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益不同,职工收入不一样,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个连年亏损甚至濒临倒闭的企业,你还想在那里获得高薪,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另外,企业由于其不同的所有制性质,职工收入也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目前外企的收入最高,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第9期英才薪资指数显示,2004年上半年外企的收入依然雄踞榜首,其薪资平均数达到47585元,这一水平不仅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比位居第2位的中外合营企业要高出10%以上。具体排列如下:
正因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平均年薪仅只有外企的一半左右,因此其不满情绪比较明显。在这3类单位中,认为“太少,与我的付出相差太大”的分别占27.02%、27.38%和26.70%。而外企和中外合营的此项比例只有14.63%和17.10%,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外企和中外合营在薪资待遇上更具吸引力。
虽然说外企的平均薪酬水平较高,但其内部也是很不平衡的。文化程度、个人业绩、供求关系也是影响外企人员薪资的基本因素。首先,由学历高低带来的工资差别越来越大。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调查统计,外企最低一档工资,本科学历占80%以上;第二档工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分别占70%和28%,大专学历只占2%;最高档工资,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40%左右,留学生占20%。
其次,员工的个人业绩,决定薪资的等级和水平。调查发现,目前企业奖金发放形式有超额奖、效益奖、月度奖、季度奖、年终奖、全勤奖几大类,年终奖一般相当于月总收入的两倍。真正拉开收入档次的是体现个人业绩的职务工资和奖励工资。
根据国际惯例,企业通用性职位一般有50个,如市场、销售、财务、人事、行政、商购、电脑、系统、制造、质量、秘书、翻译等。北京30多家外企通用职位的最新薪酬的调查结果显示,一般职员的月薪在2500元至6000元,主管、主任、督导的月薪为4000元至1万元,经理的月薪为5500元至1.5万元,总监的月薪为8000元至2.5万元。
在调薪制度上,83%的企业每年调薪一次,10%的企业每年调两次;在薪资增幅上,1997—1998年度增幅为11.4%左右,1998—1999年度增幅则下调为5.8%左右,2000—2001年度增幅达到10%,2001—2002年增长11.6%,其中高科技企业薪资增幅已连续多年排列第1。
全球第二大员工福利研究机构美国翰威特咨询公司经过调查,也得出了京、沪、广3地外国跨国公司员工薪酬的一些情况。据统计,北京跨国公司非制造业一般员工的年薪平均为5万元,专业人员的年薪为7万元,高层经理的年薪为40万元。上海跨国公司非制造业一般员工的年薪平均为5万元,专业人员的年薪平均为6万元,高级经理的年薪平均为38万元。广州跨国公司非制造业一般员工的年薪平均为4万元,专业人员的年薪平均为5.5万元,高级经理的年薪平均为36万元。
从地区比较来看,跨国公司非制造业一般员工的平均年薪北京与上海没有什么差别,上海比广州高25%;专业人员北京比上海高17%,上海比广州高10%;高级经理北京比上海高5%,上海比广州高10%。
北京跨国公司制造业一般员工的年薪平均为2万元,专业人员的年薪平均为5.5万元,高级经理的年薪平均为27万元。上海跨国公司制造业工人的年薪平均为2.5万元,专业人员的年薪平均为6.5万元,高级经理的年薪为29万元。广州跨国公司工人的年薪平均为3万元,专业人员的年薪平均为8万元,高级经理的年薪平均为32万元。
三地比较来看,跨国公司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年薪广州比上海高20%,上海比北京高25%;专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广州比上海高24%,上海比北京高18%;高级经理的平均年薪广州比上海高10%,上海比北京高9%。
对于同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区域薪酬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美国翰威特公司北京首席代表林靖表示,总的是由不同地区劳动力人才市场供需关系造成的。
她分析说,北京是中国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金融、法律、信息、设计、咨询等服务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大、层次高,所以非制造业跨国公司在北京聘用服务业人员的成本也就相对比国内其他城市高出一些。同样道理,上海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又比广州要高,所以上海非制造业跨国公司员工的平均年薪也就比广州高。制造业跨国公司正好相反,由于广州制造业在全国几乎是最发达的地区,机电、电子、热处理等各类制造业工人和技术人员需求量也相对大,所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人员的薪酬水平相对来说全国最高。而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上海又比北京高,所以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平均年薪上海也就比北京高。
另外,民营企业的薪酬水准介于跨国公司、三资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属中上水平。
据《组织人事报》报道,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一般的民营企业拓展部、市场部部长及下属子公司总经理的薪酬为月薪5000元,而同级岗位月薪在著名跨国公司一般为7000~12000元之间,在国有企业中,效益好的约3000~4000元,差的不过2000~3000元。
也有部分民营企业的薪酬水准与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相接近。如某水泵公司推出的岗位薪酬,远高于国企:财务总监月薪8000元,办公室主任月薪5000元,人事副总监月薪4000元,业务副总监月薪5000元,业务部经理月薪4000元,办事处主任底薪3000元加年奖3万~15万元,业务代表底薪1200~3000元加佣金提成,机械工程师、铸模技术员、培训主管、生产主管、监保主管、财务、助理等岗位的月薪均超过2000元。
同一个职位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薪水,而同一个职位的待遇在同一个企业里也会因不同的人任职而出现很大差别,同时还会与该职位要求任职者负责的具体范围有一定关系。以财务总监这个职位的薪水待遇来看,跨国公司在中国分公司的财务总监的薪水要比国内大型民企的财务总监要高,前者一般能达到100万元年薪,后者一般能达到50万元年薪。但前者中如果由本土人才出任财务总监的,年薪可能只有50~60万港币;要是“海归”人才就会好些,公司会包住、包子女读书等费用;如果是从国外或港台地区聘用的外籍专才,薪水与待遇又会高些。而在改制上市的国企中,财务总监的薪水虽然会低些,但他们往往会有股权。在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年薪中,一般还没有包括年终的分红提成收入。不同公司有不同做法,通常在50万元年薪以上的职位,年终会有较高的分红;年薪在30万元以下的职位,年终分红会固定些,也比较少。
不仅在不同的所有制企业里会有不同的薪酬待遇,而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收入也不同。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日前完成的一项关于薪酬的调查便显示,高科技行业的薪酬普遍比传统行业高出两倍多。
该项调查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互联网、电信、系统集成等企业的各个岗位的薪酬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调查显示,在以房地产和建筑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中,总监级员工的平均年薪约为20万元,而在IT和生物制药等高科技领域中,这个岗位的年薪却超过了70万元。尽管互联网行业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并遭受了裁员、降薪等“打击”,但在整个高科技领域,它们仍是高薪一族,总监级最高年薪高达80万元。电信行业作为“后起之秀”,薪酬水平也直逼互联网,个别职位甚至更高,电信行业某些总监级员工的年薪已经超过90万元。
同时,调查还显示,很多高科技企业还能提供更加完善的福利政策和丰富的培训机会,包括有竞争力的薪酬、工作餐、通讯、体检、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此外,高科技企业非常重视员工职业生涯的设计和发展,更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调查显示,90%以上的公司为员工提供专业技术、产品知识、语言等多方面培训,有些企业每年为员工支付的培训费用甚至超过其4个月的月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