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摆出跨国公司 卖水饺卖成水饺皇后
一位自称注定发不了大财的普通女性,一位憧憬着与丈夫厮守终生的苦命女人,凭着自强不息走上了一条富裕之路。
臧健和原来在山东省青岛市一家医院工作。丈夫是该院医生,自己是护士,生有一对可爱的女儿,有着一个幸福家庭。
臧健和的丈夫是泰国华侨,1974年去泰国定居时因为臧健和的证件没有办下来,所以她只能暂时留在青岛。
臧健和的母亲很早就单身了,所以她特别担心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经常催促她去泰国与丈夫团聚。3年后,臧健和带着2位女儿去了泰国。
一到泰国臧健和就得知,母亲的担忧终成现实——由于她“不会生儿子,”已经被有财有势的婆家“开除”了,丈夫已经另外娶妻生子。
毫无疑问,换了其他任何一位妇女,这时候听到的都是一声晴天霹雳。难能可贵的是,臧健和没有被因此打倒。
臧健和无法容忍母女3人在一个重男轻女、女孩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下生活,更不能接受一夫多妻的现实,她毅然带着一双女儿去了香港。
在香港,举目无亲的臧健和困难到了极点,她们一家三口栖身在一间只有4平方米的小屋里。由于不懂英语,臧健和没有资格当护士。为了养家糊口,她一天要干3份工作,千方百计保证女儿的上学费用;同时为了瞒住母亲,每个月还要寄300元生活费回青岛。
一次在酒店洗碗时,臧健和被人撞倒在地,从而造成腰骨裂伤,既失去了现有工作,也失去了重新找工作的权利。
面对嗷嗷待哺的女儿,困境中的的臧健和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突发奇想——她想到了自己家乡的饺子。饺子在家乡是人人爱吃的食物,自己的唯一本事就是做饺子了,我能不能靠它在这里养家糊口呢?
于是,她亲自动手捡来废木料、钉了一辆小三轮车,用身上仅有的500元港币作本钱,特地选择了在客流量大的湾仔码头卖起了水饺。
为了这500元本钱不至于打水漂,臧健和专门花了一个星期时间走街串巷进行市场调研,观察其他小商小贩们是怎样做生意的。一边观察,一边用随身携带的本子做笔记,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她发现,这些小商小贩们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态度不好,二是卫生条件差。如果自己搞,一定要克服这两大问题。
1978年,臧健和正式摆摊了。刚开始时,她非常害羞,做生意时连头也不敢抬起来。因为香港人特别讲究吃喝,许多人连水饺都没有听过,要打开市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为了改善口味,臧健和每天都去买5斤骨头、一只鸡,煮出浓汤,然后以鲜肉配菜,这样包成的水饺馅大皮薄。她卖的水饺一元6只,给顾客盛上一碗后,总要在上面浇上浓汤、撒上胡椒粉,味道鲜美,很受顾客欢迎。原来她不会说英语,只会一口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可是没想到,这一口“北方”口音正好给她的“北方”水饺平添了几分正宗感。
随着时间推移,臧健和的水饺生意越来越好,顾客也慢慢知道了她的身世,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但是顾客,就连附近素不相识的巴士司机、水手、警察也都非常善待她。
就这样,臧健和一鼓作气又在码头边的货场里搭了一个小木屋,既卖热水饺,也卖生水饺。
每天回到家里,臧健和既当妈又当爹,无论多劳累都不忘检查女儿的功课和品行。懂事的女儿也非常理解母亲的一番苦心,后来双双考上了加拿大的大学。
有一次,一家日本大型超市向臧健和提出,愿意为她建造工厂、提供执照,他们将把湾仔码头水饺卖遍全香港、全日本,唯一的条件是双方合作。
毫无疑问,这对于臧健和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可是后来她还是拒绝了这个机会,因为她不愿意让自己亲手创造的“湾仔码头”商标从此销声匿迹。
臧健和把水饺质量和品牌看作自己的生命,湾仔码头水饺也给了她以相应回报。她从500元港币起家,逐步在湾仔码头上站住了脚跟,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媒体称她为“水饺皇后”,私底下人们亲切地称她“臧姑娘”。
1985年,臧健和在香港设立了第一家湾仔码头水饺厂;1997年她和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合作,在上海、广州建立了生产基地,推出了手工包制的湾仔码头水饺、馄饨、汤圆。
现在,湾仔码头水饺已经占领了香港100%的新鲜水饺市场、超过30%的冷冻饺子市场,并且成功打入了日本大丸、八佰伴、百佳等著名超级市场。在我国内地市场的年销售额也已超过1亿元,在华南市场更是占有冷冻食品的半壁江山,在北京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1/4。
面授机宜
1.坏事会变成好事。身处逆境与其呜呼哀哉,不如奋起直追,把它当作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契机。背水一战,反而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臧健和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
2.女性创业有自己的长处。她们往往更切合实际、不好高骛远,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因而更容易取得成功。这是男性创业者往往不具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