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是有别于乡村的概念,是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又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传统农业型向现代工业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的城市化和城市设施、机制等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既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庞杂过程,又是一个影响深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城镇化进程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占较大比重的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历史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规定,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本报告就使用这一城市(镇)化的定义。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包括产业聚集、人口聚集),聚集效应是城市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城镇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和人口在空间上的聚集。城市经济最明显的优势是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集聚经济效益。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是农村传统的分散型、粗放型经济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改变。
城镇化不仅是建立更多的城镇,更是要发展城镇,让更多的人住进城镇,提高新增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转变新增城镇人口的生活方式,实现城镇功能和结构的完善化。
城镇化主要有人口、经济和社会同步城镇化三大方面内容:
一是人口的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不仅仅是指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还需要达到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后所享受到的生活环境能够与之前的农村生活环境有着彻底的改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为达到这些要求,首先要改变农民的身份和思想观念,让其脱离对土地的依赖,从事工业性生产或服务性工作,彻底改变生产力状况。其次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通过城镇化中建立的医疗、就业、就学等体制,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
二是经济的城镇化:是指改变现有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从分散的个体劳动方式转变为集约的规模化的劳动方式(包括雇佣或被雇佣),从独门独户从事农业生产到在有规模的企业(包括经产业化的农业)中工作,接受现代企业管理,从而实现第二、三产业的聚集,进而产生聚集效应。
三是社会城镇化: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养儿防老转变为享受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为达到这一转变,必须由政府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人口城镇化之后的后顾之忧。城镇化还包括了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在城镇化建设中依然要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努力建设城市文明,并进一步使之扩散,提高城镇人口的精神文明水平。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是指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有所区别:实际上,由于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本报告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根据我国国情,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广泛分布,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来实现城市化会面临很大困难,而发展小城镇来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人口非农化就是一种现实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