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效应及转型研究

效应及转型研究

时间:2023-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地区内土地资源获取收益并且土地相关财税收支占地方财政收支比重较高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第三部分根据现有统计数据,综合分析温州“土地财政”的发展现状。本报告从宏观的土地财政成因出发,以温州市为例,从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土地财政与地区不同发展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指出土地财政在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地区内土地资源获取收益并且土地相关财税收支占地方财政收支比重较高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国家致力于经济发展、政治集权的背景下,1994年的国家分税制改革,导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形成“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状态,地方财政紧张,成为产生“土地财政”的直接诱因。加上以经济指标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现有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等的相互作用,最终促使地方政府在行为策略上选择了依赖土地出让及相关税费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增长点。

“土地财政”在为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因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地方政府对其过度依赖,也开始显现出一系列负面效应,如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推动房价上涨、加大金融风险、农民利益受损等等,越发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中央不断收紧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要求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约束,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难以为继,因此探寻破解“土地财政”的有效途径具有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温州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高度依赖“土地财政”,但受到近几年的民间借贷风波、宏观调控政策等的影响,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变现有对“土地财政”模式的依赖,针对温州实际具体化地提出转型对策,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报告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必要性、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土地财政”的内涵、成因分析。第三部分根据现有统计数据,综合分析温州“土地财政”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就温州市“土地财政”对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正负效应作具体阐述。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基础上结合温州实际提出转型对策和建议。

中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并不是“铁板一块”、千篇一律,不同地区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能单从地理位置或经济发展水平去分析,而要从各地区产业发展结构和不同阶段去理解。本报告从宏观的土地财政成因出发,以温州市为例,从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土地财政与地区不同发展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指出土地财政在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温州市已显现的“土地财政”正负效应为前提,认为土地财政在短期内无法退出历史舞台,从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温州市“土地财政”的过渡转型建议,为地方土地财政的完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综上所述,从地市级政府角度出发,系统研究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负效应,结合实证数据,针对地区特色提出针对性的土地财政改革建议和政策指导,是本报告可能的创新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