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feel that through constant communication company philosophy to attract and maintain quality shareholder ba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elf-screening. For example, an advertised concert of opera, concert with another rock and roll-call, will attract a different audience to appreciate. The same through publicity and communication, we hope to attract to agree with our business philosophy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as important to convince those who do not agree with moving away from us), we hope to those who tend to long-term investment in the company as their own shareholders join our cause treated in the same way, w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mpany's operating results rather than short-term price fluctuations.
People sooner or later will not buy the stock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same reasons to sell stocks, they added only unreasonable fluctuations in the company's share price to deviate from the value side. Therefore, we try to avoid a move that would bring short-term speculators, and adopt policies that will attract long-term value investors. Ironic that the stock market is too great importance volatility the broker called liquidity realizable, praised the high turnover rate company. Investors must have knowledge, that is, everything Makers favorable certain detrimental overheating stock market is no different with casino gamblers.
——摘自1984年巴菲特写给全体股东的年报
译文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不断地沟通公司经营理念以吸引并保持高质量的股东基础,以达到自我筛选的目的。例如,一场标榜为广告歌剧的音乐会,和其他一场标榜为摇滚乐的演唱会,它们各自都会吸引不同的观众群来欣赏。相同地,通过不断地对外宣传和沟通交流,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吸引到认同我们公司经营理念与期望的股东(重要的是要说服那些远离我们的人)同意。对此,我们非常期望那些倾向于长期投资,并且将公司当成是自身事业一样看待的股东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我们重视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不是短期的价格波动。
人们如果不是基于价值而买进股票早晚也会基于相同原因将手中的股票出手,这些人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会致使公司的股价偏离价值面而出现不合理的价格波动。因此,我们会避免那些可能招来短期投机客的举动,采取各种措施,目的就是吸引长线价值型投资者。股票投资市场上具有讽刺一点的是过于重视价格的变动性,在很多时候,经纪商被称为流动性与变现性,对那些高周转率的公司大加赞扬。但投资人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那就是对庄家有利的事情必然对普通投资者不利,而投资过热的股市和赌场从本质上讲没有什么两样。
投资解读
巴菲特是一个坚决的反投机主义者,在他看来,投机无疑是最危险的行为。因而,巴菲特经常提醒自己也告诫投资者:“短线投机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将大量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很可能血本无归。”
无论市场多么疯狂,投机主义多么盛行,巴菲特都能始终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在他看来,那些短期内的高收益没有任何吸引力,反而意味着存有巨大的风险,所以他对此总是避之惟恐不及。美国1967~1970年之间的股票市场,最能说明巴菲特对投机的厌恶程度。
1967年,华尔街的氛围已经有些狂乱。电子类股票在华尔街上刮起一阵强烈的旋风,许多投资者这时候都变成了电子学的“狂热者”。这是一个争先恐后抢购电子股的时代,每一个电子类新股发行都立即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一路飙升。在抢购高科技电子股的浪潮之中,又紧接着掀起了一股兼并浪潮,许多投资者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不断兼并中的大企业集团,如国际电话公司,里腾工业集团,莱特维公司等。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股价中,投资者都充满了发财的梦想和自信。
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巴菲特在1967年有些痛苦,他的投资开始变得困难,因为他再也找不到价格低廉的好股票了。他对自己的合伙人说:“尽管我们不分昼夜地拼命维持着,但我的灵感源泉已经变得只有‘点点滴滴’了。如果它们完全干涸,你们会收到我诚实而迅速的通知,或许我们会采取别的措施。”巴菲特的语气充满了不详的预兆,与华尔街的欢声不断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巴菲特将这个时代形容为华尔街令人心酸的投机时代。
是的,60年代是华尔街的投机时代,买空卖空的投机者越来越富裕,一个个暴富传闻吸引着更多投资者奋不顾身地投进股票浪潮之中,股价也令人满意的不断创出新高,这给人一种股市会一直涨下去的错觉。但巴菲特对此却越来越怀疑。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现在的投资浪潮,并不能令我的智慧满足,或许这是我的偏见,但无疑它们并不合我的胃口。我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投入我的资金。”巴菲特认为,此时的大多数投资者已经迷失了自己,他们已经找不到方向,而他此时虽然也正在为找不到投资机会而苦恼,但他却是清醒的。
投机的成功越来越眩目,巴菲特却感觉越来越危险,他急切地想把这种趋势刹住,但事实上,他无能为力。几乎所有投资者都陷入了疯狂,人们都知道投机的风险,却都想抓住机会赢得财富。巴菲特也不知道这场“盛筵”究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墙上贴满关于1929年股灾的剪报,目的是随时提醒自己风险的可怕;在接待区挂上富兰克林的名言“傻瓜和他的金钱会被很快的挥霍”来提醒自己投机行为的愚蠢。
但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理解巴菲特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已经没有用了,只有更为疯狂的投机才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巴菲特就像个旁观者那样看着疯狂的投资者们被市场越拉越远,向着深渊一步步靠近。
到1968年,丝毫看不到投资机会,满眼只见风险的巴菲特坚决地解散了他的投资公司。合伙人各奔东西后,巴菲特就远离了市场。没有人会在意巴菲特的离开,此时的华尔街股指正攀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没有人想到退却,只有更加疯狂地向前涌进。这就是投机行为的危险所在,它会让人失去所有理智,风险越高,反而让人越兴奋。
巴菲特的离开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股指的反转,却击溃了许多投资者的神经。1969年6月,股市急转直下,恐慌蔓延,因为过度的投机行为,造成了跌势的“狂妄”,股灾来得很快,许多人在顷刻间倾家荡产,华尔街转瞬已哀嚎一片,大批大批的投资者流离失所,很多神经脆弱者接受不了现实而自杀。投机的危害性在现实中显得无比残酷。
当70年代初,巴菲特重回股市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还未恢复过来,投机的损失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而当巴菲特在股市上大量收购廉价股票的时候,他们还在为填饱肚子发愁。相信,在这种情况下,投机会让他们永远记住,投机是一种危险的投资行为。
巴菲特名言
人们总是会像灰姑娘一样,明明知道午夜来临的时候,香车和侍者都会变成南瓜和老鼠,但他们不愿须臾错过盛大的舞会。他们在那里呆得太久了,应该记住一些古老的教训:华尔街贩卖的东西是鱼龙混杂的;投机在看上去最容易做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此时你必须离开。
——巴菲特
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只会成为一个在大街上手拎马口铁罐的流浪汉。
——巴菲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