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永远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因而股市中很少有常胜将军,即便是巴菲特和索罗斯之类的顶尖高手,也常有失手之时。1999年,在网络热潮中,巴菲特持有的多家股票价格下跌,只不过由于他的进价比较低而没有大的亏损;而在2000年4月华尔街股市大跌时,索罗斯经营的量子基金就损失50亿美元,这说明就是再聪明的人也有被套的时候,何况一般股民。正因为如此,被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解套。有的股民被套后以积极的方法寻求解套的办法,或者止损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或者补仓以寻找反败为胜的机会,他们无疑是股市高手;但有相当一部分股民被套后则是惊慌失措,要么不会止损,任凭股价跳水,要么高位补仓,低位割肉,结果越套越深。被套后的心态不同,策略各异,便分出股市上的智慧高低,分出股民中的胜负赢亏。
那么,作为一个中小股民被套牢后,面对变幻莫测的股市行情,如何采取正确的策略以求解套并反败为胜呢?我们认为,首先,投资者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一旦事实证明自己的投资决策是错的,就应立即改正,以保持实力。股市操作中出现投资失误极为正常,关键在于应该尽量避免在投资失误中大伤元气,否则不仅会使保本变得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反败为胜了),还将严重影响到投资者的操作心态,不利于投资者发挥正常的操作水平。笔者在股市里结识的一位朋友,姓李,为人很随和,但炒股却特别固执,他的原则是“不赚不卖”,不斩仓不割肉,结果经常是一条道走到黑,越套越深,越赔越多。
1999年,“全兴股份”推出10送5的诱人方案,面对这样好的分配,老李抵挡不住诱惑,在30.3元的高价位追了进去,买了2000股,等待它的红股兑现。买进这只股票后,这只股票果然上涨,最高曾涨至34元左右。但老李想,有这样好的分配方案,我才赚个七八千元钱,太没出息了。这只股票肯定还会上涨,即使不涨了,也没有关系,我还可等送红股。
老李不知道,许多股票早在好的分配方案出来之前,就已经被暴炒过了,一些来厉不明的先知先觉者早已赚足了钱,开始出货兑现,以致股价逐级下跌。但老李却还在死等红股,在长达两个月等待送红股的日子里,如果要从该股全身而退,不发生亏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他当时沉浸在“全兴股份”诱人的送股方案中不能自拔,做着股票大幅增值的梦想,因此不管是谁劝他抛掉股票落袋为安,他都不听,明明该股的走势也非常不妙,庄家出货的迹象非常明显,但他就是认定一条,既然有红股送,就不怕股票不涨。难耐的股权登记日终于到了,但此时该股已是强弩之末,全兴股份的除权价在18元左右,之后其股价一路下滑。老李一算账,本来能赚8000元没有赚,现在反而开始亏损了,他更不甘心了,说是赚钱时都没有卖,现在亏损了还去卖掉,太不值了。我不能就此服输,不涨就不抛,我不相信这只股票不会涨起来。但事实却给了老李沉重的打击,不久后,该股便跌到了14元左右。现在他终于想通了,当初真不该那么固执,要是在30块钱左右卖掉股票,还可以保住本钱,不至于成为套牢一族,动弹不得。即使这次没有抛,等送红股除权后18元左右的价位抛掉也没有亏多少,就是亏一点也没有关系,现在14元再捡进来,至少就赚了4元的差价。但当时他固执地想:想让我高买低卖,找我的便宜,没门儿,其实这样死拚的结果,往往使手里的资金越套越深,活钱全成了死钱,损失也由小变大,最后动弹不得。
在股市里不肯认输、不会斩仓的股民,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在笔者采访过的股民中,就有现在还持有1993年以30多元的高价买进“深宝安”的,有1997年以50多元的高价买进“四川长虹”的,有的人手里持有的股票已经有七八年的历史,现在仍然被套,有的中间配股,又被圈去一次钱,所投入的资金基本上所剩无几了。他们都犯了一个股市投资者的大忌,那就是“买股就必须挣钱,否则就死等硬扛”,结果成为死不止损的套牢派。
大多数股民刚入市时,都没有止损意识,买进的股票跌了就只怪自己运气不好,捂住不卖等好运来临不仅解套还要赚钱,下跌一定幅度后还急忙加码买入以摊平成本,谁想到越套越深越赔越多,把剩余的资金全填进去,但股价就是不肯停止下跌的步伐。眼看着自己的血汗钱一天天地缩水,心情越来越焦急,市场上的利空传闻也越来越令人信心崩溃,绝望之中度日如年,想着干脆斩掉这痛苦之源,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很可能在跌得最急的一天,自己于无法忍受之时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将持有的股票快刀斩乱麻砍了个精光,心想这下该清静了吧。但是,这行情偏要跟你过不去,等你刚杀出重围,股票就像注射了兴奋剂似的反转向上。这时你只能说这不过是下跌途中的一个小反弹罢了。接下来的走势好像是一个上升浪的开始,你天天都在承受涨势的折磨,终于在行情突破某个阻力位的时候,你实在抵抗不了入场的诱惑而不顾一切地扑了进去,悲剧再次发生,你不幸追到了一个顶点。于是股价开始了新的下跌浪,由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你决定以后被套住了不再止损出场,而是采取严防死守的策略抗战到底,就这样又一个铁杆“套中人”横空出世,而股市中又多了一串伤心愁苦的故事。
原本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运就这样拱手让给了运气,套住了之后不采取积极的措施第一时间止损出场,而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不仅会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所持股票的基本面出现恶化造成股价持续下跌,解套无望甚至越亏越多。现在,上市公司退出制度已经开始实施,“壳资源”的价值也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吸引力。所以,固执地坚持“不赚不卖”的交易策略总有一天会吃大亏,玩股票玩得血本无归的事情并不是只会发生在外国人身上,将来也会落在那些不善于止损斩仓的中国股民身上。
因此,我们说,与其坐以待毙,真不如带着轻伤逃跑。1994年中国的大熊市,大盘从1500多点跌到300多点,股价可以说一落千丈,如果能在1000~ 1200点及时止损离场,保存相应实力,然后在400~500点抄回,后来保本赢利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设立止损点,及时保本离场的好处,是既可以防止大盘连续下跌时,心理上受到损伤,造成心情不愉快,又可以把资金盘活而不被套死,同时给自己将来获得反攻寻找机会,这就是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像电影《南征北战》里说的,现在暂时撤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前进。
但是,止损不是说股票一跌就要斩仓。如果整体投资环境并未变坏,股市并未转入空头市场,你进股的时机又不是在高位,所进的股票又没有大的利空消息,你就没有必要为一时的涨停而忧虑,甚而轻率地斩仓割肉,但如果股市已进入空头市场,股指已出现高台跳水,而你进的股票又爆出巨额亏损,或者弄虚作假的丑闻,则你就必须当机立断,立即斩仓止损。具体来说,是否需要斩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发现买错了股票。包括三种情形:
1.判市错误,本以为大市已经企稳转暖,结果买入股票之后,大市继续走低,所买的股票亦随大市继续回调。
2.误听人言,股友或传媒传闻某某股有利好题材,将会有较大升幅,信以为真,追涨杀入,结果一跌走跌,证明是讹传。
3.买入股价过高,上升空间小,下跌空间大,形势恶化后不如先斩仓出局。
二是发现买入的基本理由已变。一般买入某只股票,都有几条基本理由,可是买入之后,却发现有的基本理由已改变,例如,某股原预告有高送配,后来大股东作梗,改为少送配,甚至不送配;又如某股原预告有重组题材,后重组不成功等。自己购买的理由变了,预期的上升空间没有了,则要赶快止损,否则将面临更大的损失。如林海股份,在1998年年中公告中,有10配3的题材,配股价是6~ 10元,当时行情火爆,实施配股当取上限价,这样,该股配股之后上升到11~12元实不为过。许多股民因此在10元附近大量买入。但后来到了10月,股价跌到8元仍不见公告配股,后来才知道配股方案未获通过,许多股民斩仓出局,虽有损失但保持了大部分实力,而有的继续持仓,结果到1999年初时,该股跌到6元左右,越套越深。
三是大的利空出现。所谓大的利空,包括政策性风险、上市公司的重大变故或业绩大幅滑坡等。当时许多人估计国有股减持的股价按1.3倍净资产值定价,许多人纷纷买入有减持国有股题材的个股,后公布国有股减持的价格是按市场价格定价,这样,原有的利好题材反而变成利空,原有减持国有股题材的个股的股价纷纷掉头向下,此时应及时斩仓出局。
四是股价跌破重要的支撑位或者重要的技术指标变坏。买入一只股票,每一个人都是预计它会升才买入,可是常常事与愿违,买入股票后,不升反跌,或者升后下跌,若是做短线的,应该先行斩仓出局,否则可能会越跌越深,直至将你套牢;如果是做中长线,如果你选股没有错,买人的理由没有变,介入的时机也不错,可以不应计较其一时的升跌。但如果跌破重要的支撑位,也可以考虑减仓或者暂时出局观望,待形势明朗后再作打算。
学会止损是股市投资生涯必须的入门阶段,不肯承认错误,认为“没有卖出去就没有亏”只能被看做是不敢面对现实。如果一家公司的前景你无法把握,而账面又出现亏损的话,最好的办法是趁亏损仍然在较小的程度时斩仓。正所谓“小财不出,大财不进”。索罗斯被问及最为成功的一次操作时,他的回答是1995年初在日元上亏损5亿美金,因为若当时不及时斩仓,等待他的是爆仓。投资者计较一时的得失,可能换来长期的痛苦。前辈经常教导我们:不会斩仓的投资者,绝不是成熟的投资者。
我们提倡长线投资,但长线投资绝不等于与股市较真。股市如棋,一步有变化,接下来的每一着都应该变化。在大盘的各方面因素都已处于很敏感的位置时,无论投资者还是投机者,其策略和目标都要跟着有所调整。“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股市里和在人生中都是相同的道理。只有那些顺应潮流,根据股市变化而调整心态和目标,调整操作手法和思路的人才能成为股市里的胜者。
当某一投资出现的亏损达到预定数额时,及时斩仓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亏损,其目的就在于投资失误时把损失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股票投资与赌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可通过止损把损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成功的报酬,换言之,止损使得以较小代价博取较大利益成为可能。股市中无数血的事实表明,一次意外的投资错误足以致命,但止损能帮助投资者化险为夷。
在高风险的股市中,首先是要生存下去,才谈得上进一步发展,止损的关键作用就在于能让投资者更好地生存下来。可以说,止损是股市投资中最关键的理念之一。奥尼尔是世界股林中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的止损观颇具代表性。他的止损规则是如某股票股价跌至低于买入价的7%以下,就坚决以市价卖出。在奥尼尔的投资哲学中,只有上涨的股票才是好股票。一旦他买入的股票不升反跌,就可以考虑抛掉。他打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如果一辆汽车没有刹车器,你愿意开这辆汽车吗?但在股市中驾驶没有刹车装置之车的人却大有人在。
当然,像巴菲特那样的投资高手,是不会有“止损”这个概念的。因为该买什么股票、以什么价格买是巴菲特经过大量分析后做出的决定,因此他买的股票绝对是成长性好的优质股票,他进股的时机绝对是股价较低的时候。具体地说,巴菲特投资的第一步涉及投资决策中质的方面,即决定应该买那些类型企业的股票。巴菲特通过企业的市场独占性、每股收益与成长性、净资产收益率、财务策略的保守性、企业对税后利润的使用,以及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等多个角度来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估,并从中选出值得投资的优秀企业。巴菲特投资的第二步是对筛选出的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估算出其内在价值,并等待股价低于这一内在价值时才买入。巴菲特追求的不是短期内的丰厚回报,而是在买入后的数年乃至十多年中获得较高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按复利计算),一般而言,在巴菲特看来,在数年内获得15 %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是最起码的要求。等待时机是其投资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巴菲特面对气势恢弘的牛市毫不动心,考虑的只是在市场近乎疯狂时把手中的股票抛出;而面对哀鸿遍野的熊市则伺机出击,因为这是按低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买入股票的最佳机会。买入后即便被深套,也从不考虑止损,因为他坚信自己选择的股票有良好的质地,在大势重新转牛后获取利润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我们能像巴菲特那样准确地选择优质股,并且又是在股价跌至其内在价值以下时才买入,我们完全也可以像他那样做长线甚至超长线投资,可以无须止损。但事实上,目前的许多股民还无法达到巴菲特那样的境界,尤其是对个股基本面的把握难于达到巴菲特的程度,加上目前我国股市里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许多投资者选择的股票要么是昔日王孙今朝寇,绩优眨眼成亏损,要么是丑闻不断,官司缠身,况且进股的时机大多是在股市高涨的时候,股价大都处于高位(真正按巴菲特那样在股价跌至其内在价值下才买入,则目前沪深股市很难找到一两次这样的机会),这样,一旦出现趋势改变,股价大幅下跌也就自然而然了。因此,对于国内广大投资者而言,仍然需要树立止损理念,掌握止损方法。
具体如何止损呢?首先我们要看止损的依据。一般来说,止损的依据是个股的亏损额,即当某一股票的亏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应斩仓出局;但止损的依据也可以是某个投资者的资金市值,这往往是针对投资者的整个股票投资组合而言的,当总的亏损额超过预定数值时,应减仓(减少持股)或清仓(完全离场);止损的依据还可以是股市大势(即股指),即当股指跌破预定点位时,应减仓或清仓。其次是止损位的设置,这是止损计划的关键,一般根据有关技术位和投资者的资金状况来确定。但在不同的止损依据下,设置止损位考虑的重点也有所区别。如对个股止损,一般根据个股的技术位和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奥尼尔则简单地规定亏损7%为止损位;对股指止损,则根据大盘的技术位和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对资金止损,则主要根据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不论哪种止损,需要考虑的莫过于亏损承受力和技术因素,前者是因人而异的,也无客观的标准而言,可以是奥尼尔的7%,也可以是你的10%;但技术因素则涉及到技巧和经验。常见的方法是结合技术位来设置止损位,比如,某个股因利好传闻而创出近期新高10. 80元(假设原高点是10元),投资者在技术性回调过程中以10 .20元买入,一般可考虑在股价跌破原高点10元时止损,但基于破位有效性的考虑,可确定低于原高点一定幅度(如3%或5%)的价格为止损位(如9.70元或9.50元),究竟取什么幅度,则往往取决于投资者的经验和对该股股性的了解。此外,止损幅度(指止损位与买入价的距离)的确定还应考虑排除日常价格波动的影响,短线投资的止损幅度要小于长线投资,较高风险状态下的止损幅度要小于较低风险状态。止损幅度过大,则丧失了止损的本意,使一次错误就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止损幅度过小,很可能形成无谓的损失,因为这种情况下,止损位容易在股价的正常波动中触及。可见,确定合适的止损幅度几乎可以说是一种艺术。
止损如同治病,在时间上是分秒必争的,如果一味去后悔或者反思做错单的原因,实际上只会延误“治疗”。据说从前有个人被一枝毒箭射中了,被送进医院后,医生急着要把箭拔除治病,可是这个人却死活不肯。他说:“别忙,别忙!我得先弄清楚到底是谁向我射的箭?那个人是男还是女?他是用什么弓射的箭呢?是大弓还是小弓,木弓还是竹弓?弓的弦又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我非得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能让医生把箭拔掉。”由于错过了治疗时机,这个人不久就因毒性发作死掉了。在股市里这样的人和事却比比皆是。因此,止损操作的关键在于坚定意志,在应该止损时决不要心成侥幸,决不能用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放弃或推迟实施止损计划,而应该当机立断,当止即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