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科学的目标,则一个人就像无头的苍蝇乱闯;如果有了目标而没有合理的计划,则你的目标也如同虚设,起不到引导的作用。
创富活动是一系列的复杂活动,必须要有计划,没有计划就没有行动,没有动力,盲目行事往往遭受失败。设定创富计划应当把需要与可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设定的目标要适中,太高往往难以实现,使人丧失信心,太低又没有什么作用。因此,在设定投资创富目标时,有必要先分析好以下几点:
1.我现在起点多高?
2.我在什么时期应达到怎样的水平?
3.我所拥有的条件能否使我实现目标?
4.我是否有获取更多财富的途径?
只有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了解,才可能订出明确的创富计划并设法达成。有了适度的创富目标,并以此目标来主导进军财富的行动、选择合理的理财方式,就能达到理想的财富水平。
制订创富活动的计划。首先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你本人的性格特点,即对投资的风险偏好;二是你个人的资产规模有能力做什么;三是你本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大小,这决定了你对不同投资理财工具的驾驭能力。当然,还有其他的许多相关因素。
概括起来,你需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第一,个人的风险偏好与性格特点。
偏好是指一种性格倾向。每一个人面对风险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大致可分为三类:风险回避型,他们不敢冒险,尽可能避免冒险;风险爱好型,他们喜欢冒险,热衷追逐意外收益;风险适中型,他们追求风险收益同时又注意安全,当风险收益比较确定时,他们可以不计风险。现实生活中,后两种人只占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属于风险回避者。在这样一个个人创富时代,你首先必须根据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确认自己属于哪种风险类型的人,只有这样,你才可迈开获取财富的第一步,按照风险大小选择适合你的创富活动。
根据自己性格选择投资方式具有很大意义。
1.敢冒风险的人投资股票。这种人喜欢刺激,把冒风险看成是一种乐趣。他们一经决定,就义无反顾地参与炒股活动,甚至终生不辍。
2.稳重的人投资国债。这种人有明确的目标,讨厌那种变化无常的生活,常常回避风险,喜欢购买利息较高,但风险极小的国库券。
3.实干型的人投资房地产。他们干劲冲天,不怕挫折,艰苦奋斗。房地产是长期的、最赚钱的投资。
4.信心坚定的人选择定期储蓄。这种人在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把握的事不干。
5.考虑周全的人投资保险。这种人生活严谨,不期望发财,但满足眼前,考虑意外。
6.性格坚忍的人搞期货。这类人一般进取心强,决心在金融大潮中抓住机遇,即使是失败了,也不灰心,放长线,钓大鱼。
第二,收入水平和分配结构。
选择何种创富活动,选择何种投资方式和理财形式,首先要取决于你的资产水平,也就是收入水平和分配结构。在个人收入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如工薪阶层没有雄厚的资金用于投资,其理财和财富再分配的重点应放在节俭上。当其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时,如从事第二职业除薪金收入外,还有第二职业的收入,从而出现更多的剩余资金,可进行别的投资。收入高则可能进入储蓄—投资的资金就越多。
如果投资资金主要依靠个人的储蓄,则延期消费而进行储蓄进而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大的收益回报。因此,个人财富再分配可以这样认为,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对消费、储蓄、投资进行选择性安排,以便使得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实现的效用为最大。如果这段时期消费多,用于长期投资的部分就少;提取的消费的少,可用于长期投资的部分就多。而消费金钱的多少,与未来可望实现的收入有关。
第三,知识水平与职业特点。
你的知识水平和各种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在创富活动中走多远。
创富活动是一种踏踏实实需要能力的活动。投资者只有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要结合自己的知识专长投资,风险才能最小化。选择投资项目时,除了看投资对象有无投资潜力外,还要看自己的知识和专长。有的人在房地产市场里游刃有余,但做股票却处处碰壁;有的人爱好集邮,上路很快,不长时间就小有成就,但对房地产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知识层面比较高,又从事比较专业的工作,你大可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脉搏,在知识经济时代大显身手。如果你是一名从事具体工作的普通职员,那也没什么,你大可从你熟悉的领域入手,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投资活动,相信有一天,你也可踏入富翁行列。如果你对股票比较精通,信息比较灵通,且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股票和外汇行情,不断地买进、卖出,你就可以将股票和外汇买卖作为投资重点,并可以考虑进行短线投资。
第四,投资利率和收益率预期分析。
投资是为了获利,影响投资获利状况的因素主要有:银行利率、固定证券利率、变动证券收益率等。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实际是一种利润率选择行为,选择对象为现金货币、证券和实物资产,选择的依据主要是三种资产的收益率比较,同时评估流动性和安全性。利息率提高,使投资者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即利息率提高的替代效应使得现期消费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利息率提高使得消费者变得更为富有,从而提高以后预消费水平,即收入效应使得现期消费增加,从而投资减少。
在货币收入和支出之间的时间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因为现金不会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应将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能产生利润的形式,需用时再兑现,只要利息收入超过变现的手续费就有利可图。由于金钱具有时间价值,应尽可能减少资金闲置,能今天存入银行的资金不要放到明天,能本月购买债券的,就不要到下月去买。通过减少资金闲置,力求使货币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第五,资产机会成本。
资金的需求源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人们出于以下三类动机而需求货币:
1.交易动机,指个人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2.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事故而持有一部分资金的动机;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在未来能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三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数量受社会结构、经济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既定的条件下,收入或财富越多,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愈大;反之也是如此。
预防动机货币需求的大小也取决于收入的多少。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润率。受不同动机的影响,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和资金持有方式,并因选择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机会利润。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金一定的前提下,选择一种投资形式就必须放弃对另一种资产形式的选择。以现金和有价证券为例,持有有价证券可以得到利息,但有可能因为由于有价证券价格下跌而受损失的风险,因此有价证券属于风险性投资;持有现金虽无收益,但也不必承担风险,故现金属于安全性资产。一般而言,如果你将资产全部投入风险性资产,那么你的预计收益达到最大,与此同时所承担风险也最大;如果你的所有资产都以现金货币形式保存在手里,你的预计收益和所要承担的风险都趋于零;如果你将资产分作现金货币和有价证券各一半,那么你的预计收益和风险就各占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