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绍兴市城镇化发展历程

绍兴市城镇化发展历程

时间:2023-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绍兴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绍兴市金融组织体系比较健全,截至2013年底有金融机构130家,其中银行业机构35家、证券期货业机构43家、保险业机构52家,机构总数位列全省第4。目前绍兴正在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争取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2012年绍兴全市的经济总量中,乡镇企业比重超过4/5。可以说,绍兴的城市化基础在农村,绍兴的现代化基石在农村。

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比较发达的经济强市、地处沿海的开放城市,也是一个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中等城市。地处浙江省中北部,西接杭州,东临宁波,北濒杭州湾,下辖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6个县(市、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40万。

绍兴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2012年,生产总值3620亿元,人均超过1.3万美元,经济总量居长三角地区第9位、全省第4位;财政总收入469.3亿元;进出口总额321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256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706元,下辖5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绍兴市金融组织体系比较健全,截至2013年底有金融机构130家,其中银行业机构35家、证券期货业机构43家、保险业机构52家,机构总数位列全省第4。除平安银行外,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在绍兴设有分支机构;同时设有外资银行1家、财务公司1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其中法人1家)、农村商业银行3家、农村合作银行3家、村镇银行2家。此外,成立小额贷款公司33家。目前绍兴正在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争取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2012年绍兴全市的经济总量中,乡镇企业比重超过4/5。可以说,绍兴的城市化基础在农村,绍兴的现代化基石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绍兴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城镇化,就不会有绍兴的城市化。

1952~1957年,绍兴城乡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少数农业人口转向参加工业生产,城镇人口缓慢上升;1958年,大批农民进城;从1960年起,动员大批劳动力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同时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压缩城镇户口;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动员大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城镇居民不在城里吃闲饭,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绍兴城镇人口锐减。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绍兴市小城镇发展上了新台阶,城镇人口增加迅速,1978年城镇人口为31万左右,1983年撤地建市时为43万,1990年上升到53万,到200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80万左右,到2007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36万。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小城镇依托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带动,走工业兴镇、以商兴市、兴市建城之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产业、资源、人口等集聚,小城镇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大批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态势良好,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经济结构质态转变,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和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绍兴小城镇发展出现了重大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