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雕工”为好?
其实,这一点很难具体言说,这和收藏者本人的审美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这是考验收藏者审美能力、眼力和胆识的一件事。但是总的来说,“工好”的雕件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共性的。
首先,最基本的一点,“工好”的雕件必须是纯手工雕刻的,机器或者电脑雕刻的东西不具备任何生命力,只是一个工艺品,而不是一件艺术品。其收藏价值和生存空间都是极小的,是雕件当中的低端产品。
其次,“工好”的雕件,其线条必然是细腻、流畅、自然、圆润、造型优美、比例匀称的,让人看上去很舒服。
而那些工比较差的雕件,如果仔细观察,必然能够发现其粗糙之处,具体表现在细节上,不加精细的修饰和雕琢,甚至很多地方都是匆匆地一笔带过,不仅粗糙,而且死板。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遗憾:很多好料子,都被技术不高的雕刻师或学徒工糟蹋了。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这个状况已经有所转变,因为南红玛瑙的原料价格暴涨,好的料子价格已经开始呈现“贵得吓人”的端倪,这就使得雕刻师务求每一块高价得来的料子都必须得到充分利用,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所以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心思在雕刻上,这对南红玛瑙来说,也算是一件幸事。
“差工”的价格要远远低于“好工”,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选择价钱便宜,花一点钱就能拥有很多件的“差工”进行收藏和投资。问其原因,答曰:实惠。我的看法是:图实惠,您何必玩南红玛瑙这么贵重的东西呢?诚然,你在购买的时候花了更少的钱,得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是不具备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的,所以,原本想的是图实惠,最后往往会蚀了本。
言归正传,继续说雕件。一个雕件,不是说雕刻的越多、越复杂就越好,事实上,看起来越简单的东西往往是越难的,就像鸡蛋难画一样。清代诗人宋荔裳在《竹罂草堂歌》中说:“白门濮生亦其亚,大璞不斫开新硎。”所谓“大璞不斫”,说的就是能够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这需要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才能达到这个境地。
好的工艺不在多,而在于高超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力。如果工艺复杂然而技术不到位,则会适得其反,显得非常乱。
有些雕刻师会采用带皮雕刻的方式(不完全将南红玛瑙原石的外皮剥掉,而是保留一部分漂亮的石皮进行雕刻,以达到古朴沧桑的艺术效果),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种风格的。试想,一块皮色皮质俱佳的南红玛瑙原石,却被剥掉石皮,取出里面的材质,再盲目地进行复杂的镂空雕刻,这是一件多么暴殄天物的事。
此外,值得一说的就是巧雕,这也是能够体现雕刻师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的一种雕刻技巧。雕刻师利用南红玛瑙同一块原料上面不同的颜色和纹路(如前面介绍过的红白料和缠丝纹)进行巧妙的设计,充分利用色彩的差异和对比度,能够使得整个雕件画面更丰富,层次感更强,往往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一个好的南红玛瑙雕刻师,若非受制于特殊要求,应该主张尽量依托原料来进行创作,其指导思想应该是讲究尽量保留原料的体量,因材而异,选择合适的题材和造型。少动刀,而能展示美,这才是大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