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巴菲特
巴菲特曾总结过这样一个投资定律:在其他人都投资的地方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事实证明,大多数投资成功的人,都或明或暗,或有意或无意地遵循了这个定律。从巴菲特的投资定律中可以看出,他在投资时从来不会盲从于别人,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投资,这也是他经常告诉子女们的投资忠告。
其实,在巴菲特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他就已经懂得不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的道理。巴菲特在劝告投资者不要盲目随众行动时,形象地将那些随大流的投资者比喻为旅鼠,指出许多投资者在投资时像旅鼠一样毫无目的,往往是追随着别人的脚步选择某种股票,从而在股价的大幅波动中使自己受损。巴菲特还曾引用过他的老师格雷厄姆讲过的一个笑话来讽刺盲目随众的行为。
故事从一位石油勘探者死后进入天堂开始。在石油勘探者见到上帝的时候,上帝不好意思地对他说:“你确实有资格进入天堂,但天堂上分配给石油界的地方实在是已经拥挤不堪了,真的没办法再留下你。”那位石油勘探者非常聪明,他对上帝说:“可不可以让我站在他们住的门口讲一句话?”上帝同意了。于是,那位石油勘探者就站在门口对天堂里的石油业者大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啦!”话音一落,就见所有人都从里面冲了出来,毫不犹豫地向地狱跑去。这使上帝感到非常惊讶,并立刻请那位石油勘探者进驻天堂。可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制造谣言的石油勘探者犹豫了一会,居然说:“算了,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去好了。”故事深刻揭露了从众心理的弊端——习惯了追随大众,有时候明知是假的,也会不由自主地跟去,这样的心理运用在投资上,自然是有赔无赚。所以巴菲特一直都坚持自己判断市场,永远不被他人的言论或行为左右。
巴菲特曾在与朋友谈话时说:“当你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而且事实也非常确切,你就不要犹豫,行动起来吧,不要顾及你的行动是否符合常规,也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同意你的意见。”巴菲特始终坚持自己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自己寻找证据,因为他感觉过多的考虑别人的建议不但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还会令他感到困惑。巴菲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华尔街盛传新闻业的前景令人堪忧,以致许多投资者都纷纷抛售媒体公司股票。但此时巴菲特却没有盲目抛售,而是对新闻媒体公司进行分析判断,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新闻业有一项专有的特权,即保险免赔限度。
于是在1973年,巴菲特投资1062万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10%的股份,此时《华盛顿邮报》的股价受到投资者的严重打击,其价值被严重低估,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1973年中期,我们以不到企业每股商业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了我们现在所持有的《华盛顿邮报》的全部股票。”此后,《华盛顿邮报》的发展,让许多盲目随众抛售的投资者懊悔不已,同时也给了巴菲特丰厚的回报。在20世纪80年代,《华盛顿邮报》公司获得了巨大发展,而且因为获得普利策奖而赢得世界瞩目。此后,《华盛顿邮报》公司不断扩展业务,实力逐年增长。时至今日,《华盛顿邮报》已经成为华盛顿州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华盛顿邮报》公司同时拥有华盛顿州的另一份很具影响力的报纸——艾弗雷特《先驱者》报。目前,《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员工人数已经达到6000名,除了拥有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外,它另外还拥有6家电视台。《华盛顿邮报》如今的股票价值总额已经远远超过了50亿美元。巴菲特当初用来投资《华盛顿邮报》的1062万美元到33年后的2006年底已经达到了12.88亿美元,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27倍。
从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例子可以看出,要想在股市中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判断,不要人云亦云,盲目随众。就像巴菲特给投资者的那个建议:“如果股民集中定位于几个特定的公司股票,而不是盲目随众地从一只平庸的股票跳到另一只平庸的股票,那么你的投资业绩会更好些。”
巴菲特的忠告
我并不依据别人认为股票市场将会怎么样来买进和卖出股票。虽然股票市场的行动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何时买卖是正确的,但我对公司的精确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是否是对的。换言之,人们应该集中精力于应该发生什么,而不是它应该在何时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