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权激励的约束机理

股权激励的约束机理

时间:2023-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方面,股权激励机制的约束机理体现股权激励给经理人带来的巨大的失败成本上,即通过长期的股权激励计划诱使经理人对其特质性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从以上条件中可以看出股权激励计划中的约束条件实质上就是对股权激励对象的一种约束。2009年7月7日,国美电器宣布实施股权激励,其中受奖励最多的高管就是董事局主席陈晓,获得2200万股的期权。

股权激励的约束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股权激励中设置约束条件,如规定经理人员获得股权激励的获受条件、行权条件、等待期等。比如可以约定只有经理人达到既定的业绩标准,才能获得股权激励中的股票期权等;也可以规定一定的等待期,经理人员在被授予股票期权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根据这段时间的业绩确定是否兑现股权激励;还可以在兑现股权激励后,规定一定的锁定期,要求经理人锁定所获得的股票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进行外置。通过对股权激励计划设置约束条件,在授予经理人员巨额奖励的同时,也同时约束了经理人员,由于股权激励的实现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可能一下子获得股权的收益,而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分期分批获得,降低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道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中人力资本价值的专用性问题。

另一方面,股权激励机制的约束机理体现股权激励给经理人带来的巨大的失败成本上,即通过长期的股权激励计划诱使经理人对其特质性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经理人的特质性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同时加大了经理人离开的失败成本。经理人的人力资本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特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是指那些对于任何工作、在任何企业都具有相同价值的技能和知识,特质性人力资本是指那些只对特定企业才有价值的技能和知识,现实中的人力资本大多界于两者之间,通用性人力资本和特质性人力资本的差异往往只是程度问题。企业特质性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事人有关组织内外其他人的知识或与他们的关系,这些知识或关系对于其他企业的价值并不大。企业的部门管理人员的价值信赖于他对其直接领导的工作生活习惯的熟悉程度,企业的业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信赖于他对顾客的熟悉程度,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他的业绩可能差异很大。

获取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通用性人力资本而言,由于很多竞争性的需求者,市场工资能充分反映人力资本的价值,任何投资的收益都归劳动者享有,个人有充分的积极性进行通用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超高,市场工资就越高。但是不同于通用人力资本投资,对特质性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只对某个特定的企业有用,个人可能不会有积极性进行特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是因为他如果不在该企业工作,其投资可能没有任何价值,二是即使在该企业工作,老板的讨价还价可能使他的工资的增加不足以弥补其投资成本。

当经理人获得高额的股权激励时,在本企业工作的时间预期会较长,为获得股权激励的收益以及股权的超额收益,就会加大对特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当经理人拥有的特质性人力资本越多,其流动的积极性越小,其流动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只有留在本企业,其特质性人力资本才有价值,其人力资本的价值才是其通用性人力资本与其特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之和,才有可能获得企业所提供的股权激励。由于其特质性人力资本对于其他企业价值不大,其他企业就不会给他提供优厚的薪酬。即使提供了优厚的股权激励报酬,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特质性人力资本,其股权激励计划中设置的约束条件实现的难度就会相应加大。

股权激励的获受条件一般都规定了企业的业绩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比如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公布的首期(2006~2008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就规定:每一个储备期激励基金的提取以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需达成一定的业绩条件:(1)年净利润(NP)增长率超过15%;(2)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ROE)超过12%。根据 2008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2008 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2007 年下降15.61%,未能达成首期激励计划中规定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年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5%”这一业绩指标,2008 年度激励计划终止实施。另外股权激励计划中还规定了股权激励的储备期、等待期、禁售期,这些都是对激励对象的行权一种约束。从以上条件中可以看出股权激励计划中的约束条件实质上就是对股权激励对象的一种约束。

股权激励对象由于种种原因退出企业,会有未行权、未解冻的股份等损失,对于激励对象离开企业也是一种约束。2009年7月7日,国美电器宣布实施股权激励,其中受奖励最多的高管就是董事局主席陈晓,获得2200万股的期权。按照股权激励方案,以1.9港元为基准,按计划每年7月解冻1/4,4年后全部解冻,这期间股权获得者可以1.9港元购入国美相应的股份,行权时国美股价越高,收益就越大。2011年3月陈晓离开,由于股权激励实施时间未满2年,陈晓受奖励的股份目前只有1/4完成解冻,如果到2011年7月后离开,那么陈晓手中的受奖股票将有1100万股得到解冻。2010年起国美电器股价基本维持在3港元左右,以1港元为差价来计算,陈晓提前离开至少损失了近600万港元。并且陈晓将无缘剩余的1/2国美股票期权,间接损失过千万。陈晓离职后对于他长期经营家电零售所积累的特质性人力资本来说更是一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