亏,越“组”越差,即使重组真的能提升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但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平衡,一些机构与庄家事先获取了消息,在低位大量建了仓,一待重组的消息得到证实,股价已经冲到半天之上,白云之间了,股民此时进入,正好给庄家接了货。像亿安科技,虽然涨到了126元,但又有几个股民在七八元的低位进了货?又有几个股民敢等涨到100元以上才去出货?因此,重组题材虽然诱人,但跟风炒作不见得都能赚钱,稍不留神,则有可能跌进庄家的陷阱无法翻身。
现在的中国股市,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都有资产重组题材,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正在轰轰烈烈地搞重组,而这些重组到底是能使企业飞黄腾达的灵丹妙药还是会使投资者血本无归的圈套呢?对此我们不能不多个心眼。事实上,虽然现在搞重组的公司很多,但资产有实质性变动的成功案例却还不是很多,许多重组公司的基本面、所从事行业、经营模式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有的一开始搞重组就动机不纯,纯粹是为了二级市场的炒作,投一笔钱,制造一个重组题材,在二级市场捞一把就跑,压根就没有想真正搞什么重组;有的也做一些表面的重组文章,注入一些优质资产,勉强维持公司的配股资格,但实际上仍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还是想通过二级市场圈钱。目的一旦达到,美丽的谎言立时揭穿,上市公司“涛声依旧”,参与炒作的小股民则跌入陷阱,不能自拔。
总的来说,重组是上市公司优化配置资源和调整结构的一个主要途径。不仅是现在,而且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上市公司都会需要重组,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重组。作为投资者来说,也需要客观认识重组,正确评价重组,特别是要消除那种公司一搞重组就会业绩大增、股票大涨的误会。要知道,重组也只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手段,它必须通过公司自身的机制改善和结构调整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能让所有上市公司都可以起死回生、飞黄腾达的灵丹妙药;其次,股市也是一个形形色色的地方,在一蜂而起的重组浪潮里,不乏挂羊头卖狗肉的假真组,不乏通过关联交易制造的报表性重组,也不乏张开血盆大口吞噬股民血汗钱的欺骗性重组。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不看真假虚实,而逢重组股就追,见重组股就买,则极易落入不怀好意者设置的圈套与陷阱之中。
目前,对投资者来说,找到一种简便的方法识别虚假重组,显得非常重要。纯粹的报表重组只能算是会计上的数字游戏,对会计报表能够起粉饰作用,但其赢利根本没有持久性,如果投资者对此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就可能受其误导,导致投资损失。有专家认为,下面的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假重组。
1.从重组规模来看,假重组的规模一般不大,收购或出售的资产总额一般低于上市公司总资产的50%(一说是70%)。重组规模小,对企业未来的影响自然就不大。
2.从重组的行业来看,假重组通常不会改变上市公司的主业。
3.从重组双方来看,假重组多发生在关联企业之间,或者同地区的企业之间。
4.从重组时间来看,假重组多发生在下半年,尤其集中在每年的11、12月份。
5.从高层管理人员来看,假重组大多不会伴随高层管理人员的更换。
6.从重组公司的处境来看,假重组的公司通常要么已经面临困境或即将陷入困境,如两年连续亏损;要么需要进行配股,必须将净资产收益率做到证监会规定的标准以上。
7.从重组业绩的持久性来看,假重组的业绩通常只能维持一到两年,而真重组则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在辨析上市公司真假重组时,宜综合运用上述指标,并结合其他相关的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