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营销界在韦尔斯(Wells,1966)和古柏(Gubar,1966)研究个人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如果我们拿同一家公司同样岗位和级别的两个年龄都是35岁、年薪都是10万元的财务人员做比较。从理论上讲,这两个人的财务生命周期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甲会计师独身并且没有负担,而乙会计师已婚并且有个10岁的小孩,乙的妻子在一家小学当教师,每年收入5万元。乙会计师的母亲与他们住在一起,同时负责带小孩,即使没有其他详细的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到甲乙两会计师的理财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甲乙两会计师也许都需要重大疾病保险,但甲会计师由于不用供养别人而不需要人寿保险。这样甲会计师可以储蓄,并考虑一下各种投资。乙会计师因为有孩子需要抚养,其家庭经济状况会相对紧张,而且,步入中年后乙会计师和妻子应该增加存款为退休做准备。
根据年龄和一些其他因素,我们可以按家庭生命周期把家庭分成几类。营销专家梅修(Mayhew,1987)、墨菲(Murphy,1986)和罗杰斯(Rogers,1986)认为,在确定和分析消费者金融需求方面,家庭生命周期是比年龄更重要的因素。没有一个家庭生命周期分类的方案是完美的,这是因为总是有一些家庭不属于任何一个类别,另外不断变化的人口特征以及缩小的家庭规模也改变了韦尔斯和古柏提出的分类模式所基于的社会环境。例如,墨菲和斯台普斯(Staples,1949)提出了另外一个包含单亲家庭的分类模式。家庭生命周期也反映了收入模式对财务生命周期的影响,即使财务生命周期与年龄有更直接的联系。
此处所要提出的家庭生命周期细分模式是夸克·霍(Kwok Ho)和克里斯·鲁宾逊(Chris Robinson)综合了韦尔斯和古柏(1966)、伯尼(Bernier)和鲁宾逊(Robinson,1987)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关内容整理归纳为表3-1和表3-2:
表3-1人的不同生命阶段
序 号
主要成员特征
序 号
主要成员特征
1
单身青年
4
单身有子女
2
无子女青年夫妇
5
子女独立老年夫妇
3
有子女夫妇
6
单身老年
表3-2人的不同生命阶段的财务状况
人生阶段
年龄范围
风险承受能力
资产值
负债值
特 征
事业起步
时期
20~25
中至高
低
低
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但没有财务和家庭负担,可承受较大风险
新婚时期
26~35
中
低
中至高
经济上会以家庭为中心,稳定为主,财务开支增大,例如买车、购房等
为人父母
时期
30~40
中
中至低
中至高
孩子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开支大增,要建立教育基金,考虑未来的教育开支
事业有成
时期
40~50
低至中
中至高
低至中
事业达到高峰,人生进入稳定阶段,累积的财富投入到稳定增长的项目中
准备退休
时期
50~60
低
高
低
集中准备退休生活,累积足够的退休金以安享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