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对商机要果断

面对商机要果断

时间:2023-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机稍纵即逝,因此在面对商机时,应作出准确判断,迅速灵活应付,而不应为常规所缚,以免犹豫不决,贻误时机。他虽然年轻便成富豪,但他既不是靠继承遗产,也不是靠中彩,而是抓住商机果断决策的结果。戴尔知道,万国商用机器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货全部卖掉。戴尔回奥斯丁后,拿出全部储蓄创办戴尔电脑公司,当时他19岁,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万国商用机器公司个人电脑。

在敏锐地发现商机后,还要果断地作出决策,把商机转化成财富。

商机稍纵即逝,因此在面对商机时,应作出准确判断,迅速灵活应付,而不应为常规所缚,以免犹豫不决,贻误时机。

1967年埃及与以色列战争爆发后,一位商船主,打电话给英国的石油公司总部,询问公司是否租用他的商船。接电话的是英国石油公司总部询问公司董事长彼得沃尔特。然而当时,他不过是一位副总裁,按照惯例,沃尔特无权给对方答复。但是这位商船主只给一个小时时间的考虑,若在一个小时内得不到肯定答复,他将出租全部商船。

于是,沃尔特当机立断,给了对方明确的答复,因为当时他找不到一位更高一级的决策人。埃及与以色列开战后,油船价格涨了数倍,就在沃尔特果断处理了这个电话的两天后,油船价格又上涨了一倍,这意味着沃尔特为公司节省了一笔巨额开支。

陈玉书,出生在印尼,1960年回国就读于北师大历史系,1972年离开大陆赴香港,当时身上只有50港元。十多年间,他上过当,受过骗,然而他始终不断地努力。1979年,中国大陆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在友人的牵线搭桥下,他与北京景泰蓝经营部门挂上了钩,开始做景泰蓝生意。

1982年,景泰蓝市场日趋萧条。

有一天,陈玉书正在吃晚饭,电话铃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他放下饭碗,拿起电话。传来北京一位朋友的声音:“有一宗冒险的大买卖,你敢不敢做?”

“什么买卖?”陈玉书急忙问。

“见面再谈,你马上来找我。”朋友接着告诉陈玉书他在哪里。

陈玉书放下饭碗,赶到酒店,刚坐定,朋友就开口说:“北京有家工艺品公司由于销售不畅,准备将价值1000万元的景泰蓝存货削价处理……”

“那可是个驰名中外的公司呀!”陈玉书非常吃惊。

“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你有没有兴趣把它买过来?”

“这……你是知道的,一则我没有那么多钱,二则现在市场疲软。”

但是,陈玉书还是动心了,他认为,任何商品都不可能一直看好,也不会一直走背,低谷过后有可能就是高潮,现在景泰蓝销售只是暂时处于低谷,并非陷于绝境,不久将会解冻,成为热门货。北京的公司急于脱手,正是“杀价”的绝好机会。

此时,还有几位景泰蓝销售商也想购买,可是至少要买100万元的货物,价值比较大,他们不敢贸然行事,一时犹豫不决。而此时的陈玉书倒是显出了少有的信心,他在香港筹集了大笔资金后,立即火速赶到北京,与那家工艺品公司负责人谈话。

陈玉书问:“如果我买100万元的货物,可以几折卖给我?”

“八折。”

“500万元呢?”

“七折。”

“1000万元全买呢?”

“六折。”

“付现金呢?”

“可以对折。”

“好,我全要。”

陈玉书果断地同公司签订了合同,这无异于将景泰蓝仓库搬到了香港。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市场好转,陈玉书的景泰蓝连锁店的营业额扩大了10倍,打响了存货最多、品种最全、货真价实的景泰蓝金字招牌。

渐渐地,陈玉书成了闻名全香港的“景泰蓝老大”。

身家上十亿的中国数码集团董事会主席于品海,曾因收购金庸的《明报》而在香港轰动一时,并以三次漂亮的连环计收购被媒体称为“收购奇人”。

1980年大学毕业后,于品海找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白天打工,晚上写作。他给一家报社做兼职编辑、翻译,经常晚上写稿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赶公车上班。

到1984年,于品海积累了近20万港元。他觉得自己可以出去闯一闯了,便尝试着投资一些项目。1986年,于品海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智才管理顾问公司,从事房地产及其他项目的咨询顾问,为日后的创业作了最重要的原始积累。

有了原始积累,于品海从1988年开始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身价也呈几何级数“膨胀”。那一年,他观察菲律宾时局变化,暗自留心,抓住机会,收购了马尼拉希尔顿酒店——菲律宾联交所的一家上市公司。那是一家很大的酒店,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菲律宾的政局仍在动荡之中,但他认为,菲律宾已开始走向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美元、日元兑菲律宾比索的汇率,菲律宾的利率跟海外的利率,都有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在那里,足够为我所用。”果然,不久后,菲律宾政治经济环境都趋向缓和,希尔顿酒店资产开始增值,赢利也大大超出于品海的贷款成本,仅一年多光景,资金悉数回收。该酒店经过三年的经营,为于品海赚到了不少钱,这为他后来的连环收购提供了平台。

迈克尔·戴尔是美国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也是《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公司的首脑中最年轻的一个。他虽然年轻便成富豪,但他既不是靠继承遗产,也不是靠中彩,而是抓住商机果断决策的结果。

迈克尔在少年时期就已显出勤奋好学、干劲十足的优势。十来岁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赚钱生涯:在集邮杂志上刊登广告,出售邮票。后来,他用赚来的2000美元买了他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他把电脑拆开,研究它怎样运作。迈克尔读高中时,找到了一份为报纸征集新订户的工作。他推想新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订户,于是雇请朋友为他抄录新近结婚的人的姓名和地址。他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然后向每一对新婚夫妻发出一封有私人签名的信,允诺赠阅报纸两星期。这次他赚了18000美元,买了一辆德国宝马牌汽车。汽车推销员看到这个17岁的年轻人竟然用现金付账,惊愕得瞠目结舌。

第二年,迈克尔·戴尔进了奥斯丁市的得克萨斯大学。像大多数大一学生那样,他需要自己想办法赚零用钱。那时候,大学里人人都谈论个人电脑,凡没有的人都想买一台,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人买不起。一般人所想要的,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又售价低廉的电脑,但市场上没有。戴尔心想:“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并不高,为什么要让他们赚那么厚的利润?为什么不由制造商直接卖给用户呢?”戴尔知道,万国商用机器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货全部卖掉。他也知道,如果存货积压太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于是,他按成本价购得经销商的存货,然后在宿舍里加装配件,改进性能。

这些经过改良的电脑十分受欢迎。戴尔见到市场的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装过的电脑。不久,许多商业机构、医生诊所和律师事务所都成了他的顾客。

有一次戴尔放假回家时,他的父母表示担心他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想创业,等你获得学位之后再说吧。”他父亲劝他说,戴尔当时答应了,可是一回到奥斯丁,他就觉得如果听父亲的话,就是在放弃一个一生难遇的机会。“我认为我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一个月后,他又开始销售电脑,每月赚50000多美元。戴尔坦白地告诉父母:“我决定退学,自己开办公司。”“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父亲问道。“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他父母大吃一惊,觉得他太好高骛远了。但无论他们怎样劝说,戴尔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

戴尔回奥斯丁后,拿出全部储蓄创办戴尔电脑公司,当时他19岁,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万国商用机器公司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便达到18万美元,第二个月26.5万美元,不到一年,便每月售出个人电脑1000台。到迈克尔·德尔本应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0万美元。后来,戴尔停止出售改装电脑,转为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现在,戴尔电脑公司在全球16个国家(包括日本)设有附属公司,每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有雇员约5500名。戴尔个人的财产,估计在2.5~3亿美元之间。假如戴尔面对发现的商机不当机立断,从早创业,显然他是不可能成为当今世界最年轻的富豪的。

敢想敢干,敢作敢为,这是经商做生意必备的魄力!许多人也想致富,也能敏锐地发现致富的商机,但就是不果断,拖拖拉拉,犹犹豫豫,前怕狼,后怕虎,结果一个个致富的商机从他们身边溜走了。市场如战场,经商如打仗,耽误时机就是耽误战机。在敏锐地发现商机后,还要果断地作出决策,把商机转化成财富。否则的话,再好的商机也是枉然。一个善于决策的人,并不是对事情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之后再下决心,也是不等条件百分之百的成熟之后再去行动,因为真正到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最佳机会丧失之时。一味地追求“完善”,就会坐失良机。当然,决策之前,我们也要正确地分析自己将要承担的风险,在确定利益大于风险时,便要果断决策,捕获商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